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协会有必要设打假机构

2016年03月17日 10:16  中国民族报  收藏本文     
济南车展业务员假扮僧人炒作济南车展业务员假扮僧人炒作

  文/魏德东

  3月11日至13日,山东省济南市举办车展,未想开幕当天就出现了下述一幕:某电动汽车公司的业务员身穿佛教僧装,手持木鱼,假扮成僧人模样向消费者介绍产品,并发放同心锁、许愿带等宗教性物品;身着僧装的业务员还举着带有佛像的广告牌在展会现场穿梭,吸引观众眼球。在这个自媒体发达的时代,这一作秀立刻红遍网络,随后引发佛教信仰者的同声谴责。第二天,济南市民族宗教局宗教处、高新区社会事务局、济南市佛教协会负责人来到现场,依法制止了这一侵犯佛教界权益的行为,并由佛教协会向社会发布了处理结果。而经过一天的媒体轰炸之后,厂商“认识到这一行为对佛教造成了伤害,对佛教界表示深深的道歉!保证不再发生类似的行为,并写了保证书。现场悬挂的佛像全部摘掉。执法人员没收了部分宣传材料。”

  假僧假道被揭露的情况不少,但像济南这样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就处理得干干净净,还是不多见的。政府执法部门及时出面,当地政府积极配合,佛教协会权威认证,犯事团体当即认错,社会舆论随之缓和。我们要真心为济南有关政府部门及济南市佛教协会点赞。

  依据目前的法律法规,制止假冒宗教现象是政府工作的职责。《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假冒宗教教职人员进行宗教活动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据这一法条,国家已经使用行政、司法的力量维护宗教界的权益,可以说重视程度是很高的。

  但要从根本上遏制假冒宗教现象,在国家重视的同时,宗教界的努力与积极参与也必不可少。何谓僧人道士,何谓清真食品,对于其宗教上的真假,只能由宗教界来确定。很多宗教界人士希望政府、国家出手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现象,甚至积极推动立法。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对宗教教义教规的解释权有明确的自觉。一个社会有不同的宗教,一种宗教有很多教派,对同一种教规经常有不同的理解,在传统宗教之外还有宗教的创新,面对如此复杂而且特别敏感的对象,任何负责任的政府在介入时都会倍加审慎。而对宗教界来说,在国家出面打假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对宗教教义教规的解释权,也是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各级宗教协会对于打击假冒宗教品牌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假冒宗教比较严重的地区,有必要在宗教协会内部成立专门的打假机构,回应社会举报,推动政府执法,常年打假,持之以恒。没有宗教协会对真伪的权威认定,政府打假会遇到宗教层面的阻力:“你连佛都不信,怎么知道我是假活佛?”而像此次济南车展事件,济南市佛教协会负责人在现场的出现意义重大,可以说是辨别真伪的根据。宗教协会出面打假,无论对于宗教还是国家,都天经地义。

  从市场论的观点看,假冒产品的存在也反映了真品的供给不足。宗教被假冒,说明民众对于宗教的认知是正面的,是有需求的,因此提供有效的供给对于假冒者来说才是釜底抽薪。如果我们认为宗教的假冒情况比较严重,那就意味着各级宗教协会与政府有关部门对于宗教人士、场所、活动的认定与许可需要有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从根本上消灭假货,还得依赖充足实用的高质量真品。

文章关键词: 宗教协会 打假 济南市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