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A+A-

第二节 部派的思想

2012年08月28日 16:48  新浪佛学

  究竟有几部

  部派,大致是以各自所依的见解而分裂,相传是十八部,加上大众部及上座部的根本部,则成为二十部,但在现有的资料中,唯有上座部系的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的遗产最丰富,它们有许多部论典,可资吾人的研究。其他部派的思想,也是藉着有部论典中的间接叙述,而得到一些概念。特别是大众部,它虽分有本末九部,它的论书是少得几乎没有。

  说到律,我们必须知道,部派佛教之中,有的重视戒律,有的则对戒律不做争论。重视戒律问题的部派,为了所持意见的不同,便依根本律的解释而形成他们自己的律藏;对戒律不做争论的部派,虽在某种意见上不一致,但仍采用他们根本部的律藏,作为僧团生活的依据。

  因此,传说中的二十部,既没有二十部派的经论留下,也未必就有二十部派的律藏留下。实际上也不一定真有二十个部派,若细分析,又未必仅仅二十个部派。可是,二十部是北传佛教的通说。

  律分五部

  从律藏的分裂而言,通常是说“律分五部”,律分五部的传说,也有三类:

  (一)《大集经》所传:昙摩毱多,萨婆帝婆、迦叶毘、弥沙塞、婆蹉富囉。 

  (二)萨婆多部的师资所传:昙无德、摩诃僧祗、弥沙塞、迦叶维(遗)、犊子。 

  (三)《僧只律私记》、《舍利弗问经》、《大比丘三千威仪》、《佛本行集经》等所传:昙无德、弥沙塞、迦叶遗、萨婆多、摩诃僧祗。 

  在此三类传说之中,大致相似而略有出入,据印顺法师的意见,是以第三说最能见其古意。至於今日传存的六部律藏,本书已在第三章第四节中介绍。

  何时分裂

  各部派究於何时分裂,传说也不一致。近代学者之中的望月信亨博士,在其《佛教大年表》中假定了如此的几个上座部派:

  说一切有部:佛灭后第三百四十五年(西元前一四一年)。

  犊子部:佛灭后第三百八十五年(西元前一○一年)。

  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相继自犊子部分出;化地部从说一切有部分出;法藏部又从化地部分出。均与犊子部的年代相近。

  饮光部:佛灭后第四百二十五年(西元前六十一年)。

  经量部:佛灭后第四百四十五年(西元前四十一年)。

  这是以上座部根本分裂於阿育王时代的看法,是据南传记载以阿育王即位於 佛灭后二一八年(西元前二六八年)。实际上,大众部的分裂要比上座部的分裂尚早出一百年,上座部受了大众部思想的刺激,才有分裂的。若与北传的《异部宗轮论》相比,尚约有百年之差。

  二十个部派

  根据《异部宗轮论》的记载,共有二十个部派。实际上最盛行的,只有大众部、南方上座部、印度大陆的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经量部,一共五部。五部之中有思想体系的,也只有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一共三部。三部之中思想最繁琐的,仅是说一切有部而已。

  不过,既有二十部的名目,我们应该根据《异部宗轮论》(《大正藏》四九· 一五页中)所列的介绍一下:

  (一)大众九部: 

  1.大众部(Mahasan.ghika-h。):这是大众根本部,音译为摩诃僧祗。它的思想,到下一节再讲。 

  2.一说部(Ekavya-vaha-rikah。):此依其所立的宗义而命名,所以,《文殊师利问经》(《大正藏》一四·五○一页中)把它称作“执一语言部”。窥基的《宗轮论述记》(《 续藏》八三。四三七页),说此部主张:“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因此近世学者有以为此与大乘般若的“无相皆空论”,以及与马鸣龙树所倡的“诸法实相论”,有一致的地方。 

  3.说出世部(Lokottarava-dinah。):此部也是依其所立的宗义而得名。《十八部论》称它为“出世间说部”,《文殊师利问经》称之为“出世间言语部”。此部主张:世间法从颠倒而生烦恼,由烦恼生业,由业生果报,果报是苦;出世间法是由道而生,修道所生的道果,便是涅盘。可见此派系对四圣谛做了认识的批判,苦、集二谛为妄非实,道、灭二谛是真实法。此虽与大乘的假、实、真、妄有距离(因为此是相对的,大乘是绝对的),但其仍被窥基及法藏等以为是分通大乘的教义。 

