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一天佛缘净一日凡心

2016年03月14日 10:17  佛教在线  收藏本文     
结一天佛缘,净一日凡心——参加萧泾古寺“一日禅”活动有感结一天佛缘,净一日凡心——参加萧泾古寺“一日禅”活动有感

  文/向达

  看惯了庭院深深、金碧辉煌的大寺庙,刚开始走进位于上海宝山区的萧泾古寺,心里还略微有些落差:庙不够大、僧不够多,偏居上海一隅。

  正这么想着,一位面相慈善而亲切的师父向我们走来,他就是萧泾古寺的住持妙华法师。师父为我们介绍起萧泾古寺的历史:萧泾古寺始建于南北朝,鼎盛时期曾为长江七十二寺之首,毁于明朝的“靖难之役”。住持妙华师父从2008年起,经过几年努力,将废旧房屋一步一步改造成今日萧泾古寺的模样。期间师父和众人肩挑手提、搬砖凃浆、奔走筹款,大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感。

  听完介绍,我猛然意识到之前“以貌取寺”的想法实在太幼稚。这些妙华师父一砖一瓦重建起来的建筑,和数百年前的古寺虽不可同日而语,但仍然起着同样的作用:传播佛法,普度众生。佛教希望唤醒被人遗忘的极乐净土,在这里便具化为:妙华师父拂去覆盖在佛像上的尘埃,整理出一片整洁清净的厅堂,唤醒了萧泾古寺辉煌的过往,也正在唤醒着周边信众心中的极乐净土。不拒重建之烦,能忍简陋之苦,在偏远之地坚守,于清苦之中精进,妙华师父脸上的微笑,是那么温暖、满足和平静。是的,不管我们凡人追求世俗智,还是出家人追求胜义智,寻求的道路上永远需要保存一颗勇往直前的心,这才是最重要的。想到这里,我的心顿时安静了下来。

  之后,在大殿第一次如此正式地进行全套拜佛仪式:神圣的礼佛唱赞之声在大殿久久回荡;三拜对应佛法僧三宝,意味着我们要成为正直而清净之人;“问讯”时要手指眉心,俯身九十度,在佛前完全谦卑恭敬。对于仪式的新奇之余也让我对以前参观寺庙时不肯“屈尊跪拜”有些惭愧:是那一份自傲让我躬不下身,弯不了膝盖。 然而通过接触佛教,才明了任何宗教体系总有其千百年来流传的高深奥义、宇宙大理,只有当你放下高傲,虔诚地拜倒在佛前时,你才能接通佛的智慧,为生命打开另一扇智慧之门。

  第一次在寺庙吃斋饭,出家人对粮食的珍惜、感恩的态度让我又一次受到了心灵的洗礼。早过了“食不饱、衣不暖”的时代,但是出家人一直怀揣感恩之心,践行节约之理,素食终身不辍。我吃着并不是很习惯的素食,想着出家人面对粮食时令人敬佩的态度,竟也觉得非常爽口。

  下午,妙华师父还通过视频给我们讲解了寺庙建筑的基本知识。作为对古代建筑结构颇有兴趣的工科学生,在师父的讲解下,我更多地了解到了有关寺院建筑文化方面的知识:寺庙的三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蕴含着“诸法空相”的道理,全有“因缘聚合、性质皆空”之意;大雄宝殿里的佛像各有不同表法;四大天王,其护法监督作用更是类似父母的作用,护法与监督作用共存,才是最佳状态。妙华师父强调,我们凡人都是在滚滚红尘中迷失的佛,我们要先自觉,才可觉他,觉行圆满。我想,成佛之路起于自觉,进而再向外觉他,也是一个先自我修身进而平天下的思路,蕴含着和儒家思想一样的推己及人的内在逻辑,正是佛教“普度众生”博大胸襟的体现。

  在幽静的禅堂,妙华师父继续用他的妙言妙语为我们解疑答惑、指点迷津。妙华师父不仅通晓经律论,对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也广有涉猎,再一次印证了古代高僧们“老衲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不为诳语。是的,学佛不等于青灯古卷寂寥一生,更需要及时跟进时代潮流,甚至如师父所说——引领时代潮流,充实自己的世俗智,向着拥有胜义智努力。

  在交流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妙华师父很少用高深的佛教术语,而是尽量用日常生活的例子、周围人的故事给我们解决年轻人的困惑。这让我想到了星云大师,星云大师去年5月份来接受同济大学的荣誉教授时,曾在同济大学演讲过一次,我当时也在现场听讲。 这位“人间佛教”的提倡者将艰深晦涩的佛教内容转化为为人间服务的正能量和大智慧。是的,如星云大师一样,妙华师父在寺庙急需钱重修时依然坚持做社会公益,捐赠大量财物,今日又免费组织我们的一日禅活动,切切实实让佛教进入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佛教是能够帮助我们走向幸福生活的一条道路,广积善缘之行也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最后,我们体验了出家人的打坐。禅堂幽幽,我们跟着师父沉心静气、收回思绪,盘地而坐。平日里,我可能是一个时刻处于或欢喜或忧愁、心境随遇而变的人,很少有完全沉静下来能听到自己心跳的时刻。而此刻在禅堂,八十人一起席地静坐,平日里学习生活上的揪心事烦恼事像树叶一样,在能听到彼此细小的呼吸声的环境中,慢慢飘落于地,沉淀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人训诫,在我们平静时却能成为现实。由此觉得,出家人每日打坐,可以给自己一个时刻,反省自己一天的行为,不断校准自己航向;而我们普通人,也应该拥有完全属于自己而少受打扰的时刻,调整心情,拂去焦躁与狂妄,重拾宁静与谦逊。

  临近结束时大家一起背诵了《心经》,这是我们送给妙华师父的礼物,也是我们正在了解佛教的学生们对师父的一片敬意。

  在萧泾古寺虽然才短短一天,但我的心却像走过了很长的路程,因为它得到了很多知识的滋养;又像一直没有移动过,因为在寺庙里,它真的安静了下来了。

文章关键词: 心结 佛缘 智慧之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