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大师六祖坛经三

2013年11月06日 15:44  新浪佛学 微博

  忏悔品第六

  时,大师见广韶洎1四方士庶骈集2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3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4。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

  众胡跪。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5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6,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7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8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善知识!已9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10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11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河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性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一众闻法,靡12不开悟,欢喜奉行。

  机缘品第七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

  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13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

  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14。”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15。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僧法达,洪洲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16?”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17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头奚18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

  曰:“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

  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19,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20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犛21牛爱尾?”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22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23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师曰:“汝今后才可名念经僧也。”

  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24诵经。

  僧智通,寿州25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26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27。”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非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僧智常,信州28贵溪人。髫年29出家,志求见性。

  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知见30,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常闻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31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32。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曰:“圣谛亦不为。”

  师曰:“落何阶级?”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33。

  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弘济禅师)。

  怀让禅师,金州34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35,安发之曹溪参叩。

  让至,礼拜。

  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36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曰:“还可修证否?”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37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

  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38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敕谥大慧禅师)。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39,出言暗合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40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41”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

  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42。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43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

  隍曰:“入定。”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

  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

  策云:“我师曹溪六祖。”

  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

  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

  师问云:“仁者何来?”

  隍具述前缘。

  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

  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么人得?”

  师云:“会佛法人得。”

  僧云:“和尚还得否?”

  师云:“我不会佛法。”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44。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

  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磨大师,嘱方辨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45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46何事业?”

  曰:“善塑。”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

  辩罔措。

  过数日,塑就真相,可47高七寸,曲尽其妙。

  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

  (师仍以衣酬之。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瘗48地中。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宋嘉祐八年49,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祝祷辄应。)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注解〗

  1.洎,同“暨”。

  2.骈集:聚集在一起。骈,音pián,并列。

  3.自,坊间流通本一作“其”,今从宗宝、曹溪、明版正统本,作“自”。

  4.不假到此:犹言不必到这里来。

  5.矜恤:怜悯、救济。矜,音jīn,怜悯。恤,音xù,救济。

  6.熏:曹溪本作“薰”。

  7.原作“销”,据曹溪本改作“消”,后同。

  8.憍诳:性情骄傲,心怀诡诈。憍,音jiāo,骄傲。诳,音kuáng,欺骗。

  9.已,同“以”。

  10.恁么:这样,如此。恁,音nèn。

  11.贡高:傲慢。

  12.靡:音mǐ,无,没有。

  13.挨入:紧贴着进入。

  14.指谕:指点开示。

  15.自屈:自我委屈。

  16.蕴习何事耶:犹言平时是如何做功夫的?蕴,积聚。

  17.都:全然。

  18.奚:音xī,如何,为何。

  19.寝息:止息。寝,止息。

  20.劳劳:辛苦,疲劳。

  21.犛:音máo。犛牛,长毛牛。

  22.饶伊:任凭他。

  23.宁:安能、岂能。

  24.辍:音chuò,停止。

  25.寿州:今安徽寿县。

  26.谛信:真诚地相信。谛,真实。

  27.繁兴永处那伽定:意思是在复杂纷呈的事物面前,常处在大定之中,无有不定时。那伽定,就是“常在定”。那伽,意译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为摩诃那伽,喻其有大力用。《大智度论》卷三云:“摩诃言大,那名无,伽名罪。阿罗汉诸烦恼断,以是故名大无罪。”又佛之禅定,称为那伽定,或那伽大定。《俱舍论》卷十三云:“有余部说,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无无记心,故契经说:‘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

  28.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

  29.髫年:即幼年。

  30.明版正统本作“见知”。

  31.六十二见:指古代印度外道所执之六十二种错误见解。以五蕴为起见的对象,依色法和心法为根本。此六十二见是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法为对象,起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见,如是五四共成二十见;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为对象,起有边际、无边际、亦有边际亦无边际、非有边际非无边际等见,如是二十见,连上面共成四十见;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为对象,起有去来、无去来、亦有去来亦无去来、非有去来非无去来等见,如是二十见,连上面共成六十见;此六十见又加上根本的色心二见,共成六十二见。

  32.曹溪、明版正统本均作“姓刘氏,吉州安城人也”。

  33.首众:作僧众之首领,统领僧众。

  34.金州:今陕西安康一带。

  35.安国师:即慧安禅师,荆州枝江人。姓卫氏。唐贞观中,谒黄梅五祖,遂得心旨。于是遍历名迹,至嵩岳,云是“吾终焉之地”。自尔禅者辐辏。神龙二年,中宗赐紫衣磨衲,尊以师礼。延入宫中,供养三载。辞归嵩岳。是年三月八日,闭户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二十有八。

  36.恁么:这样,如此。恁,音rèn。

  37.谶:以哑谜的方式预言。

  38.臻:到,至。

  39.据谈:畅谈。

  40.威音王:又作寂趣音王佛,乃过去庄严劫最初之佛名。

  41.证据:证明、印证。

  42.正受:音译作三摩钵底、三摩拔提,意译等至、正定现前。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的状态。亦即入定之时,以定之力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之相。又定心而离邪乱称为“正”,无念无想而纳法在心称为“受”,犹如明镜之无心现物。

  43.造:至。

  44.盘旋:缭绕。

  45.见:同“现”

  46.攻:从事,善于。

  47.可:大约。

  48.瘗:音yì,埋葬。

  49.嘉祐八年:西元1063。嘉祐,北宋仁宗年号。

  《禅宗六代祖师传灯法本》净慧长老编著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