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中的心理热线

2015年12月24日 10:17  菩提书院  收藏本文     
封面绘图(蒋立冬)封面绘图(蒋立冬)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戒幢论坛”,济群法师讲座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戒幢论坛”,济群法师讲座
西园戒弘法部门口有一块观世音热线的牌子,经常有人驻足观看(畏冰图)西园戒弘法部门口有一块观世音热线的牌子,经常有人驻足观看(畏冰图)

  佛法加心理学,西园寺观世音心理疏导热线为人心的安顿提供了一个家园。咨询团队轮流接听热线,平时也时常聚在一起沟通心理咨询的经验,他们随顺因缘,用佛法的智慧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引导,为陷在苦中的人提供转机。当人们通过咨询获得解脱之时,他们也从中领悟了许多。

  看着窗外重新又热闹起来的街道,舟曲(化名)叹了口气,又熬过了一个不眠夜。失去爱子,丈夫离她而去,接连遭受打击,50多岁的舟曲几乎一夜白头,入睡对她而言越来越艰难,黑夜留给她的,唯有流不尽的泪水和无尽的悔恨。

  幸运的是,她拨通了西园寺观世音心理疏导热线,遇到了界文法师和廖乐根居士。如今每逢节假日,舟曲便到西园寺做义工,她更将对儿子的那份小爱扩大到对更多孩子的大爱,于她而言,重又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像舟曲这样的例子,几乎每天都存在于西园寺观世音心理疏导热线的电波中。迄今为止,热线已经跨入第七个年头,佛法加心理学,观世音心理疏导热线为人心的安顿提供了一个家园。

  具体的咨询团队目前由三位佛门弟子组成——戒幢佛学研究所的界文法师、廖乐根居士和阿儒老师。他们轮流接听热线,平时也时常聚在一起沟通心理咨询的经验,他们随顺因缘,用佛法的智慧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引导,为陷在苦中的人提供转机。当人们通过咨询获得解脱之时,他们也从中领悟了许多。

吴门古刹

  听老苏州们说,姑苏有五大特征:园林亭台多、丹桂香樟古木多、古桥河流多、古石牌坊多、佛道寺观多。在苏州著名园林留园西侧,有一座殿堂庄严的寺院便集齐了这“五多”特色,被誉为吴门首刹。

  西园戒幢律寺位于古城苏州的阊门外,岸柳依依清波荡漾的内运河边,腾空而起两座巨石拱桥、横跨两岸。近前,只见左桥汉白玉桥栏石匾上镌刻着朱红行草大字“智慧桥”,右桥石栏上镌刻着“福德桥”。

  走过石桥场地意境分外开阔,苍翠古木环抱之中,一座飞檐翘角、赭黄墙面的古建筑巍然屹立。寺前巨大的牌坊上“赐西园戒幢律寺”,柱子楹联“佛日增辉重开阊阖,宗风振律大啓丛林”。寺门正上方“戒幢律寺”四个大字透出刚劲威严,与树木森森的广场一起印证律宗的兴盛。

  进得院内,名木松柏苍劲参天,绿荫如盖。寺院正中的大雄宝殿高大雄壮,重檐歇山式的屋顶,高台列阶,气宇轩昂。大殿背面供奉着一座海岛观音立体彩塑像,图壁上祥云满天,海浪汹涌,观音慈祥和蔼地站立在鱼头上,手拿净瓶柳枝。两侧是善财童子和龙女,周围分布着姿态各异、神色自然的罗汉诸天神人物。

  抬头仰望,观音塑像的上方题着“佛即是心”四个大字。与之呼应,在台湾新竹狮头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壁,壁上用苍润的楷书,写上“心即是佛”四个大字。

  一个人的心在佛家的法眼中是渺小的,可是有时又大到可以和诸佛相若的位子。相信不管是“心”或是“佛”,哪个摆在前面,佛法已完全肯定了人心的作用,佛在这里也不再那么奥义高深,而是一切佛法全从心念的转变中产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心中恍然,佛法并非只谈出世的道理,或许当下一颗平常心便能在佛里转动自 如了。

