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天镇慈云寺(组图)

2012年12月20日 13:49  新浪佛学
慈云寺慈云寺
慈云寺慈云寺

  慈云寺,原名法华寺,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城内西街。因气势轩昂,布局严谨,被古人誉为“关北巨刹”。慈云寺历史悠久,据寺内碑刻和县志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因无实证,其确切年代已无从查考。原存于寺内辽开泰八年(1019年)的无垢净光舍利塔,证实了辽代寺宇曾进行扩建,且巳颇具规模。所谓“巍峨突地,露盘映红日之晖,森耸凌空,宝铎摇清风之韵”  (见《全辽文-无垢净光舍利塔记》),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寺庙的盛况。从现存的大木构件上可以找出辽代木作遗物,如释迦殿和毗卢殿的檐柱、额枋及一部分梁栿等构件明显地保留了当时的建筑形制特点。通过重点调查发现,在寺院东侧地表下40—60厘米处可以找出一些辽代遗迹,如基址和铺地砖等。并出土了一些辽代汉白玉柱础和花盆。

  从辽代至明代,几百年风风雨雨,慈云寺历经时代变迁和战火劫难,逐渐衰败,颓废荒圮。据明宣德五年(1430年)《法华寺碑》记载“天城卫,旧有法华寺,颓废已久。卫之右所千户熊谅奏,欲捐资聚财,募工重建。朝廷从其请,谅乃兴工始于宣德三年吉,宣德五年五月初九日辛卯成。佛宇法堂,门庑僧舍’,莫不各具。”并勅赐更名“慈云寺”。然而,在当地民间流传有“大庙盖成小庙庙,钟鼓楼盖成草帽帽”之传说。这是慈云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重建工程。在毗卢殿梁架下部仍有宣德五年重修题记。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和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曾屡次修葺,成为现存的一组完整的古代寺庙建筑群。解放以后,慈云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坐北朝南,南北长140余米,占地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原共有殿庑禅堂120余间,现存85间,其总体布局为四重大殿排列在中轴线上,两侧配置小殿,依次为金刚殿、天王殿,释迦殿,毗卢殿。禅堂,经堂、祖师堂等。整个建筑群高低错落,、规整对称。

  慈云寺为佛教禅门七宗之一的临济宗所据。早在明清两代,寺院广结善缘,聚众说法,影响甚大,并供朝礼五台山的蒙、回,汉等民族的僧尼,居士歇脚饮居,故又称十方丛林。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和硕庆亲王请朝廷颁发全部大藏经于慈云寺。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咸丰十年  (1860年)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先后六次开坛传戒。仅民国三十一年,受戒人数就达550余人。受戒者来自全国各地,南至福建,北至辽东。多少年来,这里香火缭绕,僧尼习经受戒,“学佛者云集而来,晨鼓暮钟,所以祝赞祈祷者,无所不至矣”  (见《慈云寺记》,。为当时传播佛教的重要场所。在“文化大革命”中,寺内各种文物及塑像被洗劫一空,唯建筑幸免于难。下面将各主要建筑分别介绍如下:

  金刚殿,即山门,面宽三间,悬山式顶,斗拱五踩。其建筑结构,五架梁直搭在前后檐柱上,前檐柱内侧另加一列老檐柱,并置方形木栅窗棂,斜向安装:窗下为低矮的木栏板墙,前檐柱也装斜向木栅栏。明间为大门,殿内原塑有密迹金刚像,两尊均头戴宝冠,面貌威猛,上半身赤裸,两脚张开,手执金刚杵,左像怒颜张口,右像闭口怒目,俗称“哼哈二将”。

  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斗拱七踩,单翘双下昂,平身科一朵。梁架四椽栿,明间为四组隔扇门,次间各置直棂窗。殿内两侧原塑四大天王站像,中塑弥勒佛像,背塑韦驮天,中隔板壁。在殿外檐下原挂有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所题“山河闲气”及“英灵万古”两块大匾,这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光绪和慈禧西逃路居慈云寺,后返回京城时所题。另外斗拱外侧拱眼壁上均绘有五彩花卉和云龙图案形式多变,光彩夺目,具有鲜明的传统艺术特色。

  钟鼓楼是慈云寺古建筑群中特殊的两座建筑,造型结构当属元代,明宣德七年重修。其平面为八角圆形。建筑分上下两层,周设八根廊柱,下层砌墙成圆形内室,墙中又置八根老柱直通上层,变为檐柱,支撑楼顶梁架。上层开敞,周有平座围栏,瓦顶上置圆形宝顶,上下层斗拱均为五踩。钟楼上悬铁钟一日,重四百余公斤,铸于明宣德七年(1432),质地优良,音色洪亮,击之钟声可达数十里之遥。钟上铸有梵文,“佛字”及八卦图。整个建筑具有元代汉文化揉合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建筑特色,这也是明王朝随着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佛教文化艺术呈现出繁荣景象的反映,尤其是这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在我省可谓绝无仅有。

