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铁:藏族金属护身符

2015年01月28日 16:33  藏族唐卡网  收藏本文     

  在藏族地区还有一种说法,某些藏族古老家族的历史,甚至比吐蕃王朝本身还要绵长,这些家族都有自己的徽章、旗帜、属于家族独有的纹饰。在古代吐蕃王朝时期,甚至更早的年代,只要一看见那些特殊的标志,就好像你看见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的标志一样,马上就能认出这是属于哪个家族的。因为战争,那些家族常常整族整族地被灭掉,他们的徽章散落在高原上,掩埋在草丛中。被后来的牧民发现时,由于历史已经被遗忘,人们无法辨认出这是什么时候、属于什么人的东西,他们便认为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上天的恩赐,常常把那些家族的族徽当做吉祥的象征,如护身符一般收藏起来。那些族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铁。

  藏族传统的护身符文化,同时也可以扩展到喜马拉雅文化圈来研究议论,甚至可以参照更为广大地域的文献物质材料。青藏高原和藏民族有着久远的与周边以至西亚南亚中原的交通,它从来就不是一处秘密荒蛮之地。在今天接触的藏民族传统文化里,很难具体区分哪些属于纯粹本土文化物质遗存。物质与生命流动,在文明进程里的纯粹也只是个伪命题。人类从海洋生出,这独特的由尝试基因构成的生命与大陆之关系,有趣在于腹地汇聚,无论高处腹地或低洼腹地,只要那地方适合人类繁衍,一定成为天然的多样文化现象的铁磁承载。民族为生存为欲望逼迫,它的发生与成长充满着迁徙流动。从不凝固的一个民族,它文化的开放、多元与包容,也是必然。大量外来文化,附加以地区民间古老流传的自然神秘信奉,藏文化由此逐渐树立自己的民族风格。或者可以这么看,藏文化是按照后来行政地理视角的边疆文化,还是亚洲腹地的多样文明呈现?这个问题,其实从地域包罗万象的文化表现上已经得到回答。

  观察自古而今的信奉与审美流行,兼具护身符与信奉意义的首饰里,藏民族尤其喜爱天然艳丽的有机无机美石,比如松石、珊瑚、蜜蜡、琥珀、人工或自然形成的条纹玛瑙和海洋洁白贝壳、砗磲、珍珠,特别喜爱古老的工艺金属,如铜和铁。这其中必然包含这样的因素,首先物以稀为贵,从材质到工艺。再就是精神信奉在天然材质上人为强加的附着和贯通。最后是为信奉主动的工艺加工和制作。金属护身符大多与藏人的其他佩戴同样具备以上三个特点。

  所谓天铁系汉语翻译,原文读音托甲,有雷铁”“陨铁之意。简要表述如下:一,藏民族人口流动性强,首饰佩戴即便于财富携带。天铁等护身符具有稀缺、家传、信奉、护身、财富等意义。二,天铁究竟是什么?藏族神话与传说里保存大量材料,有自然崇拜,有动物象征,残存着人类的原始心灵慰藉。也有将周边发达地区的金属实用或残件佩戴为天铁,比如别针、衣带扣、腰带扣、挂钩、发簪柄饰、经书扣、车马帐篷装饰件、节约、服饰、佩饰、首饰、头饰,甚至镊子、挖耳勺、小药勺、玩具、族徽军徽类标识、缝纫工具,等等。实际天铁为合金铜,由镍、铜、锌、铁、锡、铅、银、硫磺、铋、锑、金等多种材质构成,曾经人们习惯按照颜色议论天铁的合金成分。一般说,天铁和雷,和天,和神,和陨石,几乎没有半点关系。后来,从材质角度和部分宗教题材看,与佛教金铜造像倒是有着直接关联,甚至天铁的佛教题材应当完全归入金铜造像范畴研究。三,天铁的起源与护身符作用,从金属时代初期已存在。而西藏金属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500年。四,天铁有辟邪、信奉和实用,依照不同的题材和老残程度有不同的佩戴方式,或缝在皮革上,或包于织物袋,或挂在脖颈上,或系于念珠间,或佩戴胸前,或吊在腰际,不一而足,有规矩,也随意。五,天铁的分类众多,特别在佛教出现并传入藏地之后。避开佛教题材的多样,斯巴廓洛(宇宙坛城、九宫八卦)、法物法器、释迦护法,仅就大的类别划分,天铁有服饰配件、车马配件、帐篷配件、宠物佩饰、首饰及残件、战争军用和残件、日常生活中所用金属器皿工具和残件等等,上面已详细谈到。六,什么不是天铁?依照藏人的信奉和价值判断,任何古老的金属,尤其那些历经血与火的战场,或者佛教造像随身题材的合金铜,全都具备神秘力量,它们都是天铁。藏人特别喜爱佩戴那些年代久远铜锈黑变的金属小件。其实,许多未曾锈变的黄铜红铜,年代比那些黑锈绿锈铜变的佩件还要古老。七,今天也有众多伪造古代天铁,从声音、质地、皮壳、锈迹、光泽和题材形制可以判断,但是伪造手段和样式的日新月异,任何专家古玩高手恐怕也会遇到辨伪的尴尬。

  在天铁这一藏民族的金属护身符上,寄托着一个民族的物质审美价值,寄托着一个民族的信奉和情感。  

文章关键词: 天铁 藏族 金属 民族 护身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