寺院心理热线

  与殿宇东西呼应的是西园寺的西花园,这里满园古木参天、葱茏繁茂,亭台水榭,四时美景宜人。西花园的一角是雅净的弘法部庭院,这里的大门总是大大方方地向所有人敞开着,古色古香的接待室里梵 乐绕梁,放满了各类佛学书刊典籍光盘、抄经练字的钢笔毛笔、大大小小的抄经本、纸张等文化用品以及大号塑料拎袋,全都免费结缘赠送给香客游人。

  弘法部是西园寺的一个重要窗口,长期接待信众和游客,曾在弘法部服务多年的廖乐根居士发现,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内心积聚了太多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或具备一些自我减压与调控的方法,必然影响到正常的学习与工作,严重影响生活的质量,“纷至沓来的人们很多是来诉苦的, 他们想从这里寻找内心的平衡,找到去除烦恼的答案,缓解生活的压力,处理好人际、情感、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几位志同道合的法师和居士认识到 解决佛教信众及社会大众心理问题的重要性,由此萌生了在寺内开设一条对外开放的心理热线的念头。毕竟,佛法同心理治疗有颇多相通之处——都是为了解决众生的烦恼。“拥有正常良好的心态更是修学佛法的基础,若是有一条热线,无论是在修学佛法中遇到的问题,还是在生活里遇到的烦恼,我们都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佛门修行人的想法简单而质朴。

  如果说这在当时还只是一个想法,那么,2008年汶川大地震就将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大多数人对于佛教 都有很深的误解,认为佛教就是关起门来念经。我们就想运用自己学到的佛法为社会做一点事情。”于是,心理热线的启动工作正式开始了。这项计划得到西园寺方 丈普仁法师和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的支持,2008年6月,观世音心理疏导热线在寺院内外众多力量的襄助之下正式开通。

晚间排忧解难

  考虑到来访者的实际需求,热线于每周二、四、六晚间7点至9点对外开放。“来电者白天有诸多不便,晚上回到家后,可以更加方便地拨打这个热线。”由于白天还要在佛学研究所教授课程以及操持寺院的其他事务,热线接听团队只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无偿地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心理咨询。

  舟曲是一位国企职工,唯一的儿子有着精神病史,因读研期间病情发作被学校劝退,赋闲在家。2011年的一天早上,舟曲一家人正一起吃着早餐,看到儿子的桌上、脚下都是米 粒。她忍不住埋怨了几句:“和你说了多少次,吃饭要干净,怎么就说不好。”言罢,舟曲便出门上班去了。

  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有精神病史的儿子被自己这么责备几句后,竟然情绪失控,吞服安眠药自杀了。丈夫下班回家发现儿子瘫倒在地上,身子早已凉透了,舟曲一下跪倒在儿子尸体前,失声痛哭。

  儿子火化后,舟曲甚至舍不得将其落葬,硬是将骨灰盒留在家中,天天睹物思人。雪上加霜的是,丈夫将儿子的死因归咎于舟曲,不久便搬出家门与她离了婚。

  那个时候舟曲淹没在自责和丧子之痛中,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晚上睡在儿子的床上,整夜整夜地落泪,白天则对着儿子的照片说话。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她便由于低血糖,昏倒在办公室。

  万般痛苦之下,舟曲拨通了西园寺的热线。“当时她打来热线的时候,听得出来她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当晚接到来电以后,廖居士并没有做过多的言语治疗,而是守在电话机旁静静听着舟曲诉苦。“她是一个失独者,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伴和倾听。时间到了,便提醒她早点休息。”几次电话往来后,舟曲提出要求面谈。

  在面谈中,对于儿子的去世,廖居士对舟曲反复提到这不全是她的错,儿子原先是有病史的,这是无法控制的。“我相信儿子现在如果能看到你的话,他肯定不希望你是这样的状态。”紧接着,廖居士又从佛法角度告诉舟曲要懂得生命的珍贵,所谓人身难得,既然自己还活着就要珍惜这个身体,用它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找到自己的价值。经过一下午的面谈,舟曲的神情柔和了许多。

