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真大师:佛教音乐是度生法门

2013年01月10日 14:23  新浪佛学 微博

  文/觉真大师

  佛乐的产生,追本溯源,大概从佛教在印度诞生弘传之时,就已存在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云:“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梵音,即是佛教音乐的另一名称。在中国佛教中,所有佛事唱诵,统称为“梵呗”。据《大宝积经》卷102与《大方等大集经》卷46记载,佛陀有六十四种梵音。《长阿含经》中曾指出:音声具足五种清淨,乃名梵音。这五种清淨是:一其音正直,二其音和雅,三其音清澈,四其音深满,五周遍远闻。可见,微妙清淨的梵音,从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中流露而生,自然不同于世间音声而“胜彼世间音”了。《十诵律》云:如听梵呗其利有五:一者身体不疲,二者不忘所忆,三者心不懈怠,四者音声不坏,五者诸天欢喜。《南海寄归内法传》则记载,演唱清淨梵呗,能获六种殊胜功德:一能知佛德深远,二体悟制文之次第,三令舌根清淨,四得胸臆开通,五处众不惶,六长命无病。这与《愣严经》中所指出的“此方真敖体,清淨在音闻。”正可互相印证。

  梵呗传入中国,恐怕也与大月氏使者伊存来长安为博士弟子秦景宪授经,或从汉明帝遣使求法,白马驮经而来即已开始了。不过,未见史载。最动人的传说,是三国时期,曹魏陈思王曹子健行于山东鱼山(今东阿县)忽然听到空中传来和雅美妙的梵天之音,他为其所感,心有所悟,摹写记录其音节,撰文制音,传于后世,称为“鱼山梵呗”,据说这就是中国佛教梵唱乐曲之初始。当然,史有明载,恐怕要数南北朝时期即已在佛寺中广为盛行的一种“唱导”了。

  南朝(梁)慧皎(497-554)在他所着《高僧传》卷十五中说:“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他特别举出庐山慧远大师“道业贞华,风才秀发”,他几乎是一位最具代表性的唱导大师了:“尔时,导师则擎炉慷慨,含吐抑扬,辩出不穷,言应无尽……于是阖众倾心,举堂恻怆,五体输席,碎首陈哀,各各弹指,人人唱佛……”。这样的场面,这样的宣唱效果,这样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可谓前无古人了。佛教在中国弘传二千馀年,哪里有佛教徒,哪里就有佛乐声声。晨钟暮鼓,二时课诵,犍椎法器,梵唱不绝。

  八万四千法门,佛乐即是度生方便。《法华经》云:“或以欢喜心,歌颂佛功德,及至一小音,皆共成佛道。”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稳定,国运昌隆,佛教音乐也有了新的发展,两岸三地,更有了专业的佛乐团体,他们继承传统,又能适应现代,应机弘法,随缘度生,使古老灿烂的佛教音乐重现一片生机。1996年,北京佛教梵音团远赴法、德、瑞士等国家演出,风靡了西欧。2004年以来,大陆佛教音乐团与台湾佛光山梵呗团共同举办了“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展”,甚至远赴美、加等地巡迴演出,无分国界民族,心灵感通呼应,“山含瑞气,水带恩光。”好评如潮,影响深远。今天,深圳市交乐团,以西洋音乐的结构形态和音乐元素来表现古老梵音,传播佛法大义,这是一种创新,一种智慧。传统与现代融合,佛法与人生相契,奏生命和谐之乐章,播社会和谐之福音。体现了中央和国家宗教局、深圳市政府对香港佛教界的深切关怀,我们感恩,我们珍惜有此大福报,我们将在《神州和乐颂香江》的禅悦、清凉的韵律中,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礼敬佛曆2551年的庄严佛诞。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