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扬州市的陈义时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雕版工艺的流程:
1备料。选择适当的木料制成板材,在按需要准备好的纸和墨,是雕版印刷的第一个环节。2.雕版。
1)写板:由擅长书法者将原稿于写在极薄的白纸上,成为“写样”。
2)校正:纸样写成后,先作初校,如有错字,即在字旁用符号标明。将正字书于“天头”(纸上端的白边)。再将错字用铲刀挖除,重贴再写,而校后,始成完样。
3)上板:将校正的写样反贴于板面上,称为“上板”。
4)雕刻:将板上有墨迹的部分保留,除去板上的空白部分,使有墨迹处形成凸起的文字,再由刻工经过发刀,挑刀,打空,锯边等手工程序,即可完成。
5)印刷:先将雕版固定在案桌上,将纸平置。印刷者手持园木刷略蘸墨汁涂于雕刻凸起的板面,随即以白纸平铺其上,再用狭长的长刷或耙子,轻轻拭刷纸背,然后将印好的纸张从版上揭下来晾干,这时纸上的文字或图画以成正面。
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后各种技术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绘上的、画上的或写上的原稿,大师级雕工负责精细部分的,到雕刻比较便宜的木头或比较不重要部分时才交给比较没有才能的工匠。木板然后刷上墨,在印刷机中加压形成原稿的复制品。
在一些方法中,雕版印刷优于铸造活字印刷:例如像汉语这样的语言有很大的字符集的情况下,雕版印刷在初期投入时会更便宜一些。
这个工艺也具有更多的艺术绘画的自由,例如图画和图表的绘制。
不过,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很快就损坏了需要不断更换,这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