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A+A-

佛教中的“灌顶”是怎么回事?

2012年09月26日 10:16  新浪佛学

  文/希热多吉居士

  一位网友给我留言:居士,我看到一位大德说,藏传佛教的灌顶就是给人洗头,灌脚就是给人洗脚,真有这样的事情吗?

  我看后不禁哑然失笑。佛教里只有灌顶,哪里来的灌脚?现今对藏传佛教抱有甚深偏见的一类人,常常引述某位大德的话,以此来说明藏传佛教并非清净的佛教。这显然是一种未经观察的偏执之词。对藏传佛教稍有了解的人,哪怕不知道灌顶意义的人都知道,藏传佛教里只有“灌顶”,没有“灌脚”。这种以讹传讹的谬论可以休矣,再传下去,就有伤这位大德的威仪了。

  灌顶并非藏传佛教所独有,而是佛教本有的传法仪轨。后魏三藏菩提流支翻译的《十地经论》中记载:十地菩萨最后获得十方诸佛的大光明灌顶而证正等觉。《集密意经》也说道:“若证佛陀之密意,复次明示于他众,此乃一切胜灌顶,彼得三有诸灌顶。”汉地广为流传的《大乘无量寿经》在开篇介绍预会的十六大菩萨的功德时,也有 “升灌顶阶,授菩提记”之说。而汉传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经《楞伽经》云:“一切佛刹,所有如来,皆舒其手,如转轮王子灌顶之法而灌其顶,超佛子地获自证法,成就如来自证法身。”

  历史上第一位给人灌顶传法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本人。在释迦牟尼的传记中记载,释迦牟尼佛给恩扎布德国王灌顶后,使其立即证悟本性,获得佛的果位。

  有不少人认为“灌顶”就是由法师在头顶上倒上一些水,用手在头顶上摸一摸,用佛像在头顶上放一下,就是灌顶了。这些其实都是对“灌顶”望文生义式的误解。

  所谓的 “灌顶”,其主要意义并不是在“头顶”上做什么文章,而是一种名词的借用,是一种比喻。灌顶是佛法借用印度王位继承的一种仪式。古印度时,太子在继承王位时都要举行一个仪式:取四大海的海水放于一个宝瓶内,浇洗于太子的头顶,于此仪式之后太子便正式成为国王。这就是灌顶的原意,是代表君权天授、君临天下、正式登基的一种仪式。

  佛教当中借此来比喻,表示受灌顶的人正式获得佛法的传承,并将证得佛的果位。通俗的来讲,灌顶是一种授权,是由传承清净的出家师父给予佛教弟子修持某一法门的授权。进一步说,灌顶也是一个高层次的授戒。

  学佛法为什么要接受灌顶?有一个比喻很好的形容了灌顶。出家师父好比一个陶师,我们好比一块泥巴,经过师父的手把不堪成器的泥巴作成一个宝瓶,然后放入炉中烧炼,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可以盛水的容器。佛教中,通过灌顶的仪轨,师父加持弟子的身口意,驱除无量的罪业种下无量的善根,使弟子的心接受于诸佛的见解,开解相应的脉轮等等。

  接受一次真正的灌顶其功德不可思议的大。真正如法的灌顶之后,我们修法的业障和障碍都将大幅度减轻甚至清除,修法就可以很快的成就了。所以灌顶是修法的先决条件。这个就是从功德方面来讲的简要意义。

  正确认识密宗的“灌顶”

  修习密法的人都知道“灌顶”,而且很多人非常热衷于到处跑来跑去打听哪里有灌顶法会,然后跑去接受灌顶。很多人以为接受了某个灌顶,就学到了某个法,所以到处找上师去灌顶,这其实是一个认识上的绝大误区。

  那么什么是灌顶呢?我的上师嘎玛仁波切用另外两个汉字解释了灌顶的含义,这两个字就是“授权”!灌顶就是授权弟子可以修这个法,如果弟子接受了灌顶,却不修这个法,等于没灌。所以那些到处跑来跑去接受灌顶的人要好好想一想了,你都接受过哪些法的修习授权,你用这些授权去修法了吗?

  具德上师不会轻易给人灌顶,即便你去求灌顶,上师也会看你的基础打牢了没有?平时的功课做到位了没有?是否具备了修这个法的因缘?来决定是否要给你这个修法的灌顶(授权)。

  所以只有当你想要修这个法,而且修这个法的因缘与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去接受上师的灌顶,这样才是比较如法的。否则灌顶就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标签:
分享到:

相关链接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