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信仰篇

2012年10月30日 09:42  新浪佛学

  学佛目的

  问:为什么要学佛?求佛保佑是学佛吗?

  答:学佛,是因为人生存在问题。如果人生完美无缺,没有任何问题,就大可不必学佛了。那么,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人生的烦恼痛苦,就是对生死之迷的追问,对终极归宿的困惑,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所以,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断除一切疑惑,亲证诸法实相。

  如果不是带着这些问题学佛,只是求佛保佑,可以算是信佛,但不能算是学佛。学佛,是学佛所言,行佛所行,而不是一味祈求保佑。那样的信,往往会流于迷信,乃至功利心,与学佛本身是背道而驰的。比如佛陀教导我们不要贪心,可我们却带着强烈贪著来到寺院,希望佛菩萨给我们这个、那个,要了平安健康,还要升官发财,恨不得还要佛菩萨保佑自己干了坏事不被发现,这叫学佛吗?

  问: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答:学佛和不学佛,本身就是差别。

  或许有人会说,不学佛一样可以生存,一样可以通过劳动改善物质生活,通过娱乐改善精神生活。此外,我们还可以信仰其他宗教,为什么要选择学佛呢?关于佛法,有很多定义。有的说佛教是文化,有的说佛教是哲学,有的说佛教是宗教。其实,这些定义都不是很完整。如果用一句最简要的话来定义佛法,我认为,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

  也有人会说,解决方法很多,无聊了看看电视是解决方法,痛苦了喝喝酒也是解决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使痛苦得到暂时转移。看完电视如何呢?一样还是无聊。酒醒之后如何呢?依然还是烦恼,甚至可能更烦恼,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也有人会说,改善生活条件是解决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样的话,古代帝王就不应有烦恼,因为他们集世间财富和权利于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幸福是否就和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烦恼,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可能比普通人有更多的烦恼。由此可见,改善生活环境并不足以究竟解决人生痛苦。也有人会说,我们还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过对神的祈求,通过外在拯救拔除人生痛苦。但我们要知道,解铃还需系铃人。烦恼不是外来的,而是源于自身无始以来的贪嗔习气,源于往昔造作的无量恶业。只有铲除这些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心困惑,灭除苦果之因。没有烦恼的话,走到哪里都安然自在。学佛和不学佛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

  问:学佛是为了成佛,是否也是一种执著?

  答:开始学佛时,需要制订一个目标,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前进。但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打破各种执著,包括对成佛的执著。所以,修行达到相当程度时,就不再觉得我在修行,觉得我已达到什么果位。如果有这种想法,还是典型的凡夫,而非佛菩萨的境界。佛陀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还告诉我们:“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在佛陀证悟的真理中,佛与众生的差别相都不存在,无佛可成,也无众生可度。

  问: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答: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现实中,我们仍是不折不扣的凡夫,充满贪嗔痴,充满无明烦恼。所以,还应以佛法为指导,不断消除烦恼,使心的本来面目逐渐显现。

  那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心,那个充满慈悲和智慧的心,才是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的。

  问:倘若世间所有人都信佛的话,社会是怎样的呢?

  答:仅仅信佛还不够,关键是学佛所言,行佛所行。如果在这个世间,人人都能学佛,奉行五戒十善,没有杀生,没有偷盗,没有相互欺诈,没有彼此敌视,没有自私自利。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将是怎样安乐、祥和的社会。

  正信?迷信

  问:人们常常将佛当做神来拜,或将佛教等同于迷信,根本不愿进一步了解,怎么办?

  答:确实有很多人将佛当做神祭拜。但他能够礼拜佛菩萨,总是有向善之心。作为学佛者,我们不应该心生轻视,而应将自己学到的佛法告诉他们,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佛、法、僧三宝。

  至于将佛教等同于迷信,同样要以慈悲心,以善巧方便来引导。你可以问他:你了解什么是佛教吗?如果不了解,怎么会认为它是迷信呢?一般说这种话的人,根本不知道佛教是什么。这样,你就可以进一步告诉他: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其作用,恰恰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你还可以进一步告诉他,究竟什么是迷信。其实,生活中遍布迷信,或是对金钱、地位的迷信,或是对感情、家庭的迷信,或是对鬼神、巫术的迷信。凡是我们认识不清,而又特别执著、依赖的,皆可称为迷信。有机会,我可以和大家探讨一下“佛教徒的信仰”,向大家讲一讲,佛教究竟是什么?是唯心还是唯物?是有神还是无神?是哲学还是宗教?这些都是认识上较有争议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澄清。

  问:每个人都有很多缺点,为什么我们学佛要依靠自己呢?

  答:如果不依靠自己,又能依靠谁呢?人生的很多事情,是无法请人帮忙解决的。口渴的时候,谁能代替我们喝水?自己渴了,就要自己喝水才能解决。别人喝的水,只能解别人的渴。同样,每个人的烦恼都是自己的,也只有依靠自己解决。推而广之,人生一切问题皆是如此。每个人的确有很多缺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克服自身的愚痴、软弱,克服人格上的种种不足,这就是修行所要解决的。我们更要认识到,虽然自身有种种不足,但在这些烦恼缺陷之下,还有本自具足的宝藏,那就是和佛菩萨无二无别的智慧德相。倘能了解生命自身蕴涵的无限价值,我们就会对自己具足信心了。

  问:我总在敬香,为什么还会生病?

  答:敬香和生病矛盾么?生病有很多原因,既可能是由于往昔业障,也可能是由于四大不调。若平时疏于调理、暴饮暴食、生活毫无规律,再去敬香质问菩萨:为什么我还会生病?菩萨又如何回答你呢?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只知敬香,供两个水果就提一大堆要求,那不是供佛,而是和菩萨做生意。

  问:为考试来寺院求菩萨保佑,有效果吗?

