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猜疑的可怕

2013年02月26日 13:34  新浪佛学 微博

  如果在一个国家,邻里街坊彼此很少打招呼,甚至不愿意互相认识,那么“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将慢慢被遗忘,或在不远的将来被当成谎言。

  如果一个家庭,亲人之间好像陌生人,孩子不愿意和老人沟通,老人不了解孩子的想法,丈夫和妻子都猜忌对方的忠诚,那么听到“温暖的家庭”“温馨的亲情”,人们将付之一笑。

  更不用说,当街上有人摔倒,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第一个念头不是马上行动,而是“他会赖上我吗”“会让我赔钱吗”。人在现实中越来越麻木。

  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会把心摊开给别人看吗?人们习惯了戴着面具说谎言,做着连自己都觉得恶心的事情,却告诉自己:“习惯成自然后,这些都是理所应当。”

  在人世间,我们有很多身心上的痛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无明。因为无明,所以无法分辨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当傲慢产生后,我们会担心因此引发的行为和言语有没有被赞同、有没有人设障碍,而为了这一部分,疑心病就会产生,时常去猜测别人做的事、讲的话背后动机是什么。大家都缺乏安全感,就会产生保护自己、防卫他人的心态。这种心态,不仅想保护自己,同时还隐藏着一种威胁别人的念头。加上社会上的种种竞争,会让这种防人护己的心态不断膨胀,又习以为常,使得自己无法察觉。于是,人与人相处,演变成需要去互相猜疑,而痛苦就会跟随而来。

  很多事情会让我们感到痛苦,是在猜疑下产生的。有猜疑,就需要比较,任何事情都可以作比较。虽然从佛法的观点来看,随喜就可以熄灭这种比较所生的嫉妒之火,但我们又做不到。往往随着疑心而产生强烈的嫉妒,有了嫉妒而生起憎恨心。别人的作为让我们不舒服,我们不会去观察这个对自己有没有帮助,只是随着分别心去接受爱听的语言或避开不爱听的语言,以及决定哪些是可接受的行为。一旦没有理智分析,就会从片面的主观角度,将自己不愿意接纳的部分,想方设法让别人也认同是不好或不对的,于是夸张、强化自己的想法或语言,唯有这样才有人愿意附和你的说法或想法。这种疑心病所引起的念头,往往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当因果业力真实不虚地成熟在面前时,我们贪嗔痴所做的任何恶业,果报必须由自己去承受。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