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殊法师:也谈生活禅(图)
文/妙殊法师
一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人们对自我、情绪、环境的了解与把握的需求大量增多,所以会有越来越多与思想有关的名词与话题应时出现,佛教中的“禅”更是被各界各类人群纷纷提及,貌似颇有唐宋遗风之势(唐宋时期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只是,究竟什么是“禅”呢?
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简称,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不过现在,对于大多数并不十分了解佛教的人来讲,“禅”已经被赋予了更神秘、更丰富的概念,其中一部分似乎更接近“般若”(智慧)。所以经常会发现“禅”被组合成一些新的词语,如生活禅。
本人并不反对赋予“禅”或佛教内容更新更适合大众学习的定义,只是想借此机会,试图将禅修中更实际、具体的内容甄选一二,使之更适合融入现实生活中,故权将本系列小文命题为《也谈生活禅》。
文章开篇,还想请各位务必了解,真正禅修的内容十分丰富且要求较高,本文提及的仅仅是禅修的冰山一角,切不可生以管窥豹之心,如对此有兴趣,还是建议去禅修中心如法、正规地修习。
相信包括小学生们都会了解,要想学习有收获,前提是安静、认真、投入地思考。而这安静更应该建立于我们的心,因此,获得安静的第一步为觉知的心。
其实,无论禅修的哪种方法、哪种状态,其基础都应该是在持有正念的同时对自己清晰、明彻地了解,从身体到思绪,程度不断递增,并尽量保持从始至终、清醒的觉知。因此,我个人建议刚刚接触禅修的朋友,其姿势应采用舒服且容易保持持久的静坐,起始时间不宜过长,哪怕刚开始只有十分钟,陆续根据自己的情况慢慢调整延长。而此时,唯一需要保证的就是质量,即务必在这特定的时间段中保持对自己觉知的状态。也许在这时,你会觉得自己似乎念头更乱、更多,不要怕,更不用多想,只是仔细观察自己每一个念头,因为这一切感觉都是在为我们全面了解自己打开了大门。
二
佛缘,是一种很容易让人充满想象的词汇,除了世人对“缘”的不可琢磨,另外一个字“佛”就更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对神秘和智慧的敬畏之心。相信如果不牵扯到宗教信仰的问题,每个人都会向往佛陀般的智慧和解脱,那通过各种机会可以接触到这引领解脱的智慧,并能够逐步通过佛教的修持方法触摸、感悟到智慧,这机会就是佛缘。这缘,也许来自苦闷、忧愁,也许来自对智慧的向往,更也许是来自对佛教相关文化的感触,音乐、绘画、诗词,等等等等,更也许只是来自内心的一种莫名的依赖。
其实,我也有自己的执著,就是我总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文字,让各位觉得学佛真的不是印象中的迷信,所以在我的描述中,会有很多用心理或是其他大家可以接受、理解的词汇来尽可能完整地诠释与佛教有关的内容,但这肯定只是“类描写”,因为我也尚在其中,并未全部理解。所以,请各位在阅读的同时,务必保持自己的思维,如果能引发出您的思考,就可以算是我的目的达到了,目的是什么?就是希望让您结一份正见的佛缘(在这里意思仅仅是正确的认知,与八正道中的正见相比,仅仅是基础)。
说到此,才算是正式提及了禅修或者是延续前面的说法“获得内心安静”的第二步准备——正见。其实保持思维的正见不仅是禅修,更是在生活以及各种环境中都非常关键的事情,因为只有正见,才能帮助我们就事情做最接近正确的判断。在这里,我们要借鉴一下佛教中关于学佛之正见的解释,即四依四不依,“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最简单的解释这句话就是充分理解语言描述的意义而不只是停留于文字的表面;抛开个人认知的局限,接受更多的智慧;按照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去理解,努力但不盲从于自己并不理解的说法;不因为个人崇拜而盲信与任何一个人。
总之一句话,我们在追寻智慧的路上,最需要的是自己的帮助,从中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智慧。此时,这智慧是你的吗?是他的吗?舍,得……
三
其实,前面两天的内容说的是一种问题,都是保持心的觉醒,不过是对内和对外的两部分内容。当开始行进在这条追寻智慧的路上时,我们除了对自己的准备,更要对环境也有所准备。
初学静坐时,最好选择宁静、无人打扰、通风之处为宜,在南传佛教的《禅修手册》还有额外一条,是注意选择无风、热、蚊、虻、蛇的地方。不知道各位看到这里会有什么感觉?实话说,我第一次看的感觉是忍不住笑出来,我觉得自己似乎用不到这样吹毛求疵的要求,但是,当我在一次静坐时发现自己的思绪始终被一只相伴左右的苍蝇所困扰时,终于明白了这个要求的含义:我们的心是如此地易动,不要说正常的生活环境了,在相对安静的时候,我们一样会轻易地被一些自己轻视的问题所攻克。如果再回头去想,那在平时,我们的心究竟会有多少念头、多少变化?真的是无可计数,因为这是现在的我们是无法真正感知到的。
很多理论都会讲,在静坐的时候要尽量放空自己的念头,保持相对清净的状态。不过我个人建议,在静坐的最初,甚至会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先忽略前面的要求,只是保持心的觉醒,尽可能地去仔细感知、发现自己的所有念头,并尽量地顺着念头去挖掘、了解更深入的自己。此时,并不需要加以分辨,只需要通过环境的安静来提高、保证我们的觉知就可以了。但一定要尽可能地去了解自己,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作为截止呢?“目的”,直到发现自己的目的为止。
如果各位希望自己能拥智慧,那么请坚信因果,也许你会向我提出若干看似因果不清的事情,那么暂且放下这些,至少请我们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坚信因果。那么无论如何繁杂的思绪,都一定会找到源头,那就是我们前面需要发现的“目的”。不可能有无缘无故诞生的想法。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感知不到或不敢面对内心的自己。另外,不需要害怕此时发现自己会有很多很乱的思绪,因为这些是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的,这才是我们接触真实的自己的开始。 (文:青岛湛山寺 释妙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