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佛教十大小名山:千山(图)

2012年10月25日 15:44  新浪佛学
千山千山
天成弥勒大佛天成弥勒大佛

  简介

  千山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山上即有寺庙建筑,辽金时有所增建,繁荣时期曾有7寺、9宫、12观和10庵等建筑。千山范围很大,它是长白山的一条支脉,全山共有999座山峰,近千数,千山之名的由来就在于此。千山现划分4个游览区,12个景区,共有名胜古迹点约200多处。

  千山南临渤海,北接长白,千峰拔地,万笏朝天,以峰秀。石俏、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 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古往今来,一直是吸引游客的人间胜地。她虽无五岳之雄伟,却有千峰之壮美,是一幅以独特的群体英姿组合而成的天然画卷。一年四季,景色纷呈,春天梨花遍谷,绚丽满壑,夏天重峦叠翠,郁郁葱葱,秋天漫山红叶,落霞飞红,冬天银装素裹,白浪拍空。千座山峰,峰峰奇特,处处景美。来此一游,定能使你的心情如千朵莲花峰一样怒放。

  千山自然景观钟灵毓秀千山群峰挺立,突兀争奇,雄伟险峻,幽深秀丽,象一幅展不尽的山水画卷。著名的有仙人台、五佛顶、莲花、月牙、狮子、弥勒、净瓶、钵盂、海螺、卧象、献宝、鹁鸽、三台、漱琼、松苔、上夹、下夹、笔架等峰。最高峰为仙人台,海拔708.3米,是“观云海、赏日出、瞰莲花、听松涛”的最佳观景台。五佛顶是千山的第二高峰,海拔554.1米。登山遥望,诸峰千姿百态,有如龙蟠、虎跃、鸟翔和潮涌,层峦叠嶂,尽收眼底。千山怪石嶙峋,各领风骚。它们造型奇特、峻峭,千姿百态,分外壮观。有的挺立峰顶,有的雄踞山腰,有的落卧沟间,它们象牛似马,若豹类猫,虎伏龙隐,豕突狮跳,栩栩如生。卧龙石、寿星石、 巨人石若鸟兽人形,合心石、夹扁石、钟鼓石乃天工巧成,而木鱼石因击之声如木鱼而称奇天下,使游人在寻幽访胜中增添了无限乐趣。

  千山的洞穴多数是天然形成的,只有少量由人工稍加穿凿的二有些洞穴如香岩寺后山的“老祖洞”、龙泉寺的“了凡洞”曾有僧人、道人在内“修炼”;有的洞如无量观的“罗汉洞”、普安观后的“玉皇洞”皆塑有各种神像。还有些洞很是奇特,如洞中有洞的“观音 洞”,寒气袭人的“冰洞”等等。这些洞穴不仅形态多样,古怪离奇,而且不少都寓含典故、传说,为古老的洞穴添上了神秘的色彩,令游人顿生探奇之心。

  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

  仙人台,又名观音峰,位于南部游览区诸山脉之巅,大安、中会,香岩诸寺和五龙宫诸庙宇拱卫之中。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峰奇,地险,峰头似蛇背,长20余米,宽10米,峰头西端,撅起一巨大石柱,呈四棱形,高7米,直径约20米,由东稍北倾斜,状如鹅头,故俗称鹅头峰。西南北三面均为峭壁深渊,唯东一面可行。明朝初年,在峰顶大兴土木,将半球峰顶变成一平台,修建成仙人台。上面基石上刻有棋盘,周围安放八仙和南极寿星的石雕坐像,布陈为庆寿,奕棋行图。鹅头下峭壁上,有一佛龛,内浮雕一尊半身观音菩萨像。佛龛之上横刻"仙人台"三个篆字,系清光绪举人徐景涛所题。鹅头峰原名华表柱。