  4.鸡胤部(Kaukkut.ikah。):《部执异论》称此为“灰山住部”,《十八部论》(《大正藏》四九。一八页上)称其为“窟居部”,《文殊师利问经》音译为“高拘梨诃部”,《宗轮论述记》以其为“矩昵部”。此部以经律二藏为方便教,以论藏(阿毗达磨)为真实教。所以主张“随宜覆身”(有三衣无三衣均为佛所许可)、“随宜饮食”(时食及非时食均为佛所认可)、“随宜住处”(结界或不结界均非为佛所计较),但能求其速疾断除烦恼,即是佛意。此派生活不滞於教条,自由而严肃,精进用功,修为过人。此在当时的印度,确是进步的、革命的新思潮。可是,如果不能精进用功,而仅高唱此派的三点主张者,佛教就要亡了。 

  5.多闻部(Ba-huh。):《部执异论》称其为“得多闻部”,有博学之义。此部的祖师,祀皮衣罗汉,与《奥义书》的中心人物Ya-jn~a Valkya同名,故有人以为此部思想有参考《奥义书》的哲学形态。《部执异论疏》中说:“《成实论》从此部出,故参涉大乘意也。”唯据《异部宗轮论》介绍的,并不能发现它有大乘的深义。 

  6.说假部(Prajn~aptI-va-dina-h。):《文殊师利问经》未见此部之名,佛音(Buddhaghosa 或译觉音 )所着的《论事注》(Katha-vatthu-dat.t.hakatha-),亦未说到此部。《十八部论》(《大正藏》四九·一八页上)称此为“施设论部”,《部执异论》以此为“分别说部”或“分别部”。此部以《施设足论》为其中心思想。此部对於“现在”的“法”,以为现实世界之一面是“假”的,另一面是“真”的,此假与真的思想,至《大乘起信论》时,便成了真妄两面的大乘世界观。窥基的《唯识述记》又说:“今说假部,说有分识,体恒不断,周遍三界,为三有因。”如果此部真的有此“有分识”之说,那就可说大乘阿赖耶识的思想,是由有分识而开展来的了。 

  7.制多山部(Caityasaila-h。)。 

  8.西山住部(Aparasaila-h。)。 

  9.北住部(Uttarasaila-h。)。 

  以上三部,是大众部最后分出,据《宗轮论述记》,说在佛灭后二百年满时,外道大天在大众部中出家,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乖诤,分为三部。为了重详五事而分裂,但此事应在大天南游弘化数十年后,乃是承大天五事之大众部学者,可能是为了思想及住处的隔离而分裂成数派。《部执异论》说这次分裂成支提山(即制多山)及北山住之两部。《文殊师利问经》则说此次分为东山及北山二部。据佛音的《论事注》,称东山、西山、王山、义成山之四部为案达罗派。据玄奘《大唐西域记》称大案达罗,城侧之东山、西山,有二古寺,旧属於大众部。

  如果要问案达罗在何处?这要考察支提山的位置,据日本《国译大藏经》论部卷一三附录载,它是在吉斯特那河(KistnaR。)畔的别克士韦陀(Bexvada) 对岸的支提山。此处的案达罗,即是指南印度哥达瓦里河(Godavari R。)以南,并包括吉斯特那河以北的地区。这里的土著,有其特殊的文化及信仰,大众部佛教受其薰染而再分裂,是可能的。婆罗门教湿婆派的夜叉罗刹等,均为此等南方民族中的产物,在湿婆神像之中有同其妻拥抱淫亵之姿,今之印度教中,尚有男女生殖器的崇拜。到了大乘的密教,就有以男女性交为修持法门的情形出现。大众部在案达罗派之后,即消融於大乘佛教,初期的大乘出现在南印度,大乘密教,也说由“开南天(竺)铁塔)”而得。

  (二)上座十一部:

  上座部最初分派,出了说一切有部,据说上座的根本部者,因见解不同而离开了旧住处,转到雪山之麓,成为雪山部。所以,连雪山部算起来,上座虽称十一部,却有十二部的名目,可资介绍的则仍为十一部。 

  1.雪山部(Haimavata-h。):《十八部论》(《大正藏》四九·一八页上)称此为“先上座部”,《部执异论》名此为“上座弟子部”,《异部宗轮论》名此为“本上座部”。但此部的宗义,大多与一切有部相反,倒与大众部接近的多,采用大天五事,即其一例。又主张没有“中有”,亦与大众部一致;一切有部是相信有情众生在“欲色界,定有‘中有’”的。因此,根据大众部及分别说部(如《大史》)所传,则将雪山部列入大众部的末派。据印顺法师的推定,仍以有部所说的为当。 

