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教理释疑

2012年11月21日 17:25  新浪佛学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区别?

  当然有区别。什么叫法身大士呢?凡是契证了空性,证得如幻三昧,了解一切法如空,当体即空,证到这个境界就叫法身大士。《华严经》就是佛现报身,对“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讲的。

  佛的境界是很高的,法报化三身一体。佛能够现报身,说明佛有法身,法身是经过内功外功无量阿僧祇劫,积德培功而得来的。没有法身就不能现报身,也不能现化身。

  涅槃境界就代表佛菩萨清净解脱的境界。涅槃叫断德,断掉了一切烦恼,达到清净解脱的境界叫涅槃。佛所证的涅槃为无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就是不再受生,达到彻底的解脱。法身大士就没证到这种境界,这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

  2. 请解释一下中有身,这个阶段一般有多长?

  佛法讲众生都在六道轮转中,一般的解释就是十二因缘、十二有支,为三世两重因果。即过去二因:无明、行;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三因:爱、取、有;未来二果:生、老死。其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又有过去、现在、未来,六道轮回就是这样轮转下去。

  另外还有四有轮转:死有、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就是前世临终之一刹那;死后没投胎以前这个阶段称为中有;投胎就是生有;生有以后呢就是本有,即本来面目,系生有以后渐渐长大,由出离母胎而婴孩、童子、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以至寿命将尽,接近死有之全部生命过程。

  中有身这个阶段,等于一般人们说的冥冥中的游魂。这个阶段的时间长短,由业力来决定。你与某个父母有缘,业力成熟了很快就投生,假若不成熟,这个业就要相续下去,中有时间就要长一点。一方面根据业力,另一方面根据因缘,时间长短不一定。但是菩萨化身就不同,十地中七地以前的菩萨,他要投生,这中间既有业力,也有愿力,那就快,往往母亲怀了胎,他的神识最后进去。

  3. 定业不可以转吗?

  业有定业与不定业之别。定业,指必受异熟果之业,有善、恶之分,故恶之定业必招受苦果。

  一般来讲,中下根基的人的定业是不可以转的,因为他的根基薄。中根以上的人就可以转,为什么呢?因为善根深厚,尽管他业力重或者要堕恶道,但遇到善友知识给他一点化,或者读佛经有所悟,就可以转,他悟性高,得了指点后,知道慈悲,知道戒杀放生,并发起菩提心,就开始转了。本来该生恶道,那就不一定生恶道;本来生在人中要短命或者横死,他就可以延生。他的业力就可以改变了。

  4. 因缘的性质可以互相转化吗?如何避免恶因不得恶果?

  因是主因,缘是助缘、条件。它们是有分别的,但是也可以转化,依具体情况而论。在某种条件之下,如果缘的力量大,就可以转变因。如何避免恶因不得恶果?一般来讲,本来恶因是要得恶果的,但你现在遇到善缘,遇到善知识,你能够回心转意,就可以把那个恶因转变过来,成为善因,那就不得恶果,可以转化。必须要有善缘,这是最基本的。

  5. 如何理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这是两个专门的名相。慈就是无缘大慈,悲就是同体大悲。什么叫无缘大慈?就是说你去慈悲这个人不要分对象,不要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要平等对待,不要分别,不要执著,叫无缘。悲就是同体大悲,什么叫同体?他人的体就同我的体一样,也就是说他人的身体就是我的身体,他人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他受苦就等于我受苦,他快乐等于我快乐,叫同体大悲。

  6. 怎么理解“山河大地草木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情与无情是不能分开的。情就是指有情感知觉的众生,无情就是指草木、大地。佛法讲不二法门,什么叫不二呢?正报、依报不能分开,依正不二。有什么人就有什么五蕴身,有什么五蕴身就相应有什么环境和遭遇,这是谁都有的,不能分开。比如说菩萨成了佛,他就有佛土;法藏比丘成了佛,根据愿力就有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正报就有什么依报,众生有业报,其所依报的土就是五浊恶世,这是不能分开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一切情与无情从本性来讲都有佛性,都有法性。山河大地草木众生,都具佛性,众生是正报,山河大地草木是其依报,有情成佛,无情就成佛,这是不能分开的。心生则法生,心有就境有,境有就心有,心物不能分开,和《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能分开是一样的道理。

  7. 如何理解《华严经》所讲的“以十法见十佛”?

  《华严经》讲,一一法界有若干尘沙,一一沙中有若干佛,充满刹海。你若是去掉了染污心、自我心、杂念心,生起愿心、悲心、真心、净化心,就与佛心相应,与佛心相应也就是与佛为伍,也就等于见到佛。与佛在一起,就不单是与一个佛在一起,与十法界的十方诸佛都在一起,因为佛与佛身是相同的,法界佛是相同的,是这种见佛,而不是你所谓见佛就是要看见佛的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那种报身。

  一切唯心造。你起了嫉妒心,在十法界来讲,就与修罗为伍,与那种杀念重的人为伍;起了愚痴心,不信因果,就与畜生道为伍。那是很可怕的。所以天台宗讲一念三千,注重人的念头,很细微,与这个道理是相通的。

  8. 如何理解修行法门的大小渐顿?佛乘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

  大小渐顿,大小是从发心讲的;渐顿是从时间讲的。小乘大乘,渐与顿,都是方便说,佛乘才是圆满说。

  佛乘就是悲智圆满,福慧都具足。从唯识法相上讲,已经转识成智,证得三身四智。《法华经》中有首偈子:“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方便说就是大小、秘密、隐显,实际上最终要导入佛乘。《法华经》上用譬喻讲法,讲得很清楚,有七个譬喻:火宅喻、三车喻、穷子得宝喻、化城喻、衣里藏珠喻、凿井喻、药草喻。火宅喻就是马上要离开三界,修小乘就可离开三界;三车喻就是羊车、鹿车、牛车,羊车是声闻,鹿车是独觉,大白牛车就是菩萨,那你坐哪个车啊?不管怎么说,最好最快最稳当是大白牛车,那就是菩萨乘。

  9. 请介绍一下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如何理解里面谈到的藏、通、别、圆?

  天台宗教判,是将佛教诸经典之内容加以分类、解释。五时,指按释尊说法之顺序分为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化仪四教指顿、渐、秘密、不定,是从根基方面来讲的,因众生根基不同而用的教导方法不同;化法四教指藏、通、别、圆,是从教理方面来讲的,藏讲三乘,通就是大乘始教,别就是大乘般若教、有教,圆就是法华涅槃的圆教。

  10. 三界唯心的“心”是哪个心?

