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衣的由来与形状

2013年05月02日 10:10  中国佛教网 微博

  文/索达吉堪布

  关于三衣的由来及形状,有这样一种说法:佛陀在成道后的最初五六年中,起先没有制定着衣的规矩。后来在一年的冬天,佛陀游化时,见弟子们个个穿得不整齐,看起来既失威仪又十分累赘,于是开始规定着衣的要求。当时正值印度的隆冬,佛陀晚上亲自试验:初夜披一件就够了;中夜觉得冷,于是加一件;后夜时还觉得冷,于是再加一件,这样就足够御寒了。因此,佛陀规定比丘不得超过三衣,这就是“三衣”的由来。

  最初的三衣,并不是割截后再拼凑而成,而是一块长方形的整布。有一天,佛陀外出时看到道旁的田地,一方方、一块块,沟畦分明,便让阿难照做这样的衣服,“福田衣”便依此而来。当时佛陀告诉大家,僧衣如果是一块整布,盗贼偷走之后,稍加改动照样可以披着,但割截分裂之后,他们偷走也没有用,如此可减少比丘的损失。

  佛陀制定的三衣,代表出家人知足少欲,衣服若比较少,分别念就不会那么重。很多人出家以后,一件衣服穿几十年,平时只需一两件换洗就可以,并不用积累太多的衣服。现在很多在家人,今天换白色的,明天换红色的,后天换绿色的……天天都要为穿什么而伤脑筋,分别念非常错综复杂。所以,通过装束也看得出来,佛陀的内心极为寂静。

  摘自《胜出天神赞释》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