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禅林图卷在光孝寺开卷重现六祖思想(图)

2014年05月08日 10:59  广州光孝寺  收藏本文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在这座闻名中外的千年古刹,在六祖惠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名言的诞生地,在他剃度受戒的菩提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艺术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4月27日,由广州市美协山水画艺委会策划的“南粤禅林图卷”开卷仪式在光孝寺举行。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70余位艺术家将重走六祖慧能在南粤 大地的人生轨迹,在佛经中体味禅之魅力,在山林中叩问佛学智慧,在艺术中承续传统文化精神。在多位著名艺术家及评论家看来,这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一个艺术创举。

南粤禅林图卷在光孝寺开卷 重现六祖思想南粤禅林图卷在光孝寺开卷 重现六祖思想
南粤禅林图卷在光孝寺开卷 重现六祖思想南粤禅林图卷在光孝寺开卷 重现六祖思想
南粤禅林图卷在光孝寺开卷 重现六祖思想南粤禅林图卷在光孝寺开卷 重现六祖思想
南粤禅林图卷在光孝寺开卷 重现六祖思想南粤禅林图卷在光孝寺开卷 重现六祖思想

  “重现六祖思想足迹是一大功德”

  禅与艺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话题,足以串连起中国千余年来的各个艺术鼎盛时期,颇具东方神韵。光孝寺一向重视佛教与艺术的衔接,努力 打造弘法利生的艺术平台。建诗书画院、设书画展览厅、举办各类书画展览、广邀艺术名家到寺内讲学……光孝寺不只是佛学重镇,亦是艺术高地。

  南国的暮春时节,夏日的热烈气息已经清晰可闻,清爽的绿色正在精心装扮着这个名城、这座名寺。4月27日,一个周末的下午,光孝寺的游客如织,香火正盛,人们一周的繁忙节奏在这里寻求疏解,芜杂的情绪在这里得以净化。

  在深沉清亮的诵经声中,“南粤禅林图卷”名家座谈会在光孝寺的书画展览厅进行。50余位艺术家、评论家到场,共同探讨该长卷的文化艺术价值、创 作的挑战与难题以及禅学与艺术的关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佛教协会会长、光孝寺住持明生法师亦来到会场。他首先向众人概述了六祖慧能在南粤的足迹, 进而归纳了六祖的三大功绩——佛学理论的高度统一和概括,佛法的人间化,培养了43位开悟弟子。随后,他详细论述了禅与艺术的紧密关系,以及禅对艺术创作 的重要价值:“艺术家有禅心,画画的境界就不一样,高度也不一样。所以,如果没有禅的心理状态,那就是有多大的技巧、多好的技巧,画面也没有灵性,没有感 动,更没有感应。”

  “大家通过艺术的形态,能够把六祖大师这些思想和足迹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是我们艺术家对纪念这位圣人的一大功德。”明生法师最后表示,光孝寺将会为南粤禅林图卷的创作、为艺术家写生提供无量的方便。

  “在中国整个山水画坛开创先河”

  南粤禅林图卷创作的发起人、广州美协副主席、山水画艺委会主任刘思东在座谈会上表示,将组织岭南70余位艺术家重走禅学大师在岭南的足迹,深入南粤各大寺庙,学习与发掘岭南禅宗文化精神,精心描绘南粤禅林的壮阔伟岸气象。

  “广东画家不太善于发掘本土题材,比如不少山水画家将笔触伸向长江与三峡,伸到黄山,伸到太行山,甚至伸到西北大漠,而忽视了我们身边的山水与 人文资源。”刘思东表示,这次艺术行动是一次塑造岭南意象的探索。在这之前,他已组织广州美协山水画艺委会成员策划了《客家山居图》的创作。这幅长达50 余米的长卷,自去年8月份开笔创作后,艺术家们已多次到客家地区写生创作,先后召开了五次研讨会,在艺术界、舆论界引起较大反响。据刘思东介绍,这幅长卷 的创作已接近尾声,预计年底展出。

  “这是一件大好事,也是一件大善事。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广州美协的山水画艺委会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广州文联主席乔平看来,南粤禅 林图卷的创作既有利于南粤禅宗文化的发掘与传播,又有助于艺术家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将是一个多赢的文化举措。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则表示,南粤禅 林图卷的创作,“无论是在广东地区,还是在整个中国山水画坛,应该说都是一个开创先河的大事”。

  对于南粤禅林图卷创作的特征,广州美协常务副主席区广安给予详细的归纳。“首先是题材有厚重感,其次是地域跨度大,再次是人文精神突出,最后是 表现形式特别。”为此,他建议南粤禅林图卷在创作过程中要把握四大原则,即历史的高度、学术的高度、与禅宗文化的契合度、艺术的高度。“这将是留给我们子 孙后代的一件重器,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区广安最后强调。

  刘思东表示,广州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在发掘岭南文化、塑造本土意象方面,将进行不遗余力的探索。据其介绍,“历代羊城八景”、“粤西明珠”、“岭南水乡”将渐次提上创作日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