  “三界唯心”,是代表心体,心体是说三界五趣这种现象的产生,离不开这个心体及心体发挥的作用。“万法唯识”,就是说一切法,我们晓得它的存在,是要经过认识它、了解它的过程,你假如不经过这个过程,你也不晓得如今的存在。所以唯识学讲一个心生起来,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就说明心生起的作用,由此而认识外境,能认识、所认识,“万法唯识”就是这个识,是以分别为主的。

  11.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此心是何心?如何是不生不灭?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一种心就看是什么心?若是如来的心,心起发生妙用,就有种种清净的境界、清净的国土。若是众生妄心,发生的作用就是一种染污的境界、染污的国土、染污的万象。众生是妄心,如来是真心,妄心真心是一体,不过作用不同而已。妄心是无明造业,真心就去了无明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讲这个心。

  至于如何不生不灭?那必须达到真心境界,那就是清净无为的境界。生灭是有为现象,不生不灭才是真如境界,唯识学上叫圆成实。

  12. 心究竟是什么?修行讲净心和修真心,医学上可以给人移植心,移植后还是自己的真心吗?

  佛法讲心,不是肉团心,也不是脑神经,而是指一种“从内到外,又不分内外,遍于虚空”的这个心。这个心力量是很大的,心包太虚。不过在众生境界,它为什么作用不大、范围小呢?因为被虚妄所遮覆了。等于虚空那个太阳,太阳在虚空中是很广大的,自在去来,好像这个真心一样。但是,乌云一起来,把太阳遮了,那么,大地就是黑暗的,看不到多远,这就是妄心。真心是存在的,你只要修,就可以还原真心;不修你就发现不了,所以佛法讲要修行。医学上给人移植的心,只是一个肉团心,是从物质方面讲的,不是佛法所讲的真心。这个概念要弄清楚。

  13. 心性是什么?是灵魂么?

  这个问题就是说明心性和灵魂的差别。佛教不讲灵魂,若执著有个灵魂,认为这个灵魂生生世世在转来转去,像是有个东西一样,就叫常见。佛教分别人生轮转的四个阶段叫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这四有仍在轮转之中没有脱离生死。中有身就是指在死了以后没有投胎前的这个阶段的生命,这不是什么灵魂,一旦业缘成熟就去投胎。所以人之生命体本身是变化、相续不断的。

  至于心性绝对不是灵魂,心主要是我们的心体,从作用来说可以分别认识观察一切事物;从体来说,心体本来的体就是灵性的体,就是佛性的体。这个“体”一切众生都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嘛,如何体现呢?把心上的障碍、尘垢扫除,就能见到佛性,即明心见性。

  14. 什么叫明心见性?

  佛法的中心,特别是禅宗来讲,就是说要把心地打扫干净,心才明,心明就可以见性,即本性,禅宗叫本来面目,也叫做法性、如来性,这是众生本有的佛性,叫明心见性。如何晓得是明心见性的人呢?就需要自证,人有时候很难自知,必须要进入见道位,不进入见道位,不能开悟,就不晓得明心见性。

  15. 如何理解“不思善不思恶”的心?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是《六祖坛经》上说的。

  “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是指真心,真心就没有善恶,讲善讲恶是普通心,它是相对的,有善就有恶,有恶就有善,这是一般众生心,真心它无所谓善,无所谓恶,无所谓佛,无所谓众生,本来就是如此,有个什么恶?有个什么善?

  16. 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它有两种功夫,一是无所住,二是要生其心。什么是无所住?不住相,内不住我,外不住六尘。不要住相,住了相它就贪染,就有我执,就有法执。“而生其心”,生什么心呢?内心清净、无所住以后,真心的妙用,就是对众生大悲,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一心度众生,一心行方便,这样子来生心。不是说,我贪图这样、贪图那样来生心,那是不行的,不是那个意思。

  “应无所住”的“心”是唯心的本体、真心的本体。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讲到:《金刚经》是以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这三句话就说明真心要无相、无念、无住。但真心起妙有,有什么用呢?就是以大悲心广度众生,广行方便,这样来生心,就是菩萨心了。

  17. 什么叫“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心”是什么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变异的,真心是没有变异的,真心就是本来面目。

  18. 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佛最高的境界,一般来讲就是明心见性后,达到妙明真心的境界。妙明真心在佛教中具体的名词就是真如,就是圆成实,就是法界,就是法性。从智方面来讲就是菩提,从消灭烦恼方面来讲叫涅槃,都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由相对到绝对。世间事物是相对的,到了这个自证的境界,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是绝对的境界,不能以我们的心思来揣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们没喝到那个水就不知道是热的还是冷的,是一样的道理。

  19. 什么是唯一?什么是无量?如何才能唯一?如何统一?

  什么是唯一?什么是无量?以佛教来讲,什么是一?一就是心能产生万物,心生万物,心就是一。无量就是一切诸法,包括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宇宙的森罗万象,都叫做无量。佛家讲,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摄一切,一切即一。

  那么如何看待唯一?又如何统一呢?如何才能达到唯一,那就是心的问题了,有信仰、有认识、有行动,共同的从做人到菩萨、佛,这是唯一的。假如有我见、有法见,被烦恼障、所知障所障蔽,那就不唯一,也就不能统一。

  20. 为什么说“空是无漏无分别智,缘起是无漏有分别智”?

  证“空”的境界,是消灭了妄想、分别的,消灭了第六意识的境界。第六意识是在空间、时间范围内,有言语可以代表,也可以想象。到了“空”的境界,超越了这个境界,就是不可以第六意识来形容它,来思维它,不能以言语代表的。故说“空是无漏无分别智”。

  为什么说“缘起是无漏有分别智”呢?经过“空”以后,再来了解山河大地,这个了解就与凡夫不同,去除了我见。用什么来了解呢,利用语言、文字来了解。在第六意识上用正见,而不是邪见、妄见,假语言分别来认识一切,这就是“缘起”。“空”指不能用语言形容,超出了第六意识范围;缘起就是可以用语言代表,必须用意识、正确的见解来分别一切。这是一种分别,所以就叫做“有分别智”。

  21. 如何理解“空是根本智,缘起是后得智”?

