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画佛因缘》:“心开就是华开”

2012年12月06日 14:33  新浪佛学

  也许有人还不了解生命的苦痛,不了解生死挣扎的苦痛,然而阿弥陀佛即已经深深的了解,早为我们设想好了。这一切一切的美好体贴,都是未经请求而给予的,往生极乐世界,并不是我们拜托他,他才允许我们去的,而是他老早就了解到我们所要经历的苦痛,不忍心我们受苦,自愿为我们修成极乐国,他备受长劫之苦,精进无息,即免费奉送佛果中一切的殊胜庄严来给予浊恶的凡夫,只要我们肯回头、愿接受,故乡风月就呈现在其中,就喝到佛果中甘润的汁液。受难里才明白这其中的可贵,就好像在凝冻的冬日里,双手捧起一杯热汤,愈喝愈觉得可贵,愈喝愈觉得感谢。

  曾有一位念佛的老妇人,她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她说:‘如今才知道,观无量寿经里的阿阇世王、频婆娑罗王,和韦提希夫人,原来都是我自己。’看到这老妇人的感受,末学会心地流泪了。静静地反省自己的内心,以及自己的一切言行念头,和五逆十恶的阿阇世王,又有什么不同呢?阿阇世王随顺了恶友调达(提婆达多)的教唆,将父王幽闭在七重室内,又险些怒杀母亲。我何尝不是常随顺内心恶念—提婆达多的教唆,来幽闭自己的智慧之父和慈悲之母呢!其臣耆婆和月光的劝谏,正是一向心内的正邪交战,善恶交争—我一向都是昏昧十恶的阿阎世王,而我也是那知错劝谏的臣子耆婆和月光。此心关闭在躯体之中,误受六根的束缚,又何尝不是幽闭在七重室内的频婆娑罗王呢!而有幸听闻了净土的妙法,知道了阿弥陀佛愿力的不可思议,和极乐国依正庄严,我们又何尝不是净土法门的当机者—韦提希夫人呢?韦提希夫人当初被逆子阿阇世闭置深宫不令复出,原本是愁忧憔悴,悲泣雨泪,号泣著不知宿世何罪,竟生此恶子!她本不敢祈求得见威重的佛,而佛即知道她的心念,慈悲地现在她的面前,让她聆听妙法,得见净土。韦提希由最初的号泣向佛,到闻法后得见极乐之妙,得见佛身及观音、势至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末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身都没有离开幽闭的深宫。频婆娑罗王也是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当末学发现了这事时,内心是多么惭愧欢喜交加,上广下钦老和尚开示:‘心开就是华开,华开就是心开。’‘身虽不自由,念佛,给心自由!’也许您也有身不自由之苦,但请记得念佛给心自由,心开,华就开,佛会自动来到您的眼前。当处在逆境中时,人们常不由得哭泣自问:‘我到底造了什么罪,为什么有如此的遭遇!’当我们细细地念诵经典,会发现韦提希正是身处逆境的代表性人物,她原来贵为皇后,却因亲生子受恶人唆使夺王位,突然由天堂般的生活,落入黑暗的深渊,丈夫—老国王被逆子关在七重室内,计划活活饿死他,韦提希偷偷在璎珞中盛葡萄浆,去探望老王,却激怒了逆子,逆子当场拔剑要杀死她,经二大臣劝谏,逆子才放下了剑,但从此将她关在深宫,不准再出来,韦提希幽闭中见到佛时的号泣:‘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也是千古逆境中人的号泣与疑问,只是每人的遭遇略有不同,有人的‘恶子’是怨家般的配偶;有人真的生了恶子;有的人所生的‘恶子’,可能是肿瘤,或其他恶病,有的人‘恶子’可能是坏朋友,末学感觉这‘恶子’两字真是绝妙,因为一切逆境,就像个恶子,都是自己生出来的,也是自己前因招来的,自己竟生五逆十恶的儿子,真是无可奈何到极点!但此时若再问‘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就可以释然了,提婆达多本来是佛的堂兄弟,因忌妒,一直要害佛,但是佛却把他当作老师,善知识,提婆达多成了促使佛成就的功臣。同样的,后来恶子也正是促使韦提希豁然大悟得无生忍的最佳因缘。您是否曾细思,当面对著一个‘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又哭问著“我宿何罪,生此恶子’的韦提希时,佛竟然一语不发,也没有回答解释,到底是因何罪,才生恶子,也没回答自己是何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只是静默地‘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通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换句话说,佛只静静把韦提希的眼引向十方清净佛国,让她选择愿往生的国土,韦提希选了最殊胜的阿弥陀佛国,当她在佛的妙法引导下,把眼光望向净土时,由整部经我们可以发现到阿阇世这恶子再也不成为她的痛苦与困扰,甚至不曾再出现在她心中来逼使她愁忧悲泣。原来的‘我宿何罪,生此恶子’,变成了一个不须再问,多余的问题!在清净心大欢喜中,一切都解决了,后来的韦提希一直都只问著要如何使未来世一切众生得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问题比前面的问题,不是美妙开阔多了吗?末学是宁可用这问题,代替一切痛苦的问题的!

  从小唱著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那时候只是喜欢梵唱的庄严,对于其中的含义,并没有什么深刻的领会,只不过随著大家哼唱而过,到如今才体会到这‘四十八愿度众生’是何等的伟大,这四十八个大悲愿,不只是来自阿弥陀佛在因地里—法藏比丘从二百一十亿个佛国中,参访得来的精华,它实是来自一颗受尽千辛万苦的心灵,若不是历经了太多的苦难,怎能了解众生受苦中的需要?就因为它是来自历尽沧桑的心灵,从这千辛万苦里,涌出了不可思议的慈悲与愿力。金身不是侥幸得来,金身来自千锤百炼;金体转作无我,碎骨粉身都无怨!金身含藏无限光辉,然而拍摄这金身佛像中即发现,金虽是已有,观者假如不自打光,却难了达金的辉煌!打小灯只见一点金光熀熀,打大灯就见金光明炜;而黑夜不打灯即使金身未失,却也全不见其耀;虽打了灯,若又以自我的影子映入,也会挡住金光明,在拍摄此金身佛像多次失败中,有此发现;也感触到蕅益大师解释弥陀经‘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时所说的:‘无障碍—约人民言’佛光虽遍一切处,但人心有障碍就无法看见,犹如闭户关窗,拒绝了阳光般。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