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皈戒篇

2012年10月30日 09:39  新浪佛学

  皈依,通往佛国的护照

  问:信佛必须皈依吗?

  答:想要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是必须皈依的。正如入学需要注册,结婚需要登记那样,由此才能获得合法身份。皈依还有特定仪式,应当在三宝前庄严宣誓,经由三宝证明方可。信佛而未皈依,即使内心对佛法理念相当认同,也奉行十善业道等,却不能算做正式的佛弟子。

  皈依,也是区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基本标准。我们学佛,是为了寻找人生的究竟归宿,是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转向以三宝为中心的人生。每个生命的内在,本具备三宝的一切品质。换言之,在心灵的某个层面,我们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皈依的根本目的,正是在于开启这一宝藏。若不皈依,在某种意义上,也表明我们对学佛缺乏基本诚意。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连开启宝库的钥匙都无法得到,怎能进一步契入其中,获得法益呢?

  问:内心皈依三宝却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答:有些人觉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仪式根本可有可无。问题是,对于我们这些整日妄想纷飞的凡夫来说,若无相应仪式将某一心行确定下来并不断巩固的话,往往是没有力量的。通过如法、庄严的皈依仪式,在佛、法、僧三宝前至诚宣誓,一方面是表达自己将三宝作为人生唯一依赖的愿望,同时也能因此获得三宝加持,获得诸佛菩萨和历代大德一脉相承的皈依体。

  如果只是自己随便想一想:“哦,我皈依过了!”不仅无法获得皈依体,也很难对身心产生多少作用。我们心中时时都有各种念头来去,仅靠这微不足道的一念,又如何抵挡此起彼伏的妄想?所以,皈依仪式决不是表面文章,而是我们向成佛之路迈出的坚定一步。

  问:皈依时,如何才能得到皈依体?

  答:如法的皈依,包括忏悔、发愿、正授皈依、回向等几部分。在皈依过程中,要听清和尚讲话。尤其是和尚宣布三皈内容时,更要听得了了分明,并以至诚恳切之心在三宝前庄严宣誓:“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完整内容是:“尽形寿皈依佛,如来至尊等正觉为我所尊,终不皈依邪魔外道。尽形寿皈依法,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典籍。尽形寿皈依僧,清净僧团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体就是在此刻得到的。这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传承,意味着我们已取得修学一切佛法的资格,同时也是成就解脱、成就无上菩提的基础。

  以什么心态领受皈依也是关键。以自利利他的菩提心皈依,将得到上等的皈依体;以解脱生死的出离心皈依,将得到中等的皈依体;以但求平安的世俗心皈依,只能得到下等的皈依体。

  问: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怎样才能如法依止?

  答:三宝,为佛宝、法宝、僧宝。其中,佛为圣者,法为圣典,而僧却有贤圣僧和凡夫僧之分,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从究竟意义上说,皈依僧宝,是皈依贤圣僧的品质。但住持和弘扬佛法,却离不开眼前的凡夫僧。所以,全体受过比丘戒的僧众,都属于僧宝范畴,是佛弟子皈依的对象。特别要注意的是,皈依僧宝不是皈依某个出家师父,更非不加抉择地对其惟命是从。

  当然,佛陀也再三强调亲近善知识的重要。虽然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个师父,但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必须亲近一位具格善知识。佛法甚深,依我们现有的认识,很难透彻其中全部深意。如果盲修瞎炼,极易误入歧途,这就有赖于善知识的指导。

  从依止角度来说,并非所有出家人都适合亲近。现实中的僧团,难免存在各种问题,所以我们在依止前必须谨慎选择。一旦择师之后,应对师父生起恭敬尊重之心,时常忆念师父的功德、智慧及恩情,如视师如佛、观德莫观失等,以此坚定信心。若带着凡夫习气,将拜师视为拜干爹、干妈,不是发心随师修行,而是拉关系乃至说是非,对修学是有害无益的。

  戒律,身处红尘的铠甲

  问:对在家居士来说,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答: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的“五戒十善”和“八关斋戒”这两部分讲得比较清楚,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我们在受持五戒、八戒之外,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进一步受菩萨戒。《优婆塞戒经》就是在家居士修学大乘菩萨戒的范本,系统介绍了从发菩提心到行菩萨道的整个修学过程,太虚大师曾大力弘扬。此外,《瑜伽菩萨戒》的开遮也非常善巧,对在家居士修学戒律有极大帮助。而《梵网菩萨戒》是顿戒,相对来说要求会更高,行持起来难度也较大。