  根本智就是直接证入真如境界,那就是在悟的时候,直接了达“诸法无我”,无人我、法我,去掉我执、法执,契证诸法空相,这就是根本智,根本智不可以言说。缘起是后得智,就是说,在根本智以后,为了使众生开悟,必须假借言语,以言语分别诸法缘起,觉悟众生,就叫后得智。

  22. 如何理解开悟、悟后起修以及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这个开悟啊,不是说,我了解了就叫做开悟,不是那回事。开悟一定要经过一种实证功夫。一是通过禅定提高认识,二是必须能够实际领会到人生、宇宙的实相。譬如说,观察一切如幻,你就可以从自己、历史、他人等很多方面去了解,一切都是变化的,然后才能够了解空、空性。所以,开悟并不是说,我知道了就是开悟,不是那个意思,要经过一些功夫。开悟的那个境界也不好说,所谓“高高山上行,深深海底游”,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

  开悟以后只能说叫“见道”,就是见解已经入了真正的见解了,但是要实际断惑,断惑证真,那就要“修”。“修”在佛法来讲,由地前菩萨到地上菩萨,一直到十地以后,才能圆成果位。一地一地分分断,分分修,分分证。在这中间进一步理解、消除烦恼。

  23. 开悟、见性、涅槃的区别是什么?

  佛法讲修行,从资粮位到加行位,加行位以后是见道位,见道以后就是修行位,是有个过程的。一般讲开悟就是见道位。如何开悟?必须要读经、忏悔、修止观。不读经不忏悔,不修止观,没有经过这个功夫,你开悟不了。

  而开悟之后达到什么境界呢?就是明心见性。什么叫明心?我们的心都不明啊,被尘垢蒙蔽了,心的光辉不能发出来,那么现在经过修行以后,就把心上的尘垢扫除,使心明,心明以后就可以见性。见什么性?见佛性,众生本具的佛性!见真如性!见法性!见空性!就是如来性!这就是明心见性。

  “说开悟了就成佛了,达到佛的涅槃境界了”,这是不对的,悟后起修,最后才能圆成佛果,不管密宗显教都是一样的,都要经过这个修行阶段。

  24. 《心经》上的究竟涅槃是什么意思?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认识论来讲是缘起性空的诸法实相;从行为论来讲就是要以大悲大智的无我精神修菩萨行。

  般若的总纲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能这样做就是菩萨。不离相就会有执著,有很多分别对待,因此生起计较、爱憎、种种差别、种种烦恼,轮转生死。有执就有相,离执即离相,能够离一切相,在意识上没有计较分别,那就超越了第六意识境界、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境界。由缘起契证空性,由空性洞察缘起,从而明因识果,广修一切善,这就是一种最高的认识、最高的智慧。

  这种认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菩萨的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广行一切善。《心经》的头两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皆空就是离一切相,度一切苦厄就是广行一切善。不能离相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心胸就不广大。我怎么样,我的工作怎么样,我的父母怎么样,我的社会地位怎么样……由这些我执就生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能够离相就有般若智慧。在这个智慧指导之下,就可以勇猛无畏,广修一切善法,度一切苦厄。一切众生胎卵湿化都是苦厄、都要度,度到哪里去呢?《金刚经》上讲“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就是究竟涅槃,究竟就是很彻底,说明离开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七地以前的,八地到十地菩萨是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都离掉了就是佛的果位——究竟涅槃。

  25. 如何理解《六祖坛经》中“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这个就是止观双运。止观不能分开,定慧不能分开。当你在静中,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么就是慧。在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时候,消灭了一切妄想、虚妄、分别,这就是定。这是不能分开的,要止观双运。

  26. 如幻三昧与海印三昧,是否有次第上的区别?

  三昧就是定,其名称很多,有如幻三昧、海印三昧、法华三昧、首楞严三昧等。如幻三昧是观缘起性空,观森罗万象都是变化的、不实在的,当体即空,由此求得了悟。《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梦、幻、泡、影、露、电六个譬喻,说明这个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过去的事情如梦一般;五蕴身是幻化的,当前的事物就像演戏、耍戏法一样;泡就是水泡,像那个水上的浮泡,转眼就没有了;影呢就是人的动作和一切业,随身而现,就像影子一样是变化的;露呢就是不管你多富有、地位多高,这些就像早晨的露水,一会儿就没有了;电就是人生的光阴,如电光火石一样,很快,一闪就没有了。这几个譬喻说明众生、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不实在的,因此就要看淡放下,当体即空。这是从时间、事相方面来说明一切如幻,而修习如幻三昧,是从般若的角度讲的。

  从唯识法相来讲,是从里到外,从内心深处首先要了解什么空?空是无我所显,它是从心遣执到境界。具体来讲,心里不要起妄想,消灭妄想执著,没什么能取所取、能愿所愿。妄想执著,唯识法相上叫遍计执,消灭遍计执,就知一切因缘生法,依他如幻,由此修习如幻三昧而证圆成实。

  因此,对于空,般若从外边了解进入,唯识从内部了解进入,二而一的东西,这样子看一切如幻,叫如幻三昧,这是修行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定。

  海印三昧是定中之一,到达海印三昧,就是圆成实的境界。海印就是大海没有波涛的时候,一切影像,天上的、地下的看得清清楚楚。以大海没有波涛,没有风浪,平静如镜子一样,生起智慧,证得无我的境界,叫海印三昧,就是一个圆成实的境界、已经要到达佛果位的一个境界。

  一般从次第上来讲,如幻三昧都是在因位上,在菩萨的因位上;海印三昧是观无我达到比较高的境界,就像观照般若快要进入实相般若的这么一个阶段,这个境界很深,地位很高,不但了解人无我,而且了解法无我,双证人、法二空,就是《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行深”,海印三昧就等于这样的一个定,进一步就是实相般若,进入实相三昧,即真如境界,也就是圆成实。

  27. 请解释分别二障和俱生二障?

  分别是迷理引起的,由于后天邪师、邪友、邪教的影响在理论方面有错误的东西,认不清楚,就要起分别,形成邪思邪见。俱生就是与生俱来的、从过去到现在所积累起来的无明妄想。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分别二障是在初地就断,俱生二障要通过从初地至十地的修行,直至金刚道,才能全部断其现行和种子。

  28. 中观与唯识的主要区别联系是什么?

