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悟性论

2013年11月06日 14:50  新浪佛学 微博

  悟性论

  1.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来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2发大乘,超三界3。

  2.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而言矣。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菩萨所行之处也。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

  3.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是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是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吝,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为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离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4。此皆大禅定力。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般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无禅定。

  4.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5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

  5.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6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诸佛入涅槃者,即是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6.凡言一心7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寂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不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将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将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有生灭。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

  7.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故心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不见一切法,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真解。夫真见者,非直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不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真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8。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

  8.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迷时有罪,解9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无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10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9.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拆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俱不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著色,眼为禅门;耳不著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于心,心不生于色,即色与心俱是清净。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

  10.心得涅槃时,即不见有涅槃。何以故?心是涅槃。若心外更见涅槃,此名著邪见也。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子,为因烦恼而得智慧。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11.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是处。”11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也;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也。

  12.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即尽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是故如来言不乘12默,默不乘13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者,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来就文字。法无高下;若见高下,即非法也。非法为筏,是法为人14。筏者,人乘其筏者,即渡非法,则是法也。

  13.若以世俗言之,即有男女贵贱;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以是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车匿15解真,宁移贱称乎?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14.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无佛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佛未尝生心。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于鱼者,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之16与水;为三毒所烧,即名众生;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

  15.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17共根耳;但时节不同,迷悟异境,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贞。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右掌与左掌18,更无别也。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

  16.佛有三身者:化身、报身、法身。若众生常作善根,即化身现。修智慧,即报身现。觉无为,即法身现。飞腾十方,随宜救济者,化身佛也。断惑修善,雪山成道者,报身佛也。无言无说,湛然常住者,法身佛也。若论至理,一佛尚无,何得有三?此言三身者,但据人智有上中下。下智之人妄兴福力,妄见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断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之人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内照圆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是知三身与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此即解脱心,成于大道。经云:“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此之谓矣!

  17.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唯有至人19,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虚言哉!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20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不苦哉!若以至理而论之,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亦安得妄见业报哉?

  18.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21,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解圣法者,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世间愚人,但欲远求圣人,不信慧解之心为圣人也。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此经者,心也,法也。无智之人,不信此心、成于圣人,但欲远求外学,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由22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凡夫当生忧死,饱临愁饥23,皆名大惑。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24

  19.夜坐偈云:

  一更端坐结跏趺,怡神寂照胸同虚。

  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生渠。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如如。

  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真如性。

  森罗万像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

  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25想论邪正。

  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

  三更心净等虚空,遍满十方无不通。

  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无性即含融。

  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普皆同。

  四更无灭亦无生,量与虚空法界平。

  无来无去无起灭,非有非无非暗明。

  无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

  唯有悟者应能识,未会众生由若26盲。

  五更般若照无边,不起一念历三千。

  欲见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奥非心测,不用寻逐令疲极。

  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20.真性颂27——

  〖注解〗

  1.见《少室六门》第五门。本书所录文字,以《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少室六门》为底本,参照《卍续藏经》第六十三册《达磨大师悟性论》校勘。

  2.以,同“已”

  3.原本“超三界”前有“乃”字,今从《卍续藏经》本删去。

  4.差:音chài,同“瘥”,病除。

  5.唯:《卍续藏经》本作“唯有”。

  6.出:《大正藏》本及《卍续藏经》本均作“出”,而坊间本作“名”。

  7.一心,《卍续藏经》本作“一法”。

  8.这段的大意是说,真性(自性)超越于见与不见、解(悟)与不解(迷),对于见与不见、解与不解,都不生心。若在见与不见、解与不解二边上产生分别执着,即舍本逐末。故云“不见一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用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虽然如是,真性,无论是见还是不见、解还是不解,都不曾失过,与见不见、解不解都没有交涉。何以故?真性是体,见不见、解不解俱是真怀之相用。故云“夫真见者,非直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不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真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9.解,《卍续藏经》本作“将”,今从《大正藏》本。