  历史沿革

  千山区境可上溯的秦代(公元前221年)、汉代、三国时期、晋代、隋代,其北部(以杨柳河为界,下同)隶辽东郡襄平县(今辽阳市),南部属新昌县。唐代(公元668年),隶安东都护府辽州城(今辽阳市)。辽代(公元906年),区境北部属东京道辽阳府(今辽阳市),南部属辽阳府海州(今海城市)。金代(1151年),区境北部隶东京道辽阳府,南部属澄州(今海城市)。元代(1206年),区境北部属辽阳路(今辽阳市),南部属海城巡检司。明代(1368年),区境北部属辽中卫(今辽阳市),南部属海州卫(今海城市)。清初,千山区境内由辽阳州、海城县所辖。民国初先由辽阳县所辖,后由海城县所辖。1937年12月1日,鞍山实行市制,千山区才划入鞍山市内。几经变迁,1960年2月15日郊区建置,才形成现在千山区的雏形。1983年12月3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鞍山市郊区划为四城区之一,沿袭历史之称,取名旧堡区。1996年改为千山区。

  地理位置

  千山区位于辽东半岛北端,辽宁省的中南部,辽河平原的中下游。千山区土地面积421平方公里,人口30万,区辖八个镇、二个街道办事处、74个行政村。南、西南与海城市毗邻,东、北、西与辽阳县接壤,环抱鞍山市铁东、铁西、立山区、鞍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鞍钢厂区、是亦城亦乡、城乡交错,具有典型城郊特征的鞍山市四个城区之一。

  千山文化

  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有了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远震辽左的著名佛教胜地。“祖越”、“龙泉”、“香岩”、“中会”、“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到了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十二观、九宫、十庵。千山庙宇布局巧妙,建筑宏伟。

  古老而宏伟的寺庙,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众多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人福地景象。特别是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自发现以来,轰动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每年6月的千山大佛节,将宗教活动带入高潮,堪称佛教之盛事。

  千山人文历史遗迹颇多千山历来是引起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礼兵营遗址,还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足迹和诗篇。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他的书房。

  明清时的官宦、名人也曾纷纷来游,并题有许多匾额和诗词赞美千山。就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栋亭诗抄》中,也把自己的籍贯用“千山”二字标出。

  名景风光

  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

  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达29平方公里,百年以上古松大多分布在此景区,这些古树或昂首挺立,直上苍穹;或老枝纵横,盘根错节。景区中海拔708.3米的千山第一高峰——仙人台是“赏日出、观云海、瞰莲花、听松涛”的最佳观景台。登山远眺,松石美景尽收眼底。

  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地貌景观奇特,素以山高、石怪、奇松、庙古、塔多、径幽而著称于世。历来名人词客游踵所至,不少留题,所谓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重峦叠嶂、古松参天,是旅游最佳好地方。主要山峰有仙人台峰、金刚峰、通明峰、净瓶峰、璎珞峰等,仙人台鹅头峰上刻有棋盘,传说八仙曾在此下棋。著名的卧龙石、寿星石、巨人石、合心石、钟鼓石乃天工巧成。祖师洞、大安罗汉洞、老洞、冰洞、水洞不仅形态各异,古怪离奇,而且寓含着典故和传说,为古老的洞穴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仙人台景区名胜古迹甚多,历史悠久,五大禅林中会、大安、香岩、三大寺均建在这个景区内。清代建的五龙宫、朝阳宫、太和宫殿、东极宫、泰安宫、斗姥宫、圣先宫、慈祥观、石龙庵、木鱼庵、洪谷庵等十多处道教庙宇均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著名景点近百余处。

  中会寺有牌坊、天地楼、念佛堂、后阁;犀牛望月、财神出现、观音倒背、海螺峰、海市蜃楼、滴水辰雷、宝剑刺鱼、笔架峰、净瓶峰、石堆铁罗汉等。

  大安寺有山门、韦驮殿、大雄宝殿、钟楼、西阁(观音殿)、白虎殿遗址、罗汉洞、观音洞、开觉洞、齐国神祠、石塔;碧桃献寿、昙云捧印、蒲町长春、佛手拿空、保泰浮青、金刚坐镇、悬崖饮马、通名夕照、古洞藏云、钟楼远眺、宝塔迎风、香炉暮靄、英烈观峰、西阁凌空等。

