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京城论道

2012年10月30日 09:59  新浪佛学

  一、发心与见地

  问:如何正确认识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之间的关系?

  答: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当出离心、菩提心作为一种愿望生起,觉得“我要出离轮回”,或“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是建立于世俗心的愿望。真正的出离心,是一种解脱的能力,这种能力离不开空性见。同样,胜义菩提心的成就,亦须以空性见为前提。不仅如此,它们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佛陀已究竟圆满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若这些是彼此独立的,难道佛陀的人格中,还会分为各自为政的几部分吗?

  但三者在作用上又是不同的。因而,在具体修习过程中,必须分步完成。修了出离心,不等于修了空性见;修了空性见,也不等于修了菩提心。只有通过不同途径的修习,才能完整开显空性或菩提心具备的功德。声闻人成就了出离心、空性见,但最后只能导向解脱,而非无上佛果。可见,三者虽然关系密切,但不等于说,修习一项之后,就可以彼此替代,就什么都成就了。

  问:学佛所发的愿心,和妄想分别的心,有什么不同?

  答:愿心萌芽时,也是妄想。只不过,这一妄想不是为了个人,而是要利益一切众生。通过这种愿心,可以扩大并成就我们的慈悲心,进而藉空性见之力,将其中的杂染成分逐步剔除,使之清净无漏,成就佛菩萨那样究竟圆满的大慈大悲。

  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是妄心。就修行而言,不仅离不开妄心,还须运用妄心完成对心的改造。包括慈悲心、空性见的成就,皆离不开有漏意识的作用。

  问:如何避免自己所发的愿陷入凡夫心中?

  答:如果所发的愿只是单纯的愿望,未辅以正见引导,就很难摆脱凡夫心,摆脱我法二执。尽管起初是想着利益众生,但做到后来,我执很可能会转而利用这一发心,使我们陷入颠倒妄想、人我是非等各种困境。事实上,不少人都经历过这种变化。初发心,确实是想着“我要帮助别人”,想着“我要利益众生”,待有了一定利益后,就想着为自己服务了。因为我执的力量太大,在没有利益干扰时,许多负面心理还不容易被调动起来。而有一定利益后,如果没有定力,没有空性正见,很容易被诱惑带走。

  什么都没有时,发心可能会比较单纯。等你要什么有什么时,还保持这份单纯,就需要一些真功夫了。所以必须修空观引发无漏智慧,契入空性,否则就逃不出凡夫心的左右。

  问:很多学佛者急于证得空性,若只是参禅打坐,不修慈悲心,是否证不了空性?

  答:修空性和修慈悲是两部分内容。在佛法修行中,不同学人会各有侧重。声闻圣者由体证空性完成个人解脱,而菩萨行者则须空性与慈悲的修行并进。

  若想究竟圆满空性和慈悲的修行,两者是不可偏废的。因为圆满的慈悲须以体悟空性为基础,否则,慈悲心必是有限的。同样,空性的究竟证得,也离不开慈悲的修行,故《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

  问:《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将声闻所证初果名之为“入地现观”,而在“菩萨地”中,将菩萨所证初地名之为“见道”。请问,“入地现观”和“见道”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答:“见道”的这个“道”的本身,并无分别。但在程度上有深浅不同,所谓“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我们不能说,声闻“见道”,所见是一个东西;菩萨“见道”,所见又是另一个东西。在空性上,这是共同的,“现观”也好,“见道”也好,所见都是空性。“现观”是对空性所作的“观”,这种“观”属于无漏智慧,也是契入空性的一种作用。但是,体和用并非两个东西。虽然说,是在“见道”或“契入空性”,但其中并无“能”、“所”,不是说,这个见了那个,或者说,那个契入了这个。

