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禅法师:论佛门孝道

2013年05月08日 10:03  中华佛光文化网  微博

  文/焕禅法师

  中国文化是以伦理孝道为中心,无论是社会秩序,还是家庭关系,无不以伦理孝道为基础。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一语道破了孝道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说明了孝顺父母,是人子之本份,是一切德行的起点,也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在行孝方面,儒家主张服劳奉养以安其亲,孝也。认为作为人子,应该随时奉养服侍父母之左右。因此对于佛门释子割亲辞爱,剃除须发,不娶嫁生子的修行方式疑惑不解,于是辄随已见,加以谤渎,谓之不孝父母,与荡子逆徒无异。其实,世法重孝,出世的佛眼法更重孝道。如佛在《戒经》中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为制止,是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也”。古人有一副上联写着:“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可叹世俗之人不明佛理,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于是执持已见, 被表层的孝道蒙蔽,通过错误的比量,加上偏执错误的推论,然后大言不惭地对出家修道者加以评论、批驳、责难……怎不贻笑大方?

  其实,佛门释子对父母是孝敬、顺从的。经载,佛制出家必先禀其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禀请于亲,亲允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度。若其出家之后,兄弟或故,亲无倚托,亦得减其衣钵之资,以奉二亲。如《净土圣贤录》记载:宋长芦宗赜禅师,襄阳人,少孤,母陈氏鞠养于舅家。及长,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室,并劝母念佛求生净土。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 又《高僧传》说:道丕,唐宗室,长安人,生始周岁,父殁王事,七岁出家。年十九,世乱谷贵,负母入华山,自辟谷乞食养母。如此的至诚孝道,佛门举不胜数。当然,也有的因为世俗的偏见、固执,无法得到双亲的允诺而出家。但是基本上因为出家后用功办道,烦恼减轻,生活洒脱、自在而得到家人的赞许,误会也得以消除。家人不但护持他的道业,而且也成了佛门的护法。《吉祥经》曰:“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事要无害,是为最吉祥。”是的,拥有再多金钱,再高地位,再大权势的人,生活不一定幸福、快乐。只有奉养父母,孝顺双亲,家庭和睦,才是吉祥快乐的生活。中国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家庭无纷争,社会则安宁,国家就太平,世界则和平。这也就是佛教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所建立的人间净土,而家恰好是这个高层建筑的基石。请问:若家不安,国能平否?若不能治国安民,平定天下,人间净土岂不成了乌托邦?可见,佛门必重孝道。因此说沙门释子辞亲出家,乃弃父母于不顾,与荡子逆徒无异,此不冤哉?

  祭统说:“生则养,……养则观其顺也。”孔子亦曰:“生事之以礼。”故孝道不仅仅是养,更主要的是顺、礼、敬也。对于行孝方式,佛教阐述得更详细、具体。佛经说父母恩重难报,为人子者纵使三大阿僧祇劫担父挑母,行无尽功德,都难报答父母恩爱于万分之一。因此,孝养父母亲应出于诚心恭敬赡养。孔子也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对于父母只是提供物质上的奉养,而没有尊敬和恭顺, 这与豢养犬马等宠物有什么差别呢?佛在《善生经》中明孝道应具五事:“一者、能奉养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所以说孝,不但要为父母提供衣食住行,更应尊重父母,不违背父母的教诲,对己之行应禀知父母。佛在《大宝积经》中为弟子说明五事侍亲之原由:“夫父母者,皆愿利生所生子故,难作能作,能忍一切难忍之事,假令种种不净秽恶,皆能忍之,乳哺养育,无疲厌心。”深刻表明父母对子女的爱护,甚于爱护自己。为了子女,他们能吃尽天下之苦,能忍一切难忍之事。所以父母亲对我们恩重于山,而生为人子的吾辈,又怎能弃父母于不顾呢?故《四十二章经》说:“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最神也。”世尊一再强调,曰:“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故佛门有“侍佛先侍亲”之说,更有“父母乃堂上活佛”之美谈。由此可知,佛教非常重视对父母生前的服侍供养。譬如,求生西方,是学佛者的导归,人生的终极目标,一切学佛修道者之共同归宿,但往生西方三资粮中的头等大事就是奉养父母。若不奉养父母,不但生西无望,而且学佛无益,道业渺茫,解脱无期,所以孝养父母是出家修行者重要的成道资糧之一。印光大师在与方福保居士书中云:“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良以佛教赅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尽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又说:“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故孝道是世、出世间法所共循,也是世尊二千多年前,指示弟子做人之准则。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试问,出家修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脱生死,成就道业。若说释子不孝,那此业怎了?此道怎成?

  其次,儒家的传统观念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常以此责难释子。但是纵观人类社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理想,不愿为家庭牵累,终生不娶,独身生活者,如某些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等等,比比皆是。若套用儒家的观念,他们也应列入此不孝之责难范围。何以他们却披上为人类创造幸福生活的锦衣,受万民之爱戴,成民族之英雄?而独佛教被责为逃避现实、逆徒之列?其实,佛法虽浩如烟海,却处处指归释子应以“弘法为家务,度生为事业”作为修行目标;各高僧大德等诸菩萨为法忘躯,为度众生,广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弘誓愿……都是在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服务。要民富国强,必须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建设。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出家人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教育工作,劝导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待人须遵“六和”,处世应依“六度”。因此,在净化人心、净化社会、促进世界和平的伟业中,佛门释子也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说:“佛教乃入世而非厌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在人间成佛,离开人间则无佛可成。出家仍为成就大我而弃小我,为庄严国土而抛弃小家。此乃国大家小、民重我轻、永远把普度众生放在第一位,这是多么广博的胸怀!

  再者,儒家主张:“服劳奉事以安其亲,孝也;立身行道,扬名于世显其亲,大孝也。”佛教也倡导知恩报恩的人文理念,对儒家提倡的赡养父母,承欢膝下,乃至立身扬名以慰亲心之孝道,加以充分的肯定。然而与儒家孝道相比,佛教的孝道更为博大深远,非儒家所能及也。虽然孟子把孔子“孝”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与阐述,提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把仅仅局限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故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独特孝道观,但是这种孝道观只限于一生一世。以佛法的慧观来看,我们沉轮六道,因惑造业,因业受报,前生为人母,今世又当人子,因果循环,轮回不息。透视三世因果的链条,我与一切众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因此,我们不但要对自己今生的父母尽孝,对国尽忠,而且也要孝敬过去的父母,并以此推及法界一切众生,我们都应孝敬。这在时空上比儒家的孝道更加广博。

  莲池大师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近代高僧虚云大师,为报母恩,为度双亲,三步一拜,朝拜五台,感得文殊菩萨护佑,不但亲恩得报,母得生天,而且道业大进。所以说佛教不但是重孝而且是至孝,它与中华民族“以孝事亲”的传统美德不但没有冲突,而是更加广博、更加深远!

  (资料来源:《法音》)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