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梦法师:儿童教育

2013年05月28日 16:26  新浪佛学 微博

  文/继梦法师

  儿童教育

  人,天生是善良的、是纯真的、是完美的。………

  人,天生是善良的、是纯真的、是完美的。但是离开母体以后所受到的无知诱导,导致伤害污染与扭曲;因此逐渐的产生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贪、瞋、痴、慢、疑的心理现象,以及十善十恶等各种行为及语言的情形。

  此种状况的产生导源于儿童时期的人际行为与人际关系。人际,际为界限、范围,这是一种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但是人的界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范围界定,却是一个人身语意业的标的。一个人若在人与人之间的范围分野不能拿捏得恰当,那么其身语意业必然会经常触犯族群公约,此时其行为与言语干犯法纪,而其心理的贪、瞋、痴、慢、疑亦必起作用。因此,人际行为乃是一个人教育的基本纲绳,而今教育中缺乏此一基本架构,所以光怪陆离的情事层出不穷!

  人际行为与人际关系不是指商业交际或官场来往之类的应酬,而是在指导个人的生命空间与族群公约之间的自处与相处之道。这种教育应从儿童开始,尤其是在儿童开始接触家庭以外的同伴或玩伴时,更须即时展开正确的指导与教育,教导他们自家中的习惯(即个人生命空间)与外在的环境(即族群公约)有何不同,必须如何适应?

  外在的环境即同伴的习惯、行为、态度等,此同伴即包括玩伴、亲戚、家庭、学校、同学,乃至一般相遇的同龄朋友等,必须注意接触所及的人,视孩子的反应而一一指导之,并加以区隔“彼”与“此”的扩大;否则,孩子们在生活圈扩大的同时,会因为无法适应而造成伤害、污染、压抑乃至扭曲!此种适时的指导与教育,即是“华藏工程”的推行。

  提及教育,千头万绪;言及儿童教育则入五里雾中,伸手不见五指!其最关键即是儿童的人际行为与人际关系的指导与矫正。此中的工作既然是个案的提携与暴露,则其内容必须是健康及具有一般性的诱导──亦即诱导孩子拓展视野、分清人我,包容他人的身语意;并应坚持个人的生命空间,包容他人的存在,顾及族群公约的有效性;如是,方为儿童教育的根本。此种人际行为与人际关系的教育,能令孩子的EQ以及心智年龄乃至心灵年龄的成长快速,且知识性等“小学”教育则在辅行中兼顾成长。

  所以,家庭华藏工程也好,儿童人际行为教育也好,皆以“大学”的心灵年龄为主,而以心智年龄的成长为辅,IQ等“小学”知识辅行而已!此乃当今教育界首要之务也!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