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谛:开启中观门扉之钥匙

2013年05月31日 15:23  新浪佛学 微博

  一、概述

  (一)中观的分别

  在藏传佛教里,有中观和大中观之分。何为中观?何为大中观呢?

  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寂天菩萨《入行论》的智慧品、以及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论典所提出的理论,就是中观,而不是大中观。原因何在呢?因为,它们只解释了第二转法轮的思想,还未直接涉及到第三转法轮所讲的远离一切执着的光明。根机较好的人,在修出离心或菩提心的同时,也有可能证悟空性。譬如,当我们反复思维到心非常疲惫时,便不再观想,心安住下来,这时,一切杂念会自然离去,如果积资、忏罪的条件也已经具备,则在所有杂念离开的那一刹那间,也有可能证悟空性。但是,在此之前,必须要有中观的概念才行。

  而大中观是指他空中观或如来藏中观。在印度佛教里没有“自空”和“他空”的名词,这是西藏人造的,但是,在印度佛教里存在“自空”和“他空”的涵义。大中观就是讲如来藏,因为它多了“光明”的含义,所以叫大中观;而《龙树六论》中还没有提到“光明”的一面,缺了最究竟的内容,故只能称为中观。

  (二)分开二谛的必要性

  上述的两种中观都需要分二谛,否则在理解上就会产生错乱。

  此处主要是讲中观,不是讲大中观,而且是从二谛,即胜义谛和世俗谛两方面来讲。因为二谛涵盖了所有中观的含义,而且分开二谛也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不了解中观的人,在看到《金刚经》、《心经》等般若波罗密多经论里讲五蕴皆空、四大皆空、诸法空性等等时,因为不懂得将世俗谛与胜义谛分开,总是感到其中矛盾重重:到底有没有成佛之说呢?既然佛是空性,为什么要学佛呢?怎么能成佛呢?有没有因果轮回?既然因果、轮回、学佛、成佛以及度化众生都是存在的,又怎么会是空性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分开二谛。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讲解空性的开篇就提出一个争论。什么争论呢?月称菩萨在讲因果关系不存在的时候,有人便反驳道:我们的眼耳鼻舌等五识明明能接触到因果,若因果不存在,则眼识为何能看到?耳识为何能听到呢?

  对此争论,月称菩萨是如何制止的呢?他将胜义谛和世俗谛分开,疑问便迎刃而解。

  我们在这里分开二谛的原因,不是为了制止他人的争论,也不是为了推翻其他教派或者其他人的观点,就是要推翻自己原有的错误观点。释迦牟尼佛宣讲般若波罗密多和龙树菩萨造《六论》,也不仅仅是为了制止他人的争论,也同样是为了推翻凡夫的错误观点。虽然我们不需要跟别人辩论,但需要跟自己辩论。所以,学习中观二谛的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学习二谛的重要性

  中观的内容很广,但此处只讲一部分,也就是既简单又关键的一些问题。这既是理论又是修法,我们必须了解。

  听闻空性,千载难逢,可以在每个人的心田里播下空性的种子,这粒种子不但永远不会毁坏,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成熟。《中观四百论》中说:“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

  许多众生福德浅薄,没有机会听闻缘起性空的妙法,即使听闻,大部分众生也因根器福德低劣,以及教育成长环境的恶劣熏习,从而导致对空性正理不但不生信心,而且也不能生起合理的疑惑。假使谁人能够略略生起合理的疑情,比如:略微想一想:“诸法可能是无自性的吧?”他也能依此而坏灭三有轮回。

  另外,不了解空性,就没有“无缘”的概念,就很难做到三殊胜中修法的“无缘殊胜”。从这方面讲,闻思中观是很有意义的。

  当出离心和菩提心修起来后,下一步就要修空性。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所讲的三个主要内容,前两个便是出离心和菩提心,第三个不是别的,就是空性。出离心和菩提心,我们总有一天会修好,这是肯定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此后,凡是想解脱的人,必须证悟空性,否则,即使出离心、菩提心发得再好,也无法解脱。

  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必须过三关:出离心、菩提心和最后一关——证悟空性。所以,证悟空性非常重要。虽然目前对我们很多人而言,修习空性还为时尚早,但是能提前了解也有好处。

  目前有人讲,只要实修,不要理论。实修当然很好,但是,如果没有理论,又如何实修呢?虽然六祖慧能大师和米拉日巴尊者没有经过太多的闻思,仅仅通过一段时间的苦行,在得到上师的殊胜加持之后,便证悟了无上的境界。但他们是上等根机者,难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上等根机?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是这样的。

