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证篇
真履实践
问:修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通过修行能认识宇宙真理?
答: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开智慧、证真实。要认识真理,必须具备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是否全面,就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问题是,我们现有的认识能力是错乱的,无论怎样认识,永远看不到事实真相。就像我们戴上黄色眼镜时,看到的世界是黄色的;而戴上绿色眼镜时,看到的世界又是绿色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去除遮蔽认识的各种错误知见。其次,还须具备无限的认识能力。一个人能学多少知识?哪怕学到八十岁、八百岁,能穷尽整个宇宙吗?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若想以有限的经验认识无限的宇宙,是永远办不到的。惟有通过修行,才能去除种种错误知见,开发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由此证得诸法实相。
问:对修行来说,应当先悟道,还是先以所学救度众生?
答:这两种修行方式都是有根据的。在菩提心的修行中,有国王式的发心、船夫式的发心等。国王式的发心,就是先着力于自己悟道,具备相应能力后再度化众生。船夫式的发心,则是将自利和利他结合在一起,从利他中完善自己,就像划船的船夫那样,和乘客共同抵达彼岸。当我们无私帮助他人时,就是在克服自己的私心;当我们慷慨布施时,就是在克服自己的吝啬。所以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至于哪种更合适,应根据各人实际情况选择。假如今生没有悟道,也不必沮丧。生命是无尽的,今生做不完的事,来生可以继续。只要我们愿力坚固,就能不断在世间广行菩萨事业。
问:律宗的修行和开悟是怎样的?
答:就律宗而言,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由学佛至成佛的修行系统。戒律,是一切修行的基础。不论修学哪个宗派,不论在家或出家修行,都应以戒为基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成就解脱。但我们要知道,戒律固然重要,却不是一切。“八正道”为修学佛法的常道。其中,正命、正业、正语即属戒的内容,但不能涵盖全部。戒律在中国形成独立宗派,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特色。但是,如果仅仅持戒,却不修习止观,不具足正见,只能得到“人天果报”,使你来生继续做人或生天,却无法成就最终的解脱。
问:自依止、法依止的“止”,当作何解?
答:依止就是依赖、追随。“依”和“止”不能分开理解,这个“止”,不同于止观的“止”,那是指禅定修行。“自依止、法依止”是告诉我们,学佛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佛法的指导。
问:从理上能够理解“心能转物”,但有没有实例呢?
答:“心能转物”有两种情况。在现实中,我们也随时都在转物。如将木头加工成桌子,即“心能转物”的例子。事实上,人类对世间所有事物的改造,都属于“心能转物”的范畴。当然,这种转物须借助外在条件。就更高层次来说,有些修行者可直接以心念改变物质的原有状态。很多气功师也有类似能力,可用意念将物体折断等。佛经记载,印度有位外道仙人,因国王得罪于他,就用意念下了场冰雹,将整个城市毁灭。佛经还讲到,八地菩萨可随意念将海水变成黄金。在我们看来,外在世界是实实在在的,那是因为我们的业力相同。但在不同业力的生命看来,却有不同境界。唯识宗经常举这个例子:海里的水,我们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世界,饿鬼看到的是脓血,而鱼就像住在房子里一样。又比如,我们看到大便觉得臭秽不堪,可狗看到就像美味佳肴。所以,我们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以为所看见一切都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使我们非常信赖自我感觉,听到这些与感觉相违的观点,总是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其实,我们的见解又比井底之蛙高明到哪里?
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何义?那样成佛太容易了吧?
答: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神通广大的梵志,可以上天入地,预知未来。他算出自己只有几天寿命,很是苦恼,因为神通也不能帮他解决生死问题。在他痛苦彷徨之际,另一位天人让他去求教佛陀。五通仙人立刻捧着两朵花前去见佛,请教生死大事。佛陀告诉他:放下。他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又说: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也放下。佛陀还是叫他放下。他说:我已没东西可放了。佛陀这才对他说:真正要放下的,不是手上的花,而是你对生死的执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同理。所谓的屠刀,并非手中有形的刀,而是我们对生死烦恼、五欲尘劳的执著。这一切,并不是我们说放就能放下的。当我们苦恼时,说一声放下,就能立刻放下那些让我们苦恼不堪的事吗?我们想念亲人时,说一声放下,就能立刻把那个日夜思念的人忘掉吗?若非平日训练有素,你想一下子放下,根本是办不到的。如果放下已经不成问题,那么,成就也是不成问题的。
问:怎样发愿才如法?
