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一、从心谛观相应义•敷演清净二种说

2012年10月29日 18:07  新浪佛学

  1.心法相应愿导行•行持无矩心无法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再过三天就要到2008年了,我们趁着这三天的时间,进行共修。这次共修以常住众为主体,有出家的法师,也有一些义工、净人。

  修行的方法有很多,“八万四千”法门,但是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要成佛。我想大家来到山上,做护持工作也好、出家也好,目的也就是为了要修行、为了要成佛。

  如何让自己最初的发心,以及发心以后的所作所为,能够在实际上越来越真实地感受到是走在成佛的路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具体的问题。

  为什么好多的人,佛法学久了,反而看不清方向,越来越迷茫,心里越来越不踏实?这就是同佛法不相应的一个表现。我们常常讲“相应”,讲起来好讲,但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常常说:内心要同佛法相应,那我们的心是什么?怎么来修心?怎么来用心?如何来认识我们自己的心,来看清我们的心相?我们自己身、语、意上面的行为,能不能相应?我们昨天、今天、明天所做的事情,能不能相应、能不能连贯?过去、现在、未来,前世、今生、后世……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感受不到是在相应,那怎么能够同佛法去相应呢?佛法本身是一个境界,而自己的行为是错乱的、是混乱的、不规范的,那我们的心的境界怎么样能够得到提升?内心怎么会有方向感呢?内心怎么会有力量?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得到真正的佛法。

  2.清净传承二种说•讲闻相应如法心

  《广论》一开始,就谈到清净的问题。我们也常常听到传承的清净的问题。清净在《广论》当中有两种表述。

  第一种是:轨范语清净、学者相续清净、所说的佛法清净。轨范语清净,就是说法师的三业很清净,以及所谈出来的佛法能够启发人家;对大乘佛法入道之门的引导能使我们趣向大乘道、趣向菩萨道,最后成佛,就是以引导我们圆满佛果为目的。学的人要清净,为什么呢?因为学的人如果不清净,接受不了,也听不进去、听不懂。比如说:我们坐在佛堂里,你的心一直在躁动,坐卧不安,一直在想:自己的什么事情还没做完;我们在共修的时候,能不能修出什么名堂?修行会不会有什么结果,等等。诸如此类,都是一种怀疑,都是一种散乱。也就是我们内心已经是烦恼在躁动,不是一个清净的心。

  第二种是:佛法的传承的清净。也就是《广论》里头所谈到的:正法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如何讲闻彼法轨理,据说这是阿底峡尊者的说法。造论者的殊胜、正法殊胜、讲闻彼法轨理——就是怎么听跟怎么讲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常常所听到的:听闻轨理、讲说轨理、共作轨理。就是听的时候,要遵守听闻的轨理;讲的时候,有讲的轨理、规矩。讲跟闻是要相应的,就是佛经当中第一句话“如是我闻”。如果不相应的话,很容易以自己内心当中所理解到的佛法的常识概念,拿出来衡量和评判法师们所讲的佛法。也就是你拿一个标准出来,去衡量另外一个标准。那么这本身就不符合听闻时候的规矩。在闻法的时候,应该要保持一个什么心态,这很重要。不然的话,我们内心当中的那些佛法、名相、概念常常都会涌现。因为这些名相、概念,自己经常在熏习,不断串习,所以心里就有很多名言种子。这些名言种子,不知不觉遇到因缘就会起现行。所以《广论》一开始,就非常强调:这个佛法,不是一般人能够悟得出来,不是一般人能够讲得清楚,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听得明白。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