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法师:佛教解释后悔药

2015年09月28日 10:05  佛教在线  收藏本文     
自己改变自己,自己薰习自己。自己改变自己,自己薰习自己。

  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后悔,更多的是总觉得自己事情做得不圆满,常常说这事情要是再重来一次自己会做得更好。这是很正常的,所谓“吃一堑,长 一智”,人的智慧就在这样的总结中增长起来的。所以,后悔好,也不好,这要有一个度,要因为自己的后悔而增长智慧,不要因为自己的后悔而破罐破摔。

  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有体会,多多少少都会有,但有句俗话: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卖。后悔也是使我们内心不自在,堵塞在对过去一件事、对过去自己错误 的执著里面,我们的心在这一点上梗塞住了,拴住了。这样我们就被困在里面,我们要认识它,就要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希望把这种后悔变成一种动力。

  佛教这样描述人内心的这种能力:人的心识分成八个层面,最深的这个层面叫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有三个意思,第一叫能藏,阿赖耶识又叫藏识,它是一个大仓库,它能够把我们身口意三业种种的活动收藏起来,叫能藏。

  从它的能力,主动性方面叫能藏;第二个叫所藏,它所收集的这些信息,这些内容方面叫所藏;第三叫执藏,它不仅能收藏,而且对自己所收藏的还有一个执持,不丢失的功能所以叫执藏。我们的后悔往往是由这里来掌握的,不管是好是坏,都是经过这里处理的。

  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连生下来之前也在其内,种种的行动、语言和心念的活动不用别人来关照,我们每个人自己心里都知道。我们内心深处 都有这种能力,不管当时我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了什么,不管我们是主动地做、主动地说、主动地想,还是被动地做、被动地说、被动地想,种种情状,我们 心里面有一个摄影机都会摄下来。

  摄下来以后,形成影响我们未来身口意三业活动的很重要的资料、很重要的因缘。我们自己内心所收集的这些信息,反过来又会薰习我们,这个薰习通俗讲就 是影响。一个人内心觉照力很强的时候,做了一件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时,虽然可能忘了曾做了这件事情,但内心并没有忘,内心会不安,自己会觉得奇怪,怎么我 的心里会不安呢?后来想一想有一件事做错了,这就是我们内心良知的监督作用。

  我们的心就是这样在逐渐地转化、变化之中。自己改变自己,自己薰习自己。跟外在活动形成一个不断地互动,不断地互相反馈的关系。所以后悔是指对我们过去的所做,过去的所说,过去的所想或者是一个错误(这种错误总是首先会伤害别人,再伤害自己),对这些东西放不下、后悔。

文章关键词: 明一法师 佛教 后悔药 心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