  声闻所证和菩萨所证,因为彼此积累的资粮不同,所以,见道后成就的功德也有天壤之别。大乘经典时常说到:初地成就多少功德,二地成就多少功德,但阿含典籍并无相关论述。声闻成就的是解脱身,而菩萨成就的是无上佛果,其中,又包含三身(法、报、化)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对此,《解深密经》比喻说:声闻成就的解脱身,就如穷人从牢中获释,除了解脱仍一无所有。而佛陀成就的是法身,则如亿万富翁从牢中获释,不仅获得自由,还有巨额财产可以享用。原因何在?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修行内容。声闻是以持戒、修定来开显无漏智慧,由此完成解脱。而菩萨不仅要解脱惑业,证得空性,更要成就差别智,积累无量福德。因此,所获成就亦不相同。

  二、顿渐与次第

  问:通常,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阿罗汉也要多生成就。可禅宗讲顿悟成佛,密宗讲即身成佛,如何看待这问题?

  答:三大阿僧祇劫并非绝对的说法,因为时间也是因缘假相。而且,用心方法和修行途径不同,效率也是不同的。

  佛陀在世时,很多弟子面见佛陀后,不过听闻只言片语,便当下得法眼净,乃至证得阿罗汉果,并未经历从初果到二果、三果的次第,也不需要天上、地下往返数次后再证得。换言之,未必完全按照既定程序证果。可见,修行所需要的时间和步骤,虽有常规界定,但也是缘起法,是随因缘变化的。就像耕地,以往的人每天只能耕一两亩地,而运用机械化操作,一天可以耕几百乃至几千亩地。修行也是同样,各人用心程度不同,精进程度不同,采用方法不同,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近年来,我特别提倡《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因就在于,《行愿品》是积累成佛资粮的第一生产力!成佛要圆满无量功德,若以低效率去做,三大阿僧祇劫也未必够。若以最先进、最迅捷的方法去做,即身成就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说,成就所需时间并非固定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做,用什么方法做。

  问:如何使唯识修学成为菩提道的修行,而不至偏向学理研究?

  答:在“戒幢佛学研究所”,我们把唯识教学作为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内容,最近还招收了唯识专业的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结合我近年对唯识修学次第的思考,重新作了安排。

  首先是学习《道次第》,重点在于皈依、出离心、菩提心,止观这部分先略去,因为《道次第》为中观见,而学习唯识专业是要确立唯识见。接着学习《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由菩提心导入菩萨行。然后进入唯识的中道正见,主要学习《辨中边论》,兼以《摄大乘论》、《唯识三十论》等经论。最后,是唯识的止观实践。

  整个课程的基本次第,是皈依、出离心、菩提心、菩萨行、唯识中道正见、止观。以往,人们学习唯识较偏重于见的部分。如果忽略皈依、发心等佛法修学的核心,很容易将唯识当做哲学看待。事实上,民国年间的唯识学人已然出现这一倾向。

  有鉴于此,我在讲授唯识课程时,特别提出学习唯识必须注意的十个问题。由菩提心、菩萨行进入唯识见,如三性三无性、八识、唯识、种子,再进入瑜伽止观、唯识修行次第及转依。我认为,只要按照这一次第来学习,就不太容易出现偏差。我最近完成一本“《唯识三十论》讲记”,书名是《认识与存在》,年内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在本书“绪论”部分,就谈到这样一个思路。

  三、何为功德

  问: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答:修行,最终目标是成佛,这就必须对三宝,尤其是佛陀生起信心。加深对佛菩萨功德的了解,又是引发信心的重要前提。对于佛弟子而言,佛为修学榜样,法为实践方法,僧(善知识)为修学向导。

  佛陀是学佛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佛陀功德的了解,能帮助我们增进对佛法的信心。从另一方面说,成佛并非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成就佛陀的品质。了解这些品质,也就明了修行究竟要做些什么,明了修行的重点所在。

  佛陀具备悲智两大品质。因而,修行所要做的,无非是修慈悲、修智慧。任缺其一,皆不得成佛。佛陀有法、报、化三身,在修行过程中,除了修习般若以外,还要广修方便。否则,只能证得法身,不能证得报身、化身。

  如是因,如是果。认识果之后,我们就知道应该从哪里做起了。

  问:学佛者经常提到“功德”一词,请问该怎么理解?