  10.坊间流通本,“悟”字后有“时”字。今从《大正藏》本及《卍续藏经》本。

  11.见《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四。原文是“若使世界不净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是处。善男子!汝今莫谓诸佛出于不净世界。当知是心不善、狭劣。汝今当知我实不出阎浮提界。”原本无“者”字,且“无有是处”的“是”作“此”字,今据《涅槃经》及《卍续藏经》本补“者”字,改“此”为“是”。“无有是处”,《卍续藏经》本作“无有此事”。

  12.乘,《大正藏》本、《卍续藏经》本均和“乘”,但据上下文意看,疑为“乖”字。

  13.同上

  14.非法为筏,是法为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非法者,以法为目的,执着于法,忘记了解脱。是法者,以人之解脱。是法者,以人之解脱为目的,不执着于法,解脱之后,法亦当弃。

  15.车匿,意译为应作、乐作、欲作、覆藏,乃净饭王之仆役,悉达太子逾城出家时,为太子之驭者,以太子意坚不返,遂持太子剃脱之须发、宝冠、明珠还宫。佛陀证道归城时,随佛陀出家。初傲慢,恶口之性不改,犯罪亦不悔过,与诸比丘不和,人称恶口车匿、恶性车匿。佛陀欲涅槃时,阿难请示佛陀,如何与阐怒等恶行比丘相处,佛陀言:“我灭度后,若彼阐怒不顺威仪,不受教试,汝等当共行梵檀罚,敕诸比丘,不得与语,亦勿往返教授从事。”此即后世佛弟子与不受教试者相处之道。佛陀入灭后,弟子依法治之,车匿比丘始悔悟,后随阿难学道,证阿罗汉果。

  16.原本无“之”字,据《卍续藏经》本补。

  17.乌头,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经加工,即为附子,性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之功效。

  18.《卍续藏经》本作“左掌与右掌”。

  19.至人,坊间流通本一作“圣人”,今从《大正藏》本及《卍续藏经》本,作“至人”。

  20.原本作“人生”,今据《卍续藏经》本改为“生人”。

  21.金锵马麦之报:金锵之报,《莲华面经》卷一:“复告阿难,善恶之业终不败亡。我于过去曾作商主,入于大海,活多人故,手杀一人,以是业缘,乃至成佛,犹尚身受金锵之报。”马麦之报,佛尝受阿耆达王之请,至彼国结夏安居,遇灾荒,谷米昂贵,受贩马人供养,与五百比丘共食马麦三月。此为佛十难之一。佛言,“过去世时,有比婆叶如来,在槃头摩跋城中,与大比丘众俱。有槃头王与诸臣民,请佛供养,及比丘僧,佛默然许之。王还,具馔已毕,即执香记,启曰:唯愿屈尊来受我供。佛敕大众往诣王宫。食毕各还。时为病比丘取食而归。尔时城中有婆罗门,教五百童子。佛从婆罗门所过时,婆罗门见食香美,便起妒意:‘此髡沙门,正应食马麦,不应食甘馔。’亦教童子言:‘此等师主,皆食马麦。’时婆罗门者,即我身是。五百童子者,五百罗汉是。我时言他食马麦故,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我及众等于毗兰邑食马麦九十日也。”

  22.由,同“犹”。

  23.《卍续藏经》本作“饱临愁饥”。

  24.坊间流通本后,尚有“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一句。疑为批注,混入正文,非为原文。

  25.妄,《卍续藏经》本作“安”。

  26.由若:犹若、好比。

  27.此真性颂图上文字为“圆始终常妙极真离性情缘理空忘照灭身至净明。”可左旋,亦可右旋,根据个人的体悟,当有多种句读,如“圆始终常妙,极真离性情,缘理空忘照,灭身至净明”。

  《禅宗六代祖师传灯法本》净慧长老编著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