  中观讲“真空”,唯识讲“妙有”,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车轮,两个车轮要配合,宗喀巴大师讲,等于一辆车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不配合,车子就开不动。

  中观的中心讲“真空”,唯识的中心讲“妙有”。空的重点是破执,破除一切我执、法执,遣执除相,重在破;而唯识的重点是显正,怎样叫空?怎样才有?在教理方面解一切法相。这是两者的大区别。但是虽然有区别,二者却是不能分离的。建立空必须了解一切诸法是因缘生,诸法的法相离不开唯识;能够了解空,也可以晓得一切现象,本身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与实体,叫做空。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如《心经》上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叫做中道思想,一定要合得拢。

  29. 中观、唯识的主要经论各有哪些?

  中观在经方面有《心经》、《金刚经》、《大般若经》。在论方面有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学中观最简单的论就是《三论玄义》。

  唯识的经论为六经十一论。六经:《解深密经》、《华严经》、《楞伽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阿毗达磨经》(未传译)、《厚严经》(未传译)。十一论:《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显扬圣教论》、《十地经论》、《唯识二十论》、《观所缘缘论》、《集量论》、《分别瑜伽论》(未传译)。

  其中,又以弥勒菩萨所说的一百卷《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著,称为“一本”;将《 瑜伽师地论 》思想发扬出来的十部论著称为“支论”;为一本十支。此十支论为:(1)《百法明门论》,系略录本地分中之名数。(2)《五蕴论》,略摄本地分中之境事。(3)《显扬圣教论》,乃错综瑜伽十七地要义。(4)《摄大乘论》,总括瑜伽深密法门。(5)《杂集论》,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6)《辩中边论》,以成瑜伽法相。(7)《唯识二十论》,以成瑜伽唯识。(8)《唯识三十论》,广诠瑜伽境体。(9)《大乘庄严论》,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10)《分别瑜伽论》,本论未汉译。

  学习唯识,应从比较基础的书着手,如《八识规矩颂 》、《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进一步有《摄大乘论》、《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等。其中《唯识三十论》为世亲菩萨临终之际造,后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十卷释论,玄奘大师采纳其弟子窥基之提议以护法论师之观点为依糅译十家之义,集成《成唯识论》,是我国唯识宗的标志与思想核心。为解释《成唯识论》,窥基作《成唯识论述记》,一传弟子慧沼著《成唯识论了义灯》,二传弟子智周著《成唯识论演秘》。这是研究唯识必须要学的三大部。

  30. 唯识宗和其他宗派的区别是什么?

  佛教大乘有两个宗派,一个是般若空宗,另一个是唯识法相宗。般若空宗就是扫荡私心杂念、扫荡我执,得到智慧。唯识法相就是指破除我执以后,还要建立因果道理、一切唯心的道理,从心上来改,使我们由普通的凡夫心转成圣人心。这就有立,有破有立。这是两者的区别。

  31.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要大力弘扬唯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向外倾向,受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的迷惑,自己不能做主,被物质所转。为了贪图享受、满足感官刺激,就采取不正当竞争甚至不择手段去获取物质财富,因此就形成社会的混乱和染污。而唯识是什么?就是说你不要被物质牵着鼻子走,心不被物转,自己恢复做主人公,心能转物,内心净化。这样就可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使社会的污染去掉,达到真正的和谐境界。如何转识成智、把一个凡夫贪恋六尘境界的心转成圣者清净心,成为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唯识学上讲得很彻底,所以说要大力弘扬唯识学。

  32. 佛法不讲灵魂,但那个生生世世相继不断、在六道中轮回的是什么呢?

  一般人讲灵魂就是执著于一个自我,永远不变,如畜生永远是畜生,人永远都是人,张王李赵永远都是张王李赵。这个灵魂佛法是不讲的,佛法所讲的,在众生境界是一种染污的阿赖耶识,在佛的境界就是大圆镜智。这个生生不息、相续不断的就是阿赖耶识,也叫做生命识。你相信这个就会对佛法生起正念,就晓得三世因果。不相信这个,三世因果观建立不起来,那就根本不相信佛法。

  33. 有些学佛人只信因果不信轮回,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一名学佛人,只信因果,不信轮回,这个思想不对。因果轮回是连带的。只信因果那就像普通讲自然科学、哲学的人,他相信因果,但他只相信现在自然物质的因果,或者社会因果。不像佛法,把因果贯通于生命轮转,贯通于转染成净。只信因果,不信轮回,就不是真正彻底的学佛的人,就像那些研究佛法的人,只注重研究,那他就不是真正学佛的人。

  34. 佛经上经常看到“念念相续”,那么念与念之间有空隙吗?

  在佛法来讲,你上一个念是正念,下一个念被外境转了就成了邪念,这是有分别的。念念相续,指正念要相续保持下去。

  佛法对念头分析得微细,一个念头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十生灭,念头就有这么短。众生的一念、妄念在众生境界看起来很短,其实时间很长;菩萨在禅定中的念看起来短,其实时间很长、空间很宽。所以念力不可思议,定力不可思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这个有点接近,时间、空间、运动、心力,时间空间缩短必须要心力,心力快就缩短了,这是相对的;质与能是相对的,质可以变能,能可以变质。因此爱因斯坦的这个思想接近佛法,他是讲最高物理学的啊。

  学佛就是要把妄念转为正念,把染污念转为清净念,把自我念转为广大的无我念。一念可以向上,一念可以向下,妄念不能相续,必须要转,否则,一念之差堕入深渊,就悔之晚矣。

  35.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

  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成。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天人,属于六凡,而菩萨属于四圣。兜率天有外院和内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的补处菩萨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于此天宣说佛法,若住此天满四千岁,即下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外院则为欲界天众之所居。一般来讲,你若是真正修学佛法、慈悲心广大,因缘成熟就可以深入内院,这是菩萨境界,不为六道轮回所限制,外院就是天人境界。

  36. 人间净土就是指弥勒净土吗?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在佛经里讲,将来弥勒下生的时候,人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明因识果,是人间净土。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赵朴老提倡的人间净土,就是这么一个净土。净土的实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37. 为什么说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是大乘不共法?