  我们必须通过闻思来给修行开绿灯。没有闻思,对理论和修法都一无所知,修什么呢?只是静下心来,不起任何杂念,这就是修行吗?这不是修行。众所周知,很多动物都会冬眠,而且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更长,但这是不是修行呢?它能否由此而证悟获得解脱呢?不可能的。所以,只是心里没有杂念,也不算什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正知正见,而正知正见来源于闻思,所以,闻思是必须的。

  闻思什么呢?要彻底断除生老病死的根本,就必须要有空性的见解;如果没有空性见解,仅靠修出离心、修菩提心、修忍辱等,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你们也许有这种感觉:有些时候说出离心很好,听起来好象什么都不如出离心;有些时候又说菩提心很好,只要有菩提心就足够了;有些时候又说空性很好,只要证悟空性就可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这三个都需要,只是要有先后的顺序,最后都必须具备。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作用,三者结合,才能让人走上真正的解脱道,缺少一个都不行。

  二、中观及二谛的含义

  (一)中观的含义

  中观的含义,是指远离一切执着,远离一切二边。简而言之,二边是指凡夫的执着。甚至包括我们的梦境,都是建立在二边的基础之上的。二十四小时里我们的所做所为,第六意识的思维,以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的感受,这一切都叫二边。为何称作“二”呢?因为,我们的思维从未离开过有无、常无常、高低、左右、上下、长短等等这些相互观待的概念,所以叫作二边。远离二边后的中间之道称为中观,那么,是否有一种“中间”的存在呢?不可能有。虽然没有一个“中”的存在,但如果用人类语言来表达空性,就只有暂时用“中观”二字,如果要真正了解它,则必须自己亲身体会。

  (二)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含义

  1、胜义谛对凡夫而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从未接近过的境界叫作胜义谛。现在,在我们六识所能触及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境界,这当然不是柏拉图所讲的理念世界。这如同当空中乌云密布时,一阵风将乌云吹散,就露出了乌云背后的蓝天。同样的,我们现在的所触、所及就像乌云一样,它遮蔽了一切真相,使人无法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现在我们就要寻找一种能够象风一样吹散这些“乌云”的有力手段。当这些“乌云”消失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另外一个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没有任何物质、精神、运动等世间一切虚幻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而是一个空性、光明、和平的世界,就像一片深秋的蓝天,万里无云万里晴。虽然它并不存在世界、非世界的概念,但是,可以假名为世界,这种境界叫作胜义谛,也就是万物最究竟的本来面目。

  慧能大师曾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从这个角度说的。

  谁能知道这种境界的存在呢?佛、菩萨和一些证悟了的凡夫随时可以进入这种境界,他们知道。而普通的凡夫虽然不能直接感受和体会此境界,却可以通过理论来证实这个世界的存在,所谓的理论即指中观的逻辑。

  2、世俗谛是我们最了解的,平时我们在二十四小时里所接触的一切,也就是前五识所能感受到的,第六意识所能思维到的一切都属于世俗谛。世俗谛中包括了因果、轮回、造业、行善、学佛、成就、堕落,还有物质、精神、时间、空间、运动等等,也包含了古往今来的哲学、科学、艺术等一切学科。

  佛曾说过:“我不与世人争论,但世人与我争论。”所谓“我不与世人争论”,就是佛从世俗谛角度讲的。其中的“世人”,是指人眼、耳、鼻、舌、身识的观点。依世俗谛而言,世人眼睛所看见的物体算不算是物质呢?可以这样肯定。不仅如此,包括山河大地以及一切所思所感都是存在的,有轮回也有涅槃,有善也有恶。凡是世人的眼、耳、鼻、舌、身识所能感觉到的,都是存在的。然而,世人眼、耳、鼻、舌、身所感觉到的,形形色色的一切,只不过是如幻如梦的虚幻世界,是世人的眼、耳、鼻、舌、身识所创造出来的世界而已,但佛也临时肯定它如幻如梦似的存在。而那些被眼耳鼻舌身识所否定的,佛则肯定为不存在。所以,佛不与世人争论。这叫作世俗谛。

  神秀大师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但其境界尚未达至究竟。

  前面佛所说的“但世人与我争论”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佛从宣说胜义谛的角度而言的。世人为什么会与佛争论呢?因为,佛所讲的胜义谛境界已经超越了世人眼、耳、鼻、舌、身识的范围,他们无法理解,所以会与佛争论。