  几次面谈过后,考虑到舟曲刚刚失去爱子,廖居士便建议她可以走出去,做做义工,参 加一些社会活动。2012年底,某慈善基金会在苏州开展了一个爱心活动。现场有来自全市的小学生表演话剧。“我就在那里给这些孩子送饭,倒水。”虽然忙前忙后,舟曲却没有丝毫怨言。她觉得自己虽然劳累,但是发现自己也能去为别人服务,发散光热,那一刻自己的痛苦淡了很多。

  自从那次演出后,舟曲便喜欢上了做义工,有时会在西园寺做义工,有时也会去帮助同样失独的家庭,她为大家端茶送水,仿佛把自己对儿子的那份母爱扩大到了更多人身上。由此,舟曲看到了自己活着的价值,也找到了未来生活的方向。

  像舟曲那样得到救赎的还有钱中令(化名)。曾经,长期的抑郁让钱中令情绪低落,严重失眠更让他意识恍惚,一度徘徊在自杀的边缘。“师父,我觉得我自己没救了,看不到希望。”界文法师至今仍对钱中令第一次来电时低落和沮丧的语气记忆犹新。

  几次来电后,界文法师分析出钱中令抑郁症的症结在于童年时受到有暴力倾向的父亲拳脚相加,在这样的阴影下也让他的性格变得敏感而脆弱。考虑到钱中令有着佛教的信仰,界文法师建议他做慈心的禅修,同时还结合礼佛忏悔。

  挂断热线后,钱中令便遵照师父的教诲,跏趺而坐,倾听一段关于慈心的录音。刚开始时,钱中令的身体非常酸痛,耳边随即想起界文法师的告诫声:“要对自己 充满慈爱,同时对一切众生修慈悲心。”内心的信念让他坚持了下来,就这么持之以恒每天一小时,既锻炼了肉体,又荡涤了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睡眠质量 也有很大的改善。

  之后的两个月,钱中令多次拨通热线电话。界文法师在倾听他内心声音的同时,也循循善诱,不断树立起他对于生活的信念,陪伴他改变认知模式,重新认识到自己生命中的积极面。

  半年之后,钱中令的抑郁症痊愈了,重燃了生活的信心。现在他不但有一个圆满的家庭,一份不错的事业,还添了个可爱的宝宝,一切都步入了正轨。

与来访者共同成长

  迄今为止,热线已走过了七个年头。热线的服务范围从学佛人士到普罗大众,热线办公室桌上的接听记录本已达几百页之多。“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各占一半吧,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每年都有数百人来电求助,累积的咨询案例已经超过了几千个,还有少数是从国外打来的。”界文法师坦言。

  七年来,热线接听团队没有了节假日,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无偿地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心理咨询。不过,他们都有着一致的感受,接热线更多的是带来内心的成长和对佛法的不二信心。

  “每位来访者都是一本书,他们演说着佛法,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世间的执着是如何带来痛苦,与此同时,他们内心潜藏的智慧也同样让人震撼。”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并不仅仅是治疗和被治疗的关系。

  界文法师更愿意将每一次咨询理解为合作与分享,在倾听来访者的人生故事,陪伴他们去面对生命难题的过程中,也能让他吸取很多人生智慧,与来访者共同成长。

  因为热线并不收取任何费用,于是有些人无限制地利用资源,反复打来只是为了找人倾诉,却从不想改变自己。对于此类问题,接听团队在实践中慢慢学会处理并成长,“如果发现对方一直在拖时间,我会告诉来访者先谈到这里,把时间留给其他人。”廖居士坦言,慈悲并不纵容,带着智慧的慈悲才会真正利益到每一个人。界文法师也觉得,适当的限制是必要的,也有利于热线工作的健康发展,无限制的宽容并不利于这部分人的成长。

  没有刻意的装饰,没有玄妙的氛围。观世音心理疏导热线让我们领略到了真正的禅者都是耐烦之人,有慈悲的胸怀,或者说,学会耐烦,长养慈悲,即修行之道。在多年的接听中,热线团队的成员们小心地培育好那株名叫耐心和慈悲的植物,让它青枝绿叶,繁密茂盛,传递的是佛法正信的智慧和心理学实用的技巧。

文章关键词: 热线 舟曲 心理 西园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