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与旧

2013年03月11日 15:27  新浪佛学 微博

  人活著不能没有理想与目标,就像船行海上,不能缺少导航的罗盘与明灯。理想与目标时时指引著我们前进的脚步,吾人也唯有在不断的追求目标,达成理想的过程当中,生活才能得到充实,生命的意义才能获得发挥。

  然而,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尽的,理想与目标不断在提昇,所以在各方面就要不断的求新、求变,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才能带动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因此,歷朝歷代都有“变法维新”;“新”意味著进步与美好,“喜新厌旧”也就成了人类的天性。

  “新”的固然要追求,“旧”的往往是经过了时间的歷练,而成為一种宝贵的经验,它是求新、求进步的凭藉,所以新的事物固然要接纳,对於旧的经验也不容遗弃,两者是并行不悖、相需相成的。例如,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该时时温故知新,才能在知识的领域中有所增益。孙中山先生手创三民主义,也是秉持中国固有文化及擷取西方文化的精华,不但是中西文化的交匯,更是新旧思想的融会。

  在我们的社会里,固然由於有不断求新的精神,才能带动社会的进步,却也由於人类有怀旧的情感,才能在进步繁荣中平添一份温情,而使生命的意义提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每逢过年,家家户户总要来个大扫除,除旧佈新;人体的细胞,也是时时都在新陈代谢,汰旧换新。尤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於天道的运行不已,时序的交相更替,人们一生当中,总要歷经无数次新旧更换的过程与经验。自强不息的人,能从每一次的衝击中,获得智慧,不断成长;而意志薄弱的人,却往往迷失於新旧潮流之中,无所遵循。

  新与旧,无所谓绝对的好与坏,只在於如何取捨运用。《三字经》说:“中不偏庸不易”,我们在处世的态度上,对於新与旧应该秉持中庸之道,一味的墨守成规,将流於迂腐、落伍,但过份的标新立异,却又显得轻佻、肤浅,如何从旧有的经验中求变化,才是进步之道。《人间福报》

分享到: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