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二)

2013年06月03日 16:29  新浪佛学 微博

  有漏皆苦

  (一)总述

  “有漏”是什么意思呢?关于有漏与无漏的概念,一切有部、经部以及唯识宗等等宗派,都有自己不同的划分界限。《俱舍论》中讲过很多有漏无漏的差别,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所谓“有漏”,就是不清净的事物,包括所有的执著以及执著的对境;而“无漏”,则是清净的事物,包括没有执著以及执著对境的,一地以上菩萨入根本慧定的状态。

  什么叫做执著以及执著的对境呢?譬如说,在眼识看到一个对境的时候,就会产生执著。其中执著的对象或对境,是眼识所看到的物质。眼识与物质,也即执著与执著对境,它们分别被称为能取和所取。

  所有能取、所取消失的境界,叫做无漏,这也是一地以上菩萨入定的境界;除了佛的境界以及一地以上菩萨入定的境界之外,其他所有具备能取、所取的境界,都叫做有漏。

  从这个角度而言,则无论是不清净的娑婆世界,还是佛陀的清净刹土,只要是有执著以及执著对境的,都属于有漏,都是痛苦的。

  有人会对此提出质疑:如果连佛菩萨的清净刹土都是有漏的,那么包括极乐世界,或者莲花生大师的铜色吉祥山,也应该是充满了痛苦的。然而,极乐世界又怎么会有痛苦呢?

  佛经里面所讲的痛苦,包括苦苦、变苦、行苦三种。极乐世界没有变苦,更没有苦苦,但却有行苦。前面也讲过,所谓行苦,是指刹那刹那变化无常的法。极乐世界的外器世界和内有情世界都是无常的法。这里所说的无常,并不意味着极乐世界有一天会消失,而是从刹那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极乐世界也在刹那刹那地变化,从这个细微的层面而言,极乐世界也是有痛苦的。

  我们修第二个法印的目的,是为了修出离心。这种出离心不是要对佛的刹土生起出离心,而是要对整个六道轮回生起出离心,极乐世界有没有痛苦,对实际修行都没有太大的影响,我们只需要从见解上作一些了解便已足够。

  了知有漏皆苦,是为了修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则平时所做的念经、磕头、烧香、打坐,乃至布施、持戒、忍辱等所有的努力,都只能成为世间法。世间法所能获得的最上乘的果位,就是不堕三恶道,获得人天的福报。除此之外,跟解脱没有任何关系。世间的善根再多,也不能让我们超越轮回。

  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解脱,而不是获得人天的福报。既然如此,就要建立起一条解脱道,其中第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就是出离心。所有以解脱为方向的修行,都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基础,就不可能有后面的解脱法门,所以,出离心非常重要。四法印中宣说有漏皆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生起完整的出离心。

  虽然《普贤上师言教》中浓墨重彩地宣讲了出离心的修法,我们也翻来覆去地讲了很多出离心的修法,但因为四法印还有自己的一整套修法,所以,在讲完四法印的见解之后,还会讲一下“有漏皆苦”的具体修法。

  (二)分类

  如何理解有漏皆苦呢?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佛陀所说的痛苦,包括内在和外在两种。所谓外在,是指物质世界;而内在,则是指精神上的痛苦感受。

  有人会认为:本来痛苦就是一种感受,既然是感受,就应当属于内在,而不应属于外在。作为外在的物质,是不会有什么感受的。既然没有感受,又怎么能说是痛苦的呢?

  虽然外在的物质,包括山河大地等等,其本身不会有什么痛苦,但它们却是痛苦的来源,所以也叫做痛苦。

  除了内外的区分以外,大家都知道,痛苦还有三种分类,那就是苦苦、变苦和行苦。

  如果没有分清这三种痛苦,就不太容易理解有漏皆苦的真实含义。因为有漏法的范围是很广的,如果仅仅把精神上的感受理解为痛苦,就狭隘地理解了痛苦的内涵,所以我们就要把痛苦分成三种。

  其中第一种,为苦苦。

  佛经当中关于苦苦的定义,就是存在之时能感觉到痛苦;一旦消失,就会感到幸福的感觉。比如说,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就会觉得痛苦;只要身体康复,就会感到幸福,所以,病痛就属于苦苦。

  为什么要说两个苦字呢?这说明,这种苦是非常强烈的。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所有的生命公认为是痛苦,都不愿意接受的,很明显的痛苦感受,就是苦苦。苦苦主要是在三恶趣,在人道与天道也有苦苦,比如,人间的生、老、病、死等八种根本痛苦,就属于苦苦的范畴。