  答:功德,大致有两个内涵,一是德行,一是所获利益。当我们用于佛陀时,通常是指佛陀具备哪些德行。当我们用于众生时,通常是指做某件事所能得到的利益。用于不同方面,内涵会有些区别。

  四、中心与定位

  问:如何从自我为中心转向以三宝为中心的修行?

  答:对三宝生起绝对的信心,完全的依赖,确实要有些诀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比如一个女孩子,本来极端自我,自从嫁人后,开始依赖丈夫生活,转而以他作为生活中心,对丈夫所说的一切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这就是重心的转移。待到有孩子之后,又以孩子作为生活中心,不仅时刻牵挂,甚至愿意代他承受病苦,愿意为之献出生命,这就是重心的彻底转移。

  我们对三宝,也要建立这种信任和依赖。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就是所作所为皆以三宝为中心,皆以佛法为准则,而不是根据个人的意见、情绪和利益进行判断,作出决定。

  问: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答:首先要有正命的生活,这是基本前提。所谓正命,一是不违背法律,二是不违背戒律。进而是以出离心、菩提心做事。具备出离心,虽在世间尘劳中,但心不会对外境粘得太紧,执著太深。具备菩提心,则可将每件事当做利他的修行。此外,若是对一切皆能以缘起、性空、无常、无我等佛法正见作为观照,了知一切乃因缘所生,如幻如化。待到动静一如、功夫成片时,做事与修行就不相违背了。

  五、《行愿品》修学思考

  问:您在文殊院讲《普贤行愿品》时,讲到两点,一是皈依三宝,二是发心。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两点?

  答:佛法虽有各大语系,诸多宗派,且都有自宗的正见和实修法门,但基础却是共通的,即皈依、发心、戒律,不论修习哪一宗派,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基础。把基础修好,才有资格进一步深入。

  我上次讲《行愿品》,是将之作为普贤菩萨的行门来讲,通过对“十大愿王”的观修,直接临摹佛陀品质,从而完成智慧和慈悲的修行。但是,修习这样至高的行门,必须有相应基础。所以,我在讲座前半部分强调皈依、发心、道次第。这一安排方式,是将“普贤行愿”作为菩提道的独立行门来解说。有了之前的基础,我们才有能力按《行愿品》开显的甚深原理进行观修。

  问:《行愿品》的用心方法,对当代学人是否有特殊意义?

  答:现代人烦恼深重,且外在诱惑众多,在修行路上举步维艰。所以,除了常规方式,还需要有些特殊方便。否则,一点点地走,可能退起来比进的还多,还快。因为烦恼来得剧烈,相应的,就需要一些猛利的对治方法。但在运用这些特殊方法前,还应踏实地做些基础工作,以便接受大刀阔斧的治疗方案。就像某人得了一种怪病,需要某些特效药来医治。但这种特效药必须强壮的体魄才能消受,否则一帖猛药下去,病还没好,命先没了。

  所以,需要有次第的修行,先有比较扎实的常规基础,再修普贤行愿这样的特殊方便。两相结合,更容易修好。

  问:在藏地,通常将《普贤行愿品》的修学作为前行,而您将此定义为正行,能否具体说明一下?

  答:在藏地,通常是将七支供作为前行。在汉地的早晚功课内,《行愿品》也是作为大忏悔文出现,依然是起到前行的作用。但我觉得,仅仅将《行愿品》作为前行,其中深意并未得到完全开显。

  为什么说,《行愿品》是一种正行呢?因为它是建立在华严见地之上的行门,是普贤菩萨成佛的途径。普贤菩萨就是按这一方法修习菩萨道并成就的,自然就是正行了。如果十大愿王只是前行,那么,普贤菩萨的正行是什么呢?《华严经》中,并未说到普贤菩萨还有另一个正行。