  在每一个物质上,都存在世俗谛和胜义谛这两个层面。比如说:一幢房子也存在这两个层面。怎样存在呢?若从眼、耳、鼻、舌的角度观察,在世俗谛中确实存在一幢房子,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作用,这是从世俗谛角度讲的。那么,房子胜义谛的一面是什么呢?我们要观察,眼睛明明看见这里有一幢房子,但是它是否真实存在呢?其实,我们的眼睛只是看到这种现象,却没有能力辨别其真假。

  比如某人患眼疾时,会将雪山看成黄色或蓝色,这时他知道白色是真实的,黄色或蓝色是虚幻的,这是他第六意识的分析结果,而意识分析所依靠的证据仍是源于与其相互观待的眼识:许多年来,我看见雪山一直是白色的,现在突然变成黄色,由此可以推知,肯定是我眼睛生了病,而不是雪山发生了变化。他经过这样的推理而认为雪山的颜色不是黄色,应该是白色。

  可是,眼识和意识都无法超越其自身的境界。眼睛只能看到平时所能看到的东西,它不能超越此范围;而意识的所有依据也来源于前五识,它也不能超越此范围。所以,眼识和意识都局限在一个范围里,永远不能超越它,这个范围就叫世俗谛。但是,我们通过学习中观的理论,便可以知道这一幢房子的胜义谛层面。

  胜义谛好比是雪山原有的白色,世俗谛好比是因患眼疾而引起的,将雪山看成黄色或蓝色的错觉。白色是实在,黄蓝色是现象、是虚幻的。也可以说胜义谛像苏醒时所见的景象,世俗谛就像梦中的景象。我们日日夜夜都在做梦,所谓的成功失败也就是一场美梦和恶梦而已。梦中的一切景象,从苏醒的角度而言是根本不存在的。梦里的所有苦乐美丑,都将跟梦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样的,当我们彻底地到达胜义谛的时候,在自己的境界中,世间的苦乐、善恶等等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但却能了知他人的苦乐,所以,就会永恒地度化众生。

  以上简要地介绍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概念。

  三、两个世界如何取舍

  世俗谛和胜义谛两个世界是如何切换的呢?到底其中只有一个是真理,还是两个都是真理呢?

  对于世俗谛和胜义谛,凡夫是无法切换的,只能停留在世俗谛中,无法进入胜义谛,现在我们虽然知道有胜义谛的存在,却没有办法亲自证入。一地以上的菩萨则时而在世俗谛,时而在胜义谛,当他进入空性境界的时候,便处于胜义谛中,从此境界出来后,又处于世俗谛中。佛则永远超越了世俗谛,始终在胜义谛当中,但是,佛知道世俗谛是什么样子,佛知道众生在世俗谛中干什么,以及度化众生的方法等等。

  由上可知,人[1]有三种:一种人一直都在世俗谛范围内,另一种人一直都在胜义谛的境界内,还有一种人在胜义谛和世俗谛之间来来往往。始终处在世俗谛的就是我们凡夫;始终处在胜义谛的就是佛;往来于其间的就是一地到十地的菩萨。

  菩萨进入胜义谛时,证悟到空性,出此定后,又回到世俗谛,在这个世界里,有形形色色的物质和精神现象,于是,他再次感受到这一切,但他已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

  现在,第一种人,也就是凡夫,他需要做什么呢?他需要超越世俗谛。超越以后他会发现,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胜义谛)存在。于是,他将此世界(世俗谛)与彼世界(胜义谛)相互比较,又发现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他由此可以明白,现在自己所处的世俗谛世界是虚幻的。在这样如理修行后,现象世界就会逐渐消失,直至消失到无影无踪之时,是否就什么都不存在了呢?不是。最后便会出现如来藏的光明。此处虽然是讲中观,不是大中观,但是中观最终也必须承认大中观的如来藏。

  四、世俗谛为何如幻如梦

  在世俗谛中,目前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我们现在不是要去了解佛的境界,也不是要去证悟菩萨的境界,这些与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在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推翻自己眼、耳、鼻、舌的观点。我们能推翻吗?能。因为我们每一个执着的基础,都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不稳固的,所以很容易推翻。而推翻的方法也有很多,下面只讲其中的几种。

  虽然《俱舍论》中讲了人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但一般人平常只能感觉到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所以,在这里不讲复杂的内容,只就这两方面进行观察。

