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
李炳南
吾师大雄姿,乘愿入娑婆。
偶现比丘相,众山仰红螺。
圣教当末法,公案淆且讹。
玄谈要时誉,数宝欺自他。
迷子在歧路,爰从取观摩。
茫茫业识海,冥冥翻洪波。
惑盛集众苦,夜深舞群魔。
师来震法鼓,妙药起沉疴。
昏衢耀宝炬,笠鞋遍关河。
宗风扬净土,九界登慈舸。
蝮蝎蚖蛇辈,及门气转和。
持此皈依心,信能化干戈。
世间出世间,补益等无颇。
莲开十三叶,再见真僧伽。
有缘度已尽,示寂灵岩阿。
法身虽无相,遗范尚巍峨。
浮图逼象纬,舍利光交罗。
随喜绕周匝,称名一刹那。
皆得成佛道,西归九莲窠。
此中有权巧,私淑功不磨。
冥加净修人,亲炙岂殊科。
相逢天龙众,万亿恒沙多。
我具戒定香,普供不媕娿。
劫数累僧祇,神威永撝呵。
后来见闻者,犹得持弥陀。
庄严应如是,大德意云何。
诸佛证斯言,悉檀萨婆诃。
诗二
杨颂尧
师德人共仰,师言人共闻。
古怀秉素朴,潜修味道真。
办道在刚骨,绝欲出尘氛。
上则承佛化,下乃度斯人。
任重道且远,贵有力千钧。
惟师乘大愿,诞生在古莘。
任圣所隐居,俗朴风尤淳。
少小躬耕稼,负耒从慈亲。
三余勤诵读,兄长若严君。
精金经百炼,学养已超伦。
师曾不自足,日新又日新。
身虽在畎亩,志已在斯民。
三代之直道,堪悲久沉沦。
欲救斯民苦,必仗法王勋。
毅然离垢浊,旧稿乃尽焚。
五台去从师,惟诵贝叶文。
阿兄尊程朱,闻知大怒嗔。
强使脱缁衣,复反奉晨昏。
师念真孝道,在度亲出尘。
养体不养志,不足尽人伦。
背兄复潜出,遂去古三秦。
踽踽独行役,怀中无一缗。
艰难历山岳,露宿每兼旬。
师曾不自馁,展转达汉津。
兰若暂栖止,贱役肯陆沉。
检书得半卷,龙舒净土文。
从兹志净土,念佛求一心。
参访到红螺,寒燠三度新。
请藏来名僧,厥名曰化闻。
请师同检藏,丹铅细凝神。
检毕重相约,同赴东海滨。
落迦古名山,道场主观音。
法化由此起,四色莲吐芬。
佛经与善书,万卷付手民。
文钞遍禹域,所度亿万人。
古吴灵岩寺,百载埋荆榛。
真师发宏愿,十方易子孙。
遂使一荒山,净业继东林。
寺规师手定,办道惟精勤。
遗嘱贵真朴,老实家风纯。
阇维留舍利,精莹胜奇珍。
建塔以供养,普济贫子贫。
愿千秋万世,永永转法轮。
诗三
曾自如
自从无始来,随三途升沉。
幸得值大师,见文钞起信。
师今已入灭,如慧日光隐。
惟留舍利塔,礼者灭苦本。
诗四
陈广因
印公舍利塔,庄严莫与京。
净光遍法界,魔外为震惊。
四众诸弟子,依教竭精诚。
持斋勤念佛,莲国共标名。
诗五
余安西
灵岩山色古苍苍,有大导师树法幢。
法名圣量号印光,寺规五条凛冰霜。
力障风颓回澜狂,不学大派不开堂。
绍继匡庐说西方,文钞流传即慈航。
通儒硕彦跂且望,儒经佛典镕一堂。
提倡因果并伦常,格物正解今重彰。
荼毗舍利生光芒,亲书势至圆通章。
法王之法遍界扬,七众共思遗泽长。
今朝塔起灵山阳,灵岩灵塔永流芳。
诗六
叶澄波
欲畅如来意,大开净土门。
钝根原假托,妙笔了无痕。
因果通三世,伦常定一尊。
本来平等法,难与俗人言。
塔院落成日,人天欢喜时。
慈云常漠漠,法雨更霏霏。
梅鹤归佛月,羹墙入梦思。
寄言莲社友,努力向西驰。
诗七
吴圣智
常惭严自性,粥饭不矜才。
参访来资福,披缁记五台。
一生持正念,八德勖方来。
登地灵岩畔,法云覆路隈。
诗八
秦伯未
秀绝灵岩境,僧储法将才。
为看新塔院,犹接旧经台。
东海听潮汐,名山独往来。
宗风应不坠,清磬出云隈。
诗九
朱智穆
高行人难及,生平是苦修。
六根无一著,孤塔有千秋。
舍利层层现,毫光处处留。
海潮音已寂,何处有浮沤。
师训吾能记,存诚先去邪。
骨香萦卍字,塔影涌莲华。
定海会飞锡,灵岩好结跏。