  太虚大师融贯整体佛法,把中国八宗概括为三宗:法性空慧宗,讲缘起性空,即为般若空宗;法相唯识宗,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即为法相有宗;法界圆觉宗,讲法界缘起,为真如宗、佛心宗,如《楞严经》、《起信论》等。整个佛法概括起来就是这三宗,这是大乘佛法,是不共于人天二乘的,故为大乘不共法。

  38. 如何理解太虚大师判教的大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大乘共法分为五乘共法和三乘共法:五乘共法就是讲因缘生法;三乘共法就是讲四谛、三法印。大乘不共法就是讲菩萨行。其实我们学佛的人,必须由五乘共法、三乘共法达到大乘不共法,也就是完成人格以后,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既贯彻五乘共法,也贯彻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这是一条成佛的道路。

  不完成人格,哪有道德呢?三乘共法讲解脱行、讲修心,你能净化心灵,生活淡泊,少欲知足,就与这个道理相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大愿,以大悲菩提心、法空般若智,遍学一切法门,普度一切众生,严净无量国土,求成无上佛果,为其唯一的誓愿、唯一的事业,这就是大乘不共法。大乘不共法的基础是大悲大智,能够了解“空”的道理就有大智慧,能够了解因缘生法“妙有”的道理就是大悲心,以大智慧大悲心贯彻于生活中,就是行菩萨道。

  太虚大师就是根据这个原则来判教的,由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一直贯彻下去,从而提出今菩萨行、人生佛教的思想,这个思想很伟大。

  39. 经中经常有咒,咒是什么?经和咒有区别吗?

  佛法讲了显教和密教,经就是显教,可以说理,把道理说清楚;密就等于一个心印,只可传而不可以讲。太虚大师打了个比方,说咒叫秘密咒,好像在百万军队中,你晚上要通行的话必须要懂口令,口令你能够通,军队就可以通,你如果不懂口令,你在百万军队中就走不通。佛的心印就等于那个军队的秘密口令一样,那是不能解释的。

  咒叫陀罗尼,翻译成中文就叫总持。什么叫总持呢?总就包括一切法、宇宙万有一切法,持就是它所执持的是一切功德一切善法。你能够做到二谛融通,世出世间都明白了,就可以持一切善法,所以叫总持。陀罗尼叫总持,咒又叫陀罗尼。这个必须要行,在行中才会有受用,才能了解和体会到咒的妙处,不是一般讲理可以讲通的。

  40. 密宗的咒与净宗的佛号有何区别?

  可以显密相融,净密双修。你不要把净密绝对分开,念句阿弥陀佛就是密宗的咒,如往生咒的头一句。密宗的大圆满,净宗的花开见佛,境界是一样的,四字佛号与六字大明咒,没有什么区别。

  41. 显密应如何圆融呢?

  必须要先学经教,再学密法。你不学经教,不通经教,那个密法内容你就了解不到,你不懂那个内容,身、口、意三密结合,如何结合呢?只能是盲修瞎炼。

  42. 什么叫教理行果?

  教理行果是佛经的整体内容。教就是指大乘教、小乘教,所有佛的教法,都叫教。理呢,就是说明这个教的内容、它的道理,如《阿含经》是小乘教,理就是四谛。唯识法相的经典《华严经》、《解深密经》等六经,这是大乘教、唯识法相教,内容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大般若经》是大乘经、大乘教,理就是讲空、缘起性空。

  行就是说结合实际行动来行,基本的行就是戒定慧,不管小乘大乘都有戒定慧,只是其境界不同。果是经过行以后,应得的果报,小乘果阿罗汉,大乘果就是佛。小乘果又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这个层次。大乘有五十二位: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就是佛果。

  43. 华藏的意义是什么?

  华藏世界就是重重无尽的缘与缘的关系,缘缘无尽,等于大莲花接小莲花,小莲花接大莲花,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由莲花所包围。我们的心能够遍于一切,真心遍于一切就能够净化世界,真心相印,等于莲花与莲花相印的道理,可以使整个世界净化。以真心融摄一切,在物质来说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时间上就是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在众生来讲,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摄,就不会对立。这就是华严法界观的中心,也是华藏的中心。这个意义很广大,广大而精微。

  44. 佛涅槃与灭度是不是一个概念?辟支佛是个什么层次?

  涅槃本身就是灭度。但这个灭度不是说死了才叫灭度,只要你达到内心无烦恼、内心清净得解脱都叫涅槃,不是死了才叫涅槃,这个要搞清楚。

  辟支佛的层次比声闻高,声闻是闻音声而悟道,辟支佛是指在佛前佛后能够于水边林下观十二因缘的生死轮转,自己觉悟、自己开悟,叫独觉,也叫缘觉。他是自求解脱的,要达到佛的程度必须要经过等觉以后才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叫等觉菩萨。《华严经》的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就是菩萨修行成佛的路线图,一定要经过这个位次才能到佛的果位。辟支佛是在阿罗汉位,他是无学果位。

  45. 人的身体不在了,法身还在不在?

  当然在。人的身体不在了,说明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但是生命识还存在,将会随着业力再进行轮转。这个佛性被无明障闭了,就等于太阳被乌云遮了,你只看到云,没看见太阳,其实太阳是在的,如何使太阳发光呢?那就要靠修行,内功外功加紧修行,修戒定慧、修大悲心、培功德、多忏悔,逐步逐步地磨炼才能恢复佛性,恢复法身。不是说我有佛性,我生来就是佛。就像人虽有灵性,但不是说你生来就是个大学生,还要通过读书明理才能逐步恢复灵性,一样的道理,因此必须要讲修为。

  成佛作祖哪有那么容易,哪能天生就是佛?没有那回事。这个觉悟又分为本觉、始觉、妙觉,本觉就是本性佛,要恢复本性佛就要经过始觉,始觉就是开始觉悟,多闻熏习、修行经过若干时间才成妙觉,这是有阶段的。

  46. 求生净土往生时是否还有中阴身?

  那个不是中阴身,那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就有这个好处,你能一心念佛是自力,就是自己的努力,他力就靠阿弥陀佛的加持力量,等于小孩子走路,颠颠簸簸的,大人把他牵起,他就可以走了,就是这个意思。自力与他力结合,就可以往生,往生的品位有上品、中品、下品,你具体往生到哪个品位还要看你生前的修为。到了那里还是要逐步修,不过环境好一点而已。那个环境比娑婆世界好,依报、正报庄严,具备修行的增上缘,可以进一步的修行。

  47. 问出家师父的名号时常用上下,上下是什么意思?

  上就是他的派别,下就是他的名字。恭敬师父不敢直接称名,就用上下。

  48. 佛家对善恶的定义是什么?

  善、恶在佛家分别有定义,善就是以利他为主,恶以害他为主。能够以利他为主,达到利他必利己,自他都利。假若是以害他为主,结果就是害他自害,他受害,自己还要受害。这是两种定义,决不能混在一起。

  49. 佛理与佛礼的关系是怎样的?

