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法师:让禅修真正切入智慧

2013年01月05日 10:41  佛教在线  微博

  文/如是法师

  当禅修者进行正念观察的时候,一定要具有正知,正在观察什么?是身还是心。每当禅观时,禅修者要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保持觉察是重要的,在觉察时有内容有辨识更重要。刚开始禅修的时候,你可能会单纯训练觉察,觉察呼吸,觉察每一个动作。慢慢地,禅修者要注意觉察的对象与其性质,以四念住的禅修术语来讲,就是要带有正知。

  意识到呼吸并感觉到身体在呼吸的能量下起伏,禅修者要感知这个现象,并把它归入“风大”;意识到身躯时,把它归入色法。觉察的同时要对觉察的对象进行辨识,正念与辨识(正知)是一起进行的,觉察的能力中一定要有辨识的内容。只是觉察而毫无正知,那是奢摩他的修法,会导入定境。

  仅仅保持正念是不够的,在正念中一定要有内容,这内容就是辨别观察对象的性质。观察的对象只有二大类:名法与色法,除了这两种,宇宙间不会再有别的。细分起来,身心有五种,即我们常说的五蕴,色、受、想、行、识五种,色是一种,后面的四种都是心法。

  在开始禅修时,务必不要太细,只要能区分名色二法就可以了。佛陀开示的修行必经的十六阶智,第一个是辨别名与色的区别,即禅修者首先要证得名色分别智。证得此智非常不易,身与心不同,但要把它们区别开来是非常困难的事。禅修者要在每一念之中了知到何为色法,何为名法,这是证得名色分别的第一步;其中更重要的一个内容是,除了名与色,就什么也没有了——宇宙间唯有名与色。

  把心聚集在身或心的目标上,这是正念,同时,知道观照的对象是名法或色法,这是正知;二者配合进行觉照,就是四念住的修法。例如你觉察到一个杂念,你同时要清楚它是心法,它是你观察的对象,对于怀疑、紧张、不安、焦虑、不满、喜悦,在正念观察时,禅修者都要了知到它们只是心法。

  如此反复,你会发现身与心不同,身是有型的,是物质的,有重量有体积,而心没有这些,但心有辨识的能力,能认识事物,现在正在观照的就是心。辨别名法与色法的时候,只是粗略的分其为两类,你所见所想所接触的一切,不是心法就是色法——宇宙间只有这二大类。

  当然,宇宙间的四究竟法中还有涅盘,但在四念住的观照内容中没有涅盘这一内容。因为它是最究竟的法,是无因的,禅修者只能通过对四种观照对象(色、受、心、法)的观察来接近它。

  把念头、态度、理解、杂念都归入名法,把身体归入色法,修行者需要耐心地对它们二者进行辨识。只有保持对真理的追求精神,你才能持续地在这二大类事物上进行辨别的训练。保持观察,熟练是很重要的,只有反复地练习,你的正念才会更强,而你也会在训练中把正念与正知平衡起来。单纯的正念练习虽然有其必要,但在练习时要小心,不要掉入正念当中而忽略了正知,如果没有正知,正念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单纯的正念不会导致对名色二法的认知,也就没有智慧可言。虽然正念很强的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优势,但佛陀教导的四念住禅修,是训练修行者的根本智慧,以便他能从身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练习正念,保持觉察,这种行为可以给你带来很多真切的感受,有时候,你可能会体验到一种自由的感觉,但是,要辨别它,所有的事物,包括自由,只是名法,禅修者只要进行这种辨别就可以了。要警惕自己的心,可能你会对舒适的感觉或自由产生执着,也许你会认为,你所体验的自由会是涅盘,也许它是证悟的标志。

  自由不是涅盘,舒适的感觉不是证悟的标志,你禅修的唯一目标就是辨识名色二法。在禅修时,如果自由的感觉生起,认定它是心法,如果舒适的感觉生起,认定它是心法,它们与妄想一样,都只是心法。

  在开始禅修的前几年,你可能要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辨识名色二法上,它们很不容易辨识,不论你体验到的为何,只需要把它归入这二大类的其中一个就可以了。换句话说,你的觉察必须在这二大类对象上得到磨练,你的辨识能力也必须在这二大类禅修目标上得到磨练。

  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对禅修有兴趣,你就要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这种觉察和对觉察对象的辨识练习——这是禅修的基本功;当你拥有这种能力的时候,你才能算是了解了禅修。

  不要把辨别名色二法认为是简单的事,它们是非常深奥的佛法,如果禅修者没有把世间的所有事物归入这二大类,他就无法进入对究竟法的认知。这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的禅修与观察方法的教导,如果没有导入对名色二法的认知,它就还只是在世间的层次上,它就只是世间的知识,无法引导你止息烦恼。所以,对于想解脱烦恼的修行者,你务必要让自己从究竟法(注1)上入手,让禅修真正切入智慧。(来源:如是法师博客)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