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方与圆,细节与体块

2012年12月07日 16:56  新浪佛学
卢舍那佛卢舍那佛
卢舍那佛卢舍那佛
体块体块
细节与体块细节与体块

  右图是卢舍那佛的线描稿。为了找出卢舍那佛像头部的比例关系和造像法度之间的联系,验证造像法度在古代造像中的运用,我查阅了很多资料,还去过龙门石窟,在那里找来图片。根据这些图片,我计算出了佛像头部的大致比例关系,发现正如《造像度量经》中所说,佛的头围相当于面部的三倍。经中包括耳垂与面部、鼻梁与面部在内的其他比例关系也一一得到证实。

  左图是毛主席的画像。在建国初期,对毛主席进行画像和塑像是重大事件,最有名的艺术家、塑像专家都参与其中。我们曾经请的那位老教授当时也参与了毛主席塑像的部分工作。这个工作让他总结出一个经验:如果没有“方”的基础,“圆”是不可能进行表达的。比如,常人的头部都显得很圆,我们通常也会觉得头是圆的。但是雕塑基础则要打破这个常规概念:要先认识骨架,而不是骨架上粘着的皮肉等附属物。认识了骨架,画像时就能准确地把人画出来,塑像时也能很准确地把人雕塑出来,这是基本功。

  人的头部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呢?雕绘的基本功里详细地谈这件事情:人的头实际是方的,而且是一个长方体。常人可能很难想通,顶在自己脖子上的头是一个拉长的长方形,就像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如果去除肉、皮肤、眉毛以及鼻梁等细节,真正来考查一个人头部的骨架,的确是以方框为主。所以,无论学绘画还是学雕塑,如果想画人,首先要画一个方框出来,然后再来慢慢填充,这样脸就画出来了。

  同时要注意,头部的方框一定要用圆来衬托才行。我们一般感觉人的头部是圆的,是因为上面有肉和皮肤,还有五官的细节,撑起来以后使人感觉比较圆。但最重要的是认识骨架,一旦认识清楚,你对这个人的认识就清楚了;认识不出骨架,无论怎么画虎始终都只是个猫。打好骨架框架之后便是顺水推舟填充其他内容,成型后肯定是一件成功作品。

  毛主席的塑像是体现方与圆的一个范例。当时,刘开渠和他的学生以及其他专家就毛主席的画像展开讨论:框架该从方起,还是从圆起?毛主席年轻时脸比较尖,如果从方起,脸的造型便是国字脸。但画像最后还是选择了从方起,五官呈三横,框架像一个“国”字。当然,骨架以外的其他地方并非都用“国”字的框架来塑造,塑画师必须在面部的很多地方进行圆化处理。画像成型以后,第一眼看去会觉得毛主席的长相很圆满。实际上,不研究塑绘的人可能不会意识到其基础框架其实是张方形的国字脸。方与圆的处理是塑像的根本性技巧。

  右图卢舍那佛线稿,上部的头顶与底部的面庞都让人感觉非常圆满。历史上曾有人说这是仿武则天的形象而造。无论是仿谁,所使用的技巧实都是方圆兼济,处理好了方与圆的关系,才呈现出这么好的效果。头顶的圆是绝对的,无论是从目测还是从资料中进行考察,它都非常圆。而单独看面部,其实骨架完全是个方块,下面的面庞让人感觉特别圆,是因为方与圆的呼应关系。处理好了,让它们之间不冲突,方就成了圆的衬托,圆就成了方的实现。圆由方来建立,方由圆来呈现。这样一件佛像或画像作品基本就能成功。

  卢舍那佛的面部,从侧面看是方,正面其实是三角形,但第一眼看去是圆的。佛像上面的发髻是圆的,不论第一观感还是实际测量都是如此。发髻下方的脸虽是圆的,但有很多是用直线勾画的,额头到鼻梁几乎是一条直线下来,没有任何弧度,而这居然能够使我们感觉到脸部那么圆!佛像的额头顺着发髻的方向走,自然是圆的;但脸部不同,就是单独的一块,从侧面看是方块,从正面看是三角形,但我们觉得它特别圆。

  因此,方与圆的呼应关系实际上决定了一件作品本身的张力。人们看到这件作品,视觉上是否有冲击力,关键在于方与圆的处理手法。如果每个地方都做成圆形——鼻梁做成圆的,面部三角形部分也做成圆的,轮廓也做成弧形的,几个弧形加在一起,就像一个圆鼓鼓的气球,人们看到后反而会不适应。因此,虽然要求脸型要圆,但要有很重要的几个方块在那里,脸才能圆。

  接下来探讨细节与体块。下图是我们塑造的一尊佛像的体块,下面的裙摆完全使用西方雕塑的方法,甚至让膝盖从衣服里凸显出来(如左图)。佛像上披了一件长袍,乍看表面的衣纹,有人可能会觉得很好,但这种表现方法显得没有力量,几根线条加上几个西式的体块,将整体分得很杂碎。佛站在那里,下盘很不稳实。虽然佛像实际上很长,很宽,很厚,但总是给人一种琐碎、不踏实,易被风吹乱的不稳定的感受。我们后来下决心,先将这尊五米高佛像的衣纹全部刨掉,仅保留骨架

  将衣纹都刨去后,中间的骨架便显露出来,显的很柔弱(如中图)。一看到骨架我们便知道必须要修改。运用西方雕塑的手法虽然可以使佛像看起来像真人一样站在那里,但就是让人感觉没有力量,托不住身上那么大一席袈裟,甚至感觉会被压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找到了另外一个参照实例——敦煌某窟中魏晋时期的一尊塑像(如右图):

  这尊塑像的裙和下摆部分使用的是一个非常结实的整块,上面仅用几根非常细的线条表示衣服的褶皱和起伏。用非常完整的一个体块来表达佛像的下盘基础,非常结实,给人以不可动摇的感受。

  我们参照这种手法对原来塑像进行改进,下图是改造前后的实例对照:左边的图是改造之前,衣纹是斜的,有立体感,是用西方雕塑的方法做出来的。右图是改造之后,下盘彻底变为两个完整的大块,上面用魏晋时期的线条进行有序排列,直接拉下来。整体上非常有序,十分稳固扎实,站在那里就像一座大山,动摇不了。这种“坚实”的第一感立刻就出来了,而且使用的线条也很简单。这里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有起有落的骨骼和肌肉的立体造型去掉,化为整块,使用了中国雕像传统上的大体块。这就成功表现了佛陀稳如泰山、立地不动的气势。

  佛教造像讲究疏密有度。在大体块的部分,一根多余的线条都不能用,用任何一根线条必有其重要理由。一根线条一定要表达一两个目的,且起到作用,否则还不如将它刮净,只留一块平板会更好。而成功的造像,细节的地方又会特别细。

  上图中佛像的发髻和肉髻,如同大海波澜,又像层层盛开的牡丹花,细到无法目测出其线条到底有多少。线条这么多,但我们不仅不觉得繁琐,反而感觉非常有序、非常适合,非常需要表现出来。若去寻找,其中有无尽的细节。

  当如此精密的造型与稳重坚实的大体块结合到一起时,会给人以强有力的震撼,人们也会认为这尊佛像塑造得很成功。

  粗和细的相互完美结合,也是造像成功的原因之一。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