  香岩寺有天王殿、接引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洞、北塔、南塔、雪庵塔、老祖洞、仙人台;蟠龙松、笔架山、鹦哥石夹峰、卧虎峰、锦锈坡、炼魔石等。

  五龙宫有观音殿、吕祖殿、老君殿、玉皇阁、卧牛峰、双头峰、卧石峰、子母峰、乌首峰、三龙谷、月牙井、老龙潭、背阴洞等。

  慈祥观有正殿、十方堂、经堂、七圣祠、嵌松崖、象头崖、狮子石、海螺石、老洞、玄合洞、如醴井、玄合井、扫帚松、丹凤朝阳等。

  百鸟园景区

  千山百鸟园与午山第二高峰五佛顶彼邻,东南是天然弥勒大佛,西面是唐城古道关。四面环山、百齐鸣,园内尽展群鸟风姿。她是千山风景名胜的一枝独秀,也是亚洲第一大的鸟语世界。,为您感受人与自然、人与鸟类的种种情感,提供了一处自然、休闲、观赏和游览的圣地。

  全国占地五万六千多平方米,由外园和内园两部分组成。外园与西海广场连接形成整体,由十几米高的水坝、蓄水池、草坪和刻有园名的工艺雕塑组成,内园由2万多平方米的人工湖、欧式建筑的服务设施和古典风格的桃花岛组成,占地二万四千平方米的天网式观赏鸟园形成一座“园中园”。

  园内拥有鹤、鹭、鸵鸟、鸭子、小鸟、斑鸠、鸠鸽等七大类100多种近五千只鸟。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金雕、黑天鹅。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白天鹅、秃鹫、鸳鸯、苍鹰、红腹锦鸡等。此外,还有珍稀的巴哈马鸟,中美洲的“琉璃金刚”鹦鹉等。这些大自然的使者与熊猫、东北虎一样倍受人们的青睐。

  还有精心为大家准备的人鸟对话、人鸟共处等驯化项目将令您耳目一新。仙鹤凌空展翅翱翔在青山白云之间的“丹顶鹤放飞”,随着几十只孔雀东南飞,鹦鹉“陶陶”拼字问候“大家好”。会骑自行车的“笨笨”悠然自得,走钢丝、升旗等精彩致公党准使您开怀一笑;看似温顺的猛禽出其不意的制服猎物又会让您大吃一惊!

  五佛顶景区

  五佛顶位于西海景区,海拔554.12米,是千山风景区的第二高峰, 是千山开发比较早的风景点之一。在当地自古还流传着“登不上五佛,看不尽千景”和“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的说法。在1990年前,想要上五佛顶,必须经过两上小时登山,而现在在1990年修建了长781米的空中索道,经过7—8分钟的运行就直接把人送到了景区的4/5的位置, 这样使游客不必太劳累就可以登上五佛顶,下了索道以后,了顷着石阶向上走,就到了五佛顶的普安观,它是千山海拔最高的一座道观。

