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修行解脱

2013年06月03日 17:36  新浪佛学 微博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这一偈颂,是以比喻方式总结修行原理。

  作为修行者,要从世间种种惑业和魔境中超越。仿佛莲花,虽生于污泥而不被其所污;仿佛日月,虽高悬空中而未住著于斯。我们也应像莲花、日月一般,虽身处红尘而洁身自爱,不被世俗不良环境所染,不为世间功名利禄所扰。

  有些在家居士总在埋怨修行环境不好,希望出家清修。如果我们是为寻求真理,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发心出家,确实值得赞叹。但若只是为了逃避现实,找个清静之地,那就有必要再检讨一下自己的发心,看看这究竟是不是佛陀所教导的出离心。生活在这个世间,不可能没有恩怨是非,没有矛盾烦恼,没有痛苦忧愁。一味躲避,并非佛法所提倡的。正确的应对,是以佛法智慧观照人生,改变心境。烦恼的根源,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而非外界环境。如果带着烦恼的心态,想去寻找摆脱烦恼的环境,只会使烦恼重重叠叠。从这个意义上说,心随境转是烦恼,放下烦恼就是菩提。

  此外,我们还应学会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从前有位禅师,路遇一位正在唉声叹气的老太太。禅师上前询问原由。老太太一筹莫展地说:“我在发愁今天是晴还是阴。”禅师问:“晴如何?阴又如何?”答说:“我的两个女儿,老大嫁给做雨伞的,老二嫁给烧砖瓦的。如果天晴,大女婿的伞无人来买;如果下雨,二女婿的瓦又卖不出去。左右不是办法,叫我如何不愁?”禅师哈哈一笑:“你为什么不想着,天晴时二女婿的瓦生意兴隆,下雨时大女婿的伞销路大好。这样想的话,不论天晴下雨,都能开开心心。”这就是不同观念带来的不同感受。

  再看看古代哲人庄子是怎样对待人生变故的。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有《庄子》一书传世,影响广泛。《庄子·至乐篇》记载:庄妻去世,惠子前去吊唁,却见庄子席地而坐,鼓盆而歌。惠子说:“夫妻一场,为你生儿育女,现在死去,你不哭也罢,却还鼓盆而歌,岂不是太过分了?”庄子说:“非也,她刚死时,我怎不悲伤?然推究起来,她起初本是没有生命、没有形体,甚至没有气息。后因道之变化而有了气,因气的变化而成形,因形的变化而有生命。现在,却又变化为死。这种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像四季交替。她已静静安息于天地间,而我还在哭哭啼啼,似乎不能通达生命之理,故不再哭泣。”这则故事也说明,痛苦和烦恼也是没有自性的,可随思想及心境的转化而改变。庄子起初也为亲人离去哀伤,后来又从万物生生不已的变化中观察到生死规律,从而放下执著,正视无常。

  学佛,关键是培养坦然面对人生的勇气,培养透视世间万象的超然。如果对什么都患得患失,对什么都不肯放下,这颗心又如何得到清净、得到安宁?所以,平时应以持戒、念佛、打坐培养定力,使心不被外境所动。随遇一境,就以观照力在一境中得解脱。苏东坡曾留下这样一首赞佛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所谓八风,是最具破坏力的八种境界,分别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利,是利益;衰,是损失;毁,是受到诽谤、伤害;誉,是得到表彰、奖励;称,是受到称扬、赞叹;讥,是遭受讥笑、嘲弄;苦,是身心的折磨、痛苦;乐,是快乐、舒畅。没有定力的人,很容易被这八种境界所转,不能自主。倘能以智慧观照八风,不被其假相所惑,就能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禅宗的六祖慧能也很重视入世的修行,并在《坛经》中告诫弟子:“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将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法法是心,尘尘是道。主张随缘修行,随机参禅证悟,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告诉我们,行住坐卧乃至吃饭穿衣、种地砍柴、游山玩水,无不是参禅悟道。如果离开现实生活而寻道觅法,反而会离道更远。《维摩诘所说经》中,也讲述了居于尘世而清净无染的典型。维摩诘居士资财广大,富甲一方,但他“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总之,虽示现入世而心无所染,超然尘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入世与出世,烦恼与菩提,关键不在于环境,而在于我们的认识。如果不是从改变自身认识着手,不从树立正知正见着手,而是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修道环境,那么,很可能一辈子寻寻觅觅,也未必找到理想居所。一方面,环境是因人而异的,以挑剔的目光观察,再好的环境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这个有漏的娑婆世界,不存在绝对的清净。所以说,修行要从改造自身心行做起,“心净则国土净”。当然,这么说不是要否定环境对于修行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缺乏定力的初学者来说,如法的道场极为重要,可以通过大众熏修和环境力量来约束身心。但这只是修行的重要助缘,不是根本,更不是唯一。

  此外,善知识对修行也有着莫大助益。因为有善知识指引,而能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所谓“亲近善知识,依法得解脱”。

  世间的许多烦恼,都是人们自己找来的。比如有些家庭,本身条件不错,但攀比心重,见别人有什么就也想要什么,结果整日烦恼重重。同样的条件,为什么其他人能过得欢喜自在呢?就是不同心境造成的。有个故事说,两家主妇一起聊天,一个说:“我看你们夫妻恩爱,为什么我家天天吵架呢?”另一个说:“我家处得和睦,是因为我俩都是坏人;而你们爱吵架,是因为你俩都是好人。”问者不明所以,她就解释说:“比如家中摔坏一件贵重物品,这个说是自己不对,那个也说自己不对,这样哪能吵得起来?而你们都觉得自己是好人,错的都是别人,自然就要发生争执。”由此可见,只要双方改变观念,改变以自我为中心,尽可能地尊重、理解对方,家庭就和睦了。此外,烦恼与否,也在于自身心境,在于看待问题的方式。比如有人辱骂你,但你毫不在意,就不会由此引发烦恼。所以烦恼是自己找来的,并无固定不变的本质。

  作为一个修行人,若能以平常心看待世间,就能转逆境为修道助缘。病苦来临,虽然身体遭受折磨,但能以消除业障的心态坦然面对,同时激发无常想,策励自己精进修行。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