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导 读:凝视·穿透·泅入无限
自鼐法师
《观照的奇迹》这本书是一行禅师继《正念的奇迹》后,对正念的修行理论和方法次第做更完整的推演,禅师一秉他惯有的风格,就像在朋友面前分享,将其自身的禅观历程娓娓道来,平易抒情的文字背后,却有著禅师深厚的佛教禅修基础和对佛教义理深刻的体会。
首先,禅师引导我们如何去修习正念,也就是面对我们自己内在各种不同的想法、情感和感受。如何让这些纷乱的声音和谐共处,而不是在内心制造一个战场呢?如何才能不把这些想法、情感和感受当做控制的俘虏或驱逐的对象呢?
禅师在此用了极为巧妙的譬喻:“知觉的河”比喻我们的意识流(念头的历程),“知觉的光”比喻;“正念”:用这两个譬喻让我们了解“知觉的光(正念)”和“知觉的河(念头)”的关系。河(念头)之所以被看到,是因为有光(正念)。所有的东西可以被看到,都是因为有光(正念)。生命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专注(正念),我们就会常常活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态。
如果我们有注意、有觉知(正念),就会清楚自身的想法、情感和感受。禅师提醒我们关键处就在于你跟这些经验的,关系是“不迎不拒”:不强化某一感受,也勿抗拒某一感受,就让“知觉的光”(正念)无所取舍地知觉所有我们知觉的。也许在很多微细、不起眼的介面上,透过“知觉的光”,我们就可能穿透粗重的表层经验,而看到无限可能性的多重面向。
禅师所提出的,正是许多禅修传统使用的方法。忧愁时,不是去排除忧愁,而是清清楚楚“正念”和“正念的对象”的关系,如此就能以心观心,而不会被觉知的对象所俘虏。不用正念去压抑所缘,才不会产生反抗或被生起的念头所掌控。
但是,如何持续正念,如何将正念运用在生活的每一个片刻呢?
禅师延续《正念的奇迹》一书的重点,举了“洗碗”的例子,继续推演如何“保持觉知”。对禅师而言,洗碗时,神圣和世俗是可以同时并存、相融不悖的。洗碗时觉知手碰触碗和水的历程,是充满神圣和新奇的经验,但是关键点还是在于持续和专注于当下地洗。这是正念的原则,某个程度上来看,是禅师在帮我们复习什么是正念。
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持续保持正念和在生活上妥善运用呢?对初学者而言,持续保持觉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必须选择“保护”的可能环境,也就是禅师在第二章所说:“别将自己的命运交托于他人之手”,而要做自己的主人:换句话说,就是要选择可以让自己修习正念的环境。在传统的修法里,要保持正念就要辨识外来刺激的讯息或自己投射的想法,要清楚怎样做才能利益自己的修行而不会误入诱惑的陷阱。例如:我们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打坐,就可以维持正念,但有人找我们谈话或换个场合,可能就无法继续保持正念,而陷入另一种散乱的情境之中。
这么一个严肃的选择题,禅师却随手拈来一个诗意且生活化的例子:窗户被风吹开,冷风灌进来,房间内的纸散乱一地。用来譬喻我们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的心,继续保持正念,以致所接触的讯息常常就是产生干扰的来源。禅师以生活化、活泼的方式,教导我们面对日常生活中五光十色的讯息,要如何收放自如。不是将窗户紧闭、不和外界接触,而是像影评人一样,观赏电影,却不被电影情节席卷和操弄。因为有“觉知”,即使接触外在世界的窗户是打开的,也不会受到摆布。
要“持续保持觉知”、也就是“正知”,就得依靠辨识和抉择,这正是《沙门果经注疏》中所说的“四正知”①,明了何者会障碍我的正念修行而使我不能持续,要针对持续的问题在操练上防设和增强,才不至于无知地盲从外在环境。换句话:说,禅师回答了我们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这个资讯泛滥的时代,我们要如何过优质的生活,让心灵世界更加丰富。