  答:祈求佛菩萨帮忙当然可以,不过关键还要自己用功。到考试时,如果自己不加努力,只是等着佛菩萨保佑,恐怕是不行的。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静坐、诵经、拜佛来调整心态。静下心来再去学习,效果必定更好。若是通过礼佛静坐开了智慧,对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但不是说,完全放弃对学习的努力,而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佛菩萨,那样就流于迷信了。

  礼敬诸佛

  问:礼拜佛菩萨时,应如何观想?

  答:我们在拜佛、供佛时,应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观想我们所拜、所供的是无量诸佛,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这是一种开阔心胸、迅速积累福慧资粮的修行。

  问:能否同时诵两个佛菩萨名号?

  答:选择念哪个佛号,可以根据我们与某个佛菩萨的缘分,或是对某一法门的理解程度来定。有些人喜欢念观音菩萨,觉得和观音菩萨特别有缘;有些人喜欢念阿弥陀佛,觉得念阿弥陀佛很有感应。我们对哪个菩萨更相应,不妨选择哪个圣号来念。

  从修行角度来说,开始应将精力集中于一个法门,不要四处涉猎。念阿弥陀佛就一心念阿弥陀佛,念观音菩萨就一心念观音菩萨。这并不是说,念了阿弥陀佛之后,别的事都不能做,我们还是可以拜佛、诵经,以此积资净障,提升思想认识。比如读诵净土三经,就可使我们对净土法门有更深理解,念弥陀圣号时更得力。

  专修,是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围绕某个中心来进行,而不是排斥其他。常常有人问:我念阿弥陀佛,没有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会不高兴吗?其实,那是凡夫的境界。如果佛菩萨也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没有资格成为菩萨了。坚持念诵一个佛菩萨的名号,既可达到摄心效果,又能感得相应加持。念诵功夫越深,我们的心和佛菩萨就越贴近,越容易感应道交。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念诵两个佛菩萨名号,力量容易分散。当然,这也因人而异,具体可根据自身修持情况决定。

  问:为什么大殿中只供释迦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答:大殿中并不是只供这几尊佛。供佛也是为了表法,为了帮助我们修行,故在不同地区、不同宗派的道场中,所供造像会有所区别。大体有这么几类:或供奉三方佛,即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或供奉三身佛,即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或供奉三世佛,即过去的迦叶佛、现在的释迦佛、未来的弥勒佛。此外,还有供奉五方佛、七佛等等。

  问:家中同时供着许多佛菩萨像,烧香时应烧几支?怎样称念佛号?

  答:一般来说,烧一支或三支皆可。关键是有虔诚心,并尽可能准备质量上乘的香,而不在于多烧。至于称念佛号,早晚功课时可多念一些,日常修行最好还是一门深入,专念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否则,这个念念,那个念念,念这个时想到:哎呀,那个还没念,会不会有意见?念那个的时候,又会有同样担心,无端生出许多妄想分别。

  问:为什么要给佛像开光?

  答:供养佛像,主要是为了增长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在恭敬中约束身心,培植善根福德因缘。这就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当我们请到一尊佛像时,是否对这尊佛像有足够的认同,觉得这就是佛菩萨?如果我们是从商店请来佛像,往往会将其当做一件工艺品,内心缺乏认同。这就需要通过开光仪式,赋予其宗教内涵,让我们感到他就代表着佛菩萨。如果本身信心坚固,觉得不开光也不妨碍自己的恭敬心,是否开光就不是特别重要。

  问:佛与菩萨的区别是什么?

  答:成佛是以菩萨道的修行为基础。因此,菩萨属于因地的修行,而佛是果位的圆满。如果说佛陀的功德像十五的月亮一样圆满,那么菩萨的功德就是初一到十四的月亮。十地菩萨已接近佛的果位,就如十三、十四的月亮。而初发心菩萨就像初一、初二的月牙那样,只有微弱的光芒。

  问:每个佛土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域,为什么娑婆世界还有很多佛呢?

  答: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域,但只是在这段时间内。再过很长时间后,会出现下一任佛陀,即弥勒佛。弥勒佛之后,还会有另一任佛陀。而在释迦牟尼佛之前,也曾有过迦叶佛等许多佛陀。说每个佛土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域,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

  问:请了佛像、经书,存放在哪里最合适?

  答:放在你觉得最恭敬的地方就合适。一方面,我们对佛像、经书要有恭敬心;一方面,也要根据各人的不同条件来安排。很多信徒家中没有专门的佛堂,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客厅或书房安置一个佛龛供奉佛像、法宝。

  虽然佛菩萨并不要求我们的恭敬,但我们要知道,恭敬心对自身修行意义重大,这就需要从每个细节上加以重视。

  问:佛菩萨普度众生,是否也在这一行为中得到某种满足呢?

  答:佛菩萨普度众生,是出于智慧和悲心,这是佛菩萨的两大品质。佛陀之所以能成就无上菩提,正是因为对众生具有无限悲心。这种愿力,促使他在无尽时空中度化众生。佛菩萨度化众生不是有心的,而是自然的感应。正因为是无心的,所以才能“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就像月亮那样,虽然天上只有一轮明月,人间却会显现千万个月亮。哪里有清净的水,哪里就会映照出清凉的月影。佛菩萨和众生的感应也是如此,哪里有清净、虔诚的心,哪里就会感受到佛菩萨的加持。

  如果觉得佛菩萨会像凡夫那样,在度化众生的行为中,在大众的感激和赞叹中得到满足,那只是站在我们自身立场所作的揣度。古人云:“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何况是佛菩萨呢?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