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老和尚开示:
帮助人、救助人,这就是布施。在佛法的六波罗蜜当中,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自己的钱财、智慧、精神……等;依种类来分,大致可分成三类: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这三种布施都有功德。
行布施时,应该要以慈悲心、恭敬心、平等心来做这件事情,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而且未来的果报也是无穷尽的。《地藏经》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
现在有些人,布施是为了打知名度,让大众知道他在做善事,为求受到大众的肯定而布施,这样子就是有条件的布施,不是清净的布施。虽然是布施了钱财,也可以得到一些福报,但并非真正的发心,得不到无量的福报。
在经典中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兄弟,大哥个性好吃懒做、处处计较,甚至一毛不拔,悭贪不舍;弟弟却是很勤奋、很努力,喜欢广结善缘,所谓结善缘也就是布施,因为无论布施钱财、智慧,乃至于布施一个微笑,都有福报。
这两兄弟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有一天遇到天灾地变,两人都往生了,一起到阎王殿报到,阎王对他们说:‘你们两兄弟的个性虽然不一样,但在世的时候,也不是大奸大恶,所以都可以再转世为人,现在有两个地方可以去,第一个去处是接受人家的供养、布施;另一是专门赚钱修善,来救济人家、行布施。经过调查,这两个去处分别是:姓赵的人家,这是专门布施的,以及姓谢的人家,这是专门接受布施的,你们的意愿为何?’
结果,哥哥真的转世到谢家去,因为家贫如洗,变成了乞丐,接受人家的布施、救济,但一生受苦无穷;而弟弟投胎到赵家,赵家有很多的财富,常将这些财富拿去修善、布施,结果因为勤修布施,不但得好名誉,而且广结善缘,福报愈来愈大。所以,我们都知道‘舍得’‘舍得’,因为有‘舍’才会有‘得’,如果没有‘舍’就不会有‘得’。
藉由这个公案,我们了解布施才是一种福报。佛经上讲,要惜福、修福,修福就是要布施,没有布施就没有福报。在现今这个社会,我们行布施要基于慈悲心去做,不要存着想得到好名誉的念头,无所求的布施,社会才能够祥和,我们自己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功德。
闂傚倷绀侀幖顐﹀磹缂佹ɑ娅犳俊銈傚亾妞ゎ偅绻堥、娆撴倷椤掆偓椤庡繘姊洪幐搴㈢叄闁告洘蓱缁傛帒鈽夐姀锛勫弳濠电偞鍨堕悷褔鎮¢鐐寸厵妤犵偛鐏濋悘顏堟煙瀹勭増鍤囩€殿喗鎸抽幃銏ゅ川婵犲啰妲曢梻浣藉吹婵敻宕濋弴鐘电濠电姴娲㈤埀顒€鍊块崺鈩冨閸楃偞璐¢柍褜鍓ㄧ紞鍡樼濠婂牆绀傚┑鐘插绾剧厧霉閿濆娑у┑陇娅g槐鎺楀矗濡搫绁悗瑙勬磸閸斿矁鐏掗梺鍏肩ゴ閺呮粓骞嗛敐鍛傛棃鎮╅棃娑楃捕闂佽绻戠换鍫ョ嵁婢舵劖鏅搁柣妯哄暱閸擃參姊虹化鏇炲⒉婵炲弶绻勭划鍫⑩偓锝庡枟閸嬶綁鏌涢妷鎴濇噹閳敻姊虹紒妯尖棨闁稿海鏁诲顐㈩吋閸涱垱娈曢梺鍛婂姈閸庡啿鈻撻弻銉︹拺闁告稑锕ョ粈鈧梺闈涙处宀h法鍒掗銏犵<婵犻潧瀚Ч妤呮⒑閻熸壆浠㈤悗姘煎枤婢规洟鏁撻敓锟�闂傚倷鑳剁划顖炲礉濡ゅ懎绠犻柟鎹愵嚙閸氳銇勯弮鍥撳ù婧垮€栫换娑㈠箣閻忔椿浜滈锝夊箮閼恒儱浠梺鎼炲劤閸忔ê顬婇鈧弻娑欐償椤栨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