在此,一行禅师不再采用传统特定的禅修方式如观呼吸、参公案等,地点也不再局限于禅堂,而足以更方便、更生活化的方式进入实相世界。他建议我们每个人找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做为正念的对象,如一条河、一朵花或小孩的眼睛等任何环境或主题,因为以兴趣做为驱力才更能持续,才能发展全然的专注。藉由这样的接触融人,就能在其中经验无限的世界。也许就在灵光乍现的一刹那,你就能穿透概念的局限而经验到非概念的知觉世界,而这就是传统修行系统中的“不痴正知”,一个没有我、没有将经验或知觉框定化,异化为二元对立的境界。
接著,禅师引用了最难懂的龙树菩萨的概念——空观,带引我们玩“文字的觉知”:如何在文字中发展“觉知”。我们虽然还未到达那样的境界,但是他竟然能运用文字,解构概念的局限状态。所以第三章有助于我们在“概念的了解”中,看到“我们的心”和“我们的概念”是合一的,而这正是一行禅师最有创意之处。如“风吹”,有“吹”就是有“风”,没有感觉“吹”就不会感觉“风”,虽然看起来有两个概念,但其实只有一个,若没有觉知的“心”,也就没有风、也没有吹,所以吹和风都是心的作用。
禅师带著我们继续往前走,进入了第四章:能知和被知的对象是相互倚赖的。这无法仅凭概念去想像或思考,所以禅师说不要去想我说的,而是“亲自”去经验、去知觉。这就顺势带入下一章的“空观”。例如:椅子是个概念,但你可以在椅子上看到木匠、树、森林、水和云等,所以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倚赖环环相扣的缘起次第而存在:而且,也不是对立的二者合而为一,而是无限网状的融合。这样我就被禅师引入大乘的般若空观,也就是不二,亦即无边际的存在。然而,那究竟是什么呢?他以人的器官彼此相依共存为例来让我们了解:所有的存在都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的。
第五章是在“空观”的基础上,继续引导我们进入佛教不二和大智大悲大愿的妙有世界,让我们透彻地了解践行菩萨精神者的生命情姿。这一章提供面对冲突对立的另一个反思角度:战争和对抗是否是解决冲突的唯一方式?或是可以透由“意识型态”的转换更全面地来解决彼此的对立冲突?藉由不二的思维及禅修,禅师让我们了知: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禅师提醒我们:不要偏袒弱者,而是对压迫和被压迫者的处境全部拥抱:不要紧抓著被害者的苦而让自己成为另一个暴力的来源,这才是所谓的大悲。为何能做到如此?因为这就是他的生命经历,关键在于“不二”的心境——对我们喜欢或不喜欢都不执著,不把善恶对错概念化,从中看到因缘的情况,而不会只看到自己的生命活在某个时空点,也不会只看到自己受压迫的一面。禅师用水和浪的比喻,让我们看到不生不灭的实相,而不需执著生死泡影的短暂现象(如:不用因为听到一行禅师的死而哭泣),以超越生命的苦难。这是以“意识转换”的方法来引导想致力于和平的人,先将二元对立的意识在内心化解消融。
最后,禅师仍然回到之前所提到的方法:专注在你生命中最感兴趣、最想投注的课题,不管那是你最痛苦、最喜欢或是最不了解的。这也是现代人资讯和娱乐太多的悲哀,我们再也无法什么事都不做,只是单纯地坐一整个下午,全心地拥抱那个课题,而把它彻底弄个清楚。
这就是融入所绿,与所缘共舞。这不是禅师为了取悦我们,也不是给我们出一个新课题,而是他自己就是这样走过苦难之路。禅师让我们明了,一旦我们将全部身心投入一个对象,就能“欲静则静”,这是一种生命态度、一种生活方法。
这却是和平运动人士、服务业人员或是任何行业中人常常遗忘的——保持内心的平静,用这种力量来面对周遭的一切。