  关于苦苦,《普贤上师言教》里面讲得很清楚,六道的每一道各自的苦苦,都分门别类地列举得十分详细,所以此处不再重复。

  第二种,为变苦。

  佛经当中关于变苦的定义,就是存在之时感觉不到是痛苦,但在它停止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痛苦的感受。

  变苦主要是在人道和天道。此处所说的天道,主要是指欲界的天道。

  比如说,欲界的天人一般都身体健康,寿命很长,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也十分优越,还有一些神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觉得很幸福,但在这些所谓的“幸福”停止的时候,就会导致明显而不堪忍受的痛苦。要知道,其中前面的幸福感和后面的巨大痛苦是有着一定关系的。

  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一个自来就过着穷苦日子的人,即使遇到痛苦,也不会觉得有多么难以承受,因为他已经过惯了苦日子;然而,对一个从小到大都很顺利、很幸福的人来说,如果猛然间遇到同样的困难,让他从此以后去过与前者一样的苦日子,即使这种痛苦是一样的,但他们双方的主观感受却是截然不同的——后者所感受到的痛苦要比前者大得多。

  为何对待同样的痛苦,却会有不同的感受呢?就是因为后者已经养成了过好日子的习惯,所以一下子遇到痛苦,就会很不适应。正因为如此,所以释迦牟尼佛认为,前面的幸福,也是一种痛苦。

  既然如此,是不是在人的感受当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快乐呢?《俱舍论》当中讲过,佛并不否认存在有漏的快乐感受,但这些快乐,只是与苦苦比较而言的相对快乐,所以既是快乐,也是痛苦。

  为什么既是快乐,也是痛苦呢?从苦苦的角度而言,变苦就是快乐,比如,健康与生病比较起来,健康就是快乐,但从变苦的角度来说,它就是痛苦,因为一旦失去了健康,就会感觉到痛苦。凡夫所认为的幸福快乐,也是一种临时性的短暂无常之法,由于会导致以后的痛苦,因而也是一种痛苦。

  世间人想得都很简单,认为只要不是苦苦,只要当时觉得幸福,就算不上是痛苦;然而,佛陀却考虑得很周到、很全面,他告诉我们,只要是有漏的,即便是快乐的感受,也属于痛苦。

  痛苦的最后一种,是行苦。

  此处所说的“行”,与“诸行无常”当中的“行”是一个意思,即指所有因缘而生、有因有果的法。所有的“行”,都是痛苦的。

  佛经当中关于行苦的定义是:无论它存在还是消失,都不会觉得痛苦,但却会引发其他的痛苦,因而称之为行苦。

  行苦主要存在于色界和无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不会有很明显的生、老、病、死之类的痛苦,以及健康、长寿之类的快乐。这种境遇,与它们的前世有关,因为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的因,就是一种禅定,而禅定本身,是很细微、很平静的,所以在投生色界和无色界的时候,也不会有粗大的感受。虽然色界和无色界没有痛苦快乐,但却是无常的,所以,这两界的众生只会有行苦,而不会有苦苦和变苦。

  总而言之,从三种痛苦的角度来看,三界六道都是充斥着痛苦的。

  佛教既说有漏皆苦,同时又承认暂时的幸福,二者之间有没有矛盾呢?并不矛盾,因为痛苦是绝对的,幸福却是相对的。通过观修有漏皆苦或轮回痛苦,就会生起出离心。

  (三)端正思想,消除极端

  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种陷入极端的人,他们在没有观修轮回痛苦的时候,对生活、工作、世间法充满了信心,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但在观修轮回痛苦以后,就万念俱灰,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做任何事都十分消极,打不起精神,甚至悲观到认为活着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种悲观、消极的态度是不是出离心呢?不是出离心,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

  就像菩提心不是单纯的慈悲心,而是在慈悲心的基础上,有一个发誓为度化众生而成佛的决心和勇气,才能称之为菩提心一样,出离心除了深知轮回痛苦之外,还必须要有一个条件,就是寻求解脱。