  释迦殿:又名大雄宝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拱九踩,平身科两朵,单翘三下昂,麻叶形耍头,建筑雄壮古朴,开间宽敞,前檐下均装隔扇,后墙中间砖券圆门,殿内后部置两根金柱。梁架为五架梁与双步梁,用三柱,上架五架梁和三步梁、蜀柱和驼峰支撑梁首,叉手瓜柱承托脊桁,踩步金及太平梁架在两山双步梁之上。殿内西侧及北墙上保存有明代壁画,正面为十二缘觉,两侧为佛天众,诸菩萨众、阿修罗众,五方诸帝以及古代帝王等。儒,释,道汇合一壁,气势雄壮,人物密集,可谓我国宗教神祗之大成。具人物形像主次分明,表情生动,线条流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另外,在殿脊有一组较完整的脊兽,如吻兽、垂兽、戗兽、套兽等。正脊中央还装饰有砖作宝瓶塔,两侧各三组走兽。殿内原塑有燃灯佛,释迦佛和弥勒佛,佛教界称之为三世佛。在释迦殿前两侧为观音、地藏两配殿,其建筑结构相同,均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前檐出廊,明间开隔扇门,次间置窗,廊柱上置五踩单翘单昂斗拱,梁架五架梁。值得一提的是隔扇棂花,雕工精细,图案精美,为我国明代隔扇中的精品。在观音殿内原塑有观音菩萨和十六尊者,地藏殿内原塑有地藏王像,现均已不存。

  毗卢殿是慈云寺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建筑,面宽五间,单檐悬山顶,气魄雄伟;壮观,高15米,宽23.5米进深12米。出檐甚长,廊下开阔,置前檐柱六根。在下金檩下立老檐柱。明、次间置大门,上置兽面衔环及五路门钉。梢间设直棂窗,檐柱上斗拱九踩,单翘四下昂,补间出斜拱,形似莲花开放,华丽精巧。梁架为五架梁对前双步梁用三柱,上置五架梁、三架梁,梁栿上均有彩绘,画有龙、凤、旋子、菱花、牡丹、桃子,仙人、仙鹤等图案。在脊板下有题记“大明宣德五年岁戊壬午月丙寅日癸巳时修造信官”、“武略将军天城卫右所副千户熊谅禅师岩秀峰住持  得如知事僧清菩、清鉴,清恩重建”。殿内原塑有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等各种佛像百余尊。在东西擘问现存有重檐歇山顶楼阁式木雕藏经柜,雕工精细,小巧别致,为明代小木作佳品。阁内原收藏有一套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刻本大藏经,1955年移放于大同华严寺内。在瓦顶上有一组完整很有特色的琉璃构件。垂脊均饰有黄绿色牡丹之类花卉,正脊上有龙、凤,狮子、麒麟,天马、狻猊、斗牛等走兽,其造形精巧别致,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引人注目的是;正脊中央有一对赤身童子像,丰满圆润,栩栩如生,造型逼真,双手捧吉祥草,故名吉祥童子。在正脊中央还有一琉璃葫芦宝瓶,直径近1米,瓶上插铁铸莲花,上置一铁风鸟,其尾舒展上翘,两翼微张,作欲将振翅腾飞之势。此鸟原插于瓶内作枢轴之用,遇风则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候风仪实物——候风鸟,但随着历年多次维修已无法再动了,宝瓶则用几根铁链拉住。前坡瓦顶中央有一金刚力士像,威武雄壮。在慈云寺的整个建筑群中,其装饰物如兽吻,套兽、垂兽、戗兽、走兽等既被当作防火驱灾、避邪的吉祥物,又是当时社会等级的标志。加上高大的屋身、红色墙面及黄绿琉璃瓦的陪衬,更使整个建筑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和威严气势。其中毗卢殿顶的琉璃装饰尤为突出,是明代琉璃中的艺术珍品。

  在毗卢殿前两侧各有五间硬山顶前出廊式建筑,分别为禅堂和经堂。庭院内原有一座辽开泰八年石刻经幢,名为无垢净光舍科塔,是寺内珍贵文物之一,在“文化大革命”中失落,目前只找到雕像和塔顶两部分。该塔原高2.9米,作三层两檐,八角形,其塔记内容曾收入《全辽文》。寺内原有大小碑刻十三通,其中《舍利塔记》和明宣德五年《法华寺碑》、嘉靖十八年《慈云寺碑》等颇具价值,但部分已失落或毁坏。匾额、塑像、经卷等均已不存。1979年后,殿堂全部重修,不仅恢复了原来面貌,而且使这座濒临坍塌的千年古刹更显得雄伟壮观,重新放射出灿烂的光彩。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