远公衣钵在,记取十三家。
诗十
映彻
莲社宗风远,绍隆称印公。
道弘三界外,修本五伦中。
法雨行藏古,嘉言义蕴丰。
文钞传遍界,行实感高穹。
教语诚而朴,传心敬与忠。
门墙虽峻绝,理事却圆融。
利益诚周普,光辉更沛□。
灵山藏舍利,法化被无穷。
诗十一
方德仁
记曾三度谒慈容,蔼蔼哲人气度雍。
浅语深言皆妙道,敦伦尽分亦圆宗。
金台远引知时至,舍利广留觉愿弘。
净土鸿规遗海内,千秋万世仰高峰。
诗十二
虚觉
曾计弘公影堂事,识诚超脱意尤深。
于今塔院庄严境,永世禅门眷属心。
自是色空宜忘我,何嫌苔异亦同岑。
江乡晋颂遥相赞,更待天风播佛音。
诗十三
素我
三百年间只一人,净宗泰斗自无伦。
封龛论定凭多口,入塔神完寄化身。
舍利透明呈异彩,文钞传诵指迷津。
曾悲末劫众生苦,应得重来转法轮。
诗十四
吴达生
印公西去七周年,极目迷云覆大千。
每读遗编无限感,相看佛子倍生怜。
黄云黯黯悲歧路,白浪滔滔泣逝川。
只有乐邦归去好,随师宝地礼金仙。
诗十五
屈光典
色相八旬等释迦,再来乘愿化虫沙。
无生即证净宗正,阴境现前禅理斜。
鹫岭尼山原一脉,儒林佛海本同家。
今行塔院落成典,瞻仰千秋灵骨花。
诗十六
程东海
灵岩成佛国,法雨满慈船。
五色金光现,妙音万古传。
诗十七
高慧诚
导师归极乐 舍利在人间
有情来瞻礼 共上涅槃山
诗十八
张一留
巍巍祖塔显光明,方便人间普遍行。
一法能教群众化,三根利赖是称名。
严行梵网善知方,祖训常垂岂可忘。
料想山中诸净侣,早经入室早升堂。
诗十九
朱慧和
郃阳降世归南海,吴郡灵岩别圣容。
大势化身释迦寿,继承净土十三宗。
一心不乱洪名念,广度群生遍大千。
塔院巍然藏舍利,金光万丈照无边。
诗二十
李慧澄
移风易俗正人心,天下滔滔属望深。
建国必成何所恃,好凭遗教作南针。
无边苦海阐提多,入火相牵奈若何。
法乳恩深期报答,宝莲华里证三摩。
迁化而今已七年,侧身西望屡潸然。
灵岩塔里安灵骨,光放明珠颗颗圆。
势至圆通念佛章,幸闻妙谛共参详。
久经倡导知悲愿,摄受同伦入乐乡。
诗二十一
赵济康
印祖嘉言渡有缘,净因普种入识田。
今来更建真身塔,法雨慈云覆大千。
诗二十二
谷芬
灵山新筑院辉煌,多少名人载笔忙。
仿佛志公藏骨塔,碑称三绝并流芳。
浮图高耸入云端,遗骨珍藏永久安。
特为灵岩增胜迹,且同多宝可齐观。
诗二十三
姜子维
曾预当年白社开,宗风慧业世群推。
最难应物心无系,况是观空老辩才。
非同游戏显神通,著述千言笔有锋。
绝似中峰真实处,破鞋补衲不言穷。
秀逸灵岩属上方,退翁遗迹未全荒。
今来重忆梅村句,清磬一声山叶黄。
不见莼葵长石池,钟声佛第放参迟。
应知此地关兴废,阅尽沧桑属印师。
诗二十四
廖汪左芬
七载人天失导师,吾生怅怅竟何之。
巍峨宝塔灵山上,顶礼恍如师在时。
诗二十五
周抱楠
印公示迹灵岩寺,普照昏蒙放智光。
宝塔落成藏舍利,群生顶礼等觉王。
诗二十六
李道应
嘉言文钞传斯世,力挽狂流障颓波。
波昏月隐师归去,障重福轻可奈何。
诗二十七
倪宗勤
舍利封存窣堵坡,落成典礼盛如何。
万人到此同瞻礼,功德如天永不磨。
浩大功程毕竟成,输将净资秉虔诚。
从今各把洪名念,报答师恩直往生。
一部文钞宜共阅,专修净土足超凡。
契机契理唯名号,共上莲舟挂愿帆。
普愿见闻人随喜,奉行信受古阿弥。
相联华萼金池上,得见无量光寿师。
诗二十八
蔡度青
透出云霞万道光,巍巍宝塔即慈航。
匡庐远绍宗风在,认取吾家选佛场。
圆明舍利色常新,一句弥陀见道真。
千载灵岩留胜迹,诸天花雨落苔茵。
诗二十九
十二龄童子沈德华
一级宝塔八面光,数级宝塔无数光。
大师舍利入宝塔,光中增光遍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