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憨法师: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2015年05月27日 14:27  新浪佛学  收藏本文     
明憨法师明憨法师

  文/明憨法师

  在每次举行法会的过程中,都有很多人要求受三皈五戒,这是非常好的。有一句话叫“三皈成就,五戒庄严”,通过三皈依成就我们的成佛之路,为了在成佛的路上能更好地修行,就需要五戒来庄严我们的身心。所以,三皈、五戒对成佛来讲是开始、是基础,也是成佛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有心愿学佛、成佛,首先就要受三皈、五戒。

      接通三宝的能量  对接三宝的信号、密码

  今天简单地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要皈依,怎么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我们每次的皈依仪式通常会安排在法会的最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通过法会的熏染、洗礼,使我们这个心清净了,我们执着的心放松了,我们愚痴的心动起来了,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才可以接受到三宝的能量,才能跟三宝的能量产生接通,信号、密码才能对接得住。如果我们的心是散乱的,我们就找不到密码、找不到频道、找不到信号,或者是信号很弱,那我们就不能直接地接通。所以我们的皈依仪式往往安排到法会的后边,使大家在清净心、精进心的基础上,来接受三宝的能量,得到三宝的戒体、三皈依的戒体。

      和佛的心、法的能量、僧的功德融合在一起

  那么“受五戒”也是这样的。“受五戒”一定要在“三皈依”的前提下,因为“三皈依”是我们成佛的开始,也是我们成佛路上的全部过程。我们成佛的开始是我们用一颗凡夫的心来敬仰三宝,我们成佛的状态就是使我们一颗凡夫的心能够转化成三宝的能量,所谓的成了圣人的心。所以说“三皈依”既是我们成佛的开始,也是整个学佛的全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是我们俗人的、凡夫俗子的私心、杂乱心慢慢地清净之后,跟佛的心、跟法的能量、跟僧的功德融合在一起。完全地融合到一起我们就成佛了,融合的程度还没有达到一百分,那就是我们还在成佛的路上。

  用“五戒”庄严自己的生命

  “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皈依”是不能选择的,因为这三个方面是佛法的整体。由于佛教的慈悲,知道我们每一个众生生活的情况、工作的情况各有不同,你发心来学佛,发心是坚强的,但是,由于自己生活、工作环境的不同,在落实上多少会有差异。

  所以对于刚刚皈依、或者刚刚要受戒的人来讲,佛教是非常的慈悲,非常的可以操作。落实起来就是这五条戒,你可以全受,也可以受其中的四条、三条、两条,乃至受一条也可以。受了之后努力地做,做到一定程度再来逐步地增加,最后把“五戒”受完,之后可以再受“八戒”,乃至在家“菩萨戒”。所以这个“五戒”是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全受的更好,不能全受也理解你,你逐步地来全受。

  慈悲心  不杀生

  这“五戒”的内容,第一就是“不杀生”。“不杀生”就是以不故断人命为主。其他的、大的生命,我们不能亲手宰杀。不可以买活鱼、活鸡自己来宰杀烹饪。但是作为社会上的人、刚刚接受佛法的人来讲,可以吃肉食,买现成的肉制品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亲自宰杀。

  至于其他的,昆虫、蚂蚁,第一:我们不要故意地把它的命给断了。万一蚊虫影响我们了,我们不妨来行方便:先给它念大悲咒,念往生咒,然后打开窗子用扇子往外赶,赶到一定程度,再来采取其他措施,点蚊香也勉强可以,一定要来行方便。当我们的心态宽大了以后,蚊虫来叮我们,是我们跟它结缘的,跟它结善缘的,有些人慈悲心发起来了,就不在乎这些了。

      不贪心 不偷盗

  第二条是“不偷盗”,就是别人的东西、公家的东西、集体的东西,有主物、无主物、鬼神物,我们都不能偷盗。这不是你的,但是这是公家的,街上有的公共设施,这都不行。乃至荒废了的庙,我们到山上去,山上人家庙里的一块石头,你把它搬来了,这都算“盗”。是谁的呢?也不是公家的,也不是村民的,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但是我们知道这是庙里的,有的庙是三宝物,有的庙是鬼神物,我们都不能贪心,不能随便地拿。

      不邪淫  不妄语

  第三条是“不邪淫”,就是作为在家的男、女,可以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不要有婚外的行为。这个是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家庭、影响到别人的家庭,影响到方方面面的。

  第四条是“不妄语”,就是不说欺骗人的话,不说假话,不说挑拨是非的话,不说脏话。“不绮语”就是不说嬉戏、调戏、无用的话;“不恶口”就是不骂人,不说影响别人自尊心的话;“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妄言”,就是不说假话。

  第五条是“不饮酒”。“饮酒”在五戒里边它是“遮戒”,前面的四戒都是“性戒”,“性戒”是什么呢?就是性质恶劣的,只要你前边的四戒来做了,不只是你犯戒的过失,有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些事情的,你会承担后果的,严重的会承担法律责任,普通的过失你会在道德方面得到谴责。

      “道德良心”是无价之宝

  我们现在有些人觉得“道德良心”值几个钱呢?其实,“道德良心”是无价之宝。我们要知道,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下,无论生活在什么时代,佛教把包括我们人在内的其他的众生都叫“有情”。“有情”是什么呢?“有情”都是有感情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不好,一般的众生都是这样的。那么怎么知道他对我好、对我不好呢?

     善意的眼神是临时表演不出来的

  用感觉,你的眼神是善意的,你的举止是让人信得过的,这样我就会对你好,否则我就对你不好。那么你善意的眼神是你日常养成的,你临时表演是表演不出来的,你这个善意的、帮助别人的、宽大胸怀的、你这样的举止也是你平时养成的,不是临时表演出来的。

  人和人之间产生印象,并不是说你长得漂亮我就对你产生好的印象,你长得魁梧高大,你就是伟大的人,不一定。就靠你传递出来的这种信息,那么这个“信息”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你的“人品”,你的“品格”,你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没有在表象上,是内在的,人格魅力就是我们“道德良心”的体现,人格的影响就是我们“道德良心”的体现。

  你是个好人,走到山村野外,狗都不咬你。你的感召力不够,感召来的是恶的一方面的,你的不顺利的事情就多。有的是人为的,有的是自然的。平时不要紧,一到关键的时候停电了,比如还差十分钟就要上飞机了,想打个的去吧,但他找不到。虽然这个是自然的,但是这个自然也不是无因缘的,佛教讲因缘法。

  再细的我们就不说了,今天只是把这个三皈、五戒基本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要发心来授三皈五戒,以此作为我们成佛的起点,作为我们成佛的这个动力。大家以后可以经常到大开元寺来参加活动,参加这种听讲课,来修行,来学习,慢慢地,大家都可以来了解佛法、来受用禅悦法喜。

文章关键词: 三宝 皈依 明憨法师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