答:发愿,就是树立学佛目标。每个人发心不同,所以,发愿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如果我们发心修习菩萨道,不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听闻佛法、解脱生死,每天就可这样发愿:“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围绕相应目标进行。只有确立人生目标,所作所为才会有针对性。比如我们要买房子,为此就会努力赚钱、存钱。如果缺乏指向,钱一到手就随手花掉,即使赚得再多也无法积攒下来。修行也是同样,明确目标之后,我们所做的一切功德才会有明确归宿,才会日益增长。
发愿,是发自内心的真切愿望。当我们念诵发愿文时,应当问一问自己:我理解发愿文的真实内涵吗?我的发愿是发自内心的吗?如果是由衷、真切的愿望,并且每天都在反复不断巩固,那么,这一愿力必能对生命的健康发展起到推动和引导作用。
问:如何发起菩提心?
答:发菩提心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如何发起,二是发起后如何巩固。
菩提心的发起,可参照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中阐述的十种因缘进行观修,也可依据《菩提道次第广论》阐述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修习。其中,“七因果”由阿底峡尊者所传,“自他相换”由寂天菩萨所传。
发起后又如何巩固呢?最重要的,是时刻念兹在兹。对于任何一件善行,都是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做。若能每天不断地这样想、这样做,菩提心必定会在内心形成强大的力量。
问:精进就是苦修吗?
答:人性中存在很多缺陷,需要通过修行进行调整,确实很艰难。所以,《四十二章经》说:“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要战胜自己的烦恼习气,必须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事业。我们在世间,为得到一点蝇头小利尚须付出诸多努力。而学佛修行是成就世间最大的事业、究竟的利益,假如不愿付出代价、不愿努力精进,怎么可能达到目标呢?如果在佛前供上两个苹果就可以成佛,那不是太容易了?
但修行也不要追求无谓的痛苦。佛陀所提倡的,是中道的修行,智慧的修行,并非盲目的自苦其身。天道酬勤,有了努力的因,只要方向正确,必能结出成就的果。
问:定中出现的景象是否可信?
答:不论定中出现什么境界,都不可执著,这是原则问题。如果是好的境界,执著了不会进步;如果是不好的境界,执著了会走火入魔。无论是什么境界,都不要在乎,更不要执著。
问:如何增强自主意识?
答:通过培养心灵的觉醒能力,可以增强意识的自主性。
觉醒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每个念头生起的时候,观照它、觉察它,不取不舍,不迎不拒。随着观照力的增强,生命的自主能力也将随之增强。
问:当五欲六尘现前时,怎样调整?
答:关键在于,平时就努力培养觉照力,而不是等敌人上阵时,临时再找武器。
当五欲六尘的境界现前时,我们往往会生起与之相关的妄想,然后就“心随境转”。根本的对治之道,是以智慧进行观照。但对修行刚刚入门的人来说,观照力非常弱。妄念现起时,可能很快就失去正念,对付不了情绪波动。不过,也不必沮丧,只要我们依法修行,时时提起正念,久而久之,观照力自然增强。即使妄想生起,也能以正念去化解。如同光明出现时,黑暗就会消失一样。到最后,心就能始终保持在了了分明的觉照中。
问:静坐时如何静下心来?念起时是否要用力压住?
答:静坐时,不要刻意追求“静”,这也是一种妄想。如果我们执著“静”,就会因此排斥某些念头。而我们每排斥一次,又会产生相应的反弹作用。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它所导致的效果,恰恰背离“静”的初衷,反而达不到预期目的。
所以,静坐时对各种念头要不取不舍。无论是执著的取,还是讨厌的舍,都会使心浮躁掉举。当妄想到来时,我们只须以正念观照它,不为所动,不随之跑,就是修行的功夫。真正的“静”,并非什么念头都没有,而是不随境转,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问:修行要念念分明,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观照有必要吗?
答:我们说活在当下,保持清明的心境,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做每件事的时候,包括工作、学习,乃至吃饭、走路时,都能念念分明。禅宗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搬柴及运水,神通并妙用”。活在当下、念念分明的禅修,能使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心不会粘著其上,从而培养“心无所住”的能力,培养从容应对的平常心。
忏悔与除障
问:为什么学佛后反而有很多障碍?
答:学佛有障碍是正常的。有些人学佛后一切顺利,事事如意。也有些人学佛后障碍丛生,麻烦不断。本来还平安无事,学佛后反而不顺起来,为什么菩萨对他们一点都不关照呢?其实,这就是各有因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命历程。有的人业障很多,但一时没有显现。现在学佛了,要完善人格、解脱生死,业障就开始显现。就像我们欠下一些债务,本来不到归还期限,但有一天你要离开这个地方,债主立刻会前来追讨。同样,当我们发心向善时,往昔很多冤家债主就会找上门来。所以,忏悔非常重要,它能为我们消除业障,排除学佛道路上的违缘。
在《金刚经》中,对于这种情况也有所说明:“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如果学佛后反而出现障缘,是重业转为轻报所致。
问:什么是魔障显现?怎样对治?