  “佛理”是属于理论方面的,“佛礼”是属于行为方面的,这两个方面可以互相配合,有其内必有其外。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第一愿为“礼敬诸佛”,就是讲“礼”。不讲“礼”就不能表示佛法的真理,佛教中“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属于“礼”的范围。

  50. 五戒中有“戒赌”吗?

  五戒就是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赌”就包括在戒盗里边。为什么呢?进行赌博总是想赢钱,把别人衣包的钱,用一定的手段夺过来,这就是赌博啊。所以这个戒盗里边就包括了戒贪污、戒抢劫、戒欺诈、戒扒窃、戒赌博。

  51. 堕胎是不是犯五逆重罪?

  五逆重罪是:杀父亲、杀母亲、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指佛在世时杀佛,佛不在世时打像、破坏佛像。“杀阿罗汉”,阿罗汉就是指证到罗汉果位的人,阿罗汉在生时可以杀,圆寂后你是杀不到的,把塑的阿罗汉像打烂才叫杀。“破和合僧”,就是指破坏僧团,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坏寺庙,把僧人驱逐了,叫破和合僧。以上这些才叫做五逆。造了五逆就要堕无间地狱,果报很重。至于堕胎这些只能说是一种杀业。佛法不提倡堕胎,因为是伤害生命嘛,这是属于杀戒,大家要把杀戒和五逆罪给分开。

  52. 外道的含义是什么?

  心外求法就叫做外道。具体表现就是他忘记了心,只是求法、求物质、求境界,哪些方面该追求,自己心不能做主,不能反观自己,从事内心修养。外道都是这样子的。

  53. 什么叫天魔外道?他们是否能成佛?

  以前在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也讲行,但是讲修苦行;他也讲戒,但他的戒是一些奇怪的事件,如集体自杀呀、在水里淹死呀、火烧死呀,这些都是他的戒。这些都是外道。

  天魔就是捣乱的。我们人呢有四魔:烦恼魔、五阴魔、天魔、死魔。天魔就是四魔之一种,虽然有天之福德,但是嗔心重,经常想斗争、想战争,引起别人不安静,这就是天魔。

  那他们能不能成佛呢?依佛家来讲,佛性平等,机缘成熟了一样可以成佛。至于现在社会上尤其是在一些农村有好多那种所谓的天仙,还有些小神通,那种一般就是邪魔。

  54. 何谓末法时代?

  关于对佛法的正法、像法、末法时期的划分,有很多种说法。依《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所举,则将“五五百年”分为正、像、末三时,即以前两个五百年为正法时,第三、第四个五百年为像法时,最后一个五百年为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正法就是有学、有修、有证;像法就是有学、有修,证果人少;末法是有学、无修、无证,学而不修不证。不过这也只是个形式上的区分,人心真正转变了,有正见的人多了,也不一定那么呆板,人心转化了,佛法兴旺,也就不成为末法,这是人心的问题。

  55. 《玉历宝钞》这本书的危害有多大?

  《玉历宝钞》主要是宣传十殿,什么都是决定的。把人和事物看成呆板的、不变的,做了某种事情受某种果,永世不得翻身。在佛法来讲,命由心造,运由心转,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做了错事,在你没受报应前你能转过来,把那个缘转变过来,就可以重罪轻受,就不是那么呆板了,这个很重要。它专门宣传那个报应,说得太呆板了,成了定命论。命不能转,这个与佛家因果道理是相反的。佛法讲心能造业、心能转业,要懂这个道理。

  56. 何谓慈宗三要?

  慈宗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太虚大师崇尚弥勒菩萨,慈就代表弥勒菩萨,慈是弥勒的姓,弥勒菩萨就是慈氏菩萨。太虚大师有本书叫《慈宗三要》,哪三要?行方面是《瑜伽菩萨戒本》;经典方面是《弥勒上生经》;教理方面是《瑜伽师地论》,特别是其中的《瑜伽真实品》。太虚大师把它整合后,叫《慈宗三要》。学习弥勒菩萨的学问,必须通达《慈宗三要》。

  57. 慈宗的朝暮课诵与其他寺院有何不同?

  当时,太虚大师统领的寺院的朝暮课诵与其他寺院有所不同。我们在汉藏理教院,早上就念《弥勒上生经》,念赞弥勒菩萨的偈子,赞了以后就念弥勒菩萨。晚课一般来说还是要放蒙山,念大忏悔文,只有早晨不同。半月诵戒就诵《比丘戒》、《瑜伽菩萨戒本》,其他寺院是诵《梵网菩萨戒本》。现在弥勒菩萨应化的道场宁波雪窦寺仍在按照太虚大师制定的慈宗朝暮课诵做功课,其他寺院的功课是根据禅宗来的,叫《禅门日诵》。

  58. 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有什么差别?

  弥勒净土重点是在人间,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天的兜率内院。外院一般是天人的境界,内院是特别清净的境界。弥勒菩萨的愿望,就是要把兜率净土化成人间净土,整个人间就变成了极乐国。所以太虚大师学弥勒菩萨,他的愿望就是实现人间佛教,把人间化成净土,这是最现实的。

  弥陀净土就是根据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实现的一个西方净土,是对人临终时的接引、最后的安慰。

  59. 那您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还是弥勒净土?

  我的愿望与一般人有点不同,先生西方,后到兜率,再到人间。其实真的来讲到了那个境界的话,随心所欲,无往而不自在,哪分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都在华藏世界里面。

  佛佛道同,没有高下,有人说弥陀佛要高些,释迦佛低一些,有人说毗卢遮那佛高一些,释迦佛要低一些,都是错误的,哪有那种讲法?成了佛都是一样的!

  60. 东西方净土是愿力不同和假名安立的吗?

  一个是愿力,一个有针对性。西方极乐净土呢就是使人到了临终有个归属;东方药师净土呢使人在生前能够有个正当的道路,消灾延寿;弥勒净土呢,把人间化为乐土、善土。各有意义。但实际来讲,这是因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十方净土都是华藏世界,都是一体,不能分高下,不能分东南西北。这个思想非常圆融,这才是佛法的真正思想。你心地好,心地善良、慈悲,到处都是道场。你不能说东方才是道场,西方不是道场,那就要不得。不能说恶人处的地方那就是恶土,善人处的地方就是善土。在菩萨来说,都是一个法界,互相圆融,这个观察又不同。

  其实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是普通的分别,在整个世界之内,哪里有个东西南北?在佛家来说,一个太阳系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佛所化之境为十亿太阳系。《阿弥陀经》上说,到西方要经过十万亿佛土,十万亿佛土就是一百万亿个太阳系,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宇宙广大得很,虚空是无量无边的,这中间你就不能分东南西北、四维上下了。那样,时间、空间就有限制。你若是心胸广大有智慧,像佛心一样,就没有这些限制。

  61. 什么时候人间净土、弥勒净土才能实现呢?

