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A+A-

第三节 龙树以后的大乘经典

2012年08月28日 17:11  新浪佛学

  中期大乘

  从龙树后至无着及世亲等时代的大乘佛教,通称为中期,密教盛行时则为后期大乘。何以会有中期及后期的开出,可说是时代及环境使然,尤其是大乘经典的陆续完成了结集的任务,而予佛教的学者们以思想上的启发。

  根据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第一篇第四章第一节而言,中期大乘经典的结集,是为要完成龙树时代所留下的三个任务:

  (一)关於真空妙有最终根据之说明的不足。 

  (二)一切众生成佛的心理及其理论根据之说明的不足。 

  (三)关於佛陀论尚未完全,尤其是法身观尚未完成。 

  发挥这三个意义的中期大乘圣典,可谓很多,其主要的,就是《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大法鼓经》、《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乘涅盘经》、《解深密经》、《入楞伽经》,以及我国未曾译出的《大乘阿毘达磨经》。现在介绍其中最受我国重视的数种如下:

  《胜鬘经》

  此即是《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有两种汉译本:一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於西元四三六年,二为菩提流支译於西元五○三至五三五年之间。

  此经在我国南北朝时代,流传极广。是以胜鬘夫人为人物的中心,以阐说十大受、三大愿为始,而来处理摄受正法、三乘方便、一乘真实,以及如来藏等的问题。如来藏的阐说,则是《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无上依经》所共说。

  据印顺法师《胜鬘夫人师子吼经讲记》的悬论中说,本经有三大意义:

  (一)约人而言,是平等义:本经主张三点平等:

  1.出家与在家的平等。   2.男子与女人的平等。   3.老年与少年的平等。 

  (二)约法而言,是究竟义:本经有三方面的究竟:1.如来的功德究竟,不论从那方面看,唯如来的常住功德,才是究竟的。2.如来的境智究竟,境是佛所证悟的诸法实相,智是佛陀用来证悟诸法实相的平等大慧;从佛的无量无边功德中,统摄为境与智,均超越二乘而圆满究竟。3.如来的因依究竟,如来的“因依”,便是经中说的如来藏,即是佛性;人人有如来藏,故人人皆可成佛;从如来究竟的境智,推求此究竟境智的根源,便指出了如来究竟所依的如来藏。如来依如来藏之因,而成究竟如来之果;果已究竟,故其因亦究竟了。 

  (三)约人与法的相关而言,是摄受义:此即是摄受正法,就是接受佛法、领受佛法,使佛法成为学佛者自己的佛法,达到自己与佛法合一的目的。 

  此经主要是在发挥如来藏的思想,此说系根据《华严经》的三界唯心之“心”的系统而发展成功。如来藏,即是佛性、自体、法身藏、法界藏、出世间上上 藏、自性清净藏,这是如来的境界、是涅盘、是常乐我净。即所谓“如来藏中藏如来”,人人皆有如来之藏,藏有自体清净的如来,只因为客尘(外缘)的烦恼所染污而现出种种非清净的杂染相。这就是真空之中所显的妙有;佛教本不主张有我,此则在一切皆空之后,所显的本体真常、唯心清净的“我”。《大乘起信论》所称“如实空境”、“如实不空境”,即由此来;因客尘烦恼而现的杂染相是如实空的,自体清净的如来藏是如实不空的。

  《涅盘经》

  大乘的《涅盘经》,乃由《长阿含经》的《游行经》发展而来。对大乘而言,《游行经》是小乘《涅盘经》;《游行经》是以释尊晚年的言行为主要的记录,大乘《涅盘经》则不以事实的记述为中心,而以发挥其一定的教理为目的。

  大乘《涅盘经》的成立,大约是西元二百至三百年间,近世学者并推测它最先出现的地方是北印度,是继承般若、法华、华严等的思想,藉着小乘《涅盘经》的形式而完成。

  在中国有两种译本:一为昙无谶译的四十卷本《大般涅盘经》,称为北本;一为慧严将北本修正为三十六卷本的《大般涅盘经》,称为南本。此二种的内容相同,仅在品名及分章上做了修改。此经的梵本现已无存,西藏本亦系译自汉文本。唯在中亚地区及日本高野山,各发现了一叶的梵文断片。

  大乘《涅盘经》的思想,乃是以《般若经》之“空”,以及大众部的“心性本净说”及“一音说法说”的教理,加上《法华经》的“会三归一”说,予以发展而成。

  从本经特有的教义而言,约有三点:

