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的唯一途径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佛是为了成佛,成佛在一般人看来是很虚玄的。有人可能不禁会问:自古以来究竟有那些人成佛的呢?《经》曰:“三世诸佛”。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诸佛,诸,是众多义。现在我们熟悉的有释迦牟尼佛,弥陀佛,药师佛等,但已经成就的佛陀远不只是这些。大乘经论中,说有恒河沙数诸佛。可知过去已经出现过众多的佛陀,现在十方世界中,同时也有许多佛陀正在说法,未来世还会出现无数的佛陀。因此,其它经论又有十方诸佛的说法。
佛教徒常念的一部经典《弥陀经》,就有关于十方佛的记载,经中说:“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械,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于食时,还到本处,饭食经行。”《弥陀经》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况,西方极乐世界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以西,中间距离十万亿个世界,那个世界的众生每天清早拿着香花去供养十方世界的诸佛。经中又举六方佛称赞弥陀净土,足见成佛的众生之多。
如何成佛呢?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说三世十方诸佛都是依般若成佛的。这又告诉我们般若在成佛中的重要性。然而,般若是圣贤的智慧,对于凡人如何才能认识它,把握它呢?基于这个前提,经中说有三种般若:一曰文字般若,二曰观照般若,三曰实相般若。三种般若之中,唯有实相般若是般若的实质,文字般若及观照般若是由能生般若故,称为般若。般若是是修学佛法的核心,有情从学佛到成佛都不能离此法门,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
一、学佛要从文字般若下手,经曰:“从闻、思、修入解脱门”。或曰:“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又修学佛法的八正道,以正见,正思惟为首。文字般若并非以文字为般若。世间的文字很多,在许多情况下,文字构成的知识不但不能引发般若,恰恰是障碍般若产生的力量,因此,经中特别指出文字般若,是在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的情况下产生的。
亲近善知识使我们才有机会接触文字般若,因为只有亲近善知识才能听闻正法,正法能引发般若,所以正法是文字般若。世尊在《阿含经》中,向我们强调了亲近善知识的重要,经曰:“我由善知识故,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与善知识共从事者,信根增益,闻、施、慧德皆悉备具。”俗话说: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亲近善知识能起到“近朱则赤”的效果。佛陀这样的大智之人,都要因为亲近善士而成就,何况我辈呢?
听闻正法,正法是如来教法。世间无明,不能正确认识宇宙人生,颠倒黑白,使得有情处在无穷无尽的烦恼、妄想、执著状态中,覆盖了般若慧。听闻正法是为了正见宇宙人生,如实了知世间的缘起性、因果性、无常性、苦性、空性,改变以往的错误认识以及执著,便能息灭妄心,妄心息灭了,般若智自然显现,这在三种般若中,是从文字般若中产生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是以般若正观去观照一切,如经中:“照见五蕴皆空”或“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是观照般若的表现,由观照般若正见诸法实相,从而引发实相般若。
二、声闻乘的五分法身以慧为核心。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戒,是迈向解脱的行为规范,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戒能调伏六根、三业。通常,我们的六根是随着我们的情绪支配下行动,由于我们有强烈自我,又心存贪嗔痴,于是不免产生杀盗淫妄的行为,戒能约束我们的行为;又戒能生定,是因为戒在约束三业的同时,也限制了妄想的泛滥,持戒的人念头不会很杂乱,修习禅定自然容易成就;定能发慧,平常的人因为妄想执著的关系,使得般若慧光被障覆,现在以禅定力量平息了妄想及执著,无漏慧自然显现;由慧成就解脱,无漏慧使我们的心灵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无漏慧使我们证得寂静的涅槃;由解脱成就解脱知见,解脱知见是尽智与无生智,尽智:乃断尽一切烦恼得入无学位的智慧,无生智:乃证得无生法之智慧。这二种智慧都在成就解脱之后产生的。
五分法身之所以以慧为核心,是因为持戒修定都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比如:持戒,象世间各各宗教都有自己的戒律,而一个国家也有类似于戒律的法律;修定,佛教中所说的四禅八定乃是世间禅,印度的瑜珈派外道有瑜伽法门的修习,中国道家的吐纳法也是修定的一种。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者,是佛教不以持戒为究竟,六根本烦恼中视外道以持戒求解脱为戒禁取;佛教也不以修定为究竟,菩萨戒中以贪著禅味为犯戒。佛教的持戒修定乃是为了开发无漏慧,由有慧故始能解脱烦恼,证得涅槃。
三、菩萨道的六度法门中以般若为导,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六度法门的前五度,世间人也修习,然而为何不能成为菩提资粮呢?因为没有般若,同样修习五度具足般若以否,效果截然不同。
(一)布施:《摄大乘论》卷二说:“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曰施”。布施,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施舍。有财富的施舍,财施;知识技术的施舍,法施;以及给人勇气胆量的施舍,无畏施。布施虽然是为了别人,但自己却能得大利益。一能破除自己的悭吝:我们因为对财富的贪著,当需要对别人给予施舍时往往会表现出悭吝、舍不得,就象生活中我们有时觉得很多东西都是多余了,可一旦要送给人家时,才发现什么都很重要,这是悭吝的表现,施舍能破除悭吝;二能破除贪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有人一生贫穷为什么?是因为不肯布施,佛教称布施是种福田,种了福田,人生方始有福德,因此布施能破除贫穷,能使我们人生拥有福德。
