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佛足迹”石碑现身龙门石窟

2013年08月21日 11:31  大河报 
佛足迹石碑佛足迹石碑
佛足迹示意图佛足迹示意图

  近日,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人员在东山擂鼓台辨认出一块佛足迹图像碑,这块石碑被砌在护墙内,外露出3面均刻有佛足印迹,石碑上雕刻人物形象具有唐代造像特征。据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佛教圣迹之一“佛足迹”源自印度,在龙门石窟是首次发现,“佛足迹”石碑上出现形态各异的人物雕像,国内罕见。

  “佛足迹”藏身墙体 近期露出“真容”

  14日上午,记者跟随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前往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

  顺着东山拾阶而上,是一座仿古拱门,门上用繁体字书“大万五佛像龛”6个字,穿过拱门,就到了擂鼓台,擂鼓台是东山石窟的三大石窟区域之一,分为南、中、北三洞,这尊佛足迹图像碑就位于南洞外南侧底部。

  “这尊石碑曾经藏身于护墙中,所以直到最近才辨认出石碑上的内容。” 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焦建辉介绍说,擂鼓台三洞为唐代时期所雕刻,后世在洞外修建了高高的护墙,现存的护墙建于清朝,而这块佛足迹图像碑,则可能从那时起就被覆压于南墙下。

  上世纪80年代,工作人员在擂鼓台修建文物廊时发现了这块石碑,但整个碑体都藏身在墙内,只露出北侧一面。

  今年四五月份,为了修建擂鼓台遗址展示中心,工作人员将南侧墙体拆除,石碑西侧部分显示出来,石碑材质均为石灰岩,通体泛红。碑身顶端残缺,且目前露出的石碑只有西半侧,东半侧依然藏身墙体。

  石碑露出的三面均雕刻“佛足迹”

  记者看到,碑身露出的三面均以阴线刻出图像,西面是一双“足迹”,足迹残长58厘米,前掌最宽处24厘米,小趾不存,其余存椭圆形脚趾根部。

  怎么判定这双“足迹”是“佛足迹”呢? “看到这个圆圈形状的图案了吗?这是佛足迹标志,迁辐轮。”焦建辉指着足前掌一个图案介绍说,根据相关佛经记载,佛有36相,也就是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其中一相就是足底有迁辐轮,而脚掌下半部分,是一个上半部分为三股叉状物的三宝标图案,这些,也是“佛足迹”的特征。

  整个西面刻有一双佛足迹,不过表面多有风化漫漶。足迹底部两角各刻一个盘坐的人物形象,头顶大致与足跟水平,不过,上身漫漶不清,已看不出人物的头像,北侧人物左臂屈肘,手置胸前,坐在一个垫子上。

  北侧露出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面世,风化也最严重,但隐约可以辨认出足跟和脚趾;南侧的图案保存最为完好、清晰,露出的部分也能看出有佛足迹和人物雕刻,碑面底部外角刻一个奔走状的僧人形象,由于被墙砌护,雕刻细节暂时难以辨识。焦建辉推测,石碑露出的三面为佛足迹以及人物雕刻,而石碑东侧暂时还是一个谜。

  石碑人物形象具有唐代造像特征

  据焦建辉介绍,西、南面底端的人物形象具有唐代造像特征。其图像布局方面,迁辐轮刻于前掌中心,不同于目前所见明清时期佛足迹图像中刻于整个脚掌中心的形式。因此,擂鼓台佛足迹图像碑似为唐代之物,最晚不晚于宋代。

  “佛足迹是佛教圣迹之一,具有免除世人罪恶的意义。”焦建辉介绍说,关于中国的佛迹图像,一般认为唐初由玄奘、王玄策自印度带回。在擂鼓台三洞中,中洞造像题材为礼迁灭罪的“一万五千佛”;此外,在擂鼓台建筑遗址出土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雕刻于唐天祐三年(906年),同样具有灭罪的功能。“这块石碑所代表的功能,与整个擂鼓台的宗教氛围相吻合。”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块石碑是目前在龙门石窟发现的唯一一块留有“佛足迹”的石碑,甚为珍贵,研究院在石碑周边用青砖建起一个保护墙。“‘佛足迹’石碑在全国其他城市的寺院或遗址也有发现,但龙门这块石碑有很多独特之处。”焦建辉介绍说,除年代久远、体量大、碑身多面均刻有佛足迹外,石碑下端雕刻的各种站立、行走或坐姿的人物形象,未见于他处。

  “佛足迹”的来源

  作为佛教圣迹之一“佛足迹”源自印度,《法显传》、《洛阳伽蓝记》、《释迦方志》、《大唐西域记》等佛籍中多有关于印度佛迹石的记述,且有“斋日放光”“轮相发光”“放光照寺”“凿已还平,文采如故”等灵异。关于中国的佛迹图像,一般认为唐初由玄奘、王玄策自印度带回。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