  (一)法身常住:在《法华经》,将一切众生成佛的可能性,求诸过去世的教化薰习,而对佛寿无量的根据,也说是过去久远前所成的佛,尚未进至即内心而证明佛寿无量,这可算仍是历史性的佛寿常住;到了《涅盘经》,则一转历史的佛陀,成为法身常住。即是说:释迦佛是为应化人间而垂蚊的化身佛,但他的本性是和生死无关的,本性即是法身佛;垂蚊应化的色身,与本性的法身有别,法身是常住不变的本体,乃是无限永恒的大我。此乃即以色身佛的内心而证明佛寿无量。 

  (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的色身既与法身非一非二,法身的垂迹应化即是色身。此一法身的性能,既是常住不变无限永恒的大我,那么,一切众生具有此大我,从本体上看,佛与众生,平等平等。假如没有平等的法身,众生修学佛法也不能成佛;此一成佛的可能性,在佛称为法身常住,在众生即称为佛性本具。 

  (三)一阐提可以成佛:所谓一阐提(lcchantika),《涅盘经》对於它的解释为:不信佛法的人,断诸善根、不信因果业报、不亲善友的人。这种人据《涅盘经》看,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当然也有佛性。既有佛性,即是法身常住,终究必当有接受佛法的开发而完成那佛性之圆净的机会,所以一阐提也可成佛。

  《解深密经》

  以上《胜鬘经》、《涅盘经》所说的如来藏(佛性、法身),是为适应所谓“向上门”的要求而来。但是,基於这个立场而把杂染世界,给予说明的,虽有《般若经》、《华严经》、《维摩经》,认为三界一切所有,皆由於心的发动;亦即由於无明而有虚妄的世界显现,由於心的清净而有净土的显现。但这说明太简单了,《解深密经》就起来做了个更进一步的说明。本经在所谓无明住地,承认无意识的根本无明(心不相应的无明);在净识方面,也承认佛性、如来藏。但是,无明与净识的关系怎样?又怎样的配合而开展出怎样的世界呢?由於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就成立了所谓唯识的佛教,这部《解深密经》,便是唯识佛教的先驱。

  本经在中国,有菩提流支译的《解深密经》五卷,玄奘译的《解深密经》五卷,以及求那跋陀罗所译第七、第八两品。近代在梵文及西藏方面,则未发现。本经最早出现的是第二至第五品,加入第六品后全经应该已完成,但在后来又加上了第一序品及第七、第八的两品,便是现在的《解深密经》了。

  本经是一部论书性质的圣典,它的特色虽有很多,但其主要的,则有如下的三点:

  (一)阿赖耶识的思想:在龙树,尚未有第七识的观念,其后,承认在六识之内部,有如来藏等,把如来藏等改进为构成现实世界之原理,便成立了《解深密经》的阿赖耶识(藏识)或阿陀那识(执持识),以此作为第七识而来担任众生轮回生死之中的主体,以后把阿赖耶识名为第八识,阿陀那识名为第七识,但在《解深密经》尚未做此区分。这虽由如来藏或佛性的发达而成立,然其远因在大众部的根本识,犊子部的非即非离蕴我,经部的色心互薰、种子说、细意识、一味蕴,化地部的穷生死蕴,已经建立了此第七识的基础。

  至於此第七识的性质如何?本经的解释是:“阿陀那识甚深细,我於凡愚不开演,一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凡夫)分别执为我。”(《大正藏》一六·六九二页中-下)又解释其名称说:“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於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於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

  (二)三相三无性说的生起:这是为了适应阿赖耶识的确立而生起。三相即是:1.遍计所执相--此即是错觉或幻觉。2.依他起相--此即是说因缘所生之法,其中含有从常识世界到科学世界的现象,一切均系依他之缘而生起之相状。3.圆成实相--此即是诸法平等的真如实相。

  三无性即是:将以上的三相,归着於根本,都不离心。1.遍计所执相是心的表象,没有特别的自性存在,此称为相无自性。2.依他起相是因缘生法,因缘的总管也是心,故亦没有特殊的自性,此称为生无自性。3.圆成实相是清净心所缘,同样是离心即无其自性,此称为胜义无自性。

  (三)三时了未了说的提出:这是对於思想判释的方法。本经认为,佛陀始对小乘人说四谛法,是未了义(不究竟)说;次对菩萨说诸法无自性,不生亦不灭,也是未了义说;本经说三相三无性,始为了义之说。本经对三乘佛法以了义未了义来判释的方法,给予后世教判思想的影响很大。

