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理论研讨轨迹

2013年10月30日 16:20  新浪佛学 微博

  净土信仰的践履是与净宗经典的迻译与净宗理论的研究并行而进。净土念佛法门作为外来的异质文化,在中国传布的过程中,必然与本土的儒、道文化摩擦、冲撞,直至融合。念佛往生净土作为一种极具超越性的宗教文化,正与注重实践理性精神的儒家文化形成互补平衡的格局。净宗信仰在中国的弘传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理性研讨的轨迹。兹依年代将净宗理论建树的几个高峰点略作讨论。

  纵观中国净宗教理史,可以见到以祖师思想为标志的不同的发展阶段,诸如东晋慧远大师(功高易进,念佛为先),唐善导大师(他力本愿),宋永明大师(万善同归极乐),明莲池大师(融合宗教,指归净土),近代印光大师(敦伦尽分,颛蒙念佛)等。在此净土思想发展过程中,亦间入诸多祖师大德的著述疏文,形成净宗理论研究各擅其美之格局。

  北魏昙鸾大师作《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略论安乐净土义》,依据《无量寿经》意旨与龙树菩萨的判教,倡导他力本愿说,为净宗理论建构提供坚实的基石。

  隋朝净影慧远法师首次作《无量寿经义疏》,精详透辟,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义要类分三种,一摄法身愿,二摄净土愿,三摄众生愿,并概标愿目。其释文为当时学者所见重,亦对后代学人启迪良深。其《大乘义章》中,设净土义一章,精细论述净土之种类,对弥陀净土的相状性质,多有注释,有较大的理论价值。

  天台祖师智者大师,世称释迦后身,圣智深广。其学识以《法华经》为参照系,立五时八教之教相,判十界凡圣之四土。又深信阿弥陀佛净土,常行般舟三昧,临终念佛往生。撰《净土十疑论》,总摄净宗主要疑问,开显念佛宗纲心要,断疑生信,厥功最巨。此论被蕅益大师列入《净土十要》。智者大师还有《观无量寿佛经疏》、《阿弥陀经义疏》等净土著作流通于世。

  吉藏大师为三论宗祖师,对净土法门亦有甚深的关注。撰《无量寿经》及《观经》义疏,殷勤劝示往生,频举十念往生之要,阐释净土类别与性质。在念佛信仰与修持上,造二十五尊像,朝夕竭诚礼忏,临命终时,令侍者烧香称佛号。可见吉藏大师对真空(三论宗)妙有(净土)作一体观,为念佛践行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背景。

  唐代念佛法门普遍隆盛,其经典教义亦盛为学人所钻研。道绰、善导、慧日、承远、法照、怀感、迦才、窥基诸师次第宣法。诸家亦竞作著述,阐明净土教旨。净宗研究在唐代蔚成一大高峰。兹引道绰、慧日与窥基之说,以窥一斑。

  道绰大师的《安乐集》,承继昙鸾大师的教旨,强调依阿弥陀佛本愿力,可得往生净土。立圣道门与净土门的教判,力倡在末法时代,众生出离生死的要路,非依净土一门而莫属。《 安乐集 》意趣有三:第一为摧破异见邪执,第二为破诸师的谬解,第三是为开示末世众生的要路。本书义理引证繁富,是净宗的一部重要论著。

  唐代慧日法师效法义净三藏游竺乾之风范,泛舟渡海,到达天竺,礼谒圣迹,寻求梵本,凡历十三年,因观音菩萨现前加持,获信念佛往生法门,笃志不移,专弘净土法门,撰《 往生净土集 》三卷。初卷破斥异见;第二卷广引圣教,成立净土念佛正宗;第三卷会释诸教古今疑滞,校量诸行出离迟疾(本书仅存上卷残简,余佚)。慈愍三藏广引经论,视净土法门为出离生死苦海之捷径,斥责禅家空腹高心,求升反堕。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各宗各派,主张教禅一致、禅净合行、戒净双修。这一摄各宗以融合净土的主张,是慈愍三藏的独创,对中国净宗思想的发展影响甚巨,并波及到日本与朝鲜。其后法照大师(禅净合行)、永明大师(万善同归净土)、元照律师(戒净双修)、莲池大师(禅净同归)、蕅益大师(禅教律一源,指归净土)等的思想与践履,均与慈愍三藏开其先声有内在关联。

