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祯和尚:译经巨擘
法祯,元代译经僧。曹州定陶人,俗姓蒋。字蒙隐,号雪礀,俗姓蒋。他的先祖是定陶人,家世显赫。宋靖康年间,为躲避金兵南侵之祸,举家迁至寿春,从此就在那里住了下来。他的父亲蒋德性,担任军职,领兵攻取襄阳,因战功而封济阴侯。
法祯从小熟读诗书,精通声律,博学多才,本当致意宦途,搏取功名。然而,他从小体弱多病,特别是每次病一发作,就几乎死去,精通相术的人都说他是早夭之相。他的父母为保其性命,只好忍痛让他出家,以求佛祖保佑。
法祯本性聪颖,蕙心纨质,年仅十七岁,已略通佛经大旨,逐渐播其声望。不久,来到京城,在众多王公贵族府中开坛说法,声名日盛。公元1316年,元仁宗亲自下旨,让他主持庆寿寺,后来又主持易州的兴国寺。
法祯知识广博,文笔尤佳,仁宗任命他翻译《菩提行释论》二十七卷,西夏僧人慧澄所译佛经,全由法祯推敲润色,无不精审;皇宫宝云殿中所列高僧八十八人之像,亦均由法祯作传,用金字书写其旁。
元仁宗皇庆年间,开科取士,蒙古人,色目人亦行三场科考的制度,朱熹的学说慢慢兴旺起来,认为佛教是虚妄的东西。仁宗为了抵制朱熹的学说,诏令法祯等三人,翻译《天觉护法论》。英宗即位,准备重印《大藏经》,但原版颇多讹误,于是征选天下名僧六十人,由法祯等三人为总督,对《大藏经》加以校对勘定,印行于世。
法祯在当时的地位和名望越来越高,英宗至治到泰定帝泰定的数年间,天下佛教有什么大事,法祯必定亲自参预。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法祯奉旨重译佛经,元顺帝接见他时,用汉语称他的号,礼遇之隆,天下仅有。
同年,有儒生张琅、王溥上书,列举佛教弊端,达数十条之多,朝廷信其说,准备制订公文,下达州府,对佛教加以限制。法祯听说后,马上上书反驳,朝廷限制佛教的文书也就没有下达。后来,江西的儒学官涂以义,又向朝廷上书,洋洋数千言,要求朝廷尽毁天下寺观,勒令天下僧尼、道士全部还俗,所有寺庙、道观的财产一律收归官府。法祯又呈上奏章,陈说厉害,消弭了佛、道二教的一场大浩劫。
法祯从开堂讲法以来,四十余年间,历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文宗、顺帝六朝,深受各代皇帝器重,每当皇室有盛大的讲法活动,总是以法祯为主讲;那些王公大臣,无不望尘而敬。法祯的碑志诗文,几乎遍及海内。他思维敏捷,记忆力强,经书过目成诵。对于佛教的性相教义,禅学密乘,乃至于孔孟庄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他的文章,精致高雅,气势充沛,从不蹈袭前人,而是独出机抒,自成风格。
法祯为人心胸开阔豁达,自从主持天下佛事以来,赏罚分明,从未骄人傲人、怒人怨人。他性格开朗,与人为善,待人真诚。见人行善事,往往欣然褒奖;见不善之事。则苦心规劝。他研读佛经孜孜不倦,《华严大疏》读了五遍,《大藏经》读了两遍,年老时依然自强不息,诵经日勤。
法祯主持潭柘寺时,修茸殿宇,广建精舍,自己捐资一万三千五百贯,又集资四千四百余贯,因而使潭柘寺焕然一新。同时,法祯还为寺院积贮粮食,安定僧众,令人感佩。
法祯的文稿大多散佚,未曾刊出。进士葛天麟,曾撰写法祯的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之上,现在也不知其下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