  在观修轮回痛苦之后,我们就会知道,轮回充满了痛苦,不是苦苦,就是变苦、行苦,世间人一心追求向往的功名利禄等等,都是临时性的诱惑,一点都靠不住。对于仅仅把物质享受作为生存的唯一追求的人来说,在观修轮回痛苦以后,就应当绝望、懊丧、痛苦;然而,作为修行人,在深深体会到这一切的时候,就要更进一步地想到,难道除了名利之外,就没有其他更有价值、更值得追求的目标了吗?难道除了争名夺利之外,就没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了吗?名利没有意义,并不代表整个人生都没有意义,除了升官发财之外,我们还有更远大、更有价值的,在释迦牟尼佛没有告诉我们以前,我们根本不知道的目标,那就是走解脱道,寻求解脱。

  在整个六道轮回当中,不要说是地狱众生,即便是天人,也没有办法跨入解脱道。要奠定解脱道的基础,只有从人道做起。虽然天人也可以修行,但他们修行的基础,却是前世在人间打好的。只有在人道打好修行基础之后,天人才能在这一生继续前世的修行;如果前世在人间没有打好基础,天人也没有机会修行。

  虽然从禅定的角度来说,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有很强的能力,但这种禅定只是平静而已,其中并没有证悟的智慧,所以跟解脱没有什么关系。

  只有人类,才是三界六道中最有机会获得解脱的,生而为人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人身。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完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前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颠倒的——将重要的东西弃置不顾,对毫无价值的东西趋之若鹜。通过这样的思维,就能扭转我们的观念,挽救我们的人生。

  正因为如此,所以,《普贤上师言教》当中才会在刚讲完轮回痛苦等外加行之后,立刻就宣讲解脱的功德。这种顺序的安排,就是为了避免大家在反复思维无常、痛苦之后,因为伤心失望而失去勇气,就是要鼓励大家:以前我们为毫无价值的名利投入了毕生的精力,整天都在为个人的钱财打算,为自身的功名着想,把物质享受作为唯一的寄托,但无论怎样努力,都是靠不住的。

  比如说,即使能成为有钱人,又有什么意义呢?很多有钱人早上起来以后,先美容两个小时,之后健身两个小时;健身完毕,又去针灸一个小时;吃饭之后剩下的时间,就是应酬。既便花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健身美容,但最后还是会衰老、会生病。

  在不知道这些道理的时候,我们整天都在追求物质享受,将物质财富作为唯一的寄托,绞尽脑汁地积累财富,一旦感觉到这一切都没有意义的时候,心情会一下子跌入深谷,变得沮丧无比,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如果只是寄希望于物质财富,感到失望是没有错的,这种生活方式就是没有意义,但还有一条解脱道,它会让我们产生勇气,并深深地意识到: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物质生活当中是错误的,我原来的生活都是无聊透顶的,我不能这样活,从现在起,我要追求解脱。

  此时又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极端,就是有些人会在一时冲动的情况下,不计后果地辞去工作、拆散家庭而出家。

  当然,如果真能这样坚持下去,那肯定是很好的,作为家人也应当理解,而不应该想不通。比如说,如果一家人有七位,大家在一起都相亲相爱、和睦融洽,但在其中的某一位离开人世的时候,其他的人也不能一起走。既然早晚都要分手,那么,如果其中某个家庭成员选择了提前为后世作打算的出家之路,作为亲人也应当为他祝福,而不应从中阻挠,强迫别人依照自己的人生观来生活。

  身为抛弃世事而出家的人,就更应当好好把握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专心专意地修行。

  但有些人却不是这样,在一两年,甚至短暂的几个月当中,他们就后悔不迭,希望回到原来的生活当中,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工作没有了,家庭离散了,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至于当初迫不及待的修行,也不见得有什么进展。

  这两种极端,就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教育,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所导致的。

  作为佛教徒,应当稳重、本分,不能像世间某些迷信的人一样,整天神神道道,说一些神通、灵光之类的事情,否则,就会给佛法和自己的修行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对很多在家人来说,虽然修行很重要,但同时也需要生存,仅仅知道轮回痛苦并不意味着从此以后可以不吃饭、不穿衣。作为在家人,就要想办法养活自己,如果不能生存,修行也无从谈起,所以,生存的方法还是需要的,工作也是必要的。至于如何安排工作和修行的比例,那就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了。

  虽然这些不是具体的修法,但也是修行前期必须了解的内容。特别是对汉地居士而言,懂得这一点更有一定的必要。

  有些人因为佛教宣讲“轮回是苦”,就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悲观主义。这完全是一种误会,佛教不是消极的,而是非常积极向上的,只是佛教的积极方向与奋斗目标和世间人有所不同而已。世间人是为了金钱而努力,修行人却只是把获取金钱作为生存的手段,真正的目标,是为了所有生命的解脱。