  问: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破了戒,对戒体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一般人而言,不受戒是不得戒体的,必须通过相关羯磨作法才能得到戒体。此外,也有不必通过羯磨作法得到的戒,如成就禅定时具足的“定共戒”,成就无漏圣道时具足的“道共戒”。但从凡夫境界来说,惟有通过受戒这一形式,才可能得到戒体。在家居士受持五戒,表面看来比较简单,其实严格做好也不容易。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处处充满考验。为慎重起见,在家居士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分受,受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乃至五分。如果受戒前没有一点把握,也没有彻底改造自己的决心,之后就很容易犯戒。

  犯戒和破戒不同。犯戒主要指犯轻戒,而破戒则是犯重戒。如杀人就是犯重罪,会失去戒体,就像茶杯落地后摔成碎片,无法修补得完好如初。而犯轻戒的话,就像茶杯沾染了污垢,清洗之后还能继续使用。所以,犯了轻戒可通过忏悔弥补,这是对治犯戒的有效途径,所谓“忏悔得清净,忏悔得安乐”。一旦犯了重戒,则会失去戒体。

  问: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 可以自受吗?

  答:“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

  不少佛弟子都受过五戒。五戒的规范,和世俗道德也很接近。因此,受持五戒能使我们获得人天福报。而八关斋戒更接近于出家人的戒律,是佛陀为在家居士种下出世解脱之因而慈悲开设。其意义在于,在家居士可通过受持这些戒律,感受清净、离欲的出家生活。因八戒已接近沙弥戒,故受持功德极大。佛经记载,一日一夜受八关斋戒的功德,相当于一生受五戒的功德。有条件的话,希望大家多去寺院受持“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应在如法道场,礼请出家僧人传授。若所在地没有僧人或清净道场,也可在佛前自受。近年来,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每月都为信众传授八关斋戒,具体时间在每月第一周的周末,大家有机会可去体验一下。

  问:过午不食的“午”,到底是几点?持八戒到后半夜时,可否休息一下?

  答:按现在的时间计算,“午”为十二点。古代没有时钟,通常是在阳光下立一根棍子,当影子到达正中,就是正午时分。持午的人,从当天正午到次日早上明相现时才能进食。所谓明相,并没有具体时间,以在室外可以看到自己的掌纹为准。

  八关斋戒并未要求不倒单,可正常休息。受持八戒,必须了解戒相,才能正确持戒。与五戒相比,八戒的重点有二:一是不淫欲,一是不非时食。五戒要求是“不邪淫”,允许夫妻间正当的性生活。而在受持八戒的一日一夜内,则须严格戒除一切两性行为。第六条“不著香华蔓,不香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及第七条“不坐高广大床”,也是为了帮助我们守护“不淫欲”这条戒。至于“不非时食”,也是五戒所无,须严格持守。

  问:十斋和六斋有什么区别?

  答:区别只是在于时间多少,十斋为每月十天受持斋戒,分别是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六斋则是每月六天受持斋戒,分别是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

  但还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通常,人们总是将持斋等同于吃素,其实这是错误观念。斋,为过午不食,亦含清净之义。佛教中有八关斋戒,求受者除过午不食外,更要奉行俭朴、清净的生活,那才是斋的真实内涵。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这六天或十天中过着严格、清净的修行生活。虽是在家居士,但所持戒律已接近出家人,此为持斋。如果仅仅是吃素,其他还和往常一样,贪嗔痴丝毫没有减少,就不算持斋,只是吃素而已。

  问:为了不麻烦别人,可以不说实话吗?

