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释迦惟一破迷开悟
河北易县八佛洼辽代三彩罗汉,每一尊大小比真人略大,外国学者初定为唐代,以为是唐三彩,现在公认为辽代。
这组罗汉在解放前就全部流失到海外各博物馆,所以建国后大家都不甚了解。但在海外却一直因为这组罗汉的高度写实性与宗教美的结合被强烈关注着。
梁思成先生20世纪初留美期间在其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见到了易县八佛洼所出的一尊三彩罗汉像,在后来写成的名著《中国雕塑史》中他这样评价:“其貌皆似真容,其衣褶亦甚写实。……或容态雍容,……或蹙眉作恳切状,要之皆各有个性,不徒为空泛虚缈之神像。其妙肖可与罗马造像比。皆由对于平时神情精细观察造成之肖像也。不唯容貌也,即其身体之结构,衣服之披垂,莫不以写实为主;其第三量之观察至精微,故成忠实表现,不亚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最精作品也”。
这批罗汉在盗运过程中即有严重损坏现象,甚至有些片瓦不存,所以无法确知尚有几尊存世。目前能搜到的图片资料包括:1.大英博物馆一尊、2.纳尔逊与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一尊、3.吉美博物馆一尊、4-5.大都会博物馆二尊、6.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一尊(头后补)、7.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一尊、8.波士顿美术馆有一尊(头部补塑)、9.柏林人类学博物馆一尊(二战中被炸,永远消失)。就是说,已知存世的有八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