答:魔的范围非常广泛。从佛教观点来看,主要有烦恼魔、生死魔、天魔、五蕴魔。而从广义上说,凡是障碍解脱修行的一切违缘都属于魔障。如身体疾病、家人阻挠、工作干扰等等。至于对治手段,我们要知道,魔亦由心所生。在修行中,不论遇到顺缘或违缘,只要我们具备智慧观照,转换思考角度,也能将违缘化为激励自己的增上缘。那样,魔也就奈何我们不得了。
问:如何才能破除我执,尤其对性格基本定型的成年人?
答: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都因无始以来的习气不断现起贪、嗔、痴种种烦恼,或者说,都具备这样的倾向。但人格并非固定不变,也是可以调整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树立正见。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是向善还是为恶,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人生观念。因此,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改善生命、调整习气的必要条件。
如何破除我执?首先要知道,“我”是什么?“我”是常、一、不变、独存之义,以缘起智慧观察有情的生命体,看看其中有没有常、一、不变、独存的东西?如果找不到,自然就能认识无我之道。
问:定业可以改变吗?为什么又说“定业不可转,果报还自受”呢?
答:“定业不可转”,是说这一业力强大坚固,若不进行对治,就必须承受果报。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若以至诚恳切的心进行忏悔,并使用力量极猛的忏悔法门,还是可能出现转机的。
比如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羯磨转法轮僧的“五无间罪”,是所有罪行中最为严重的。因为这些罪业实在太重,依声闻的作法忏不能忏悔。而在《普贤行愿品》、《药师经》等大乘经典中,或通过佛力加持,或通过观罪业实相,觅罪相了不可得,如幻如化,还是可以忏悔的。
问:怎样去除贪心和嗔心?
答: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键是破除我执。为什么会起贪心?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所以就想占有。为什么会起嗔心?同样是我执在作用: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就排斥。但对于一个“无我”的人来说,贪心和嗔心就失去了生长的土壤。所以,这是根本的对治方法。
但破除我执并非轻而易举。因此,还需要具体、切实可行的对治方法,如多贪众生修不净观等。也就是说,贪心炽盛者应以“不净观”对治自身烦恼。对于热恋中的双方,相互贪恋,这个影像总是挥之不去。怎么办?不妨以对方来修“不净观”。观想这个人死了之后,身体开始腐烂,在腐烂过程中,恶臭扑鼻,九孔长流不净,又是怎样的污秽不堪,哪有什么可爱之处?哪有什么值得贪恋?所以,要是爱上谁就对谁修观。
而嗔心则以慈悲观来对治。如果我们多一些慈悲心和包容心,嗔心自然无从生起。人为什么有嗔心?无非是因为心胸狭隘,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容人的气度。作为一个学佛者,要在无我的前提下生起慈悲心,观想一切众生无始劫来曾和我互为父母、互为眷属。如果认识到自他本是一体,嗔心自然逐渐消解。
禅宗与净宗
问:什么是明心见性?
答:明心见性,超越了凡夫的认识层面。也就是说,不应以常规思维去理解。禅宗有这样一个公案:六祖惠能向五祖求法后就离开了。五祖弟子中有个慧明,是将军出身,觉得六祖尚是白衣,怎么有资格将祖师衣钵拿走呢?他很不服气,就去追赶。追上后,六祖将衣钵放在石头上。但衣钵是祖师传下的,不是谁想拿就能拿得动的。慧明拿不走衣钵,顿感自己鲁莽,就请惠能大师出来:“我是为求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六祖说:“既是为求法而来,那我就给你说法!不思善,不思恶,哪一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慧明闻言即刻开悟。
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明心见性所见的“性”,即一念未生前的生命状态。通常,我们都处在思维状态中,一念接着一念。当思维尚未形成,念头尚未产生时,心是什么状态?禅宗所要追寻的,就是心的源头。
问: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是什么意思?
答:在修行来说,理一心不乱是安住于空性时的不散乱状态。按照禅宗之说,是已经见性。而事一心不乱则还未见性,只是具备相当定力,安住于善的所缘(佛号)中,念念相续,无有间断,风吹不入,雨打不透。达到事一心不乱后,尚须通过相应的观修,心空境寂,才能进入理一心不乱。
问:众生皆具佛性,为何不识自家宝藏?
