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的资格考察

2013年06月03日 16:57  新浪佛学 微博

  经典的开头,通常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何处、做什么。但《普贤行愿品》却没有这些,因为这品经文属于《华严经》的一部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段,并非整部经文的开始。

  此处先将十大行愿一一列出,然后依次解说,类似序分。

  “尔时”即佛陀说法的那个时候。“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菩萨,为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意为觉悟的有情,不仅自己觉悟,更发愿令众生觉悟,这也是菩萨与罗汉的根本区别所在。阿罗汉虽然证得空性,却未将度化众生作为必须担负的使命。而菩萨由于悲心驱动,不忍弃众生于苦海而独自出离,发大愿力,帮助一切有情共同解脱。佛果,就是菩萨道修行的圆满成就,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相比之下,菩萨虽已具备这两大品质,却未能彻底圆满。就像十四的月亮,固然明亮清澈,朗照人间,终不如十五圆月那么完美无缺。

  在很多人心目中,菩萨似乎非常遥远,以为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其实不然,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就是人间菩萨。如民国年间的太虚大师,一生都按菩萨的道德标准修持,并题诗为:“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呼我为菩萨。”谦称自己按比丘标准衡量,尚未完全合格;以佛的标准要求,也未能成就。但因发心行持菩萨道,所以请大家称自己为菩萨。故大师又有“太虚菩萨”之称。

  其实,不仅太虚大师是人间菩萨,任何一个学佛者,只要能够发起菩提心,受持菩萨戒,精进努力地自利利他,当下也是人间菩萨。当然,这只是初发心菩萨,其功德、智慧、能力远远不能和普贤、观音等大菩萨相比。比如说,菩萨要圆满布施波罗蜜,但遇到有人需要你的眼珠时,初发心菩萨显然难以满足这一愿望。即使愿意忍痛牺牲自己,但因能力所限,也很难顺利完成,甚至可能因此退心。而对于地上的大菩萨来说,就能自在布施自己身内、身外的一切,欢喜给予,毫无吝惜。所以,同样是菩萨,境界却有高低之分。但我们不必气馁,每一位菩萨都是由普通人做起,从精进修行中成就的。关键是发起这一愿望,并以菩萨的戒律和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菩萨的最大特点,就是无私奉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私帮助他人,并给社会大众带来幸福安乐的人,就具有菩萨的资格。所以,这个资格不是外在的,不在于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在《观世音普门品》中,观音菩萨为度化众生,示现各种身相,有时当国王,有时当乞丐,有时当男人,有时当女人,甚至还有时化身畜生,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因此,衡量菩萨的标准,关键是看他的行为,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菩萨道精神。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