  它的原名西名庵, 由明代僧人普安创立于1596年,当时有茅堂三间,堂后玉皇洞,内塑玉皇大帝,也是普安练功打坐之场所,为佛门净土普安圆寂后,在清代道士钱来吉来到此处,看见西名庵破损不堪,于是他便四处化缘,建了道观,为了纪念普安大师修炼过,于是用了佛教普安和尚之名起名为普安观,从这也能看出佛道两教相处非常融洽,在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普安大师修炼时曾与他俗家的外甥宏光一块出家于西明庵,由于天资比较实在,打坐认真,也得到普安大师的喜爱,一日普安大师要下山化缘,在山上已准备好柴米,可是宏光仍然同普安说: “您走后我吃什么,喝什么呀”?由于当时普安下山着急,看见宏光这么问,于是生气地说到: “烧大腿,吃石头”。而宏光听后并没以为普安说的气话,厨心地点点头,一晃数月以过,普安和尚化缘归来,于是回到山上,看见柴米未动非常奇怪,于是忙问宏光: “你这些天吃什么,喝什么呀”?宏光看见普安答到: “您不是让我吃石头,烧大腿吗,我按您说的做的。”普安听过非常不信让宏光做给他看,而宏光真的把大腿伸进灶内烧着,而锅内的石头也可以下咽,当时普安也非常吃惊,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徒儿宏光已练生金钢不坏之身。

  虽然这个焚腿煮石的故事有很大一部分虚构,但是从此五佛顶的普安观却更为神秘。普安观院内分为东西两殿,左为老君楼,建于民国年间,它是千山为数很少的二层建筑,里面供奉道教玉清宫主人太上老君,他在道教中是最高天神,两边为吕祖(吕洞宾)和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邱祖(邱处机),右为关帝庙,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里面供奉忠义财神,关帝君(关羽),它的“桃圆三结义”和“过五关斩六将”“千里送皇嫂”的佳话仍被人们所传诵,两边是药王孙思邈和当地的保家仙黑妈妈,在普安观的供奉上看,就能看出道教所供奉的人物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而道 教也是多神论者,在他们认为只要对人民作出贡献之后都会成为仙,也都会供奉,在世界上中国道教也被称为唯一的一个没有违反自然规律的宗教,看过普安观,我们歹顷着比较陡的台阶向上走就来到了这长20米,宽15米的有300平方米左右的平台,五佛顶开发于明代万历年间,由于山顶光秃的山峰,其上多沙而少土,无草无木,如和尚光秃的头,故日佛头山。相传,当唐朝李世民曾与高句丽族有一些交战,曾屯兵于千山。因李世民信佛教,所以与老僧一同游览千山风景,当游览至佛头山时,不觉为佛头山的景色所惊呆,近望座座山峰犹如朵朵莲花开放,远眺视野开阔,太子河像一朵白色的彩带奔流不辍,唐太宗兴之所致便问僧众此山何名?老僧答曰: “佛头山”,唐太宗沉吟半响脱口说道: “名曰佛头山,无佛在山巅,何不请佛至,证明实佛山”。老僧听后认为皇上要运上五佛,因为他们把“无佛”听为“五佛”,听“实佛”为“石佛”,于是五大禅林各命一名弟子不远万里,从河南少林寺运回五佛立于佛头山,从此易名为“五佛顶”。这个传说流传至今,而现在立于山上的玉佛是1991年千山风景区重塑玉佛为墨玉的,依次为日月灯佛、阿闪佛、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和焰肩佛站在五佛顶极巅,万仞白云俱在脚下,近望山峦叠嶂,松海飞涛,苍翠尽染,远眺蓝天尽处,秀峰景亭点缀其中,轻云薄雾缭绕峰尖,恍若仙境。

  天上天景区

  天上天景区位于千山风景名胜区北部,东起千山正门,西至,五佛顶,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450—-550米,为千山第二高岭,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悬崖绝壁,苍松翠柏,错落其中,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称。是千山唯一一个高岭游览区,平均海拔520米,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乾隆等帝王曾游览过此景区。

  相传唐王李世民,住大安寺到无量观“振衣冈”上抖过战袍;金代皇帝世宗完颜雍曾到千山灵岩寺探望其母贞懿太后;清代康熙,乾隆、嘉庆皇帝也都到或从辽阻古城望千山,并留下遗迹题词和诗文。王尔烈陪同嘉庆皇帝在千山找的那块“木 鱼石”、即曹雪芹写的石头记(红楼梦)中那块有灵气石头,金世宗住的遗址、蛰龙亭、博爱树、贞懿太后住的遗址内出土的30多万枚铜钱均在景区范围内。