答:佛性,是生命中的清净宝藏。与此相对应的,还有无明。佛性是无始的,无明也是无始的。我们常说“一念不觉”,事实上,我们从未觉悟,是“念念不觉”。虽然我们有佛性,却虽有若无。不仅如此,还认贼为父,反被贪嗔烦恼左右、控制。当贪心现起时,立刻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贪了。嗔恨、妒嫉、也是同样。众生为无明所惑,造业流转,无有了期。修行,就是要铲除烦恼之源,将无明我执构成的虚妄世界彻底打破,由此开启本具的佛性。
问:“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作何解?
答:这句话是永明延寿禅师所说,后两句是“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这是永明禅师对禅净双修的高度赞叹,他认为,若将禅宗与净土宗的优点结合起来,在修行上必能取得巨大成就,有如长角的老虎般威猛无比。
禅净双修,可以说是宋元以来佛教修行的的主导路线,但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侧重于禅,就是以禅为体,以净为用;侧重于净,就是以净为主,以禅为辅。禅宗和净宗的主要区别,在于禅宗偏重自力,而净宗偏重他力。如禅宗参话头,也会参“念佛是谁”,但在修行上走的是禅宗路线,只是将“念佛是谁”作为话头。禅宗自四祖、五祖之后,也有提倡念佛禅的。而念佛除持名念佛外,还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由此证得念佛三昧,得佛菩萨接引往生。一句佛号看似简单,但赋予的内涵有多深,所念佛号的力量就有多大。平时,我总劝念佛者多看些经教,也是为了念佛时获得更好的效果。总之,禅宗和净宗的修行是可以统一的,但必须有一个侧重点。
问:相对于一心念佛,诵经是否属于夹杂?
答:想将一句佛号念好,并不容易。有些人念着、念着就念不下去了,无法完全放下,也无法使这句佛号在生命中真正产生力量。原因何在?正是因为不重视闻思,不重视经教,所以对其内涵缺乏深入了解。念到最后,只剩下空洞的声音。这时,念“阿弥陀佛”和念“桌子”已没什么区别了。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内涵极为深广。若缺乏认识,如何能将这句佛号念到位?念得心心相印?所以说,“不夹杂”是有前提的。若对佛号理解得非常透彻,才可以“一心念佛”。而在尚未明了念佛究竟念什么之前,就将闻思经教视为夹杂,恐怕会欲速则不达。
问:极乐世界是否本来就有?有没有成、住、坏、空?
答:极乐世界并非本来就有。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愿,因为这种愿力和功德而成就极乐世界,所以它有形成的阶段。那么,我们辛辛苦苦往生到极乐世界,万一它也坏了、空了,岂不是白费劲?这个问题确实有必要搞清楚。和污浊的三界相比,极乐世界虽然清净无染,但也要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因为无常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极乐世界是有为法,自然不能摆脱无常规律。同样是无常,一个纸杯是无常,一个金属杯也是无常,但保存时间却大不相同。
极乐世界虽不是永恒的,但会随诸佛菩萨的愿力住世漫长时间。如果娑婆世界在百年内就会经历住、坏、空,那么,极乐世界则会因弥陀愿力,因彼国众生的清净善业保持千百万劫。另外,西方极乐世界有那么多神通广大的诸佛菩萨,当那个世界将要结束时,他们很快会依自身愿力成就与极乐国土同样庄严清净的佛土,不必有任何担心。
问:极乐世界路途遥远,为何《坛经》又说“西方只在目前”呢?
答:《六祖坛经》说:“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这是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层面而言。须知,净土不离当前一念,和净土在十万亿国土之外并不矛盾。从究竟意义上说,我们的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十方世界从未离开现前一念。当然,这个境界极高,还是念佛求生西方的路子较易契入。首先,要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存在;其次,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三,要一心念佛。这信、愿、行,就是通常所说的净土三资粮,能具足这三点,就有把握往生西方。
问:印顺法师论证阿弥陀佛源于波斯的太阳崇拜,这种说法是否可靠?
答:印顺法师所说的太阳崇拜,是从学术角度所作的考证。但宗教问题不是都能通过考证解决的,有些东西可考,还有很多东西不可考。因为考证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始终处于发展中。比如我们对人类文化史的考证,一会儿发现什么,将人类文明提前一千年,一会儿又发现了什么,再将人类文明提前数百年。什么时候才是最终的结果呢?所以考证只能作为参考,不可作为定论。既然如此,我们大可不必将其作为衡量经典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