布施法门世间人在修习时,总存在一些不正当的因素:有人布施是为博得良好名声,让别人觉得他是慈善家;有人布施因为有愧于人,布施了始得心安;有人布施是带着强烈的功利色彩,布施是为希望得到更多的回报;有人布施是带着轻视的态度,以显示他的富有;有人布施是为逃避不好的运气,所谓破财以保平安;有人布施是为引起别人对他的好感、拥护,以成就自己野心;有人布施是基于好胜心,说明自己的富有超过别人。这些布施在佛教看来,都是不如法,它虽然能够给你带来一定的利益,但也夹杂着缺陷。
在般若引导下的布施则不然,《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一说:“菩萨摩诃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密,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如法的布施是从慈悲心出发,以智慧观照世间的需要而修布施,布施时要不住施相,不能认为我是施者,对方是受惠者,及施给他多少财物。就是你对自己的布施行为,要象没有那么回事一样。《金刚经》说:“菩萨不应住色布施,不应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也是这个道理。不住相布施功德如广大虚空,不可穷尽。
(二)持戒:《摄论》卷二说:“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善趣等持故名为戒。”菩萨戒的内容称为三聚禁戒:一曰摄律仪戒,是止息一切恶行的戒律;二曰摄善法戒,奉行一切善行的戒律;三曰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戒律。持戒的意义:一,能息灭恶戒,持菩萨戒必然不会去持民间宗教规定的恶戒;二,能关闭恶趣门,持戒止息一切恶行了,就不会堕三恶趣;三,能生善趣,持戒利益能令我们生人天道中;四,持戒能获得等持。等持是定,即由戒生定。
戒律是行为轨范,因为它注重仪轨形式,使得人们很容易著相,终日总在分辩应作、不应作,犯罪、不犯罪之中,因此持戒往往为戒律所缚,“别别解脱”变成别想解脱了。般若引导下的持戒则能避免斯过,《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一说:“罪不罪不可得故,名具足尸罗波罗密。”从缘起上看,显然有罪不罪的差别,但深入性空中,以慧眼观照,罪与不罪差别都无,本性空寂。因而,罪与不罪都不过是种假相,这样就能从犯罪不犯罪的著相中解脱出来。
(三)忍辱:《摄论》卷二说:“又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忍辱是体现了菩萨的涵养。它包括:耐怨害忍,是对于怨家仇人的种种无理非难,能够忍受;安受苦忍,是个人修行及度化过程所存在的种种恶劣条件,如身体病弱,天气冷热,衣食不具等,都能泰然处之;谛察法忍,是对与我们认识悬殊的真理,能认同接受。忍能使我们消除愤怒,一个人倘若充满憎恨心,缺乏忍的涵养,才会产生愤怒;具备忍辱的涵养,就不会有愤怒了,对于别人的伤害你能心平气和,和颜相向,就很难树立怨仇,因而忍的涵养又能使彼此和谐,内心安祥。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一说: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密。平常人不能修忍辱,是因为心为境所动,怎么能做到心不动呢?那还得用般若慧观照,了知我法相了不可得。《金刚经》说:“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佛陀回忆当初他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之所以能够忍辱,是因为无我相,因此要能以般若观照,通达性空,了知诸法如幻如化,无我无人,自然心不为境所动,成就忍辱法门。
(四)精进:《摄论》卷二说:“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精进有:披甲精进,披甲是勇士上阵杀敌,勇往直前,喻菩萨在止恶断烦恼时勇猛不懈;修善法精进,是精进修习一切善法;饶益有情精进,是精进不息的饶益一切有情。精进能止息恶法,对治懈怠,成就善法,乃至令善法日益增长。精进要在般若引导下。世间缺乏般若,世人一生中也在为财富、家庭、地位努力奋斗,有时甚至精进的杀人、杀动物,精进的偷盗、抢劫,精进的邪淫,精进的妄语。虽然得到一些眼前虚幻不实的利益,但却造下了无穷无尽的罪过。在般若引导下的精进是以止恶行善为准则,不仅现生使您活得心安理得,未来世也利益无穷。
(五)禅定:《摄论》卷二说:“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禅定与散乱是对立的,如同水火,有散乱就不得禅定,成就禅定就能消除散乱。禅定又能使心境处于寂静状态中。《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一说:“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波罗密。”般若引导禅定,照见诸法如幻如化,心不随境转,则不乱。世间修禅往往容易住禅定中,贪著禅悦,依般若观照则能远离禅味的贪著,不味。
四、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佛,梵语佛陀,汉译觉者,智者。成佛,称为成就无上菩提。发心趣向佛道的人,叫做发菩提心;菩萨具称菩提萨陲,菩提是智义、觉义,成佛,是成就无上的智慧,无上的觉悟;发菩提心,是发心追求无上智慧,无上觉悟;菩萨,是趣向无上智慧的实践者。
声闻解脱道中将成就涅槃的法门称为三十七菩提分。即四正断、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菩提分,即菩提因,这三十七种法门为成就菩提之因。
成佛乃智慧的成就,因而,在佛经中又以智慧为出生诸佛的父母,如《维摩经·佛道品》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以智慧为三世诸佛的父母,一切诸佛都以智慧成就。《大智度论》卷十八说:“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般若能养育诸佛,如果佛为众生慈父的话,那么,般若便是众生的祖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