  1996年在景区内建了索道,在索道下文建了御览殿,殿为高台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雕粱画栋,在,其后面又建了半月牙式迥廊, 内嵌青石板雕像千山著名传说:仙子绣莲、童子奕棋、令威化鹤、薛才征东、无佛五佛、御赐龙泉、伏虎禅师、香岩雪庵、全后修禅、敕建龙泉、梵腿煮石、剩人函可、无根奇石、太琳铸鼎、释道同源、康熙巡游、寓居龙泉、嘉庆寻石18幅,游览至此品佛、仙之悠,睹圣君、明主之奕彩、回顾历代珍闻,逐幅赏玩,体会中滋味、定能生悦意之快,至身佳境之愉。

  天上天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以奇峰、怪石、古庙、岩松而著称。千山著名道观无量观和五大禅林之一的祖越寺位于此景区。景区由正门至御览峰为上段,至玉霞关为中段,至五佛顶为下段,上看怪石,中看秀峰,下看奇松。著名景点有天上天、七重天、。九重天、天外天、一线天、一字天、夹扁石、无根石、木鱼石、鹦鹉石、可怜松、探海松、望天蛙等100余处。乘座天上天索道您可以安全快捷地到达主峰天上天,尽览千山的秀美景色。

  天上天景区有全国唯一、民间普遍信奉的喜神、财神、三星(福、禄、寿)、文昌帝君等民神为主的喜神殿、财神殿、文昌个阁。该景区每年举办的增福、添寿、发财的礼拜祭活动,其中文昌帝君更是人们求学进取的可禄之星。

  正如古歌谣云:

  福星高照把福施,禄星送印下祥云。

  寿星骑鹿献蟠桃,吉星高照喜盈门。

  大佛景区

  在辽宁省鞍山市的千山风景名胜区的北沟中心部位,坐落着一座天成稀世巨型弥勒大佛。这尊大佛的问世,吸引了中外成千上万的佛门弟子、信徒和居士。每逢初一、十五,进山朝拜者人山人海,香烟缭绕,真可谓古干朵莲花山的一大盛事。

  天成弥勒大佛

  大佛地处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的东南方,距著名的庙宇南泉庵东南300米,海拔520米,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大佛坐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圆圆光亮的大头高如三层楼房,长满绿苔的浓眉 之下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其五官摆放位置适宜,比例恰到好处。大佛左手分开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手臂压在右腿上,右胳膊上方还端坐着一尊南极寿星,从整体看去是向右倾坐的姿态。在其胸前还天然形成一只捻珠,其长短比例及位置非常神奇,迎着阳光还可以看到圆圆的珠环。大佛的右手背上有人工凿刻的直径约3米的大圆环,其凹凸部分迎着阳光从远处看去自然形成一个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环。有人说这个光环是个“八卦图”,也有人说是个“法轮”,种种说法不一。在大佛腹部中央有一个高2米、宽1.2米的椭园型的空洞,在其边缘还长着棵小松树,从远处看去宛如一丛长毛掩盖着大佛的“肚脐眼”。在大佛的最低部还长着两只宽大的脚。在对这尊大佛的挖掘考证中,竟然发现了许多历史上有人拜祭的痕迹。在距大佛对面200米,高约70米的峭壁上有一个人工凿刻的1米宽、6米长的古拜佛台,其花岗岩台面已经风化,据地质专家鉴定,花岗岩风化到如此程度,起码要有上千年时间。在古拜佛台的下方30米处,人们还发现曾有人焚香拜祭用的瓷质供碟和近尺 厚的香灰。据考古学家考证发现,挖掘出来的供碟是明清时期的瓷制品。由此可见,大佛早在明清时期或者明清之前就已被高僧所识,并供奉膜拜。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