  答:佛教所说的妄语,有大妄语、小妄语及方便妄语之分。如果是怕麻烦别人,没吃饭却说吃过了之类,属于方便妄语。其目的既不是为了伤害、欺骗他人,也不是为了个人利益,通常是没有妨碍的。还有一种情况,则是为了利益众生。戒律记载,有位老比丘住在山中,某日,一只被猎人追赶的鹿从他面前跑过。当猎人追来询问时,老比丘却指了另外的方向。他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鹿的慈悲,虽是说了妄语,却没有罪过。若以菩萨戒衡量,这样的妄语还有功德。在菩萨戒中,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可以杀人,可以偷盗。但我们必须明确这么做的前提,必须没有丝毫利己之心掺杂其中,而不是为自己的贪欲或烦恼找借口。自我非常狡猾,会用各种方式进行伪装。如果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发心,决不要轻易在火中取栗。

  问: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答:从声闻戒的角度来说,当你看到别人行凶,不想救并不算犯戒,自己杀人才算犯戒。声闻戒以止息自身恶行为主,是消极的行善。而菩萨戒更重视积极的行善,如放生、救人等。菩萨戒有“三聚净戒”,分别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作为菩萨,看到歹徒将要行凶时,决不能袖手旁观,而应发慈悲心,宁愿自己犯下杀戒,也不忍看到有人被害,不忍看到凶手因杀人而遭受无穷苦果。若能如此发心,菩萨虽杀人而不犯戒,且功德无量。但我们要知道,这和侠客式的嫉恶如仇完全不同。菩萨这么做,惟有悲心,不仅是对于受害者,也包括对行凶者。而侠客所以打抱不平,往往只是出于对受害者的同情,对于行凶者,多半只有义愤而没有悲心了。

  问:被杀者如不被杀,以后也可能变好,若不能预知未来变化,怎样判断他是否应该受到这一惩处?

  答:关键是,如果此时不杀他,当下就会危害很多人的生命安全。至于以后会不会变成好人,则是另一回事。事实上,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最终都是要成佛的。但在当下,在他们造作种种恶业时,如果不加制止,就会酿成悲剧。作为菩萨,应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宁可自己承担杀生业报也要制止他造作罪行,一方面保护大众,一方面也使恐怖分子免造极大恶业。

  问:受菩萨戒后,能否做买卖烟酒的生意?

  答:佛教徒受戒后,戒律规范可能和原有生活习惯发生冲突,尤其是受菩萨戒。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比较普遍的。菩萨戒中,不仅自己不能喝酒,也不能让别人喝酒,因为酒戒是佛教各项戒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学佛修行,最终是为了开发般若智慧,而酒精会遮蔽理智,使身心混沌蒙昧,为修行极大障碍。

  受戒,是我们的自觉选择。发心受戒后,就应严格按照戒律规范调整个人生活。既然戒律有明确规定,作为受戒者,当然不能再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戒律和法律一样,在原则问题上是没有通融余地的,不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作为借口。尽管戒律有时也会有开遮,譬如虽然禁止喝酒,还是允许作为药用,这就属于开的部分。但若是为了生意,这一理由就不能成立了。

  问:在家人可否受具足戒?比丘和比丘尼所持戒条数量有别,是否体现性别的不平等?

  答:具足戒是出家比丘受持的戒律,在家人不可受。出家,包括身出家和心出家。对在家人来说,真正做到心出家并不容易。如果身在尘世而能发起出离心,固然是很好,但要成为比丘,受持具足戒,还须以身出家这种特定形式来完成。

  至于戒条数量,佛陀制戒当初,并未开始就给男众制定250条、给女众制定348条。佛陀所制的每条戒,都是有针对性的,是有人犯罪后才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的。女众自身存在问题较多,因此,针对女众制定的戒律也相应多一些,并非佛陀对待男女的不平等。

  问:如果出家人做了错事,在家人可否指出其过失?

  答:僧团每半个月要举行一次布萨,在会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然后进行检讨。至于在家人,因为对僧团中很多情况并不了解,还是不管为好。如果完全是出于善意,可以和其进行适当沟通,或报告僧团进行处理。

  问:在家居士不可读比丘戒一说有根据吗?

  答:在家人不能参加僧团的羯磨会议,是戒律明确规定的。至于在家居士读戒的问题,律中虽未明说,但通常是不主张看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出家戒是让出家众受持的,与在家众没有关系,在家居士了解并受持在家戒即可。二、在家居士看了比丘戒之后,对僧团内部情况又不十分了解,只一味以此标准去衡量,难免产生议论、诽谤,以致造下极大口业,为避免是非,也不主张居士看戒。

  戒杀?护生?素食

  问:消灭“四害”也算杀生吗?

