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禅寺
千古名刹褒禅寺座落在安徽省含山县褒禅山中,唐高僧慧褒禅师结庐于此潜修二十余年圆寂后获五色舍利若干粒,因与唐玄宗之师慧忠国师为昆季,随名声遐迩,其弟子改华山为褒禅山,并兴建寺宇,谓慧空禅院,宋高僧中会禅师与元裕禅师相继修建,寺宇规模逐渐扩大,住僧千余人,公元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云游至此,写下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该文同时被祖国大陆和台湾引进高中语文课本内,文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从此,褒禅寺名扬海内外,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归来后,兴建殿堂,时寺宇千余间,住僧常满千人(安徽省宗教志载),民间传说:“褒禅寺和尚,骑马关山门”,可见当时寺宇规模之大。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褒禅寺惨遭浩劫,1967年春,高七层的慧褒和尚舍利石塔被造反派用炸药炸塌,塔中藏有慧褒和尚舍利的银盒及大批古文物散落民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政府历尽艰难,多方查找,将盛有慧褒禅师的舍利银盒追回,银盒和舍利子经国务院文物委员会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藏于省博物馆,后由县领导磋商请回,归藏褒禅寺内待石塔重建成功后再将舍利安置塔内。几经沧桑,古今闻名的褒禅寺,自然风光依旧,原有寺院虽已废毁然遗迹犹存,来此瞻仰者仍络绎不绝,侃谈当年盛况,呼吁重建殿堂,恢复原有面貌。
含山县人民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呼吁和佛教界人士建议十分重视,同意重修褒禅寺,聘请并确定绍云法师为住持,于2001年10月,正式重建大殿及其他殿堂,经法师的不懈努力,各方大德法师、居士、善信朋友的慷慨赞助,使褒禅寺初具规模。
寺内建有房屋180余间,殿堂巍峨,金碧辉煌,佛像200余尊,饰金绘彩,庄严肃穆。
寺倚山而建。山门前立两个石狮,门头书“褒禅寺”三个烫金大字,门楣书对联:“入此门你不要七颠八倒;到这里莫管他五眼六通。”入山门,门之两侧,立有哼哈大将。上一段台阶,进天王殿。方丈室。又上一段台阶,上面就是大雄宝殿,佛像高大庄严。向左边走,进入法堂。
过大雄宝殿,往左侧走,横穿观音阁,高耸入云的舍利佛塔赫然在目。塔高九层,外廊分出六角,盖琉璃瓦,塔身由大灰砖砌成,砖缝自见,朴素而不失肃穆。塔前有空地,置一巨石,形酷似龟。
据传,2001年夏,建寺时,挖大雄宝殿地基,于地下五米深处见一巨石,巨石平卧,长近四米,众人欲碎之以作基石用。遂请爆破手前来爆破,本来是晴天丽日,倏忽间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第二天,又欲爆破,复见晴空遂变,老和尚颇为奇怪,于是,请人用起重设备将巨石整体吊起,剥去泥土,方见是一活脱脱的巨形石龟,原来也是一圣物。我们上一段台阶,便至塔前,有铁香炉一个,进塔,内供一弥勒菩萨,周围墙上设有佛龛,供奉千尊佛像,佛像瓷制,造型精致美好。塔后为山,山不高,多杂树。
寺左右各有一山,高低不同,左山如狮,右山如虎,守卫着这处佛门净地。两山中还有一水库,山有水伴,更添些灵气。清含山县训导罗瑞明有诗“古刹浮屠映碧山,状元题墨翠微间。游人倦憩尘心寂,云自青天水自闲。
2001年,绍云老和尚受含山县有关部门之请,担起修复慧褒祖师道场的重担。历时五载,筹资千万元,将褒禅寺建成一处殿宇雄伟、佛像庄严的十方丛林。
绍云法师,俗名黄德泉,含山县张公人,于1955年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出家受戒,是虚云老和尚的亲传弟子,曾任江西云居山真如寺首座,其著作有《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云居仪规》、《绍云法师开示录》等,2001年任含山县褒禅寺住持,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市政协第二届委员。
绍云法师,幼入私塾读四书,12岁得遇佛法,遂萌生皈依三宝之念。19岁徒步前往江西永修县云居山拜年逾百岁的虚云老和尚为师,得赐法名宣德,字绍云。同年秋,绍云奉师命前往广东南华寺受戒,圆满后即返云居山,亲近师尊,苦研佛学,浸淫于佛法典籍之中,定慧双修,探求人生真谛。每于疑惑处均得恩师点拨教诲,喜得恩师真传,致使修持精进,于佛法佛理感悟甚深,深得恩师喜爱。年仅二十二,便得恩师传授衣钵,成为禅宗沩仰宗第九代传人。
绍云老和尚,为禅林典范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首座、江苏兜率寺首座、宝峰寺首座、高旻寺首座,香港宝莲寺、宝林寺首座,安徽褒禅寺住持,岳西县佛教协会会长,2006年3月以嵩山少林寺首座身份接待俄罗斯总统普金来访。曾先后应邀到印度、缅甸、泰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讲经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