  解脱并不是一种神话,而是客观实在的,把普通凡夫的分别念提升为佛智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远大光明的目标,修行人可以放弃世间的功名富贵。他们的眼光是长远的,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世俗人却与之相反,朝不虑夕、目光如豆,只看到今生的短暂时光,而缺乏应有的远见,所以才会费尽心机地为今生而拼搏。

  另外,佛教更不是悲观的。所谓的“悲观”是指什么呢?是心如死灰、万念俱灭的心态。如果以这个标准来划分,世俗人才是真正的悲观。不管年轻的时候在生活上、事业上如何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到年老的时候,因往日的美好年华已经流逝,看到自己韶华不再、日渐体衰的现状,每个世间人都会怅然若失、自暴自弃;特别是在临死的时候,因为恐惧死亡、贪恋今生,几乎每个世人都会哀伤悲泣甚至痛哭流涕,这不是悲观又是什么呢?

  真正的佛教徒虽然视金钱、名利为粪土,但这并不意味着悲观,因为他们知道,肉体的衰老和丧失,并不会阻碍精神的提升,智慧和悲心是永远如影随形而不会丢失的,无论年老也好、死亡也罢,都没有任何差别。在远方等待他们的,是光明的前程,大乐的境界,所以他们不但不悲观,而且乐观并充满了信心。因为有了这样的目标,才能衣带渐宽终不悔,才能孜孜不倦地将所有精力投入其中。轮回痛苦并不可怕,更不必为此而悲观失望,通过努力,我们完全可以摆脱轮回的束缚,获得绝对的快乐与幸福。

  现在真正愿意开动脑筋,去亲自学习、研究佛经的人较少,大多数人只是道听途说,一听到佛教说人生无常、轮回是苦的词句,就把佛教界定为悲观消极的人生观,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作为佛教徒,首先要做到的,是看破金钱、名利等等。“看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知道这些都是过眼烟云,其中没有什么好的东西。当然,即使今天知道了,我们也不一定能马上放弃,佛没有这样要求我们,即使要求了,我们也做不到,但不能放弃并不代表轮回不是痛苦的,也并不表示将来我们不能放弃。

  虽然我们从理论上知道了这些道理,但做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修行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执著世间的盛衰荣辱,还是会在乎物质世界的感受,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淡化乃至彻底断除这些执著,这是毫无疑问的。

  有些人会说,既然你讲得那么头头是道,你自己的境界又如何呢?当然,我没有什么修行,只是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像捎口信一样把佛的思想传递给你们。即便我没有什么境界,也并不意味着你们不需要修行,虽然我修得不好,但我的上师修得好,释迦牟尼佛修得好,我只是起了一种媒介的作用,把他们的教言传播给大家而已。

  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既没有出生在西藏,也没有降生于汉地,而且如今已经圆寂了,但佛法却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佛法的慧命也从来没有间断,佛法的慧炬仍然在一代代地传递着。如果没有人去传播这些教法,就不会有人知道藏文《大藏经》——《甘珠儿》与《丹珠儿》当中的真正内涵,佛法也不能延续下去。

  比如说,佛陀三转法轮,针对不同根基,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从表面上看来,其中也有一些先后矛盾、互相冲突的地方,但我们却从前辈那里知道了佛的真正密意,知道了佛要表达的究竟观点,也就可以为你们指明这一点,使你们能够避免走弯路。

  正因为修行不够,我们才要学习,才要修行,如果一开始就修得很好,那又有什么必要去听闻佛法,又有什么必要为其宣说佛法呢?大可不必!

  对根本没有修行的人来说,自我审视、自我总结很有必要,因为那样会变成一种压力——在平时没有反躬自省的时候,就容易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一旦反观自检,知道自己什么都没有学、什么都没有修以后,就会感到后悔、遗憾,这种压力也就会成为一种动力,可以促进、激励我们去修行。

  如果我讲了那么多,你们一点都不修的话,就太可惜了。不是我讲的内容可惜,而是你们珍贵的生命、时间、机会被白白浪费,无端错过很可惜。

  当然,之前的修行好不好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在将来——怎么样去改变自己的观点,在观点改变以后,又怎么样去行动。

  在没有出离心的时候,除了平时的日常固定念诵以外,应当把其余的时间都用来专心致志地修出离心;在有了出离心而没有菩提心的时候,就应该放下一切,一门心思地修菩提心。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