  那就要看人心的转化了。比如说这次地震,尽管说是个灾害,但把人的善良心启发出来、振动起来了,大家互相关怀,互相照顾,这是好事情。坏事变好事。这就是一种人间净土的基础了。假若坚持下去、发扬下去,人人都走向善良,人人都晓得因果,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就会使灾难永远不生,人间就成为极乐国,这就是人间净土。

  62. 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赵朴初老居士提出的人间佛教,以及印顺法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人生佛教,是太虚大师首先提出来的,在人乘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学菩萨。人乘就是明因果,作三皈、守五戒、行十善,这一步走好后,在此基础上,修解脱行,发菩提心,学菩萨。他讲的这个人生佛教与做菩萨、成佛是联系起来的,并不是说离开佛菩萨来谈人生,如果离开,那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生。“人成佛即成”,这个思想与成佛是直接挂钩的。

  太虚大师在临终前四天将刚刚编好的《人生佛教》一书赠与赵朴初,授意他继承人生佛教思想,在新中国予以发扬光大。于是赵朴初老居士在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来:今后中国佛教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就是人生佛教,是继承人生佛教而来的,其核心思想是:立足于人生,趣向于佛陀。结合新的历史时代又有具体内容:一个思想,三个传统,五个建设。这是赵朴老为了发展佛教,为了国土,为了救度众生,为了继承太虚大师的遗志而阐扬出来的思想体系。

  一个思想:佛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不能与社会脱离。这是契机的。

  三个传统:农禅结合、加强学术研究、增进国际友谊。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是契理的。农禅结合,指要劳动、要学习、要修行;加强学术研究,就是要把那个迷信消极的外衣去掉,把真理摆出来,才能说服人,让大家信服;增进国际友谊,历史上有鉴真大师、玄奘法师、法显法师等很多法师,与国际方面的交往都是以佛教真理交往、和平交往。这就是佛教的三个优良传统。我们现在为了增进国际和平,就要发扬这个传统,以佛教真理进行交往。所以政府也很重视,希望佛教从这方面作出贡献,继承传统,又结合形势。

  五个建设: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建设相当重要,佛教要健康发展,内部没有这五个建设,其他无从谈起。

  所以说,赵朴初老居士所提的人间佛教是在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基础上发扬出来的,是直接传承太虚大师的思想的。

  至于说印顺法师所提出的人间佛教,他是站在印度佛学《阿含经》的基础上,提倡以人为本的精神。他认为在中国大乘佛教方面,像《起信论》、《楞严经》这些是中国的佛学,缺乏印度的根据,是后来发展的。他这个讲法是站在人本主义进化论、考据论角度上讲的。人本主义是在欧洲15世纪以后,因罗马崇尚神权,由于反对神权、反对罗马而倡导“以人为本”,其主要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位,认为在人的世界、人的主体性世界之外并无其他世界。

  那么从佛学观点来讲,完全以人为本,与我们十法界的圣贤法界——菩萨和佛脱节,那么你想解脱,如何才能解脱呢?你想学菩萨行,如何学呢?菩萨要修四无量心、四摄、六度,你光是做人能办得到吗?你单纯讲做人,而不讲发菩萨心,那么试问你怎样去修菩萨行呢?那样就不能修菩萨行了。你单做个人,就是人天乘的人,等于儒家一样,讲仁、义、理、智、信五伦八德,是那种人,那个就比较狭隘。

  而佛法讲的人是很广大的。太虚大师讲,做一个人,首先要做一个完人,遵守三皈五戒十善,明因识果,保持人身,完成人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以后就要做超人,修解脱行,少欲知足,宁静淡泊,求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超人以后要做超超人,超超人就是菩萨,就要具足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的精神,发菩提心,修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去救苦救难,度脱一切苦厄,这就是成佛的因。完人、超人、超超人,成佛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因此,印顺法师所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一方面是基于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而来的;另一方面还有他自己的一些思想,他们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这可从当年太虚大师对印顺所著《印度之佛教》一文所写的《议印度之佛教》和《再议印度之佛教》两篇批评文章,即可看出他们各自的佛教立场。太虚大师认为:印顺法师能阐述印度佛教之流变与说明政治和社会的关系,是其优点;“然亦因此陷进锡兰之大乘非佛说或大乘从小乘三藏演绎而出之狭见”。正是在这种佛教思想史观点上的不同,太虚大师在“人间佛教”这个问题上对印顺法师作了批评:“佛法应于一切众生中特重人生,本为余所力倡,如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人乘直接大乘,由人生发达向上渐进以至圆满即为成佛等。然佛法究应以‘十方器界一切众生业果相续的世间’为第一基层,而世间中的人间则为特胜之第二阶层,方需有业续解脱之乘及普度有情之大乘。”因而在解脱的对象里,不能将“人间”单纯地割裂出来,“原著以《阿含》‘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片言,有将佛法割离有情界,孤取人间为本之趋向,则落人本之狭隘”。

  63. 太虚大师思想体系的形成是在比较动乱的年代,那么在现代的社会应如何发扬?

  太虚大师在动乱的时期,能够坚持信仰,一是坚持佛教优良传统,二是能够适应时代,在学术、思想、僧制等方面提出佛教的革新,这种思想从始到终,没有变化。这种思想、这种精神在今天更可以鼓励我们,根据佛教的教理,根据现代的机遇修菩萨行。这个菩萨行就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此宣传真理,净化人心,维持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这是我们今天从太虚大师思想体系中应该得到的启发。不怕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挫折,坚持志向,一切为了国家、人民,为了众生,应该发扬这个精神。

  64. 《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见人就跪有何深意?

  常不轻菩萨见人就跪,就磕头。有些人批评他、骂他,他还是磕头。打他,他跑得远远的,还是磕头。因为他这样对众生,所以很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一是尊重众生,众生都有佛性;二是他能够发大心,普遍的礼敬众生;第三就是不著相,骂他打他,他无所谓,所以他能很快成佛。你把这个道理真正体会到就有好处,要向他学习,遇到什么逆缘,不顺心的时候,就要忍耐,不要发火、发脾气!