  (一)抉择外在的物质世界如幻如梦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物质世界是一种客观实在,怎么能说它不存在呢?这里首先就要问一问,谁知道物质世界是实实在在的呢?这种观点是自学来的?或是他人教的?或只是自己的感觉?物质世界的实在性主要不是来自父母、老师等其他人的灌输,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感觉。我们从何时开始有这种感觉的呢?譬如说,有些人先不信佛,在看到一些佛经上的理论后,觉得很有道理,才开始信仰佛教。我们对物质实在性的感受是否也是如此,开始没有,在接触了一些理论后才产生的呢?不是。在我们刚刚出生时,就有这种先天性的感觉,那时就执着我的存在,继而就有了我所的存在。我们从未想过我及我所的存在有无证据,而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种观点。所以说,是我们自己认为物质世界是实在的。

  1、寻找“物质存在”的证据

  比如这面白色的墙,因为眼睛看得见,我们就认为这面墙肯定是白色的。但是,正如前面所讲的,我们之所以相信它是白色,除了睁开眼时眼前看得到一个这样的东西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理由呢?没有。所谓的理由,仅仅是眼睛的感觉,而没有其他证据。那么我们的眼睛是否靠得住呢?是否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是它说了算呢?当然不是。不要说胜义谛,即使世俗谛中的微观世界,我们的眼睛也无法看见,那么比微观世界更细微的世界,眼睛就更无法掌握了。在这样仔细观察分析后,我们没有办法证实墙是白色的观点,谁都拿不出证据来。

  譬如,可以用很多仪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速度等,这能否证明它是实在的呢?测量温度、速度的仪器是须用眼睛来观察的,如果没有眼、耳、鼻、舌、身等,谁知道仪器可以测量到这些数据呢?由此可知,最终还是眼、耳、鼻、舌、身在做主。于是,我们再也找不到墙实实在在是白色的证据了。

  这个结论,不是佛要求我们接受的,也不是龙树菩萨要求我们接受的,而是当我们反复思维后,根本拿不出“它实实在在是一堵白色墙”的证据,才从而得出的。

  2、寻找“当下不是梦境”的证据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区分现实与梦境。如果要求你们在十分钟之内,拿出你当下所处的情景不是梦境的证据,我想你们谁都拿不出来。为什么拿不出证据呢?因为梦境和现实这两个世界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虚幻的。有人也许会坚持:这肯定是现实,不是梦境,因为我在赶来听法前,并没有睡觉,没有睡觉怎么能做梦呢?如果是做梦,则一定要先睡觉才行。但是,我们也可以在梦中见到与现在一模一样的情形。所以,这些都不是证据。

  生命的前前和后后,对一般人而言,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本来,我们自以为对生命的中间一段已了如指掌,但是依上面的分析,我们现在到底在做什么也似乎说不清了。

  我们没有讲中观的很多逻辑,只是从简单易懂的角度来阐明道理。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第一、我们找不到墙是白色的证据;第二、我们找不到当下不是梦境的确切证据。

  凡夫的所做所为、所见所闻从来都是没有确凿根据的。但是,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的凡夫不管这是现实还是梦境,只管拼命挣钱,再无其他目的。实际上,如果肯认真思维,就无法找到物质实在性的任何证据。

  这个理论的结果是什么呢?它至少让我们内心升起这样的疑问:我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正在做一场大梦呢?这是我们在没有细致观察时从来不曾想到的。(晚上睡觉时做的是小梦,白天的日常生活是大梦,大梦里有小梦。)

  3、寻找物质的“本体”

  用中观的分析方法来抉择,很快就能明白物质世界是虚幻的。比如:龙树菩萨或月称菩萨是通过五相或七相木车因(逻辑)来抉择此理的,但我们不讲那么多,只讲一种简单的中观逻辑。

  比如说:拆下一辆汽车的所有配件,就成了一大堆零件,而不是汽车;再继续分解,会成为一块块铁,而不是零件;再往下细分,就是一大堆粒子,而不是人们眼里的铁;再分下去,最终,所有的物质便会在我们眼前消失,都不存在了。

