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是菩萨也不是罗汉,菩萨,我们可以叫做地球的真理;罗汉,我们可以叫做自己的真理;而佛是宇宙的真理。现代科学的昌明,让我们明白2500多年前,佛陀的发现,或者说他所证明的宇宙真理有多么的不可思议。
佛陀有两种智慧:“如所有智,尽所有智”。
比如说物质,现在从分子、原子、电子,一直在发展,或者说人类的意识一直在发展,这就是“如所有智”的一种。少分、百分之一、万分之一,就是人类发现的能力,或者人类发现的境界,它是如实的。所以科学的定义是什么?科学就是真实的、要能够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我们这个身心,在一般人的经验当中都是很感性的,没有那么严谨,这就不叫做“如”。
“如”就是和事实的真相完全相合,“智”就是真实的境界。
“尽所有智”是什么呢?就是实现我前面所说的这种发现的方法。佛陀能够有方法兑现出这种智慧,他能够把万事万物的真理为自己所用,来为我们人间带来福祉和光明,这就是“如所有智,尽所有智”。比如说人类的探索,在“如所有智”上首先发现了核子的裂变可以制造出原子弹,但从理论到方法还有很大的距离,要“尽所有智”才能真正制造出原子弹。
人类的发现还有很大的空间,未来除了会不断地发现物质领域的境界,还能够发现精神领域的境界,但是佛陀早已经证明了精神领域的境界,这个是心理学家的专业,而非科学家的专业。当然现在这两个学科也在融合,因为时间、空间和生命的这种联系非常紧密,人类也在做着各种认知和尝试。
可是,佛陀早已经发现了这些。《华严经》就是佛陀成道以后,没有人请,自己住在真理的境界,看到物质的缘起,看到精神生命的规律、法则,就是贪嗔痴的这种状况,产生出无穷的结果。佛陀看到这种简单的缘起,作了一个总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是他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来与人分享他的伟大发现,因为我们对于真实境界没有办法了知,只能够通过语言去交流、模仿、解密诸法的规律性。
这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的心理状况和我们每天生活当中看到的,眼、耳、鼻、舌、身、意感知到的一切外在现象,佛陀都认为是真实的,但众生看不到灭,只看到了生,“诸法因缘生”。同时,我们对它为什么生的,怎么生的,一无所知。比如,我们人有生有死,可是,我们往往认为生命是永恒的,既看不到生,也想不起来死。
为什么我们对于生很欢喜,对于死很悲伤呢?因为“有”。我们看到生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东西。我们没有看到,它是因缘下的一种条件的聚合。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生本身就建立在死的基础上,死就叫做“无”,生就叫做“有”。“有”是从“无”中来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半现象,而且我们被这个现象占据了。
我们的心很强大,它只取自己愿意看到的,它不会做整体性的思维,所以它不能够整体性地概括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们只会说,“诸法因缘生”好理解,“诸法因缘灭”也许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没有那个心力去面对,所以省略了。生命被割裂了,生命被人为地裁减了,这样子的话,我们的认知自然就会产生错误,就不能够“如所有智,尽所有智。”这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种种的短视,充满了种种的感性,最重要的是充满了种种的执著和贪欲,这和人的福报没有关系,和人的认知有关系,或者说和人的智慧有关系。
我们讲,最究竟的,能够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快乐、带来幸福的,它一定是智慧。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他拥有宝贵的精神生活,这是能够让他的心满足的。所以当他的精神生活被物质生活所覆盖的时候,他就是用感性去理解精神生活的需求,他已经被现象所迷惑,不能够对本质做出完整的理解。
这代表什么呢?他只有当下的一个片段的生命,没有完整的生命的时间上的延续和心的扩展 ,他的心必然会越来越狭隘。
如此,人生已经产生了痛苦的条件,结果一定也是痛苦的。所以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当中的信息量太大了。这句话谁都理解,一切结果的产生都是在某一种条件因缘的基础上产生的,一切事物的结束也都是在某一种条件的成熟下结束的。可是,这个道理,在有的事情上,我们可以观照得起来,在有的事情上观照不起来。
我们和一个人关系很好,我们没有注意到,好当中就有不好,没有看到在因上就是有相对性的,我们就觉得还要好,还要更好。我们觉得亲人很宝贵,就一直要,乃至于不愿意面对宇宙的自然法则和规律。我们的亲人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的内心还在痛苦,不愿意接受事实。
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因为知见不完整的原因,要么就是逃避,不愿意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不愿意做深度的思考;要么就是对抗。这两种情绪,这两种内在的心理状况,实际上就叫做轮回。
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这两种模式运行的。这两种模式,一个叫娑,一个叫做婆,所以我们的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对抗和逃避。而我们从来没有关注到如何去面对它,如何去解决它。为什么呢?我们受生存的影响。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