  65. 妙法莲华的意思是什么?

  《妙法莲华经》的妙法就代表心,心最微妙。什么叫妙法?微妙广大莫过于心,但是众生心就不微妙,它是妄心。我们学佛就是把妄心转成真心,真心恢复了就广大而微妙,就有智慧。一切森罗万象,都是真心的作用。心力不可思议,我们读这个经就是要恢复这个心。怎样恢复呢?像莲花一样,要学莲花,莲华就是莲花。莲花有大悲心、有大智慧,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微妙就代表有智慧,从有到空,从空到有,从相到性,从性到相,二谛融通;香洁是什么?本身非常纯净,尽管在污泥之中,不受污泥之染,能够吐出芳香,净化环境,给众生好处,品德很高。有这么一个大智慧、大悲心,你的真心就恢复了,叫妙法莲花。

  66. 五明是什么?

  菩萨学处,当于五明中求,这句话是弥勒菩萨讲的。做个菩萨,要晓得具体内容,要在五明中求。哪五明?内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

  内明就是佛学,佛学讲心嘛,心内嘛,这是心法,是最广大、最高的;声明,语言文字学,也包括音韵学;因明就是论理学、逻辑学;医方明就是医药学;工巧明就是科学。五明都要懂,学通了就可二谛圆融,其中内明是最高的智慧,其他四明就是度众生的工具,度众生的方便。

  67. 善知识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分为几种:有德行好,在道德方面引导的善知识;有佛法广博的善知识;有同行的善知识,在一起同修的互相可以做善知识。当然一般来说,德行学问都好,才叫做善知识,这是个衡量善知识的标准。但现在所讲善知识的标准很宽,只要是有长处的,只看长处,学长处,不要看他的短处,假如你看他的短处,把长处忽略了,也学不到东西。这点要注意一下,很重要。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什么人都参,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医生、水手、船工、建筑师,还有神仙、婆罗门,为什么呢?各有长处。所以在选择善知识的过程中,你要有所择别,但你也不能只看他的短处,要看他的长处,不然不容易找到善知识。

  68. 灌顶是什么意思?

  灌顶是印度王朝的一种仪式,当太子没有登基以前,举行灌顶就表示他要登皇位了。后来密宗采取这种方式,就是说你能够学密宗修法,能够修本尊、即身成佛,首先必须举行灌顶仪式,就是受摄加持,相当于给你加持一下、预计一下、授记一下:你将来要成佛,不久要做佛。而不是说把那个水往脑袋上灌,相当于授记一样的。

  69. 学小乘佛法的人是否可以成佛?

  依小乘的教义来讲,最后只能成四果罗汉——阿罗汉,主要是断尽了三界的见惑、思惑,消除了业,得到解脱。见惑是理方面的,思惑就是烦恼。小乘的次第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初果叫须陀洹,华译为预流。什么叫预流?就是进入初果,开始预入圣者之流,登入圣位,不再是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的贤位了。预流主要是把三界的见惑全部断了。见惑就是迷于理的障碍,迷于四谛的道理。

  二果叫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二果除断见惑以外,还把欲界的九品思惑断六品。

  三果叫阿那含,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

  四果叫阿罗汉,华言无学,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证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四智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办,不受后有也。我生已尽,即生死已断,不再受分段生死的痛苦;梵行已立,就是清净的解脱行已经建立起来了;所做已办,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办了;不受后有,不再受果报。

  小乘到了阿罗汉就是极果,为什么说不能证佛果呢?因为佛果必须要发菩提心,要有悲愿,在五浊恶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度众生,不度众生就不能成佛。小乘只能证人无我,不能证法无我。大乘菩萨就是进一步证法无我,证法无我达到断法执,最后转识成智,证得三身,证得五眼六通,叫佛果。当然也有些小乘回小向大,那就是发大乘心的小乘,这是个例外,一般来讲,小乘只证阿罗汉果。

  70. 小乘有派是怎么回事?

  有就是一切有部。在佛灭度后,最初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二根本部派,两部共计分裂成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佛教。小乘里面大一点的派别为一切有部和经部。什么叫一切有?主张三世实有,简单来说,执著有我这个身在受报,过去受报,现在受报,未来受报。虽然是人无我呢,但是这个法是有的,时间、空间是实有的。他执著一个实有,对大乘来讲就是只断烦恼障没断所知障,只见我空不见法空,所以叫有。

  71. 如何理解了义与不了义?

  了义就是彻底不彻底、究竟不究竟。若是专门只讲空而忽略缘起,就是断灭空,就不了义;专门只讲因果而不讲无我,那就是一般人天因果,不是菩萨的因果,也是不了义的。

  空宗学人说空宗经典是了义的、唯识经典是不了义的;唯识学人就说空宗经典是不了义的、唯识才是了义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太虚大师说过,大乘八个宗派教义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这中间,你就不要去议论,哪个了义哪个不了义,其实都是了义的。条条江河通大海嘛,佛法就是大海。

  《瑜伽师地论》讲学佛要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这是最标准的,学佛要四依。

  依法不依人:指以所说的教法是否合乎正法为准则,不执著说法者本人之好坏。他只要讲正法,不管他相貌如何、年长与否、学历高低,你都要恭敬他。

  依义不依语:指不要呆板地执著这个语言,要了解表达的意思。执著语言就错误、狭窄,因为佛法境界是超过语言寻思的,是不可思议的。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指依大乘经,不依小乘经。从大小乘来看,小乘是不了义的,大乘是了义的,因为小乘只能证人空,不能证法空,大乘是双证人、法二空。

  依智不依识:指对于一切法的自相、共相,要善于通达、了解,叫依智不依识。智是智慧,识是分别。众生的第六意识往往是虚妄分别,为眼前境象所迷,心随境转,就生起很多颠倒,被六尘牵着鼻子跑。学佛就要转识成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自己能做主,就不随境转,不被六尘所迷惑。明代蕅益大师有个晚上入定到了兜率天的内院,弥勒菩萨正在讲经。弥勒菩萨看他到了后,就说了首偈子: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识属染,智属净;染有生死,智无诸佛。这首偈子说明识与智的分别。我们的第六意识由于妄想分别多,见不到真相。必须把妄想分别去掉,完全以定观照一切,以智慧观察一切,就能像大圆镜一样,把一切森罗万象都照得清清楚楚的,从而认识到诸法真相。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