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佛与阿罗汉不同

2012年12月05日 15:40  新浪佛学

  佛陀的功德是圆满的,同时也是无量的,因此对于佛陀的尊称也有着众多不同的名号。其中有一种名号叫做“应(供)”,这是梵语arhat的意译,是“众生应当供养”的意思。直接音译过来就是“阿罗诃”或“阿罗汉”。原始佛教的经典中,常常将释尊称为“阿罗汉”。

  在原始佛教的观念中,“阿罗汉果”是修行成就的目标,获得这种证悟的“阿罗汉”是通过修行达到解脱,实现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的圣者。他们离开了所有的欲染,断除了一切烦恼,再也不会受到像凡夫那样的生死束缚,堪受人天供养。因此,广义的“阿罗汉”包括了佛以及通过修行证悟阿罗汉果的人,狭义的、通常所说的“阿罗汉”专指后者。

  佛可以被称作阿罗汉,但反过来却不能说阿罗汉就是佛。说一切有部主张“佛与二乘解脱无异,三乘圣道各有差别”,也就是说,从断除烦恼障、出离生死而言,声闻、缘觉所证得的解脱与佛陀“所证得”的解脱是平等无别的,但“能证得”的智慧则是有差异的。

  这些差异,首先在于获得修行成就的方式不同:佛是自觉而成就菩提的,阿罗汉则是通过听佛讲法以后才得以证果而进入涅槃的。《杂阿含经》云:

  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复能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罗汉差别。

  其次,虽然佛与阿罗汉都是已经学道圆满,不需要再修学的“无学”圣者,但之所以只有释尊才能被称为“佛”,是因为所断与所证上有二乘不及之处。《大毗婆沙论》说,佛能“初觉”、“遍觉”、“别觉”,而阿罗汉不能,并在论中详细列举出佛与阿罗汉的二十种不同。比如,佛陀能调伏所有的不如理习气,了知一切甚深缘起,所说法义不落二边,辩才永不枯竭,对未来进行的授记没有任何错误,不染着世间八法,济拔一切危难,具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住……这些都是阿罗汉所不具备的。

  因此,无论是在“智”还是“行”的方面,阿罗汉与佛相比确实有相当的差距,原始佛教对此是认可的。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