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伐弹那王朝的佛教
戒日王统
由於小邦林立,后期的笈多王朝,在中印方面,虽仍是一个霸主,自号君王,并曾举行马祀,但国土有限,仅统治摩揭陀及孟加拉两地。在当时的许多小邦之中,当推据於旁遮普东部地区的塔尼斯华尔(),较为强盛,它的开创者为弗沙伐弹那()经过四传,到第五位酋长波罗羯罗伐弹那(),始建立了伐弹那王朝,即是戒日王朝。波罗羯罗伐弹那有二子,一名罗伐弹那(),一名曷利沙伐弹那(喜增),西元六○四年,波罗羯罗伐弹那率二子将大军东征匈奴,不幸卒於军中;长子继位,再率军东征马尔华,又不幸中其土王之诡计所陷而死;遂由年仅十六岁的幼子即位,并以曲女城(今之Kanauj)为首都那就是我国《唐书》中的戒日王(西元六○六-六四七年),也即是玄奘所见的戒日王。
戒日王是印度古代史上最后的一位伟大的国王,他将版图扩大,自雅鲁藏布江之河囗,一直到伽第瓦尔,包括了旁遮普、马尔华、曲女城、比哈、孟加拉、阿里沙、阿萨蜜等地,除了西北边疆之外,可谓整个西北印度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唯其版图之扩张,固有凭藉武功的征服而来,然而,例如鸠摩罗国、摩揭陀、尼泊尔、喀什米尔、婆罗毘(今之古迦拉底)等自治土邦之归属戒日王朝,乃是由於戒日王之道德学问的感召。
戒日王与佛教
戒日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君王,他在位四十一年,用兵仅六年,其他的时间即用於政治、文化及宗教。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西元六四一年),王与中国修好,我国於贞观十七年(西元六四三年)派王玄策至印度,立碑铭於摩揭陀。戒日王的文艺造诣,已在第七章中略有介绍。
在宗教方面,戒日王本为印度教徒,后受玄奘三藏及小乘教的大德迭婆伽蜜多罗()之感化而皈信佛教,佛教屡遭法难,因此亦稍呈复兴之机。他对佛教的功绩之最着者,约有下列四事:
(一)禁止杀生,奖励素食。
(二)依照阿育王对於弘扬正法的先例,建寺院、造石塔、筑旅舍,以供沙门及朝礼圣迹者之用。
(三)每年召集沙门举行佛学讨论大会一次,贤者赏之,顽劣者惩戒之。
(四)每五年举行无遮大会一次,并将财物布施民众。
但是戒日王亦同样对印度教持崇敬的态度,由《大唐西域记》说他在钵逻耶伽()大会时,先礼佛陀像,次日礼太阳神像,第三日礼湿婆神像,可见一斑。
玄奘三藏的光荣
奘师於唐太宗贞观三年(西元六二九年)出中国经西域至印度,留学十七年而后返国。留印期间,从戒贤学瑜伽唯识,随如来密、师子忍等习因明、声明,又向胜军学《唯识抉择论》。回到那烂陀寺奉戒贤之命,讲《摄大乘论》及《唯识抉择论》,并会通中观瑜伽二宗之义,着《会宗论》三千颂,以答覆当时在寺讲中、百二论而破瑜伽教义的师子光,名望因此大振。
后与海慧、智光、师子光等四大德共赴戒日王之请,与乌荼国小乘论师对论,小乘论师制破大乘义七百颂,奘师申大乘义制一千六百颂名为《制恶见论》而破之,声誉益隆。
贞观十六年(西元六四二年)冬,戒日王又於曲女城,大会十八国王,大小乘僧三千馀人,那烂陀寺僧千馀人,耆那教徒二千馀人。奘师被请为大会论主,作《真唯识量颂》,称扬大乘,并宣示大众:若有一字无理而能难破者,请斩首以谢。如是经过十八日,竟无一人敢发议论。无怪乎玄奘的盛名,迄今仍为印度学者之所崇敬。
东印法难
当戒日王之父波罗羯罗伐弹那王在位时,东印的土邦金耳国,日渐强盛,国王设赏迦(月),挟武力西侵,所到之处,摧毁佛法,坏寺、坑僧,并伐佛成道处(佛陀伽耶)的菩提树,佛涅盘处(拘尸那罗)的佛教寺僧也被焚杀殆尽。玄奘之师戒贤论师,据说就是曾被此王所坑而逃脱的一人。
教难遍及恒河两岸,一时法运顿衰,若非戒日王的皈依佛教,佛教的慧命即可能从此而断!
戒日王祷於观自在菩萨,一举而战胜了设赏迦王。可是,戒日王无子,故在他驾崩之时,亦即是戒日王朝衰亡之期,王仅有一女,嫁於南方婆罗毘邦的幼日王;戒日王死后,各邦又自行独立,有的则不承认戒日王的继承人选。当时有一位戒日王的大臣名叫有修,也想继承王位,因其抗拒唐朝使节王玄策,而被玄策借西藏武力将他囚送到了中国。
戒日王之后,婆罗门教出了两位杰出的学者,一是弭曼差派的鸠摩利婆多(),一是吠檀多派的商羯罗阿阇梨(),这两人在西元六五○至七五○年的一个世纪之内,恢复了《吠陀》经典原先的崇高地位,并对佛教做了无情的攻击。
鸠摩利婆多的伟大著作是《吠陀真义评论》,婆罗门教的哲学因此大成,佛教的特色便因此消失,他云游全印,辩才无碍,弘扬其学说,攻破佛教。他是北印人,据说当他的南印派隆盛之时,佛弟子中竟无一人能够胜过他们的议论;那烂陀寺的讲学方式,一向公开,至此,因为无力降伏外道,只好改在内室讲授。
至於商羯罗阿阇梨,他是南印度人,他在宗教哲学上的贡献,被印度史家誉为是一种人类思想的结晶。他为弘扬教义,於印度的东、南、西、北的四方,建立四个传道中心,等於在精神上他已统治了印度全国。据传说,当他至藩伽罗地方,找着佛教徒辩论,但在佛教的法将之中,竟无一人能够取胜於他,於是,即有二十五所道场被毁,五百位比丘被逼改宗其教;向东到欧提毘舍地方,情形也是如此!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的优劣,与法运的隆污,关系实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