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法师的接引

2013年03月28日 09:15  新浪佛学 微博

  文/amituofu2007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外离相内不乱的人和着相分别的凡夫,只要一开口说话上几句,就能分别出来。

  六祖慧能大师问大众:‘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六祖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更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后去把茅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这里的神会,就只知文字中“佛性”的意思,却不知佛性在什么处,如何妙用!即不能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所以张口就是分别执着,都是经文上的东西,没有自己真实受用的。禅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就是说禅师不和你慢慢讲解经文的含义,而是直接向你展示或引你进入禅境!直接引导或指示如何去明心见性。比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讲解文字的意思,而是如何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个什么样的状态!所以能够在禅师这,开悟明心见性的,都是上上根和上根之人(因禅是佛法中最高的法门),否则就是中下根。(中下根之人,只要用心培育,加深对佛法的了解领悟,积累到一定程度,也能转成上根上上根。)什么是上根上上根之人?就好比对佛学知识的了解和领悟能力,达到大学以上的水平(今世或以前世所学)。即有一定的佛学理论基础,但在具体的实践修行中,还没到位正确。这时就需要有老师来带你引导你。

  正因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所以禅者的接引就会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临机应用千变万化,活泼生动!直接有力!虽然方式灵活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夺人夺境!或人境具夺!所以常有打骂棒喝!如狮子狂吼,慑人心魄,充满了强烈的力量。 百丈(谓众云: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蒙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温州玄机比丘尼,参访雪峰禅师。雪峰问她: 从何处来? 答;从大日山来。 问;日出也未? 答;如果日出,早这溶却雪峰。(这是说我若悟道,则盛名必将雪峰禅师掩盖,哪需来向你请教)

  雪峰又问:叫什么名字? 答;玄机! 问;日织几何?  答;寸丝不挂! 雪峰心想,你真有这个本事吗?随口说道: 汝袈裟拖地了!  这时玄机猛然回头,雪峰大笑说:好一个寸丝不挂!

  从玄机比丘尼答话中可看出,虽没开悟见性,但已备上根,是一利器。只是欠火候,需人引导(他日必有成就)。如雪峰又问:叫什么名字? 这里可能有二种含义;一,你叫什么名字。二,你的真如本性叫什么名字?因禅者句句不离本性?所以这里就又设套了,看你是否着相分别,着相分别的人总是我你他等等,所以听到叫什么名字? 肯定理解为第一个即你叫什么名字。玄机在回答说是"玄机 ",就已经说明她没能外在无住无染,心内清楚明了。雪峰问;日织几何? 这里雪峰禅师慈悲,故意着相(把玄机当织布机),从相上说,好把她又往相里拉深一点,好为后面的当头一棒打成功打下基础。如玄机是明眼人就会抓住反喝道;织你个头。答寸丝不挂!这句回答的也不错,无住无染之意,但从上面的着相上,就知她只是理上明了寸丝不挂,而做不到。所以雪峰又故意说:汝袈裟拖地了! 再往深处拉,玄机果然猛然回头,雪峰大笑说:好一个寸丝不挂!

  这里雪峰禅师的好一个寸丝不挂! 好比突然给了玄机当头一棒,把玄机所着的相和前念(刚才心中的念头)打断,因前面一次次层层深入,已把她拉上绝境了,这时突然当头一棒,把她打楞在那了,所以这时不但把相打没了,前念也被打断,因楞在那了,所以她后一个念头一时也起不来,玄机这时心中无相也空无一念,确又了了分明(正是外在无住无染,心内清楚明了)正是她真如本性之体(也称福慧妙心、自性等等)显前的大好时机! 这下玄机能猛然一觉,恍然大悟否?!

  赵县古称赵州,位于河北石家庄市。我们去的是远近有名的柏林禅寺。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在这个禅院(当时叫观音院)主持40年,有着“吃茶去”、“庭前柏树子”等几桩有名的禅门公案。最有名的就是“吃茶去”公案。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里的吃茶去是什么意思?是禅茶一味?所以吃茶去体会禅?禅茶是一味那饭呢?茶和饭又什么不同?为什么不说吃饭去?呵呵。这也是禅者常用的一招,就是用风马牛不相及的肉容回答问禅者。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问禅者发楞!这一楞就是卡在那了,把所着的相打没了,刚刚心中的念头也被打断了,此时前念已断后念未起之时,心中无相也空无一念,确又了了分明(正是外在无住无染,心内清楚明了)不正是真如本性之体(也称福慧妙心、自性等等)显前的大好时机! 问者若能猛然一觉,回光一照,即反闻闻自性 噢!这就是多少年来找寻的如来藏啊!

  再如;一日个年轻的僧人,风尘仆仆地背着衣钵站在地头,向从谂禅师行礼道:“学人远来迷昧,乞师指示一二。”   老和尚手中锄也不停地问道:“刚才早斋吃粥了吗?”僧人答道:“吃过了。”老和尚道:“洗钵去。”

  石巩禅师常张弓架箭,接待参学的人。三平义忠禅师初参(参学)石巩。石巩也张弓架箭说:“看箭!”三平拨开胸曰:“此是杀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石巩弹弓弦三下,三平乃礼拜。石巩说:“我三十年张弓架箭,只身射得半个圣人。”便拗折弓箭。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心怀恭敬和对佛法的渴求,不远千里来到石巩禅师这求学(那是古人,现在请人来学,可能也没几人感兴趣,呵呵。)刚问如何是禅,对方就张弓架箭射杀,我们是不是当场就大吃一惊,冷汗直冒。呵呵,这比当头一棒还要狠!求学者是否肯定惊在那了,所着的相吓没了,心中的念头也被吓断了,此时前念已断后念未起之时,心中无相也空无一念,确又了了分明(正是外在无住无染,心内清楚明了)不正是真如本性之体(也称福慧妙心、自性等等)显前的大好时机!

  杀人箭!杀无明、杀相、杀妄念者,活人箭者,活法身也。无明破(相离念掉)则法身显,所以杀活同时,只一箭也,即杀人就活人也。三平知杀人箭却不知活人箭,就是说三平只知道如何离相去念,却不知前念已断后念未起之时,正是法身显,此时回光一照为见性也! 所以说三平是半个圣人。

  呵呵,看到这用心体会一下,如今您的下手处找到没? 看者是谁?!!!如还不知道看鱼头马嘴去!

  附;弥勒欢喜祖师教外别传之福慧妙心正法:

  顿悟法理,渐修人事。二六时中,冥念福慧妙心。念兹在兹,于无念处念,念处无念,一念不起,一意不散,不着色相,不落空亡. 行站坐卧,不离这个。回光返照与福慧妙心相契合。清静真一,不二法门,一法不立,无法不容。福慧具足,妙心如如,证无上正等正觉,究竟圆满。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