  答:据说,动物界最近召开了一次集体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究竟什么动物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根据讨论结果,认为人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于是它们准备联合起来,将人类消灭干净。可目前还没有能力,只好寻找机会,不时给人类制造一些骚扰。

  我们总是说,蚊子、蟑螂是四害!或者说,如果我不杀它,它就要咬我,就要干扰我的生活。所以,觉得它们理所当然是该杀的。但从佛教观点来看,不杀生的戒律是针对一切众生,即一切有生命的对象。当然,也包括蚊子、蟑螂等种种动物。其实,害与不害是相对而言的。人站在自己的本位,觉得某些小动物是害虫,必须消灭。从动物的角度来说,人类才是最危险的害虫。如果动物要消灭人类,大家是否愿意呢?

  佛教提倡戒杀护生,一方面是对生命的关爱,一方面是为了培养自身的慈悲之心。多数人的行事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既然蚊子咬我,我为什么不能杀它呢?似乎觉得自己很有道理。但我们想过没有,它不过是咬了我们一下,即使从防卫角度出发,也罪不至死。更何况我们还有思维能力,可以抉择自身行为,不像它们那样,所作所为完全是出于本能,是不能自主的。

  问:无意中杀死虫类,是否属于犯戒?

  答:无意中伤害虫类等其它生命,不能算是犯杀生戒,但属于杀生范畴。造罪有故意的,也有无心的。同样的过错,若是故意造作,罪业就会更重。比如人伤害动物,就较动物伤害动物的罪过为重,原因正在于此。可见,罪业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机。无意间踩死蚂蚁等,属于不定业,业报比较轻微。再以忏悔进行对治,类似的不定业会变得很轻,或忏已还净。

  问:搞卫生时,难免对一些小生命造成伤害,该如何处理?

  答:人人需要洁净的生活环境,修行人也不例外,这就需要面对一些不请自来的虫类。在原始僧团,同样面临这一问题,佛陀教导比丘们的处理方式,首先是搞好环境卫生,尽量避免虫类滋生,在根本上避免杀生的隐患。对已经存在的,可将它们请走,尽量不要造成伤害。若在搞卫生时无意伤害到虫类,虽不算犯戒,业罪还是有的。但因无意造作,业罪很轻,且属不定业。

  对于未受戒者来说,杀生只有一重业罪。而在受戒之后,所犯罪业涉及两个层面,一是过错本身形成的业罪,一是因犯戒导致的戒罪。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受戒岂不是自找麻烦?其实不然。我们要知道,受戒功德非常之大。受戒时,是向一切众生发誓“我不愿伤害你”,因此,所获功德是从一切众生而来。而犯戒时只是侵犯某个众生,比较而言,仍是功大于过。当然,我们在生活中还是小心为善,切勿以恶小而为之。

  问:总是习惯性地打死蚊蝇,多念些往生咒可否弥补过失?

  答:无意中的杀生行为,在所难免。当我们发现过失时,应立即忏悔,并以慈悲心为它们念佛,祈愿它们早日摆脱恶道痛苦,并以修行功德回向于它。如果以真诚心这样做,的确能弥补一些过失。但也不要因此大意,觉得反正能弥补,杀些无妨,甚至以此作为杀生的挡箭牌。如果那样,念往生咒之类,就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了,不会起到多少效果。

  问:可否带着超度的心杀死蚊蝇?

  答:佛教所讲的不杀生,对象是一切众生。从平等的角度来说,蚊蝇也有佛性;从生存的角度来说,蝼蚁尚且偷生,我们有什么权利剥夺它们的生命?至于“带着超度的心杀它们”,这一说法值得商榷。首先,你有没有能力超度它?其次,它愿不愿意被你超度?如果现在有人对你说:我要杀了你,使你得到超度,在座的是否有人愿意?

  当然,历代祖师也有一些特殊的教化方式,这在密宗和禅宗都有记载。虽然这些做法从声闻戒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这些大德已经成就,确有把握超度这些众生,而且他的行为不仅对眼前这些众生有利,还能利益更多众生。但这些属于特殊事例,对我们这些凡夫来说,绝不能以这一借口轻易杀生。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不但造作杀业,更会犯下妄语罪业,为堕落恶道之因。

  问:家人大量杀生,当如何善巧劝说?