  2.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a-h。):此部思想严整而广博,当以另节介绍。 

  3.犊子部(Va-ts1-purow1-ya-h。):《部执异论》称此为“可住弟子部”,《唯识述记》又称此为“皤雌子部”。此部是继承《舍利弗阿毘昙》的思想而来,对此思想之不足处,加以补充的解释,由於所见不同而再分裂。此部虽自上座部分出,却受大众部教义的影响很深,而一般学者均以舍利弗持有大乘思想,故在犊子部,将如来一代教法分为五藏:过去、现在、未来(此三是有为法)、无为(无为法)、不可说(非即非离蕴之我),此五藏的“不可说藏”,就彷佛於大乘的如来藏。此部以本体论的中心,便是“非即非离蕴我”的不可说藏,破斥凡夫的“即蕴我”及外道的“离蕴我”,而以非即非离蕴我作为诸法的本体。因此,这一不可说藏,又相似於大乘阿赖耶识的思想了。但此部仍执有一个诸法本体的“我”,故被清凉国师在《华严玄谈》卷八中评为“附佛法外道”。然其虽未及於如来藏或阿赖耶识的境地,却为大乘的唯识思想先铺了路。 

  4.法上部(Dharmottar1-ya-h。):《文殊师利问经》称此为“法胜部”,《十八部论》(《大正藏》四九·一八页上)音译为“达摩郁多梨部”。 

  5.贤胄部(Bhadraya-n1-ya-h。):《文殊师利问经》名此为“贤部”,《十八部论》音译为“跋多罗耶尼部”,《部执异论》名之为“贤乘部”。 

  6.正量部(Sam.mitiya-h。):此部是犊子部下四部之中最盛的一派,《文殊师利问经》名其为“一切所贵部”,《十八部论》(《大正藏》四九·一八页上)音译为“三弥底部”,《部执异论》名为“正量弟子部”。窥基的《宗轮论述记》中说:“此部所立,甚深法义,刊定无邪,目称正量,从所立法,以彰部名。”西元四三二年从印度到锡兰去的佛音,在其撰着巴利文《论事注》时,正量部尚在流行;又从《大唐西域记》知道;玄奘游印时(唐太宗贞观三年至十九年,西元六二九至六四五年),正量部尚多行於中印、南印、西印地方,东印亦有少许;稍后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五四·二○五页上-中),也说到此部有三藏三十万颂,并说当时此部行於西印之罗荼、信度地方者最多,摩揭陀以及南海诸州,亦有少部分传存。可惜在现存的资料中有关犊子系下四部的记载太少,正量部的教义,则见於不知何人所撰及所译的三卷《三弥底部论》(《大正藏》三二· 四六二页上-四七三页上)。此部也是有我论者,大体与犊子部相同,唯其继大众部末派的思想而将大地、命根等“色法暂住”的思想加以分析,把色法的生灭观,分为两类:1)心心所、声光等,为刹那灭;2)身表业色、不相应行、身山薪等,为一期灭。因此,若以西方哲学来看,正量部似属於“现实的实证论”或者“经验论”者。 

  7.密林山部(garika-h. ):《文殊师利问经》称此为“山部”,《十八部论》(《大正藏》四九·一八页上)称之为“六城部”,《部执异论》名之为“密林住部”。

  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此四部所存资料奇缺,据《异部宗轮论》(《大正藏》四九·一六页下)说是为了对一偈解释的不同,而在犊子部下分为四派,那一偈便是:

  “ 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 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