  从物质世界的角度去分析,就是这种结果。大而言之,地球是浩瀚无垠的银河系中一颗很小的粒子,将地球再继续分解,粒子中又包含更小的粒子,一直分到最后。虽然,世间的哲学、科学等各种学说都尚未认清分至最后是何种情形,但是,佛早在二千多年前已将它解释得清清楚楚:最后,“最小”的粒子不可能无穷无尽地分解下去,也不可能是不可再分的。所谓的最小粒子是可以再分的,而且最终是可以分完的。以前曾以一元钱做过比喻:将一元钱换成十角钱,再将这十角钱分给十个人,于是,这一元钱便没有了。物质的分解与此类似,它最终是会消失的。

  如果“最小”粒子可以分解成虚空的观点不易理解,也可从一辆车、一幢房屋、一块布的构成来观察物质的虚幻性。比如:用一块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大家都认为布是真实存在的。若将布分解,则只见线不见布;再将线分解,则只见羊毛不见线(假设线是由羊毛纺成的);再将羊毛分解,则只见微尘(或称粒子)不见羊毛。那么请问:刚才的布去哪里了?线又去哪里了?羊毛又去哪里了呢?它们都一一消失了。

  其实,每一种物质都可以这样分解,而且分到极点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总之,一切物质都是在空性中产生,在空性中毁灭,现在也离不开空性。

  至此,我们首先明白了外在的物质世界全是幻相。但是,因为凡夫喜欢执着,最后便只有寄希望于心(精神)的存在了。然而,心的本性也不存在。

  (二)抉择内在的精神世界无实有

  现在再反过来观察我们自己。佛经中讲人是由五蕴组成的。我们都知道,人的肉体是由肌肉、骨骼、皮肤等构成,这些都是可以分解的。除此之外,便是精神。所谓的精神,是指意识、神识(或心)。如果毁坏了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相应的五识就无法存在,这时意识能否存在呢?它也不可能单独存在。这怎么可能呢?我们以前一直认为,心在思维,心在接受,心在排斥,而肉体则像意识的佣人一样,意识怎么安排,它就怎么去做。比如说:意识命令肉体去接触火,虽然火会将肉体烧毁,但是如果心愿意,肉体就必须听从它的指挥。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意识(或心)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呢?

  各种各样的仪器能否直接测量意识呢?不能。当心中产生喜怒哀乐时,人的大脑等器官就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而仪器只能通过测量人体的生理变化,来间接推测心的状态。然而,这种方法根本无法找出心的本性。

  其实,心的能力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这个问题最好还是问它自己。怎么问呢?就是当心平静下来以后,再去观察心到底是什么,也就是用大圆满的方法来寻求答案,这样就能发现其中的真理。虽然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如中观的逻辑推理等,然而它们都不是十分有力,故而最佳的选择就是反问自心。

  但是,在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之前,我们不用问,即便问,它也不肯回答;而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之后,只要一问,它就愿意立即显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还要复杂、细微,有不易度测而逐步深入的层面,以及难以想象的超级功能。所以,自人类有史以来,除了佛陀以外,没有一个人能真正了解到精神的内幕,所有的智者都被弄糊涂了。可惜,精神世界中绝大多数非常奇妙的东西,都封锁在修行人的境界和一些特别的书籍之中,普通人虽然从无始以来就没有离开过精神世界,但对它的真正面目和神奇力量却一无所知。真理告诉我们:浩瀚无垠的宇宙是仅仅依靠一种细微神奇的内在力量而生存的,当这种力量完全消失的时候,所有异彩纷呈的现象,便会在一瞬间灰飞烟灭。这一切,真是不可思议啊!

  有些人在打坐中,刚刚略微接触到空性时,一看到我不存在,就立即害怕了。因为我们以前一直认为我是存在的,而现在突然发现,“我”的确不存在了,所以就开始害怕了:若我都不存在了,那现在坐在这儿的到底是什么呢?那该怎么办呢?其实不用害怕,对钝根者而言,这是正常现象,是已经开始有一点点接近空性境界的表现。譬如,手很接近火时,会感觉到它的温度;如果离火很远,即使火燃得再旺,也没有感觉。同样,虽然佛经上讲了那么多的空性,但是如果不学不修,它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就是微乎其微的;而在打坐中比较接近空性时,我们就开始有了一些反应,害怕便是其中一个反应。这只是一种临时的恐惧,很快我们会超越它。若能继续修学就会明白,我的本性本来就是这样,不是现在才没有我,而是无始以来始终如此,但我还是活下来了,“我”是显空无别的,所以也不用害怕。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不但物质世界不存在,包括精神世界也不存在。而世俗谛仅仅是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组成的,一切都包含在这两种世界中,它们都不存在了,还能存在什么呢?这就说明,没有一物是存在的。就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目前,我们虽然知道这两种世界是不存在的,但这只是意识的肤浅感觉而已,不是真正地体会空性。

