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

2015年10月30日 06:30  菩提洲  收藏本文     
慈悲心的训练使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宽阔、柔软、坚强,这是幸福快乐的源泉。慈悲心的训练使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宽阔、柔软、坚强,这是幸福快乐的源泉。

  采访:共存,让亲近的人快乐,这些总是出现在您的教导中。您也谈到了社会病,现在的人不善于建立友谊,不善于发展交往,圈子越来越小,没有多少朋友。而那种相契相投、分担忧愁分享快乐的关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多其他关系的基础。

  然而,现在家庭、朋友、同事等亲近的关系,反而是造就矛盾和心理问题的根源。人们习惯了对外界展示友好和耐心,对亲近的人却无法接受和相处。亲密的人之间总有太多执着,心里会有许多期望和要求,要求对方完全理解、符合自己的心意,不然便感觉失落愤怒。

  在这个过程中,人觉得自己越来孤独,不被理解。一颗受过训练的心,才更容易感受到安乐。如何训练心,如何训练慈悲心?到底幸福快乐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

  希阿荣博堪布: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

  另一项训练是专注,制心一处。比如持咒、念佛、诵经、抄经、调息等,都能起到这个作用。把一颗习惯于散乱驰求的心系在一句心咒、一句佛号或呼吸吐纳上,就好像把一匹野马系在了木桩上,尽管它还是会跑开,但跑不远,兜一个圈子又不得不回来,等它自己跑累了,自然就老实不动了。心也是这样,尽管开始持咒、念佛时,还是会杂念纷飞,但不用着急,杂念随他去,我只抱住这一声心咒、佛号不放,慢慢地,心就安静下来了。

  上面这两项训练会增强洞察力和专注力,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在洞悉宏观的同时不失对微观的专注,在专注的同时可以保持开放,这时可以对佛法教义,比如无常、苦、空、慈悲等教法,进行思维、体悟。心静之后不是一味地静止下去,而是开始由静中生发体悟、觉受,或者在静的基础上观察、思维教法,并进一步在心中生起解悟乃至证悟境界。

  虽然日常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训练慈悲心,但对于心力不够强大坚定的人来说,仅仅靠日常生活中零散的训练是难以持续地增上慈悲心的,我们需要专门花时间系统地观修,比如每天花半个小时修慈悲心,所得的理解和体悟再拿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去串习和巩固。

  慈是希望对方快乐,通过友善、关爱、分享等来表现。悲是愿意分担乃至代受对方的苦,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温柔。观修慈悲心通常从亲近的人开始,因为你与他们的因缘很近,如果你愿意,你能更深切地理解、感受他们的苦乐、希惧,而理解是慈悲的基础。慈悲心具体可分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中,舍的意思是平等,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训练中,慈悲的对象从亲近的人开始,将逐步扩展到认识却不相干的人、陌生人、憎恶的人,及至所有众生。同时我们要记住,无论是分享还是分担,都应以自他平等之心去做,道德上、物质上不要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慈悲心的训练使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宽阔、柔软、坚强,这是幸福快乐的源泉。

文章关键词: 训练 希阿荣博堪布 慈悲 念佛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