  法相宗弘传瑜伽唯识之学,期望往生弥勒兜率净土,同时亦翊赞阿弥陀信仰。玄奘大师译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其传承弟子窥基大师撰《阿弥陀经通赞疏》。窥基大师由玄奘大师剃度出家,学贯大小乘经典,造疏计可百卷。释解佛经,曾有笔锋得舍利二七之瑞相。其诠示释尊宣说念佛法门之原由有三:一为破无常轮,有情无情皆是无常,令众生觉悟无常故。二为破不净轮,有情无情皆是不净,令众生皈净土,舍胎胞血肉之身,破有情众生的不净;所居净土,无诸秽恶,破器世间的不净。三为破苦轮,诸众生为苦逼迫,故令归净土,永受诸乐。为破上述三种轮故,释尊乃说《阿弥陀经》,接引懈怠散乱众生,圆成佛道。窥基大师作为法相宗祖师,如此劝赞净土法门,耐人寻味。

  宋代三百余年间,在净土信仰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同时,净宗理论研究亦保持着相当的力度。永明延寿大师以禅净二宗祖师之身份,撰《万善同归集》、《神栖安养赋》、《宗镜录》,会宗各家,推崇净土。其《禅净四料简》“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印光大师语),其影响渗透力至今不替。

  慈云遵式法师专立往生正信,以礼忏念佛为事。撰《往生净土忏愿仪》为净业行人不可或缺的功课,复为在家人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内涵包括:一、决疑门,不要疑师、疑法、疑自。二、行愿门,开示日常实践芳规,包括礼忏、晨朝十念法、系缘忆念佛号、备修三福等(此文被蕅益大师收入《净土十要》)。幽溪大师暮年,奉《普贤行愿品》为日课,临终趺坐,以手指于空中,书“妙法莲华经”五字而往生。念佛法门之神妙,于斯可验。

  天台四明尊者(法智大师) 以天台祖师身份笃修净土,建念佛施戒会,结万人以为一社,心心系念,日日要期,每岁仲春,同集一处,同修供养,同听法音,会彼万心,以为一念,俾成净业,誓取往生。撰《 观经妙宗钞》,倡导约心观佛之新说,托彼依正,显我自心;由观西方依正庄严而现其境,亦即是我心性被西方景观熏发,而显现其所具之本佛本土。该著以天台教观注释观佛三昧,义理精深,乃净宗一部重要著述。

  元照律师是南山律宗第十六祖,早年深探律海,发大誓愿:常生娑婆五浊恶世,通达佛理,作大导师,提诱群生,令入佛道。于净土门中,略无归向,甚或轻谤。后遭重病,神识迷惘,莫知趣向。无奈之余,依五停心观之多障众生念佛观的训示,持念弥陀名号,得愈疾病。由此病缘,顿觉前非,自是以谦恭心,专寻净土教门,一心专持四字名号。几生逃逝,今始知归,仍以所修,辗转化导。二十余年,研详理教,撰述《阿弥陀经疏》、《观无量寿佛经义疏》等,阐扬念佛义理,深得念佛堂奥。元照律师在为高丽王子义天僧统开讲要义时云:“末世众生,惑业深重,自疑自障,不生深信。或以理难事,或将凡拟圣,迟疑不决,闻说而不信。盖不知此门全假他力,弥陀世尊本誓愿力,积劫熏修功德之力,威神光明摄受之力。故经中造恶众生,火轮相现,遇善知识教称十念,尚得往生,何况毕世修行净业,复何疑乎?”持名念佛乃多善根,而其余之行业为少善根,所以称名得灭罪往生。元照律师深契念佛往生全假他力,可谓正信正见,难能可贵。

  宋代居士佛教盛行禅净双修之风。杨杰居士参禅得悟后,宣扬弥陀教观,倡导专念之要,晚年画丈六弥陀像随带身边。王古居士撰《新编古今净土宝珠集》、《直指净土决疑》等,述禅净一致之旨。苏东坡居士命匠人画阿弥陀佛像追荐亡母,自作其偈,谪惠州,携一轴阿弥陀佛像,答人曰:“此轼之往生西方公据。”

  王日休居士博通群书,舍儒修净,闲居日课千拜,夜分乃寝,临终站立往生。为弘扬净土法门,曾撰《龙舒净土文》,记述净土要法,并古今往生人行迹,感化劝信后人影响甚大(印光大师早年读此书残本而起信)。