  五、二谛双运

  空性(胜义谛、实相)和现象(世俗谛)从来就不矛盾。前面提到过,有些人读过《金刚经》、《心经》后就误认为:胜义谛的空性与世俗谛的现象是矛盾的。若是空性,就不可能有轮回;如果有轮回,就不可能是空性。但这只是他们自己的见解,实际上二者一点也不矛盾。

  如前所举的例子,如果反过来观察,则是由真空开始,直至夸克→原子→分子等一系列不同层次微尘的聚合,就形成了羊毛,而很多羊毛又可纺成毛线,很多毛线又可织成布、做成衣服。其实,无论分解不分解,组合不组合,布的本体都是一样的。组合起来,叫作世俗谛;分解至不存在,叫作胜义谛。布的本体从未离开过胜义谛,但是在世俗谛中,布又是存在的,它可以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这两个是不矛盾的。所以,前面才会讲到,每一种物质都可以分出世俗谛和胜义谛。

  那么,以上所讲的是否仅是理论呢?并非如此。这不是仅供嘴上言说的理论,而是要依照前面的道理去实现二谛双运的。怎么实现呢?目前,我们要先从世俗谛着手,把出离心、菩提心建立起来,还不急于修空性。在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扎实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轻轻松松地进入空性状态;反之,若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即使求的灌顶再多,见的活佛再多,参加的法会再多,也很难证悟。学法修行,关键不是外在形象,而是要于内心寻找一种非常安全的出路,然后再努力地走上去,这样才有可能成就。

  就外缘而言,没有哪一个人能够超越佛的大慈悲和大势力,如果外缘可以强迫我们解脱,那么今天我们就不可能在轮回里了,佛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我们脱离苦海。实际上,虽然佛为我们指点了许多解脱之道,但由于我们自己没有精进努力,所以至今仍是凡夫,仍在轮回中流转。

  综上所述,首先我们通过学习二谛,了达了一切万法既是空性又是存在的道理,从此以后,我们就再也不会有“既然佛和众生都是空性,为什么我们还要成佛、发菩提心”之类的疑问,可以安心地修持了。在修好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再去实修空性。

  实修的具体方法是,先要学会前面所讲的理论以及中观的很多理论,之后再反复思维,这样就一定能深深体会到、感觉到一切都是空性。那时不是因为经书上说是空性,所以觉得应该是空性,而是无论经书上怎么讲,自己去观察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深深的体会,这种体会叫做解悟,这是一个初步的见解。然后再想办法将体会的时间延长,这叫作修心。当然,体会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在证悟前,我们在二十四小时里都处在执着的境界当中;在证悟以后,若证悟的时间越长,则执着的时间自然就越短了。

  空性有很多层次,证悟也有很多层次。前面所讲的,是最初步的一种境界,若能在此之上不断发展,最后就可以证悟真正的空性境界,那时就可以彻底推翻我们原有的执着。因为无我的见解和有我的执着是水火不相容的,无我的见解发展、稳固了,自然就推翻了有我的执着。

  六、证悟空性的目的

  最后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为什么要证悟空性呢?从小乘的角度讲,证悟空性是为了自己得到解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从大乘的角度讲,证悟空性的目的不在于此,而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

  为何证悟空性就能更好地利益众生呢?因为,如果不证悟空性,就始终有我执,若是这样,即使我如何努力地,无自私、无条件地付出,自重他轻的念头还是不能彻底放下,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存在。那么,它必然会阻碍我无自私、无条件地奉献,所以我要把它推翻。推翻了它,我执就不复存在,它就再也无法控制我去谋求自利,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利益众生,到那时,我唯一的工作就是度化众生。所以,大乘菩萨不是为自己得解脱而证悟空性,而是为了能更好地利益众生而证悟空性。明确证悟空性的目的,是很重要的。

  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就是:大乘菩萨既超越了六道轮回,但又不脱离六道轮回。为什么说超越了六道轮回呢?因为他不在六道轮回的范围内,他不受六道轮回的影响,一尘不染。为什么说不脱离六道轮回呢?因为他虽然证悟了空性,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但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所以他没有脱离六道轮回,永远都在轮回中度化众生。这就是最后我们要趋入的境界,要达到的目标。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