  以往,我们所理解的菩萨道的正行,通常是指六度、四摄,又可归纳为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事实上,不论运用什么法门,菩萨道的修行内容都不外乎是悲、智两大内容。

  那么,《行愿品》本身是否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呢?如果它在这两方面不完整的话,就没有资格称为正行。我在学修过程中发现,《行愿品》不仅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且独树一帜,手法高超。其中,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观修,是直接以佛陀品质为临摹对象,在模拟过程中完成智慧的修行。换言之,是直接立足于果乘的修行,直接将我们的心行向佛菩萨心行靠拢。相对而言,六度的修行则是从因到果,是立足于因乘的修行。因而,我将《行愿品》总结为两句话,即“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通过临摹,逐渐向佛菩萨贴近,乃至合二为一。当我们的心进入无限状态时,不是佛菩萨的智慧,又是什么呢?而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则侧重于慈悲的修行。当然,在十大行愿中,有些既包含慈悲的修行,也包含智慧的修行,虽各有侧重,但不能截然分开。

  由此可见,《行愿品》本身就是无上的正行。但这种修行须以华严见地为基础,如因陀罗网般,事事无碍,一多相即。若无这样的见地,很难直接将《行愿品》作为正行。

  即使只是以此作为前行来修习,《行愿品》也堪称积集资粮的捷径。当我们以无限的心做每件事,当下就能成就无限功德。反之,若以有限的心去做,再多有限加在一起还是有限。而佛陀功德是无限的,不可能通过有限的心行来完成,这在因果上是说不通的。

  《行愿品》的观修,直接帮助我们获得这种无限的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刻意培养一种无限的心。事实上,心本来就是无限的,只是要将那些有限的设定取消,回复心的本然状态即可。所以,从有限到无限,不是去完成某种无限的境界,而是通过特定方法突破有限的障碍。若有相应见地为基础,这些方法都是可以操作起来的。

  附:关于皈依修学的开示

  经过多年修学,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皈依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以往大家都重视得不够。多数只是将皈依当做一种仪式,好像仪式结束就大功告成,所作已办了。却不曾关注:三宝在心中究竟有多少份量,有多少地位。

  对大部分人而言,发心皈依时,三宝才刚刚在心中播种,若无进一步的呵护和灌溉,这株萌发不久的幼苗很快就会停止生长,甚至逐渐枯干。倘若三宝不能在心中深深扎根,占据重要地位,佛法就不可能对人生构成多少影响。就像幼苗,能给我们带来多少蔽荫,多少清凉呢?更何况,它随时可能因缺乏照料而面临夭折。

  皈依,是寻求生命的究竟依赖。但很多人皈依后,心仍是飘浮的,并未找到归宿感。也就是说,虽然皈依了,但佛法和人生仍是脱节的。甚至,由皈依带来的激动和虔诚渐渐平复后,还会因习以为常而出现信仰淡化的倾向,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大殿”。事实上,这一状况在教界极为普遍。其根源,正是由于对皈依修习的忽略所致。

  近年来,我因为讲授《道次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体悟,并专门就此作了系列讲座,后整理为《皈依修学手册》,包括“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等九个章节,对有关皈依的种种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为配合皈依修习,我又根据汉传佛教的传统,并结合南传、藏传有关皈依修习的长处,编写了《皈依共修仪轨》,即如何修习皈依的具体步骤。希望通过一种常规的宗教生活,帮助信众确立信仰中心。如果皈依后不再对归投对象进行强化,这一目标很快会被淡忘,会被边缘化。

  因为我们自身有太多妄想,太多习气;社会又有太多诱惑,太多干扰。人,就是由这么一大堆混乱的想法、情绪构成。而每种想法和情绪,都代表着一种念头,都来自心的相续。修行,难就难在摆脱自己的相续。就像我们难以脱离地心引力那样,除非进入太空,否则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摆脱引力的干扰。事实上,心的力量绝不亚于地球引力。