  明代三百余年,净土信仰勃兴的同时,净宗研究又形成中兴高峰格局。明初禅宗大老梵琦禅师(又名楚石),退居筑室,号西斋,专修念佛法门。定中见大莲华充满世界,阿弥陀佛在莲华中,圣众围绕,作《怀净土诗》二千余首,其中一部分选为《西斋净土诗》。蕅益大师赞曰:“稽首楚石大导师,即是阿弥陀正觉。以兹微妙胜伽陀,令我读诵当参学。一读二读尘念消,三读四读染情薄。读至十百千万遍,此身已向莲华托。亦愿后来读诵者,同予毕竟生极乐。还摄无边念佛人,永破事理分张恶。同居净故四俱净,圆融直捷超方略。”于此,蕅益大师指梵琦禅师为阿弥陀佛的示现,读其诗具消尘念、生极乐之功效,吾辈净业学人当常诵之。天台大佑法师撰《阿弥陀经略解》、《净土指归集》,推崇净土念佛法门。妙叶禅师著《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明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教旨,亦极力指斥禅者谬见。袁宏道以参禅开悟之资质,导归净土,撰述《西方合论》十卷,蕅祖赞誉为:“字字从真实悟门流出,故绝无一字蹈袭,又无一字杜撰。”吾人当深研之。

  莲池大师撰述《阿弥陀经疏钞》,广大精微,事理双备。采用《华严》总启十门的释经框架,结构宏阔,汪洋恣肆,如走盘珠,妙义无穷,诚可谓净宗之百科全书。融汇大乘八宗理论,诠释念佛法门。《疏钞》推崇持名念佛一法,至简至易最约要。念佛法门是本于如来大悲之特殊恩锡而说,是末法众生解脱生死的捷径。并将《阿弥陀经》与《华严经》会通,确证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无二无别。注释《阿弥陀经 》之一心不乱,分事一心与理一心。以理一心即是达摩直指之禅,即是一心三观,即是转识成智。主倡禅教同归净土,圆融无碍。莲祖的这部力作,净业行人宜恒常披寻研探,于吾人信愿持名之修持,力用甚巨。

  幽溪大师中兴天台教观,撰《弥陀圆中钞》,以台宗三谛三观圆融不二之旨,注释大佑法师《弥陀略解》,意以极乐世界依正为妙有,一心持名为真空。唯真空而莫能证于极乐之妙有;唯妙有而莫能显于此心之真空。合二而行之,则圆中圆满。幽溪大师亦有《净土生无生论》,阐释净宗义理精微,乃净宗研究之力作。据载:幽溪大师初始开讲《净土生无生论》时,每一登座,天乐盈空,大众同闻,事非虚诳。诚可谓五浊恶世之大津梁,径登安养九莲之胜方便。

  蕅益大师著述宏富,其净宗理论力作是《阿弥陀经要解》,推尊执持名号为至简易至奇特之法,乃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华严》奥藏,《法华》秘髓,皆不出于《阿弥陀经》之外。苦口婆心劝人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要解》文约义丰,阐前人之未发,印光大师赞誉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

  清代祖师中,经门人辑录有截流大师《净土警语》、省庵大师《省庵法师遗书》。其中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感人肺腑。《彻悟大师语录》,悟解超拔,理事圆融,开示净宗理念与修持,恳切而详明,诚为后世净业行人之轨范。

  清代居士撰书弘通念佛法门者甚众。彭绍升居士撰《无量寿经起信论》、《观无量寿佛经约论》、《 阿弥陀经约论》、《华严念佛三昧论》、《居士传》、《善女人传》、重订《西方公据》,著述宏富,影响甚大。周梦颜居士撰《安士全书》,印祖赞为:“言言皆佛祖之心法,圣贤之道脉,淑世牖民之要道,光前裕后之秘方。”魏承贯居士以一代大文学家之才具,会集《无量寿经》五译。杨仁山居士作《阐教篇》,对日本净土真宗予以辨析,有正本清源之效用。

  民国印光大师有《印光法师文钞》广行于世,文字三昧,真修实干,劝化感召力巨大,允为现代净业学人之大导师。圆瑛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疏释古德义理,周详完备。现代海内外亦有诸多法师、居士弘扬净土法门,借助现代传媒,影响甚大,亦深受广大净业行人欢迎。从上述粗陈净宗研究线脉,证知儒道文化传统为净宗超越文化的兴盛昌达提供了沃土。

  综上所述,始源于佛陀时代,昌达于龙树时期的念佛往生法门,自东汉末年移植到中国之后,日见昌荣。经晋隋至唐代,一时蔚成大观;清末渐衰,复经印祖倡导,其生命力与影响力又趋兴盛,可以预见净土法门将于未来的时代更为辉煌。于兹深感佛智渊深,佛恩浩大;净土法门的隆替乃佛法兴衰之晴雨表。允为末法最为契理契机之圆超法门,普门广度一切众生,其巍巍功德赞莫能穷。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