  《入楞伽经》

  《入楞伽经》(Lanka-vata-ra Su-rowa),简称《楞伽经》,梵文本现今尚存,汉译有三种:1.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於西元四四三年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2.元魏菩提流支译於西元五一三年的《入楞伽经》十卷,3.李唐实叉难陀译於西元七○○年的《大乘入楞伽经》七卷。所以本经在研究上有很完整的材料, 但其内容杂乱,欲在其全体上捕捉它的旨趣,颇有困难。

  若从本经之思想而言,其主要观念是在说明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解深密经》是乘着如来藏的思潮而起,本经则利用此一思潮再回到如来藏,在决定其理想目的之同时,往下说明如来藏的现实面。

  在本经中,到处反覆地说明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用此以释人生宇宙的现象及本体。现在略介如下:

  (一)五法:此在《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成唯识论》、《佛性论》等均有说到。即是:1.名--事物的名称。2.相--由名而浮起的想像。3.分别 --对名与相的判断。4.正智--是看破名相为非实的智慧。5.如如--作为智慧对象的平等真如。此五法是举迷界的主观(分别)客观(名、相),及悟界的主观(正智)客观(如如),而打破迷界以进入悟界的经过,分作五个阶段来考察之意。 

  (二)三自性:此在《解深密经》的三无性已说到,即是:1.遍计执性--妄分别性,2.依他起性--缘起性,3.圆成实性--真实性。本经对此三性的用途是在摄取前举之五法:名、相,相当於遍计执性;分别,相当於依他起性;正智、如如,相当於圆成实性。 

  (三)八识:本经以《解深密经》的第七阿赖耶识为第八识,在第八识下,另立第七末那识(意识),再加自原始佛教以来的前六识。然而,本经的八识论,虽比《解深密经》多了一层整理的工作,但其尚有很不消化之处,使人难以捕捉其适确意义的地方还很多。自古以来,各家对本经生起多种异解,原因即在於此。若总括来说,第八识的活动,是由前七识的分别而起,在第八识的本身并无自性,一切不外乎识海的波浪而已,这是本经的唯识观。如何止息这个识海的波浪?接着讲二无我。 

  (四)二无我:即是人空及法空。因为本经对於八个识均立有真相、业相、转相之三相,其中真的本体,则是第八识的真相。前七识与第八识的业相、转相,可由修行之力,特别是用人、法二空之观法而消灭。消灭了这业相、转相的当体,便是识海波浪的停止;它可叫作如来藏、真如、涅盘、法身、空、无垢识,乃是不生不灭、清净无垢的当体。因此,本经是调和了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思想,承认第八阿赖耶识含有净与不净两方面的内容;从不净方面,生起分别妄幻的现象界;从净的方面又确立了法身、涅盘、真如的平等实体界。这与《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的思想,是很相近了。

  真常唯心

  根据印顺法师的意见(《印度之佛教》第十五章),《楞伽经》与《大乘起信论》的关系特深,《大乘起信论》所用之名相同《楞伽经》而义则异,乃为多数古人已知的事实。《大乘起信论》的心、意、识三者,与《楞伽经》的三相三识,可以对照相摄。因此,《大乘起信论》之不出马鸣所造,不劳再辨。

  印师又指出,《如来藏经》、《法鼓经》、《大涅盘经》、《胜经》、《不增不减经》、《无上依经》、《楞伽经》、《密严经》、《圆觉经》等经,皆属真常唯心的圣典。后期的密典,十、九亦属真常唯心。可见,中期以后的大乘经典,多可纳入真常一系了。

  印师又称,所谓真常心,它的名目可有很多,法性、如来藏、圆觉、常住真心、佛性、菩提心、大涅盘、法身、空性。此等,在真常论者并视为一事。

  真常思想,确有原始圣典的暗示,例如佛说罗汉离欲,不复有变悔热恼之情;或者化为“无烦恼热,常住不变”。在《央掘摩罗经》佛陀自称“我常住大悲”。

  至於真常唯心,乃是糅合了真常空及真常心而成立。此常我之论,乃系内本宗教经验所见而外依佛说。固由原始佛教开出,却不能说与印度其他学派及宗教的影响无涉。

  本书不拟另章介绍真常唯心的问题,但此确是一个重要论题,所以在本节之末,略述数语如上。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