  若不下决心改变这一点,即使学佛,仍是以原有习性为依托。那样的话,诵经也好,禅修也好,只是在固有习性的基础上增加一点项目,增加一点修行的包装,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虽然学了很多,看了因果,看了缘起,也看了中观,但是否确信无疑呢?是否觉得这是唯一真理呢?佛陀反复告诫我们,持戒有多少利益,有多么重要,但我们是否不折不扣地信受呢?我们所以会不当做一回事,听归听,做归做,一言一行仍和佛法无关,正是因为三宝在我们心中本来就没有多少分量。所以,佛陀的言教我们只是听听、看看,自己感觉喜欢的,就做一点,感觉麻烦的,就随它去了。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因为没有生起彻底、绝对的皈依之心。

  皈依的修行,由前行和正行两部分构成。前行部分,主要是发心、忏悔、供养。正行部分,主要是念诵三皈依。其中,又包括观察修和安住修。观察修,是在完成一种心理引导。现在很多人念“阿弥陀佛”,但往往念得有口无心,念得没有力量。问题在哪里呢?其实,念佛也好,念皈依也好,关键是令这一念具足力量。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意识到念诵所缘的对象有多么重要,这是需要通过观修完成的。如果没有意识到所缘对象的重要,虽然也在念,但投入的心力、能量却很少。试想,同样是念一小时,投入百分之零点五的能量,和投入百分之九十九点五的能量,在相续中产生的力量可能一样吗?

  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由此提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其过程就是观察修。其实,观察修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心行运作规律。生活中,我们就时常在作观察修。比如为某件小事生气,本来只有一点点气,但若是把心粘在这件事上,不断地想,很快就会想出一大堆值得生气的素材。这么想上一个钟头后,开始的一点气,就会充斥我们的整个心,让人义愤填膺,怒不可遏。观察修的原理,正是如此。

  至于安住修,其实也并不玄妙。沿用刚才的比喻,当心进入生气状态时,继续保持这一状态。一旦这种感觉变得模糊,立刻转入观察修,进行相关思维,进一步把嗔心调动起来。可见,观察修、安住修都是我们平时经历过的,只不过,以前是用于成就贪嗔痴,现在是用于培养对三宝的正念。虽然目标不同,但用心原理是相同的。

  观察修和安住修,就是通过这种心行运作规律来完成修行引导。我们要经常观想三宝功德,观想佛陀身、语、意的功德。其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佛陀身业的功德;三藏十二部典籍,为佛陀语业的功德;无量的慈悲、智慧,为佛陀意业的功德。经常作如是观修,或读诵赞叹佛陀功德的经典,令信心得以生起,并不断增长。其实,不仅观想佛陀功德会有这些作用,我们平时听到某人如何苦行,如何精进,如何为法忘躯,也会油然而生景仰,从而激发修道向上之心。三宝在心中有一分地位,佛法对人生就会有一分影响。若能每天以一定时间培养对三宝的信心,久而久之,三宝在心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佛法对人生的影响也将日益增长。

  我们现有的人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是一种习气的相续。学佛,则是将生活重心转移到以三宝为核心。在《皈依共修仪轨》中,从发心到忏悔、七支供等等,每一步都有相应的观想。比如忏悔,须以至诚恳切的心念诵忏悔文,念诵七佛灭罪真言,使心念与七佛无量功德相应,以此清洗罪业。所以说,忏悔所凭借的,不仅是七佛具备的功德,同时也包含自身的心念力量。任何仪轨,若只是有口无心地念一念,未辅以相应的观想、用心,是没有力量的。虽然不是完全没有效果,但效果会小很多。最后,是关于五戒的内容,选用了一行禅师用现代语言对五戒进行的诠释。五戒,是健康生活的行为准则,也是修学的重要增上缘。

  “皈依共修”既是常规、基础的修行,也可以深不见底,一直修到成佛。事实上,整个佛法的修行,无非是念佛、念法、念僧,最终于自身成就三宝品质的过程。除此而外,并无其他奥妙。关键,是修习时赋予什么样的见地——我们的见地有多高,就可以把皈依修到多高。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