  此偈的异解,请参看《宗轮论述记》(《 续藏》八三。四六一页)。但在现存犊子部的教义中并没有此一颂文,现存的《舍利弗阿毘昙》里面也无此颂。

  8.化地部(MahI-sa-saka-h。):这就是传有一部《五分律》的弥沙塞部,北传《异部宗轮论》说它是从说一切有部分裂,南传《大史》则说它是直由上座本部分裂,大众部则以化地部为上座部分别说系之一,而与饮光、法藏、铜鍱 三部一样。《文殊师利问经》称此为“大不可弃部”;《十八部论》以此为“弥沙部”;《部执异论》名此为“正地部”。另有“教地”、“弥嬉舍婆挹”、“磨醯奢娑迦”、“弥嬉舍婆柯”之名。《出三藏记集》卷三(《大正藏》五五·二一页上)说:“佛诸弟子,受持十二部经,不做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故名为弥沙塞部。”此部思想,本宗同义者,颇类於大众部,末宗异义者,则继承一切有部。据《成唯识论》卷三所言,化地部的“穷生死蕴”,相当於第八阿赖耶识。据《无性摄论》卷二所言,此部说有三蕴:(1)一念顷蕴(一刹那有的生灭法)。(2)一期生蕴(乃至到死的恒随转法)。(3)穷生死蕴(乃至得到金刚喻定时的恒随转法)。由此可知穷生死蕴相似於大乘第八阿赖耶识。此部的本体论,立九无为说,是受大 众部的九无为思想启示而成立,其中异於大众部的有善法真如无为、不善法真如无为、无记法真如无为,此善、不善、无记之三性真如的思想,又相似於一切如如的大乘思想;其三性真如及不动无为之四项异於大众部,宜为由大众部过渡到大乘唯识,整理成六种无为思想的桥梁。《异部宗轮论》(《大正藏》四九·一七页上)说此部主张:“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说。”此“同一”的意思,似乎是说真智本体并无差别。且其又主张:“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获大果,非别施佛。”至其末宗,竟认为供养堵波(佛塔),所得功德少。此也不能不想到化地部已有“吾人即是佛”(人皆可为因地之佛)的大乘的先驱思想了。 

  9.法藏部(Dharmagupta-h。):《文殊师利问经》称此为“法护部”,《十八部论》译为“昙无德部”,嘉祥的《三论玄义》,以法护为人名,是目连的弟子。这个目连,可能不是佛世以神通着称的大目犍连,而是阿育王时的目犍连子帝须,就是那位传称第三次结集的主持人,北传的优婆屈多(Upagupta),也即是此人;昙无德,便是他的弟子。如据窥基的《宗轮论述记》及《义林章》所说,此部有经、律、对法(阿毘达磨)、明咒、菩萨之“五藏说”;但此菩萨藏是将大众部的杂藏改变,其馀四藏亦多同大众部。此部特重明咒藏(Manrowa)及菩萨藏(Bodhisattva-pit.aka),而开后来大乘密教之端绪;日本东密以达摩鞠多为龙智菩萨的别名,而达摩鞠多与法藏部主Dharma-gupta(法藏)的梵语相同,密宗的龙智,或不即是法藏部主,然亦不无渊源。汉译的《四分律》,即出於此部。此部承受大众部的思想颇多,所以日本凝然的《通路记》,把法藏部摄於大众部的一系。但它毕竟是上座部的分别说系所属。 

  10.饮光部(Ka-syapI-ya-h。):《文殊师利问经》称此为“迦叶比部”,《十八部论》称为“优梨沙部”,《部执异论》称为“善岁部”或“饮光弟子部”,另有“迦叶惟”、“迦叶遗”等,乃是以部主之名而得名。据日本《国译大藏经》论部第五十二的结集史分派史说,此部可能是由阿育王时的迦叶惟被派至雪山地方弘化而兴起的一派。据印顺法师的《印度之佛教》第六章第三节一一八页说:此部与化地部、法藏部,化行於印度大陆,於圣典多有改作,与大众部系的多闻部、说假部,同其作风;或融入《吠陀》而尊为佛说,或仰推目犍连的神通以证实明咒之可信,或以破外及对内之论争而别为撰集。 

  11.经量部(Saurowantikah。):《部执异论》名此为“说度部”或“说经部”,《十八部论》称此为“僧迦兰多”或“修多罗论”,正量部传称此为“师长部”,唯各部所传均以此部为从说一切有部分出。说度部的梵名是Sam.krantika(转移) Vada(说),故在南传的《大史》,以为经部出於说转部,实则说经及说转,同为经量的本末二计。此部出於有部,但受大众部的影响,而对有部思想采取批判的立场,后来大乘唯识思想,由经部而出者很多。例如色、心互薰的种子说,约“种子曾当”而说三世;唯识的“道理三世”,虽见於《瑜伽师地论》卷五一(《大正藏》三○·五七九页上│五八四页中),但在经部的鸠摩罗多论师,已是这一思想的先兆。又如经部的“细意识”说,以为“灭定细心不灭”、“执无想定细心不灭”,亦即是根本识第八阿赖耶识的先驱思想。不过,经部毕竟仍是小乘,它的色、心互薰说是二元论,唯识家则以万法不离识,乃是一元论。由鸠摩罗多的细意识,到室利逻多则进而主张胜义我(胜义补特迦罗),此为微细而不可设相的“真实我”,大概可解为“法我”之执,所以仍是小乘。但由此往上一步,便是大乘“无我”的“实相”了。所以,“胜义我”有常住不变义,乃是大乘“真常唯心”思想的先驱。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