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业障

2013年06月03日 17:30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一偈颂,是对“忏悔业障”的总结。

  无始以来,我们都曾因贪嗔痴三毒烦恼,犯下数不胜数的恶业。这些罪业,皆由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活动)三业造作。佛教中,将恶行主要归纳为十种,即“十不善业”。其内容是相对于“十善”而言,分别是杀生、偷盗、邪淫三种身体的行为;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种语言的行为;贪欲、嗔恚、邪见三种思想的行为。

  身业中,如何避免杀生,是在家居士比较关心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将一些进入居住环境的小动物直接置于死地,如老鼠、蟑螂、蚊子、苍蝇之类。很少有人会想到,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命,也会贪生怕死。作为一个佛子,必须严守不杀生的原则。至于对老鼠等不速之客,可以通过搞好环境卫生等方式进行预防。此外,偷盗也不仅是指窃贼所为,所有未经允许而取用他人物品的行为,包括偷税漏税等,都属于偷盗范围。而邪淫则是正当夫妻之外的两性行为。语业中,妄语是欺骗性的语言或行为;两舌又称离间语,是挑拨离间的语言;恶口又称粗恶语,是以恶心伤害他人的语言;绮语又称杂秽语,是诱发他人烦恼的淫词艳曲和污言秽语。意业中,贪欲是对他人的财富、地位等起非理希求;嗔恚是因烦恼而对有情起伤害之心;邪见是否定因果,否定圣贤。

  世间恶行虽然层出不穷,但总括起来,大多可归纳于身口意三业中,归纳于以上十种恶行之内。而所有这些丑恶现象,无非是由“贪嗔痴”引起。只要三毒一日不除,随时可能引发这些问题。即使学佛之后,也还是会或多或少地造作恶业。区别在于,作为学佛者,会在造业后立即发现自身问题,并且通过忏悔进行对治。忏悔,是对自己犯下的过失表示悔过,发誓以后决不再造。忏悔能帮助我们改过自新,清洗人格,荡涤身心沾染的污垢。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