  答:见到别人杀生,应尽可能地设法劝说,尽到自身的责任。当然,有时不见得立刻奏效,所以要注意方式,以对方最容易接受的理由进行劝说,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生硬地推销给别人。每个人都有他认可的一套观念,有些人相信因果报应,就可从杀生感得苦果的角度劝说;有些人相信科学调查,就可从肉食对健康的危害劝说;也有些人热心环境保护,就可从饲养动物对环境的破坏来劝说;还有些人心地善良,就可从人类良知,从动物被杀的痛苦来劝说。总之,方法有许许多多,只要用心观察,多动脑筋,总会找到适合的方法。

  问:为照顾家人饮食,可否让别人代杀?

  答:很多居士所处的家庭,往往不是全家信佛。作为一个主妇,因为自己信佛就要求大家吃素,的确不太现实,许多家庭也往往因此产生矛盾。是无原则地迁就家人,还是刻板地坚持己见?为了维护家庭和睦,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不妨做一些让步。原则是什么?比如受了五戒的人,就决不能再杀,也不能让别人杀。否则就像教唆犯一样,不仅自己难逃罪责,还教唆他人,罪加一等。但如果家人一定要吃肉,只能采取折衷办法,买一些半成品给家人食用。佛教中有三净肉,即不见为你杀,不闻为你杀,不是为你杀。买这样的肉不涉及杀生,可以通融,但在原则问题上必须坚持。

  问:孩子要吃活物,怎么办?

  答:作为一个母亲,首先要了解什么食物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真正有益。然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而不是一味迁就。尤其在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更不能听之任之。虽然他的要求也属人之常情,但从因果角度来说,这种要求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作为母亲,既然明白个中道理,就要善巧引导,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孩子处于成长中,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若能以佛法智慧加以引导,对他的现在乃至未来都有莫大帮助。而这一切远比给他吃些什么更有意义。当然,孩子的营养均衡也很重要。关于这个问题,可参考相关资料进行搭配。

  问:吃素已经六年,现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

  答:一般来说,生病都不是吃素引起的。许多研究调查都表明,搭配合理的素食远比肉食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生病后更应该坚持吃素,一方面有利于身体恢复,一方面,病中容易体会生命无常,应借此机会加倍精进。

  问:吃素后,蛋类能不能吃?

  答:严格的素食者不吃蛋类。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论依据是为了不杀生,为了体现对众生的慈悲。而鸡蛋是生命胚胎,特别是一些有性的鸡蛋,吃了也涉及杀生。当然现在养鸡场出来的鸡蛋很多是没有生命的,应不属于杀生范畴。如果实在戒不了,可用蛋奶素作为过渡。

  问:学佛是否一定要素食呢?

  答:从目前教界来看,汉传佛教吃素,藏传佛教吃肉,南传佛教则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其中,有客观上的原因。南传佛教是乞食,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藏传佛教地区,过去因为蔬菜匮乏,只能吃肉,因此有所开许,不过现在情况又不同了。汉传佛教特别提倡素食,主要是基于佛教的慈悲精神。关于这个问题,《梵网经》、《楞伽经》、《楞严经》及《涅槃经》等大乘经典中都有明确规定。

  我认为,素食是修习慈悲的最好体现。虽然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吃的是三净肉,即不见为我杀、不闻为我杀、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是为我杀。但只要有人消费,总会有人去杀生。所以,惟有素食才能彻底杜绝杀生现象。作为学佛者来说,只要有条件,应尽量坚持素食。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可吃些肉边菜。有些居士学佛后就在家里另搞一套锅碗,什么都涮了又涮,惟恐沾上荤腥,让全家不得安宁,这也不太合适。还应根据个人条件善巧行事,切莫操之过急,反令家人因此对素食心生抗拒。

  问:学佛后,家中可否饲养小动物?

  答:很多人通过养小动物获得生活乐趣,并成为业余爱好。但我们可曾想过,把小鸟关在笼内限制自由,是对它正常权利的损害。所以,菩萨戒规定,家中不可豢养狸猫猪狗。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不仅人类有人权,一切众生都有众生权。每个生命是独立的,谁也不从属于谁。动物也有自己的生存权利,为什么要迫使它陪伴我们,为我们服务?除非它自己愿意。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开心而豢养动物,本身并不是慈悲的表现。但话说回来,有些鸟儿从小就长在笼内,已失去在野外独立生存的能力。这种情况下,既然已经养了,还是要继续养下去。最好给它换个更大的空间,以慈悲心对待它,而不仅仅是当做宠物取乐。

  此外,对于那些被弃养的、流浪在外的小动物,我们也应本着关爱众生的心,尽可能地予以帮助。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