总括来说,本书的精彩之处更在把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和大乘龙树菩萨的般若空观不著痕迹地融合在一起,前者是禅师一直弘扬的基础修行,后者即是禅师大悲大智的菩萨践行。为何禅师可以如此呢?因为他就是活在正念的观照中,因为他看到生命无尽的缘起而不忧惧生死,他没有选择性地慈悲某一对象,大圆满性也就因此产生了。因为般若空观解构概念的局限,禅师能在更多重的宇宙中来看这世界,当禅师将空观应用在精神物质层面、应用在善恶、应用在佛和众生间,就进入了华严森罗万象的世界,那是“芥子纳须弥”的不可思议世界,亦是一花一世界、一尘一佛土的世界,万物相即相融、互相依存,也是禅师费心地列举许多现代物理学的新发现来验证的实相世界。
无论如何,所有前面谈的若不愿落于概念思惟,那只有一途——就是要亲身做功课,否则这就只是另一本优美易读的散文罢了。要将禅师所说的当成像学弹乐器,要不停地练习:要将本书当成一本修行操练手册、和现在社会脉动扣得极为紧密的实修手册,如此,你才能真正体会禅师为我们所描绘的优质生活。
谨谢 主编陈丽舟小姐费心誊写此文的口语采访记录为流畅的文字稿。
(本文作者为美国加州整合学院哲学博士、现职为香光尼众佛学院讲师)
注释
①四正知就是对禅修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修行,提出四种要清清楚楚辨识的范畴:一、有益正知:二、适宜正知:三、行处正知;四、不痴正知。第一和第二可应用于日常活动,有益正知就是心里有个动机要做什么,要先去辨识、检查这个想法能否有真实利益。适宜正知就是清楚了解什么对自己是适当的、有益的。行处正知就是了解自己的禅修法门,也就是禅;修的所缘为何,并一直将这禅修的所缘保持在心中。不痴正知就是如实了知身心活动的过程中,只有身及心的因素构成身体活动的心的了知历程,是体证无我和开悟的境界。(菩提比丘英文编译,德雄比丘中译,《沙门行经——沙门果经及其注疏》,法雨道场倡印,2002,页92-111)。
前 言:在修道的迷雾森林中披荆斩棘
自从开天辟地以来,禅修者就明白,他们必须亲身体会,并使用自己那个时代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悟见。智慧犹如一条充满生命力的溪流,而不是被保存在博物馆中供人景仰的圣像。唯有当修行者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那条智慧的河流时,才可能源远流长地传递给后世子孙。修行者了解该如何在修道的迷雾森林中披荆斩棘,辟出一条不断前行的道路,更肩负让这智慧的火把永远灿烂闪耀的使命。
我们的悟见和使用的语言,与生活的时代密不可分。多年来,东方不断追随西方科技与物质文明发展的脚步,以至于盲目到忽视本身灵性的价值。在我们的世界里,科技是推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科学界的先驱已经开始注意到某些近似远古东方人在灵修中所发现的真理。如果修行者能在自己的时代中屹立不摇,就能消弭科学与灵性间的鸿沟,而东方与四方也将会在发现真理的道路上遇合。已在内心播撒这灵性种子的人,可以开始进行这份重要的工作,运用每天正念的生活,致力于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汇流。
写作这本小书的目的并非为了炫耀作者的学识(事实上,也没什么东西好炫耀的),更希望它成为你的朋友,而不只是一本书。你不妨像携带自己的外套或围巾般,在公车或地铁上随身带著这本书,让它随时为你带来喜悦的片刻。你可以读上一小段,然后阖上书本,把它放进口袋里,过些时间再读几行。若你觉得某些段落难以理解,就直接跳过去,往下读后面的文章。你可以过一阵子再回头读这跳过的地方,或许会发现它的道理其实一点都不艰深。本书末尾的第五章就非常简单易读,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从那章读起。
请依照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这本书,切莫受其中任何话语或想法所困扰。唯有将自己化身为本书的作者,你才能在阅读时找到快乐和力量,支持自己从正念迈向真理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